第18章

“高孝瓘,你知不知道剛才很危險?你怎可如此大意,你要有點意外,我怎麽向……向斛律将軍交代”高殷皺着眉頭訓道。

斛律昌儀向小長恭做了個鬼臉,附在他耳邊說道,“殷哥哥就是個紙老虎”

高殷看着他們,揉了揉太陽穴,頗有些頭疼,難道平日裏真的太寵昌儀了?敢當面說他的“壞話”了。

“高孝瓘,你怎麽弄成了這般模樣?”高殷疑惑的問道

“就是就是,長恭哥哥你還沒有說你為什麽會在這裏?”斛律昌儀問道

小長恭沒有回答他們的話,反而将話題轉到另一個上:“我的玉佩被偷了,能幫我拿回來麽?”

“大膽小賊,連長恭哥哥的東西都敢偷,殷哥哥你一定不能放過他。”

“好,知道了。”

對于流落在外的小長恭可能要冒着危險才能拿回的玉佩,有權勢的高殷一句話就能輕而易舉的做到,還把他的錢袋送了回來。

高殷看着他,笑着說:“怎麽了,還有其他的心事?”

小長恭點了點頭,然後緊接着又搖了搖頭。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見外。”高殷也像對待斛律昌儀一樣摸摸他的頭,但又感覺不太合适,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昌儀之前常常在我面前提起你,數年前你我在家宴上也有過一面之緣,更何況我們還是同脈的兄弟,若你不棄,你也可以像昌儀一樣喚我殷哥哥。”

小長恭猶豫的說道,“其實,并不重要,兄長不用放在心上。”

“重要不重要,我自會分辨,你且說來聽聽。”高殷挑眉看着他說道

既然如此,小長恭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今日早上我受一位婆婆的恩典,原本是打算回到高府後再來答謝,若兄長能替我答謝此婆婆,我必銘記在心,感激不盡。”

“就這件事?”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她并不知道我的身份卻在我最落魄的時候對我伸出了援手,不求回報,與他人而言或許是一樁小事情,但是與我卻是一等一的大事。”

高殷看着他,良久才說道“我懂了,我會為你去安排的”然後拍了拍他的肩頭,“時間緊迫,我們也不可在此地久留,你速去速回,我們一同回邺城。”

小長恭眼前突然又浮現出那個感動的一塌糊塗的少年,其實他并沒有刻意的去做什麽,事情就那樣發生了,既然如此,他也便沒有再刻意的去解釋。那時他以為他們的相遇只是一場意外,他在馬上喊道,“高孝瓘,下次見面我還你銀子........”若真有那一天應該也是很久以後了吧。

在馬車上看着失而複得的玉佩,小長恭百感交集,這幾天發生了太多的事,緊繃了那麽多天的神經突然松了下來,在馬車上迷糊間睡着了。

“昌儀,不要去鬧孝灌,讓他休息一下......”高殷從座椅下拿出一條薄毯子蓋在小長恭身上

“殷哥哥,你說長恭哥哥怎麽會在這裏啊。”

“孝灌不想說,你莫要再一遍遍的問他了。”

“哦”斛律昌儀悶悶的答道

“還有以後要叫孝灌哥哥,聽到沒?”高殷在斛律昌儀手中寫下這三個字。

“可是寫着好麻煩啊......”斛律昌儀苦惱的說

“那你喚孝灌的大哥什麽?”

“孝瑜哥哥”

“他的三哥呢?”

“孝琬哥哥”

“那為何不喚他孝灌哥哥?”

斛律昌儀立刻崛起了小嘴說道,“是他,讓我喚他長恭哥哥的......”

“長恭是他的字,聽說是他母親給他取的。”高殷頓了頓,說道,“高孝灌是他的名,是他父親給的,是高家的一種認可。”

“是因為長...孝灌哥哥沒有母親麽?”

“我也不知道。我想孝灌也不知道,可能連知道的那個人也已經不在了。”

“殷哥哥,我有點怕......”

“莫怕,有我在,一定會護住你的。”高殷柔柔的看着她。

“嗯,有殷哥哥在,我不怕。”

馬車在官道上飛奔,沒有人知道在邺城等待着他們的是什麽......

高澄死後,高洋立刻第一時間沖進了事發地,很鎮定的看着驚慌失措的衆人,空氣中彌漫着血腥的味道,他神色絲毫沒有慌張,下令道:“大将軍被家奴所傷,但所幸的是沒有傷到要害”“還有,封鎖邺城定要抓到家奴蘭京。”

穩住也邺城,高洋回到了晉陽,那裏是完全聽從于高家的軍隊,這些軍隊原本是只聽從高澄的,如果他要颠覆天下,他必須要将這些權利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公元550年五月的一天,齊王高洋從晉陽出發,在邺城逼迫東魏孝靜帝元善見退位,高洋在邺城登基,建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改元天保,大赦天下,下旨追封高歡為獻武皇帝,廟號為□□,追封高澄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不久下诏封高殷為太子,趕往邺城,對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也封了王,其中封高浚為永安王,高演為常山王,高演為常山王,高渙為上黨王,高湛為長廣王,高孝琬為河間王,高孝瑜為河南王。

孝靜帝元善見降封中山王,他的東魏王朝像他一樣漸漸被人遺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