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蘇二柱很想拒絕這個工作, 非常非常想。但是當着崔向北的面, 他不敢說不做。

一下午的時間, 按照崔向北要求的幹完之後,他看着被自己當做小祖宗一樣伺候的豬崽子們, 心裏差點一口血要噴出來了。

他真的對他爹都沒這麽孝順過的。

再看看崔向北,那個崔知青已經打完拳頭,正在看書。看書的同時, 他在看着鐵鍋裏面給豬煮的飼料。邊看還在邊感慨,說沒有豬專吃的飼料,還是差了點。

沒錯, 這崔知青一下午就幹了這麽點兒事。

這要是以前,蘇二柱肯定二話不說就要沖過去, 然後讓崔向北知道他的厲害, 爺爺不是讓你這樣使喚的慫貨。

但是想到崔向北的武力值, 他這次只能認慫。不敢正面和崔向北吵架,所以只能在下工的時候, 隐晦的問道, “崔知青,你們做飼養員, 平時幹啥?”

意思是, 你作為一個飼養員, 你是要幹活的。不是坐着玩的。飼養員的工分可高着呢,每天都是拿全工分的。

崔向北不耐煩道,“沒看我在學習嗎。飼養員, 就是負責用技術把豬養好的。我看書,也是在學習。”

“那你剛剛打拳頭?”

“……我只是在放松而已,這樣有助于我學習。”崔向北昧着良心說道。“二柱同志,你是隊裏安排來協助工作的。你可不能有什麽意見,要不然就和你妹子說的那樣,思想覺悟不高。”

蘇二柱:“……”

憋了一肚子氣,蘇二柱怒而轉身。他決定了,明天不來了!誰來誰是傻子,誰來誰是孫子!

蘇二柱走了之後,崔向北就開始喂豬了。

用葫蘆瓢一點點的給每個豬盆裏面放吃的。煮的香噴噴的豬食剛落入盆裏,小豬們就歡快的跑過來吃了起來了。

看着豬圈幹幹淨淨,小豬白白嫩嫩的樣子,崔向北心情舒坦。

Advertisement

“養豬也不是這麽困難嘛。”

崔向北知道,這都是科學技術的力量。所以他一定要多鑽研養豬的科學技術,争取将這門技術上升,以後自己就負責技術這一塊兒了。至于鏟豬糞和打掃豬圈,給豬洗澡這種事兒,完全可以讓別人來做嘛。

蘇曼下班之後,知道豬崽子已經被放在豬圈裏面了。就好奇的去豬圈岸邊看。也想看看崔向北到底是怎麽養豬的。

到了豬圈這邊,崔向北已經回去了,只剩下小豬崽子們吃飽喝足了,正在幹草堆裏面睡的打呼嚕。

看着小豬白嫩幹淨,豬圈整潔,蘇曼頓時驚訝不已,“沒想到啊,這崔知青還是個勤快人呢。這咋一看可不像樣豬,像養寵物一樣了。”

她仔細一看,還在這小豬身上看到了變好。從一到八號。

蘇曼以前也沒看別人這麽養豬,覺得挺稀奇的。也對崔向北這種養豬的法子有些好奇。不知道這一窩豬是不是真的能養好。

老蘇家這邊,蘇二柱回家之後,就被李春花給罵了一頓,說一股豬糞味,讓他去池塘裏面洗洗。

蘇二柱道,“娘,這才開春呢。”

“管你開不開春,趕緊去洗。要不去用陶罐弄點熱水也成,算了,還是去大隊食堂那邊弄點熱水吧,好好洗洗。”

蘇二柱懶得去弄熱水,直接拎着通去了池塘邊上給自己随便洗了洗。洗完之後換了身衣服,李春花這才滿意了。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蘇曼就說起了養豬場的事兒。讓家裏的三個哥平時沒事兒的時候,去那邊多轉轉,幫忙忙,近距離與豬相處一下。這對他們以後也是有好處的。

蘇大柱蘇二柱蘇三柱:“……”

蘇大柱道,“我不成,我要去公社鋼廠幹活,隊長說那邊要搞磚瓦窯。”

蘇曼點點頭,“對啊,那個是我提議的,等收拾出來了,到時候還要安排人出去學。”

蘇三柱道,“我……我要下地幹活,空了還要練習木匠,我喜歡幹這個。”

聽蘇三柱這麽說,蘇曼覺得也挺好。木匠活不管啥年代都能吃口飯。特別是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時候,好的手藝人能夠過的很好。

輪到蘇二柱的時候,蘇二柱黑着臉道,“我去了,隊裏讓我去那邊幹半天活。”

林雪菊笑着道,“哎喲老二,我都聽說了。說你挺積極主動的。”

蘇二柱:“……”

看到蘇二柱似乎對養豬這事兒有些排斥,蘇曼故意露出滿意的笑容,誇贊道,“二哥,這樣挺好。養殖技術也挺好。雖然之前隊裏有人教咱們搞這個,可人家也是自己摸索的一些老經驗,還缺少一些科學的技術。這個崔知青可能不是專業的養豬人,不過他應該學了點兒知識。你們到時候可以互相幫忙,互相學習。争取養一窩好豬出來。到時候說不定整個公社都要請你去養豬了。”

“真的?”李春花高興道,“你二哥能行嗎?”

“學呗,難得有這個機會呢。可不是誰都能去養豬的。”

李春花立馬拍了拍自己二兒子的腦袋瓜子,“老二,你可要好好學啊,知道不?這多好的機會啊。以後你要是學了養豬技術,當個飼養員啥的,那多好啊。你以前不是挺羨慕人家殺豬的嗎?”

“娘,殺豬和養豬,那不一樣。”

“都和豬一塊兒,沒啥不一樣的。你好好幹,別給咱家裏丢人。”

蘇二柱糾結的不得了。

他之前還想着說明天不去了,去的人是傻子是孫子,這會兒……

他看了看家裏人,最後覺得還是小妹說話管用,就和蘇曼抱怨,“那個崔知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會養豬。你們知道他咋養的嗎,他竟然讓我每天都收拾一遍豬圈,這還不算,還要用水沖幹淨,還要燒熱水給豬沖澡。”

蘇曼恍然大悟,“原來今天那個幹幹淨淨的豬圈是二哥你搞出來的啊。很不錯,我看着就說這豬圈和別的豬圈不一樣。”

蘇二柱:“……豬需要這麽伺候嗎?咱爹都沒這麽被咱伺候過。”

蘇鐵山一巴掌抽了過去。

蘇曼道,“只要是有生命的,誰不希望被照顧的好好的。你把豬照顧的舒坦了,它心情一好,就容易胖。”

林雪菊最近在學成語,就接了一句,“這叫心寬體胖。”

宋玉華:“……”這成語好像不是這麽用的。她也不想和大嫂争論這個,就對蘇二柱道,“這麽好的機會,你要把握。你除了幹這個,也沒啥手藝了。”

蘇二柱:“……”

隊裏養豬的的新鮮勁兒沒幾天就落下來了。

倒是公社這邊要開磚瓦窯的消息讓社員們有些興奮。

這人就講究一個衣食住行。穿衣服也算小事兒,大家也習慣了姐妹幾個一條褲子換着穿了,至于吃飯,那是食堂操心的事兒。

就是這房子,在大夥兒眼裏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兒。畢竟家裏的娃都長大了,房子不夠住啊。

人家城裏人是因為沒地方蓋房子,這才幾口人擠在一間小屋裏呢。可他們這農村,這麽大片的地基土地,要是擠在一起就憋屈了。

以前還有磚窯,後來為了煉鋼也沒開了。村裏幾年沒蓋過房子了。好些小夥子都因為沒地方住,都沒說上對象呢,比如老蘇家的蘇三柱同志。

所以現在開磚瓦窯,大夥兒都挺高興。哪怕燒點兒黃土磚也好啊。只要能起房子,讓家裏人住的松快點就好。

消息傳出來的時候,還有人跑蘇曼家裏來問這事兒是不是真的。

得到确定答複之後,就問啥時候開磚瓦窯。燒出來之後是個啥價格,要是錢不夠,能找隊裏賒賬不。

郭隊長也挺關心這事兒,代表隊裏來找蘇曼問具體情況。

蘇曼道,“是準備開了。但是我們還要安排人去學技術。有了好技術才開始燒。至于後面賒賬問題,也要看着個磚瓦窯的産量如何。反正咱這次做,就要力求做到更好一點,把質量提上去。”

郭隊長嘆氣,這年頭幹啥都要技術了。

通過程書記的牽線搭橋,公社這邊終于和縣裏的磚廠約定好了,可以去學習技術。

說起來也算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物資匮乏,任何東西都是供不應求狀态,所以磚廠壓根就不怕一個公社的小磚瓦窯搶了生意。反而還希望這磚瓦窯開起來,給縣裏減輕點兒壓力。

所以要學技術,二話不說就讓安排人過去學。至于安排人過來指導,那是不可能的,畢竟磚廠也缺人才。

公社就選了幾個磚瓦窯之前有經驗的人去學技術。

蘇大柱同志沒能攤上這個好機會,因為腦子不大靈活,去了耽誤事兒。

原本是想着這些在磚瓦窯幹過的人好歹也有些經驗,學起來也容易。

結果這些人去了之後當天就回來了。

幾位老同志都是半文盲狀态,看不懂那些磚廠的學習材料啊。

人家那啥數據,溫度,還有一些公式……不懂,完全看不懂。

有一位老師傅十分感慨道,“他們那的技術員是大學生!”

大學生燒磚,好稀奇的事兒啊。

老師傅們算是開了眼界了。

別說他們了,就是蘇曼看那些資料,有些也有點兒看不懂呢。她畢竟念的是文科。要她仔細去學,去鑽研,當然也是沒問題的。可也不能啥事兒都讓她來辦。

不過不用擔心,這會讓他們也不缺知識分子。

蘇曼道,“咱公社不是有一批積極的年輕知識分子嗎?這會兒可算是用在刀刃上面了,安排他們去學呗。”

程書記就讓綜合辦公室那邊将知青們的資料調了出來。

北河公社這幾年接受的自願下鄉的知青同志也不多。零零總總的也才十來個人。

高中以下學歷的要過掉,學文科的,要過掉。最後挑選出了三名高中生,都是男青年。其中就有崔向北。

郭隊長接到通知之後,麻溜的來找崔向北了。

這可是一件光榮的事兒,崔向北畢竟是自己隊裏的知青,要是學會了技術,以後還能教隊裏人呢。

他到養豬場這邊的時候,崔向北正在煮豬食。別的事兒他都讓蘇二柱辦,唯獨這件事兒他不放心,擔心豬吃壞肚子。

郭隊長看他對豬這麽用心,心裏對他之前不服管教的印象也淡了點兒,和顏悅色道,“崔知青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公社那邊要開磚瓦窯了,要選優秀的知識分子去縣裏學習燒磚技術。公社選中了你和另外兩名青年一起去。”

“我忙着養豬,沒時間。”崔向北道。

這要是換做別人,郭隊長早就一鞋底抽過去了。但是對崔向北,他就有些不想下手了。畢竟打肯定是打不中的。

于是苦口婆心的勸道,“哎喲,這事兒你就吩咐好蘇二柱幹就行了。你就交代清楚。去幾天的事兒。早點學完就早點回來了。再說了,磚瓦窯也是蘇曼負責的,好歹也是咱隊裏的幹部,你和蘇二柱關系挺好,是不是也要照顧一下?“

崔向北聞言,一臉驚訝,“她不是要養豬嗎,怎麽又燒磚了?”

“沒啊,公社沒說要養豬啊,蘇曼說了養豬風險大,不着急。先燒磚。”

崔向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