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覺察
從古到今,世上總有那麽一些事情是奇妙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比如就像擦肩而過,回首一眸,便将你刻在了心底裏,從此就有了相思有了牽挂,有了割舍不斷理還亂的情愫!
周道羽就是屬于這種“一見鐘情,不見相思”類型的,自打蕭玉蓮來他珠寶行賣珠寶之後,他整個人整個魂便追随着她的倩影來在了岳良村!
也才十幾天的功夫,周道羽便魂不守舍了!
派到岳良村暗中護衛蕭玉蓮的暗衛們,不斷地将蕭玉蓮的消息傳遞給他,就連她哪天吃了什麽飯做了什麽事兒,都無不一一清楚地彙報一遍。
對于這些近乎不近情理地舉動,周道羽并不覺着自己做得不妥,反而認為是出于對心上人的愛護。
豈不知,他這種超越範圍的保護,讓蕭玉蓮日後知曉後當場翻臉惱恨異常,從此她的男主是誰就未有了定數!
因為蕭玉蓮覺着自己沒有了一點空間自由和隐私,整日像做賊一樣被人盯梢窺探,她那有不惱恨的道理?
可樂在其中的周道羽,卻不知自己從一開始就已然走錯了路,選擇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方式方法,致使他和蕭玉蓮原本友好的關系,一下僵持起來!
就像現在他突然出現在岳良村,還是趕在蕭玉蓮為爹娘哥嫂準備的火鍋宴即将開始的時候,這不能不叫人感到奇怪!
蹭飯的時間掌握的如此準時,作為特工出身的蕭玉蓮,一向謹慎敏銳,乍見他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焉能不暗自思量一番?
所以蕭玉蓮根本就不去問他為何來到岳良村,而且還是這麽巧地趕在她家準備要吃火鍋宴席開始之時。
作為特工,用審視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巧合的事情,這就是懷疑!
有了懷疑之後,周道羽再想走進她的心田,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因為蕭玉蓮信奉的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送走了馮孝安和周道羽,蕭玉蓮若無其事地關好院門。
Advertisement
可是在關院門的時候,她以極其敏銳視覺和聽覺,在自家小院的周圍查探了一番。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自家院外什麽時候多了幾道可疑的暗影?
從這些暗影隐蔽如此隐秘來看,都是專業性的密探高手!
若不是蕭玉蓮前世時特工殺手出身,一般人,不,就是沒有極其敏銳視覺和聽覺的武林人士,都難以發現他們的存在!
蕭玉蓮暗查一遍,登時渾身就冒起了冷汗!
喔靠,家裏招來了這麽多暗影在附近隐藏着,自己愣是不知道,這是我的疏忽,還是對方太不把她放在眼裏,小瞧了她的能力,以至于讓她成了他們窺探的獵物?
不動聲色地關好院門,蕭玉蓮回到東廂房來見蕭權氏。
此時此刻,東西廂房都燒得暖暖的,屋裏收拾得也幹淨利索。炕上鋪上了新的炕席,嶄新的羽絨被褥大人小孩每人一床,都是鮮豔的絲綢刺繡的被面,喜得讓人愛不釋手!
按照蕭權氏的分配,她和蕭玉蓮帶着幾個孫女和小隽秀住在東廂房,汪氏和張氏妯娌五個住西廂房。
對此,汪氏和張氏,黃氏妯娌五個沒任何意見和不滿,因為她們也知道,人家母女要說說知心話,她們自然要回避的。
不過,看眼下三小姑子這日子過得,放眼十裏八村,甚至是整個殷莊鄉都沒幾家能趕得上的。
這次随公婆和相公來岳良村,妯娌五個原本以為,窮困怯懦和離的三小姑子會哭天抹淚哀哀凄凄的,誰知道竟然是過得如此富貴奢華!
瞧瞧這嶄新的絲綢刺繡被褥,薄薄的,輕輕地,帶着清香蓋在身上是即暖喝又舒服啊!
“大嫂,怪不得三妹不願随咱們回家去,原來人家過得比咱們可好上百倍。”黃氏躺在暖炕上,身上蓋着輕薄的珍貴被褥,輕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是怕咱們連累她呢。”
黃氏這話一出口,吓得膽小的葉氏和謝氏哆嗦了一下,慌忙伸頭想窗外望了幾眼,側耳傾聽外面沒有任何聲響,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汪氏也覺着三弟妹的話不妥,便輕喝道,“三弟妹慎言!”
“三弟妹,睡吧,明日一早還要趕路呢。”張氏圓了一句,幾個人便熄滅燭火安靜了。
西廂房裏,妯娌五個各懷心腹事,輾轉半夜也未能入睡。
而東廂房內,蕭權氏和蕭玉蓮緊挨而卧,娘兩個說着悄悄話。
“老閨女呀,你是不是不願跟娘回去啊?”
蕭玉蓮輕嘆一聲道,“娘,您認為女兒應該回去嗎?咱們家什麽情況您還不清楚嗎?”
是啊,一個和離的姑奶奶,帶着兩個孩子回娘家常住,不但不好看,而且還影響家裏其他的待嫁姑娘。
雖然自己閨女是和離的,可對于鄉下人來說,和離和被休沒啥區別,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閨女有失婦德,才會落得個和離的下場,卻不會去細想男人的過錯。
回娘家?蕭權氏其實是從心裏不願意老閨女回去看人家白眼,受人家冷落,遭人家唾棄。
可是不回去,她又擔心老閨女一個女人家,還年紀輕輕的,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居住在村子外,這要是遇到點什麽不測,呼救都來不及啊!
“丫頭啊,娘知道你心裏不好受,回去不回去都為難。唉……都是爹娘沒能耐,讓你受苦遭罪了。”蕭權氏說着說着,又流下了熱淚。
蕭玉蓮感受到了蕭權氏這個便宜娘的真心疼護,心裏也挺感動的!
便咬咬牙,調整了一下心态,轉身抱住了還在抽泣的蕭權氏,在她耳邊輕聲道,“娘,您別難過,您老閨女現在好着呢。
我跟您說啊,我仙子阿不但有了很多銀子,而且還有功夫防身,完全不怕誰來害您的女兒。再說了,這個村的村正馮叔,對女兒一直照顧有加,就是她的幾個兒子媳婦,也都特別友好。
娘,馮家的嬸子,您是不知道啊,心慈善着呢,見您閨女除了崔家沒地方住,立馬就将這處老宅借給了您老閨女。而且還将自己的嶄新的被褥也都拿出來給我們娘三個蓋。
娘,您老閨女現在真的很好,您別總是擔心牽挂的。若是因此上火着急鬧出什麽毛病來,您說您老閨女還不得急死?娘您就放心吧,既然我已經落戶岳良村了,就是岳良村的人,離開這裏回娘家去住,會被人恥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