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石家兄妹

于書燕卻是抱住母親的手,“娘,我婆母很大方,再說我說回娘家便是,到時主要還是大哥出面。”

許三娘還是覺得不妥當。

“等大哥回來,我跟大哥說,看他的意思。”

許三娘想想便由着她了。

第二日于書燕想賴個早床,哪知院門被敲響。

許三娘去開門,就看到外頭站着的石家兄妹。

說起這石家兄妹,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在玉蘭村出現,兩兄妹從小寄養在玉蘭村的舅舅楊大山家中長大,去年底兩兄妹被那邊親戚接過去,許氏以為兩孩子不會再回來了,沒想到又出現在了他們家門口。

整個玉蘭村裏頭,也只有這對兄妹不嫌棄她家女兒懶,小時候女兒沒有伴,就跟這對兄妹在一起,還幫着兄妹兩人做事,感情極好。

許三娘叫兩人進來,朝屋裏喊道:“燕兒,看誰回來了?”

于書燕從屋裏出來,伸了個懶腰,接着定住,看到眼前稚嫩的一對兄妹,她的眼眶裏慢慢有了熱意。

她已經好些年不曾見過他們的面了,後來在京城婆母有家鄉的來信,說到了他們兩人,大石頭娶了個啞女為妻,在玉蘭村裏另立了門戶,無田無土,生活貧窮,生下孩子因為沒錢病治,夭了兩個。

而小石頭就更可憐了,被她舅母嫁給一個老地主做填房,最後折磨死了。

“燕子。”

石頭兄妹齊聲開口。

于書燕三兩步來到兩個發小身邊,若不是現在他們找上門來,于書燕都怕是要忘記他們了,小時候的情義,到最後各自落下悲慘的命運,他們三個都沒有好命。

“大石頭小石頭,你們今天為何來了?”

Advertisement

石家兄長石泉笑道:“我們兄妹剛從夷陵郡回來,你不記得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還跟你告別來着,那會兒我們以為不會再回來了,還托付給你幫忙照看的小髒髒,你可別告訴我你忘了?”

小髒髒是個什麽鬼?

于書燕只覺得腦子不好使,她看着石泉,一臉的茫然。

“咱們三人撿到的小狗,小髒髒啊?”

妹妹石梅連忙補充。

于書燕尴尬一笑,“可能沒了。”

“啊?”

其實于書燕哪還記得幾年前的這種小事,所以她重生歸來後就再沒有去過那個山洞,他們三人撿的小狗子不是被餓死了多半就被人弄來吃了。

石泉和石梅一臉的郁悶,“走,我們去山洞裏瞧去。”

于書燕正好沒事,現在一切計劃都按着她的來,心情挺不錯的,于是跟着兩人往山上去,許氏叫他們早點回來一起吃飯。

石家兄妹沒少在許三娘這兒吃飯,尤其是小時候總是吃不飽,若沒有許三娘的救濟,恐怕早已經餓死了。

于書燕走在兩人背後,看着前面兩個不高的身影,石泉跟她是同年,可是因為長期餓肚子,人很瘦也長得不高,妹妹石梅更加瘦小,不及于書燕肩頭的身高,可是石梅卻已經十三歲。

想起這兩個夥伴未來的命運,于書燕心頭就很沉重,從小失去爹娘,養在舅舅身邊,卻遭舅母不喜,一生命運坎坷,與她于書燕一樣苦命。

跟着兩人來到了熟悉的山頭,那個山洞在哪兒,于書燕都已經忘記,這會兒跟着兩人過來,她又記起一些。

果然到了山洞外看了看,小髒髒早已經不見,石家兄妹一臉郁悶的看着于書燕,“你把小髒髒弄丢了,我們怎麽托付給你的。”

石梅說道:“虧得咱們三人餓死了也舍不得吃它,現在好了,卻把它給餓死了。”

于書燕忽然想笑,重生歸來最大的收獲恐怕就是這兩兄妹了,想起小時候他們兩人與她的陪伴,于書燕感慨萬千,這一世他們三人的命運都不能這麽辛酸,她一定要改變。

于是于書燕在一塊石頭上坐下,看向兄妹兩人,一臉嚴肅的問道:“你們兩人想不想跟我一起做生意?想不想從楊家出來自立門戶?”

兩人一臉奇怪的看着她,“可是我們這麽小,怎麽做生意?”

現在只有十五歲,不怕,她的心裏年齡已經二十二歲了,早已經見過不少世面。

“你們敢跟我做生意的話,我倒是有門路,就是會有些辛苦。”

“我們不怕辛苦,只要能賺錢,只要能填飽肚子,我們都願意的。”

于書燕聽到這話,心頭一酸,他們兩人是真的餓怕了。

“你們還沒有吃早飯吧?”

兩人搖頭,卻有些不好意思。

現在的于書燕看着他們就像看着兩個孩子,也不過是半年光景,她已經不是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

“走,我娘說了的,一定準備了你們的飯菜。”

兩人想起于家的飯菜,就咽了咽口水,跟着于書燕一同回到了于家院。

許三娘果然做了四碗肉湯面,肉正是于書燕昨日帶回來的,湯裏帶着油葷,石家兄妹早已經咽口水了。

兩人迅速的吃下面,瞧着怕是餓壞了。

許三娘心痛兩人,又從廚房裏拿出水煮雞蛋給兩人吃,于書燕卻有些吃不下,看着兩人狼吞虎咽。

許三娘還是忍不住問道:“你們怎麽還是回來了?你爹那邊的親戚不願意收留你們?”

說起這事兒,兩人吃雞蛋的動作一慢,石泉只覺得咽下了一口的苦澀,如實回答道:“大伯家裏兒女多,三叔家裏田地少,所以我們就回來了,可是舅舅和舅娘卻有些不高興。”

石家兩兄妹寄養在舅家,舅舅是個泥腿子,只會種田,他們舅母卻會繡活,繡品在庾縣還算出名,家中的現錢基本都是舅母給賺下的,自然舅母在家掌錢,要對兩人怎麽樣,舅舅都是說不上話的。

兩人時時餓肚子,一直以來如此,許氏早也看明白了,如今再次聽到兩人說起舅母不待見,她也能理解,去年年底兩人回到石家去的時候,楊家大嫂可高興了,在玉蘭村都說開了,說這兩孩子不會再回來。

現在又回來了,恐怕楊家大嫂會不好受的,莊戶人家,家中餘錢不多,楊家大嫂有手藝,可是一年年做下來,眼力沒有了年輕時好,家中兒子又想着送去讀書識字,所以才會嫌棄兩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