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再次想接媳婦回縣城

俞氏一聽,心頭湧動,差一點吐出一口心頭血,她松開兒子的手,讓丈夫扶着,強忍着翻湧的心思,說道:“此事娘不好說什麽,你媳婦似乎也不願意去縣城,如果她不願意,你也別強求。”

“娘,您這是同意了麽?我會勸服書燕的。”

秦楚心中一喜,俞氏擺手,轉身去了內室。

一進入內室,原本走路都困難的俞氏立即挺直了脊背,看向丈夫,“孩子他爹,快把大兒子支使開,我要見四媳婦。”

秦有富立即明白了妻子的想法,只是想着兒子的提議也挺好的,四媳婦跟着兒子去了縣城,從此跟家裏人分開,孩子他娘也就眼不見為淨,自然就不會争吵不休了。

秦有富猶豫,俞氏卻要落淚,秦有富心中一軟,只好轉身出門。

秦有富看到正要出門的兒子,連忙叫住他,還将他叫去了院子後頭,父子兩有話要說。

俞氏見外屋沒人了,她連忙出屋,哪有被氣得站不穩的樣子,腳速快的很,三兩步就進了東屋的門。

于書燕坐在屋裏發呆,看到俞氏匆匆走進來,她連忙起身,一臉奇怪的看着她。

俞氏板着一張臉,說道:“你剛才跟我兒子說了什麽話?你是不是當着我一面背着我又是一面?”

于書燕覺得俞氏好笑,莫不是秦楚又不同意和離?恐怕是了,不然婆母不會氣成這樣。

“娘,我有必要這樣做麽?再說我是真的想離開秦家。”

于書燕一臉坦誠,俞氏自是不信的,但現在沒有時間吵架了,于是說道:“我不管你是不是真心,你完全可以證明給我看的,呆會我兒說要帶你去縣城,你如果直接拒絕了,我就信你。”

原來不但沒有談成,甚至秦楚又提出要帶她去縣學的事,難怪她婆母着了急。

于書燕輕松的答應下來,“我不會去縣城的,婆母放心就是。”

俞氏松了口氣,接着說道:“和離的事眼下是不成了,但以後你住在我秦家,你必須答應我一件事。”

Advertisement

“什麽事?”

“不準你跟我兒同房,直到他中了狀元為止,你們太小,也不适合生孩子,明個兒我就将避子藥給你吃下。還有平素少跟我兒子說話,你要老實一點。”

于書燕一聽還以為是什麽天大的事呢,于是很輕松的應下,就算俞氏不給吃避子藥,她自己也是備下了的。她自然也不想與秦楚這個負心漢同房。

“娘說的我都同意,只是我也有條件。”

既然和離之路得徐徐圖之,那她先争了眼下的自由。

俞氏一聽皺眉,居然還敢提條件?但她面上不顯,眼下兒媳婦若不配合,兒子的心就留不住了。

于書燕接着說道:“我不做家務,我可以随意的出入家門。”

俞氏冷哼一聲,心想着你不做家務更好,來日她便可以拿這樁事說她,改日若是和離不成,尋機休了她也有由頭,俞氏應下了。

婆媳兩人就這麽的把事情決定下來,待秦楚從父親那兒脫了身回屋的時候,就看到媳婦坐在堂前縫衣。

他來到近前,細看下,媳婦縫衣的手法很不錯,瞧着似乎也不是什麽都不做的樣子,于是忍不住說道:“改日你幫我縫一件衣裳,我尚未穿過你親手縫制的衣裳。”

前世的除外,秦楚在內心補充。

于書燕內心冷笑,前一世給他縫得少麽?可惜他願意穿了麽?最後不都成壓箱底了。

“我怕手痛,縫不了,正好你的衣裳一直都是娘做的,你讓娘幫你做新衣吧。”

“燕兒。”

秦楚知道上一世傷透了她的心,他蹲身上前握緊她的手,另一只手從懷中拿出一支金裹頭銀腳簪插.入她的發髻當中。

“大嫂給你的銀簪你不願意帶,以後就帶我的這一支,待我以後有錢了,必定給你買一套頭面,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秦楚看着美貌的小媳婦,心裏暖暖的。

于書燕也沒有拒絕,卻是有些冷淡。

“別做針線活了,走,咱們一起去吃晚飯。”

秦楚拉着媳婦的手起來,只覺得媳婦的手滑滑的,令他心猿意馬,前一世醉心于官場和學識,卻忽略了家人,從來沒有仔細的拉過媳婦的手,這一世他卻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夫妻兩人從東屋出來,進了正堂屋的八仙桌前坐下。

于書燕會在秦楚身邊,其他哥嫂朝兩人看來一眼,接着看向主座上的父親,母親卻沒有出來吃飯。

大哥秦安擔心的問道:“爹,娘可是哪兒不舒服?”

秦有富擺手,“沒事,她先躺一會兒,老二媳婦呆會送些熱湯飯菜進去。”

呂氏連忙應下。

一家人吃飯,今日飯菜難得的加了雞腿,恐怕是讀書郎回來的緣故。

秦家是小富,但平素吃食除了放了油,卻也很少吃葷食,只有逢年過節,或者讀書郎在家的時候才會吃上好菜。

桌上雞腿子有限,秦楚先給父親夾了一個雞腿,接着再給媳婦夾了一個。

于書燕照常吃着,嘴巴鼓鼓的,秦楚看着心情極好。

其他幾位嫂子都忍不住看向自家丈夫,可是他們泥腿子出身,一天勞累很辛苦,這會兒大口大口的吃着,自然沒有看到各自媳婦的眼神。

于書燕将雞腿吃完,正要夾菜,秦楚又夾了一個雞腿給她,家中幾人的筷子都停住了,秦楚眉眼都沒擡,勸道:“燕兒,你多吃些,我就不吃了。”

秦楚把自己的那個雞腿子讓了出來,其他人似乎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于書燕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秦楚幹嘛這樣對她,越是對她好,越是讓婆母不高興,連着這些嫂子們都有怨言了。

于是于書燕将雞腿夾到了秦楚的碗中,“我吃飽了,不吃了。”

一頓飯吃得幾人心情起伏。

事後大兒媳婦服侍婆母時,像是随意的提到了此事來,俞氏又氣了個半死,心想着不能再這樣與兒子對着幹了,她要對付兒媳婦得私底下來,她就不信連兒媳婦都對付不了,自己十月懷胎的孩子豈能不向着她的道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