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兩位嫂嫂生氣回娘家
于是這一頓飯,便是秦樂夫妻兩人在廚房裏做成了疙瘩湯,許久不曾吃過疙瘩湯的秦家人有些難以下咽。
下午秦有富帶着兄弟幾人再下田去了,秦家的長工不多,家是幾個勞力也能抵幾人,就将這銀子省了下來。
秦有富一輩子種田,便是成了小地主,也仍然不曾松懈,反而更加的節檢。
史氏灰頭土臉的叉着腰站在廊下,朝着二房門喊話,“這個家沒法呆了,我堂堂史家小姐,嫁到秦家還得端茶倒水做飯,伺候一家老小,我不幹了,我要回娘家。”
史氏轉身回屋真的收拾包袱就走。
于書燕坐在那兒呆了呆,看來她這一入門的,攪得秦家早已經不得安寧,她心情好了不少,想起前一世她一個人在京城被秦家休了的時候他們一個一個的臉色,她覺得這一點還不算什麽,不過挺痛快的。
史氏一走,沒多久,呂氏也背着包袱出了門,二嫂這是也要回娘家了麽?
想不到她就小試牛刀,秦家這麽不經折騰,呂氏長期受打壓,全在今日爆發了,蠻牛一樣性格的人,也有倔脾氣的時候。
呂氏走前朝趙書燕看了一眼,什麽也沒有說,便這麽的走了。
天快黑了,俞氏和大兒媳婦回來,只覺得家中靜悄悄地,與往常完全不同。
俞氏看到東屋門口坐着的于書燕,皺了眉頭,進廚房裏一看,涼馊馊的顯然沒有人做晚飯了。
俞氏叫毛氏将兩個弟媳婦找回來,毛氏出了門。
俞氏來到于書燕身邊,她一身竹青色的衣裳,挺直脊背站在那兒,顯得端莊又得體。
“她們人呢?”
于書燕只道:“婆母,她們回娘家了。”
“回娘家?”
Advertisement
俞氏感覺到不可思議,平素都好好的,沒有哪一個不服管束的,于是問道:“是不是你挑撥離間了?”
于書燕卻是目光淡淡地看着婆母,“不管娘怎麽想吧,今日我哥第一次來了秦家,雖然娘一直認為我會離開秦家的,先前娘讓我勸秦楚回縣學我也勸了,如今娘對待我的家人可不友善。”
俞氏一聽,臉色變了,沉着臉說道:“你也沒有聽我的話,我楚兒在家呆了一個月,你夜夜與他相伴,答應我不與他同房的,你也沒能做好。”
“我做到了,但是東屋地方只有這麽大,娘要我趕秦楚去哪兒?再說秦楚這倔脾氣,我支使得動他?”
俞氏聽了氣得不輕,“你既然答應了,那就得你想辦法。”
“如果這樣,以後秦楚回來我就回娘家。”
“不準,楚兒要是知道了,必定以為我欺負你了,你只能呆在家中。”
于書燕一臉奇怪的看着俞氏。
俞氏想了想說道:“我會早點拿到楚兒的和離書,你且等着。”說完,她轉身就回了堂屋。
于書燕這會兒也進了東屋,不再坐在廊下,想起大哥跟她說的一些話,再想到大哥第一次來秦家的事,她心情就不好了。
這一世的秦楚是對她好,圖着她的美色,可是秦家人卻是一點也沒變。
這一夜注定不太平,二嫂三嫂回了娘家,俞氏生氣了,不準兩個兒子去岳家接人,就看她們自己什麽時候回來了。
俞氏也是知道的,自從秦楚中了小三元的秀才,又拜師巴東郡大儒之後,秦家人更是有持無恐,對外頭如此,對幾個媳婦更是如此。
果然沒幾日,三嫂史秋英是第一個回來的,還是史家老爺帶來了一牛車的禮送回來的。
史家是商家,豈會不巴接秦家,便是縣城裏的富紳都巴接着。
俞氏不收史家的禮,史老爺還以為女兒的婆母生了氣,丢下禮物就走了,于書燕卻是面色淡淡地看着這一幕。
又過了一日,二嫂呂二丫背着包袱回來了,進門的時候,眼眶還是紅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不去了的,她們已經沒有家了,只能回秦家。
于書燕什麽話也沒有說,似乎秦家的生活又恢複到以前,但俞氏在幾個媳婦之間的地位更高了,誰敢不聽她的,都會被她教訓。
仍然在俞氏身邊,最受寵的是大兒媳婦,感覺平素出門帶着大兒媳婦很長臉面,自從秦楚成了秀才公後,俞氏也時不時的受到鎮上或者縣城裏的富紳追棒,便是地方官員也偶有請俞氏去赴宴的。
這日俞氏又收到了帖子,是縣丞夫人邬氏的請帖,賈縣丞是庾嶺的世家,以前便流傳着那麽一句話,鐵大的縣丞,流水的知縣,也就是說這位賈縣丞是庾縣土生土長的人,屬地方官員,不像知縣那般,從外地調來,三年任期滿後有了政跡,便會得到提升或者調到別處。
所以在整個庾縣來說,賈縣丞的威望也是極高的,秦家能收到這樣的請帖,人家可是高看了秦家,也是借着秀才公的名頭。
不過人家這一次請的是秦家的家眷,專去城郊賈家院裏避署吃宴,到時整個庾縣的大戶女眷都會前去,可是他們秦家露臉的好機會。
俞氏收到帖子後夜裏有些睡不着,在這鄉裏鄉外,她以秀才之女為居,誰都敬着她,可是到了縣城,俞氏卻有些生怯,生怕自己做的不妥當,被人笑話,或者留下話柄,對兒子的前程不好。
同時俞氏還在想着,她不打算帶四媳婦去,總歸要和離出秦家的人,她豈能給她這個露臉的機會。
于是第二日大清早的,俞氏便将三個兒媳婦召集到了堂前,正好先前史家送了一車的禮,裏頭正有布料,于是将那些布料全部拿了出來,首先讓大兒媳婦選。
毛氏有些震驚,心裏卻很開心,上前看了看,選了一匹嫩綠色的衣料,俞氏點了點頭,看向二兒媳婦的時候有些不喜,便叫三兒媳婦先選。
呂氏一臉木納的站在那兒,像是沒有發現婆母的不歡喜。
史氏見狀,心情好了些,這可是他們史家之物,婆母沒有讓她第一個選,卻是第二個,至少除了大嫂之外,她還是比較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