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心驚

“也是個精明的。”

皇上看着葛洪永的背影輕聲道了句,這些人都是他繼位後上來的人,都不是世家子弟。

葛洪永的僞裝并不高明,他不過是普通人家長大的孩子,多年歲月打磨,憨厚裏已帶上了世故與精明,可是張才對這個人到是佩服,不裝傻怎麽辦,難道說皇上您怕是要殺了寧國公府的人,還是說會抄了寧國公府邸,那不是當着皇上的面說皇上是個昏君嗎?

何況這個葛洪永幾年也到不了皇上跟前來回話,如此表現已經讓人吃驚了,多少世家子弟也不見得有他表現好,畢竟皇上的威嚴愈重。

啓德帝長出一口氣,有些後怕,失去了武将的支持,怕是正中了其他人的心,能搞出這麽大動靜的背後之人,所圖一定不小的。

“主子,當初那些罪臣的子女都要細查一下了,就怕不是一個,寧國公不過是個文人,那些武将的府邸裏要派暗衛梳理一下了。”

主仆兩個人暗暗心驚,要真是這樣,可太危險了,大齊開國的皇上,他在寫給後代的手劄就告誡後代,要寬和對待武将,不允許誅殺對大齊有功的武将,只是後代子孫卻都忘記了。

到啓德帝繼位,因靠的是武将,到是很是感恩,可是真到了關鍵的時候,涉及了到了自己切身之痛,怕是會忘記了,三皇子要是出事了,啓德帝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麽事來。

不放心明面上查的那些人,啓德帝叫來暗衛,交代了幾句,暗衛退下了,大殿內一時沉寂無聲,高曠的殿內清冷起來。

在這沉默裏,十多年前的事,啓德帝突然想了起來,不由得問道:“張才,你還記得那年突然傳出來的鎮國公在邊關擁兵自重的謠言嗎?當時可是怎麽查也沒查出來是誰傳出來的,還有我記得不久後,鎮國公的世子就回來了,帶着他們家的五郎六郎,不過是不是出過什麽事?”

啓德帝越是回憶越是記不起來了,只是知道動靜鬧得挺大的,當時他也是很生氣的,不過到底是沒懲治鎮國公府的人,不過心裏對鎮國公府到底是不悅了,這些年鎮國公府的榮寵已大不如從前了。

“鎮國公?”

張才想了半天,也是沒有什麽頭緒,不由得苦笑,“主子,奴才也老了,多年前的事也記不起來了。”

兩個人相對搖頭,啓德帝卻警惕起來,那批人太多,讓他不能不想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是什麽人在颠覆着這皇城的繁華,如果是從他繼位之初呢,還是說十多年前鎮國公的事就是個陰謀,畢竟當初他也是奇怪的,怎麽突然就傳出了鎮國公府的謠言,連邊關的鎮國公都聽聞了,最後派了世子回來。

他怕鎮國公謀反,更怕的是自己去逼反他們,前者是臣子不忠,後者可是他的無義。

如果一切都是現在他所想的,那還真要小心了,可別踩進人的圈套裏去,那就會離亡國不遠了,鎮國公家的七條虎,唯有老七被養得驕橫了些,老二沒練武卻也不能小視。

Advertisement

皇上到是又犯了疑心的毛病,不過這對外面的事态到是好事,張才也就默默不語地琢磨着這件事,不過也是有幾分後怕,好在是三皇子沒出事,不然皇上是真的冷靜不下來的。

昨日裏一知道外面出事了,何淑妃哪裏還穩得住,心裏七上八下的,帶着身邊的人就去了清平殿,死去的皇後是清平候家的,皇上把自己住的宮殿改為清平殿,其中懷念的意思,誰能不明白,宮妃們自然都是不喜這裏,皇上也從不招妃子們來這裏。

淑妃到是順順當當的進去了,小太監已得了皇上的令,告訴他們淑妃來了不要攔着。

“皇上。”

淑妃一個人進去的,到了近前,叫了一聲,連禮也沒行。

“不要慌,不會有事的。”

皇上站在殿內,挺直了身軀,雙眼威嚴料峭,帶着透骨的冷意,猶如猛虎露出了猙獰的一面,他伸出的手,卻扶上了淑妃發抖的雙肩。

随後,兩個人挨着坐下,雙手還緊握在一起,對淑妃來說這是她唯一的孩子,對皇上來說,這是他最喜愛的兒子,頭一次兩個人覺得心貼得很近,無聲的殿內,卻有幾縷溫情流淌着。

好容易盼着三皇子回宮了,皇上還好,何淑妃一看幾乎要暈過去,三皇子從頭到腳都是血,吓人極了。

張才想着昨日也是慶幸不已,皇上對淑妃很有些不同,如果三皇子出事,好不容易緩和的關系,怕是又弄得僵硬了,從前兩個人感情也是好過的,淑妃進宮後,皇上很是過了幾年舒心的日子,在沒有什麽心機的淑妃跟前,皇上是最樂呵的,可是随着兩個皇子皇女的死亡,淑妃卻是變了。

這宮內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皇上當初如果不是太子,怕是不會想當皇上的,奈何他是位太子,張才越是老了越是想這一生無趣之極,主子也好,他也好,都是無可奈何的人。

養心閣外柳美人來過後,馮昭儀沒親自過來,也派人送了吃食來,随後又陸續有人過來,小太監在外面并不敢放人進入,也不敢通報,他只留心着養心閣內的動靜。

好在來的人也都知道外面的情況,并不敢難為小太監,見實在是見不着皇上也就都悄悄地退去了。

德妃的永馨宮內婆媳兩個正在說話,古佩瓊多數時只是聽着,昨日的一番驚吓,一夜後已散去了,只是細細想總是難安與後怕。

“近段時間府內一定要安穩,不能出任何事,府內女子的來歷都好好查查,天潤的事,你打理的很好,成渝親事你也多在心些,皇上怕是要封王了。”

德妃說話很慢,臉上帶着微微的笑,好像不知道自己說出的話多麽讓人心驚,好在古佩瓊也不是新媳婦。

馬上回道:“母妃放心,不會誤了爺的大事。”

她有些不敢置信,在這個時候怎麽皇上會有心思封王,不是應該查殺人事件嗎?可是這麽多年的經驗,讓古佩瓊對自己這個婆婆的話卻從不懷疑。

五十不到的德妃,望上去也不過像三十幾歲的人,保養得很好的臉上沒有一絲皺紋,光澤依舊暈人,一身家常的湖水藍色的衣服極其簡單,連半點刺繡都無,一頭青絲如緞,被一根白色的玉簪輕輕挽起,許多時候,古佩瓊看着這樣的德妃,就像是看見了平常後院的婦人。

許多年前,皇上因為淑妃兒女的死,遷怒後宮,哪怕德妃與馮昭儀還手握着宮內的內務,可不過是兩個管家的,德妃已有十多年沒了寵愛,可是這樣一個無寵的婦人,卻依舊有滋有味地生活着。

古佩瓊許多時候悲哀地想,有一天自己遇到了如此的情況,是不是也能好好活着,種一地花草,植滿院薔薇。

“天潤能娶了你是他的福氣,只是天潤的脾氣還是要你多多勸誡他,我是困在這宮裏,什麽都幫不上你們,你們自己好自為之吧。”

最後那句裏的無可奈何,聽得古佩瓊更添傷感,沒注意一絲流光在德妃眼裏劃過,卻被她低頭的動作,掩飾了過去,“沒想到寇家真出個武功高的女子,不知和她那老祖比誰更高些。”

想到自己給弟弟的信,知道寧家是沒人能娶得了這個女子了,她心情有些黯然,有了這個女子,就是敗了,也能保住命啊,皇家之争并不簡單的是勝與敗,還是生與死,她一個做母妃的,不能看着,卻許多時候也只能看着,當然能幫的時候,自然也是不會手軟的。

“王爺知道輕重的,母妃保重好自己,也免得王爺在外挂心,至于那個寇小姐,現在怎麽也算共了患難,等一段時間,找機會宴請一下她,答謝一下這次的事,我看那個寇小姐是個很心軟的人。”

封王,就是說會封太子了,終于到了最後了,古佩瓊說不上什麽心情,想要早早的有了結果,又怕天不遂人願,二皇子上位對他們可不是好事。

她知道德妃的擔心,努力安慰着,這些年他們的府裏,女子越來越多,可沒有一個女子是德妃送的,沖這點,古佩瓊都很敬重自己的婆婆。

“心軟嗎?傻孩子,那得看對誰,薛家門前的事你忘了,真的心軟,昨日裏死的那些人又怎麽算,都是活着的人,不是殺雞殺狗。”

德妃可不認為寇明嫣是個心軟的,那個女子在德妃看來,到是很有些鐵血無情,不是那麽好對付好收買的。

宮中的氣氛壓抑,太監宮女連走路都小心的不發出聲音來,平日裏皇上不是個嚴苛的,可是這個時候,誰都知道不能犯錯。

看見人下馬,寇明嫣和柳胤之停了下來,梧桐樹直沖雲天,到這時只覺得隐天蔽日的,有些幽暗起來。

有過一剎那的驚慌,在看見猿背蜂腰一身黑色禦林軍服的李雲松時,寇明嫣沒想到剛想明白這個人對她有殺心,就會路窄地碰見了。

柳胤之是個敏感的,寇明嫣故作的鎮定,他一一看在眼裏,心裏不由得暗自皺眉,怎麽這閨閣之中的二小姐會認識如此多的男人,這兩個人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出自威寧侯府的柳胤之是認識李雲松的,孩提時的記憶許多時候是最深刻的,尤其柳胤之以後的人生變了模樣,舊日的事情點滴在心裏回想,當初的人事在午夜夢回裏,伴着孤燈冷寂,支撐着他不甘的心靈。

李雲松跳下了馬背,挑着眉頭,看了下不遠處的兩個人。他做為寧國公府的世子,尤其是府裏還牽涉到了昨日一場事件裏,哪怕皇上在朝堂上說出的話,對寧國公府有利,可是事件的走向也不是以皇上的意志為轉移的。

李雲松的心情極其糟糕,帶着手下的人一戶戶地搜查着,卻沒半點好的消息,如果今日沒有收獲,明日的朝堂上,怕是怒氣會沖着寧國公府而來。

皇上并沒撤了圍着寧國公府的兵,他也不好回去,最擔心的是祖父知道了,想到祖父的身體,他的眉頭一直沒解開,始終皺着。

得了壽平侯卒的消息,這裏怎麽也要來祭拜一番,他并不敢在這時特意過來,可是順路卻能過來,都是勳貴之家,平日裏也是交好的人家,在這時刻最好能守望相助,得幾分助力那就更好了。

朝堂之上口舌如刀,寧國公府在祖父那時是最輝煌的,可是近十年來卻是已曾頹敗之勢,皇上年紀越老疑心越重,這次就怕的是皇上的疑心又起,說起來慶幸的是現在的寧國公是個文人,不是武将,沒有兵權。

可是沒有兵權是好事也是壞事,皇上想動就能動,沒有什麽顧忌,如果是鎮國公府,皇上想動也是要思慮一番的。

想到失去的兵權,李雲松一陣嘆氣,卻無可奈何。

壽平侯世子孫銘作為兵部主事的,也許說不上話,何況這時有孝要守,更是不可能了,可是他們寧國公府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坦坦蕩蕩的,如果這個時候,畏畏縮縮的,看在外人眼裏,沒罪也有罪了。

正是種種考慮,他親自過來一趟,許多人的反應也在預料之中,不過皇上到現在還讓他執掌禦林軍,有心思的人也要考慮了下,是不是真的要取而代之了,如果他們寧國公府連這個位置都失去,那就真的糟糕了。

再入皇上的眼不知是什麽時候了,也許要等到下個皇上了。

出了壽平侯府,李雲松面色就變了,他想去岳丈府裏說幾句話,打馬行了一半路,卻看見了不該看見的人,到是意外之喜。

“二小姐又見面了,真是榮幸之極了。”

明明打算好好說話的,只是想到府內的情況,自己判斷的失誤,都是從眼前這個人發現錦繡衣坊開始,不免有些遷怒。

這世家的公子,自有一番高貴在上的氣勢,不怒時已帶威嚴,此刻眼帶刀光,微微皺起的眉,更是帶着淩冽。

聽着李雲松冷冰冰的口氣,寇明嫣深吸口氣,知道必有事發生了,擡眼往上看了看,淡色的一輪月已挂在天空上,夕陽卻應還在天邊,绮色的餘霞布滿半邊的天空。

她此刻身邊的人,一個帶着陰柔的美,一個帶着陽剛的美,如此的互相輝映着,看得人真是心裏舒爽。

這古代的豪門裏出的都是俊男美女,尤其男子一般都随的是母親,那個大戶裏挑媳婦說是看德,可是美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故所生的孩子是一代比一代的美貌,那些庶子就更是美得令人驚心動魄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