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聞青姐!”寶紅從人群中擠出來。

聞青推着自行車上前問情況。

“他們啊,來應聘的啊。”寶紅樂呵呵地說。

應聘?聞青這才想起來,昨晚她寫了份招聘啓示貼在外牆上,沒想到今天早上就有這麽多人來應聘。

“走,我們去看看。”聞青将自行車停在修鞋大爺跟前的樹下,用環鎖鎖住,然後才走進肖姨裁縫店。

肖姨裁縫店內,肖姨正忙着詢問應聘者。

“你做裁縫幾年了?”肖姨問。

“一年了。”

“一年有點少了,我們招聘啓示上寫的要三年以上,真不好意思啊。”肖姨抱歉地說。

那人失落地離開。

“肖姨。”聞青進門喊一聲。

“聞青你來了。”肖姨笑着站起來,遞給聞青一張紙說:“有幾個人挺不錯的。”

聞青接過來,看了看,點點頭說:“肖姨你繼續,根據資歷、住址、時間選十五個人,一會兒我再進行第二輪篩選。”接着聞青轉頭:“寶紅,你去買十五個肉包,十五個菜包過來。”

買包子?

“買這麽多包子幹啥?”肖姨納罕。

聞青:“買包子吃,寶紅去買,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哦好。”寶紅接過聞青遞來的錢,就跑去街頭買包子。

寶紅回來時,店外只有二十個人,聞青讓她給每個人發一個肉包子,一個菜包子,算是對她們久等了的補償。

一個個拿着肉包子、菜包子之後,都喜歡的不得了,甚至有的将肉包子揣在兜裏舍不得吃,準備帶回去給家裏孩子吃。

聞青見此情景也不阻止。向二十人說明,肖姨裁縫店如今是剛剛起步,只需要十個人,暫時淘汰的另外十個人記錄下名字和地址,等一個半月後,肖姨會親自去請幾人。

原本這二十個人就覺得選不上也沒關系,又加上有一個肉包子一個菜包子補償,對聞青這個人不但沒有怨言,反而贊賞有加。

暫時淘汰的十個人,從肖姨裁縫店離開,非但沒有埋怨、诋毀聞青,反而說:“這丫頭小小年紀就會做事。”

“哎哎,她說一個多月後,再來找咱們,真的假的啊?縣城離家也不遠,一個月工錢二十塊錢挺不錯的。反正她要是真找我,我就來。”

“我也來。”

“當然來了,看肖姨和聞青那小姑娘都是大方的東家,大方的東家不好找呢。”

“嗯。”

“……”

此刻,肖姨裁縫店內只餘下了十個人。

聞青對着十個人,将工作時間、工錢、福利、工作內容講一遍,然後又講了些規矩。

十個裁縫無異議。

肖姨站在一旁望着,對聞青是刮目相看。

接着在十個人的幫忙下,聞青把肖姨裁縫店改頭換面,櫃臺撤掉,隔牆打通,店內頓時寬敞,十臺縫紉機兩兩并排,排成五排,肖姨的縫紉機靠牆放着。

聞青這才拿出逢青服裝,向十個人說明,大家都是裁縫,聞青深入淺出地說,他們也領悟的快,于是不到半個小時,聞青就将一件上衣分五個部分完成,一條褲子也分五個部位分成,這五個部分就是一條流水線。

十個裁縫都明白後,便開始工作。

第一排的兩個人,再加肖姨三個人,量布、裁布。肖姨只是幫忙。

第二排的兩個人疊布走針,将衣裳雛形整出來。

第三排的兩個人做袖子,上紐扣。

第四排的兩個人完成衣領、衣袖。

第五排的兩個人收尾,衣裳成形,交給肖姨、寶紅檢查,然後需要熨燙的熨燙。

最後檢查過關之後,再裝入布袋中。當然這個繡着“逢青”二字的布袋也是做出來的。

一個下午的時間,十個裁縫因為還不熟練,所以只做出了一件上衣和一件褲子。

肖姨看了一遍。

聞青又看了一遍,對五道程序都提出了合理的意見。本來十個人還覺得,聞青年紀小不懂,被聞青這麽一提,十個人發現,并不是聞青不懂,是聞青太懂了,十個人自愧不如。

聞青建議之後,十個人又重新做,連續做了三件,聞青都不滿意,最終拆了兩件,聞青坐到縫紉機前,邊解說邊踩縫紉機,将一套衣裳做出來,十人才算明白過來。

終于做出了一件讓聞青滿意的衣裳。

肖姨把聞青拉到一邊:“其實,我覺得他們開始做,就做的很好了呢。”

聞青:“肖姨,衣裳除了好看外,舒适度非常重要,如果穿着不舒适,再好看別人也不會買,是不是?肖姨,我一周五天不在這兒,我可要拜托你,一定要把好關。”

“這個你放心,我做裁縫那麽多年了。”肖姨說。

聞青笑:“肖姨我信你。”

“我會做的很好。”肖姨笑起來,這幾天她心情都不錯,之前她因為對面生意好,肖姨裁縫店生意不好,愁的吃不下飯睡不着覺,這可是她從未遇到的競争,原本是想與他們硬碰硬,誰知聞青說要轉型,一轉型就賺了那麽多的錢。她開心壞了。

她不再提四六分的事兒,畢竟衣裳可都聞青的功勞,她不敢貪功,聞青對她家有大恩的,于是向聞青提議一個月給自己二三十塊錢的工錢,聞青起初不答應,答應之後給她開了四十塊錢一個月的工錢,四十塊錢這放在城裏也是很牛的工錢了,她推說不要這麽多,哪知聞青又說一雙鞋子她照舊提三毛錢,現在肖姨裁縫店不比以前,一個月賣個百十來雙,不是問題。

這麽一算,其實比她以前賺的多多了。她如何不肯給聞青賣命呢!

聞青安排好了肖姨裁縫店的做衣裳的事兒,便把肖姨裁縫店交給肖姨管理,自己騎着自行車回水灣村。

剛一到水灣村就見姚世玲正在院子裏教王嬸他們做鞋子。

“聞青回來了。”王嬸先看到聞青,如今她對聞青是十二分的客氣。

聞青推着自行車進院子。

其他四個鄰居看着新的永久牌自行車,那是一臉的羨慕。

聞青笑着,該喊嬸兒的喊嬸兒,該喊嫂子的喊嫂子,笑着說:“你們都來了啊,鞋子做的怎麽樣?”

“聞青,你快來,快來看看我做的怎麽樣?”周大姐率先喊。

緊跟着其他人都跟着喊。

聞青上前一一指點,這些人不但聽從聞青的意見,還和聞青讨論起來,這讓聞青自己左鄰右舍做鞋的功底另眼相看。

不得不說,王嬸找的這幾個做鞋子的,包括王嬸自己,都是做鞋子的一把手,給她們一個鞋子,一個個都能做的有模有樣,而且她們一個個手都快,針腳均勻紮實,這讓聞青對冬季鞋子多了一層信心。

這五個鄰居在聞青家坐鞋子,坐到傍晚,天開始暗下來之後,幾個人才起身要回家。

聞青給五個人一人抓了一把糖果:“王嬸、周大姐你們都拿着,帶回家給孩子吃,就當是咱們這小分隊第一天開張了。”

“聞青你可真會說話。”王嬸笑起來,不客氣地接過糖果:“我們家二虎子最近饞着呢。”

“都拿着都拿着。”聞青說。

幾人見王嬸不客氣,其他也都不客氣,紛紛拿着一把小糖果回家了。

各自回家後,五個人在聞青家做鞋子的事兒就傳開了。

“給工錢了嗎?”

“一個月才給一次工錢啊,不過,第一天幹活兒,聞青就給了一把糖果,還有牛奶的呢。”

“切……說不定到時候發出來工錢呢。”

“五個人一個人二十塊錢,也就一百塊錢,聞青那永久牌的自行車就一百多塊錢了,怎麽付不起工錢了?”

這句話堵的其他的鄰居啞口無言,還有一些鄰居也想去給聞青做鞋子賺點錢花,更多的鄰居如聞青所言,持觀望态度。

而聞青自己對衣裳、鞋子都相當自信。

晚上時,姚世玲問:“聞青,今天她們幾個做鞋了的咋樣?”

“挺好的。”聞青坐在桌前繼續數錢。

“你說真的,別因為是鄰居就不好意思說,別等着後來交不了貨。”

聞青笑:“媽,真的挺好的,你們做的鞋子我都挺滿意的。”

姚世玲也不再提這茬,轉而看她數錢,問:“你要幹什麽?”

“我明天去市裏請湯叔叔、朱師傅、葉師傅吃個飯。”

“那得花多少錢啊?”這是姚世玲的第一感覺。

聞青:“沒關系,花了還能賺回來。”

第二天上午,聞青看了會兒姚世玲她們做鞋子,确實滿意之後,又去了肖姨裁縫店,十個裁縫上手很快,聞青沒什麽可擔憂的。

便将自行車放在肖姨裁縫店,背着背包,和肖姨說,下周五晚上放學,她才回來。

然後便去縣城四叉路口坐上到市裏的公交車,到了市裏直本湯權制衣廠。

門衛人員又是熱情迎上來:“聞顧問,你來了啊。”

聞青笑:“叫我聞青就行了,我可不是聞顧問。”

門衛人員嘿嘿地笑。

聞青問:“湯叔叔、朱師傅、葉師傅他們在嗎?”

“在,都在,湯總在接待客人。”

“客人?有客人?那我站在門口等一會兒他們吧。”聞青話未說完,湯權笑着從廠裏走出來,身邊站着一個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