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喬秀蘭最終還是沒能勸服李翠娥。不過李翠娥的态度也軟化了, 說是等山崩事件的處理結果出來再說。

在這個時代, 李翠娥并不覺得趙長青家裏窮和撿了個孩子養是多大的問題,只是糾結他的身份,已經算是十分開明了。

所以喬秀蘭也沒強求她一口答應下來,已然是心滿意足了。

出了卧房以後,喬秀蘭才發現家裏的氣氛有點奇怪。

此時已經快要是晚飯的點了, 于衛紅幾個嫂子都在廚房裏忙活。侄子們感覺到家裏怪異的氛圍,老老實實地坐在一邊不說話。而她幾個哥哥, 則和趙長青坐在一處, 都是臉色凝重的模樣,也不知道在聊些什麽。

喬秀蘭剛想去活躍下氣氛, 恰好于衛紅端着菜從竈房裏出來。

“蘭花兒,站着幹什麽, 端菜去!”于衛紅說。

喬秀蘭應了一聲, 快步去竈房裏幫忙。

竈房裏她二嫂李紅霞和三嫂劉巧娟正在洗刷竈臺,她一進去,李紅霞就對她擠眉弄眼地說:“蘭花兒啊, 竈房裏煙火氣重, 你去堂屋招呼客人就成。”

喬家李翠娥現在是持反對的态度, 其他人則是觀望态度,就是喬建國, 也只敢偷偷給他們敲敲邊鼓。也只有李紅霞,是喬家人裏頭最急着讓喬秀蘭出嫁的,恨不得越過李翠娥, 立刻就把他們的親事給答應下來。

她們很快把飯菜都端上了桌。

趙長青幾次都想站起身來告辭,但喬建國說什麽都不讓,只招呼他在家吃飯。

喬家其他人的态度雖然說什麽熱絡,但看在喬秀蘭的面子上,該有的客氣還是客氣的。

所以這餐飯的氛圍實在怪異透了。

飯後趙長青沒肯再多待,同衆人告饒一聲就離開了。

他一走,不用說,真正的‘批評大會’要展開了。

Advertisement

喬建軍坐在上首,不怒自威。不過他先審的不是喬秀蘭,而是喬建國。

“老二,你先來說。”

喬建國苦哈哈地罰站,“大哥,我真冤枉,我也是小妹從省城回來後才知道的。小妹說等過完年就跟家裏攤牌了,所以我才幫着瞞了幾天……我要是早早地知道了,就是借我兩個膽子,我也不敢啊……”

喬建國雖然是做生意的時候膽子極大,但對家裏人,他可從來不使什麽心眼子。所以他這麽一說,喬建軍也沒有再為難他,轉而看向了喬秀蘭。

喬秀蘭都把趙長青明目張膽地帶回家了,也沒有再瞞着的必要了。不用她大哥多問,她就老老實實地把事情的始末都交代了。

聽完,喬建軍的臉沉了下來。

也不光是他,她大嫂、三哥三嫂的臉色都不大好看。

喬秀蘭也知道自己瞞着家裏人和趙長青處對象的事,在這個時代算得上離經叛道了。所以她垂着手乖乖地站着,說:“大哥,我就是喜歡他,想和他一塊兒。不是故意要瞞着大家,只是怕大家不同意,才尋思着找準時機再和家裏說。”

喬建軍聽完,還是沒有說話,他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

于衛紅出來打了圓場,說:“建軍,事情都這樣了,咱們再怪蘭花兒也沒用了。長青什麽樣的品性,這麽幾年接觸下來,咱們都是清楚的。他配的上咱們蘭花兒,至于其他的,那也不是長青的錯。”然後她又對喬秀蘭說,“其餘的等他們商量吧,你跟我進屋去,咱媽今天飯都沒出來吃,我另給她留了飯,咱們先勸着媽把飯吃了再說。”

喬秀蘭點了點頭,跟着于衛紅端飯進了屋裏。

李翠娥情緒已經平複了很多,不過還是說沒胃口。又是于衛紅好說歹說,李翠娥才看在她的面子上,吃完了半碗飯。

等她吃飯,喬秀蘭陪着于衛紅去竈房洗碗。

“大嫂今天真是多虧你了。”喬秀蘭感激地看着她,一時真是不知道說什麽好。

于衛紅認真地看着她,說:“小妹,我今天這麽做并不就是覺得你瞞着家裏談對象是對的。只是我尋思着從前的事——你之前說喜歡高義,咱媽和你幾個哥哥都不同意,後來你不依不饒地在家裏鬧,一會兒鬧絕食,一會兒是成日裏哭,弄的咱媽和你哥哥們都沒了辦法,差點就要松口了。那時候是我絕對不同意,我是真心覺得高義配不上你,你要是真跟了他,往後不知道要過多少苦日子。這次我是覺得長青人不錯,你也長大了成熟了,不像過去像個孩子一樣懵懂,所以才想着這次該尊重你的決定。但你要明白了,女孩子結婚可不是兒戲,一旦你嫁了這個人,可沒有回頭路了。我們都是盼着你好的,明白嗎?”

喬秀蘭用力地點了點頭,心裏又酸又軟和,眼淚差點就落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李翠娥一直沒怎麽肯出房門,也沒怎麽給喬秀蘭和喬建國什麽好臉色。年光将近,李翠娥又這樣,喬家人就誰也不敢提喬秀蘭和趙長青的事情了,只當做無事發生過。

就在喬家人都以為今年這個年将要過得寡然無味的時候,事情卻忽然有了轉機。

年二十六,縣城公安局又來人了,與他們同來的,還有幾名省城來的地質學家和考古專家。

他們一共坐了兩輛車過來的,一輛是普通的警車,另一輛卻是很洋氣的小轎車,村裏不少人都去看了熱鬧。

公安把出事的那座山給封了起來,只放了幾個專家和陪同人員進去。

鄉親們站在山腳下,也上不去,議論的更厲害了。

後來公安怕大家夥兒有情緒,就找了喬建軍這個大隊長,和他說明了情況——原來那對盜墓的父子真的在這荒山下頭發現了墓穴,而且他們還不經意走漏了風聲,弄的其他團體的盜墓的也争相過來勘測。之前他們發現山腳下有人做了捕獵的陷阱,以為是這消息都漏到外行耳朵裏了,又生怕這裏的人報警,所以才在年前這個其他人都回家團圓的時候還跑來繼續挖盜洞。沒想到這裏發生了山崩,這對父子一個被困在洞裏,一個被砸傷了胳膊下山求救,掉進了捕獵的陷阱裏……

公安審問出了這些之後就把信息上報了,上面派出了專家來看,如果真有墓穴,那麽往後就要在這裏開展大型考古活動了。說完這些,公安又和喬建軍打聽,最早發現山崩和救人的是哪個人。如果墓穴的消息坐實,那麽這個人不僅是救人有功,還很好地保護了國家財産,政府肯定是會頒發一個獎項以資鼓勵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