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在郁蘭陵心無旁骛的辨別藥草之時,京都一派安定,而此刻的邊境就不大太平了。
蕪城地處邊界,數十年之前蒙受犬戎之難,遭受劫掠,以致于民生凋敝,雖犬戎兵敗之後收斂不少,卻仍少不了挑釁之舉。
更別提蕪城天高皇帝遠的,難免顧及不到,這就苦了蕪城的百姓。
當年的蕪城之戰,以謝戚一箭射中的犬戎的首領告終,那個首領回到駐地沒幾日就不行了。
他死了之後,犬戎終于意識到了晏國新登基的皇帝不是好惹的,不敢再撩虎須,可他剩下的兩個兒子又開始為了首領之位打擂臺。
這兩位各自的背後都有不小的勢力相助,彼此之間可謂是分庭抗禮,誰也不能奈何的了誰,近年來為了争奪資源觑隙漸生。
今年的情況相對犬戎來說尤為嚴峻,草原上的草料并不充沛,供應不上部落中馴養的牛馬,這樣一來,難免牛瘠馬羸,多加掣肘。
故而兩部之間不僅內部資源相奪的如火如荼,轉念之餘又不約而同的将主意打到晏國頭上。
之所以生出了這樣的膽子,一來是因為守城的将領不足為懼,二來則是他們收到了京都傳來的消息:謝戚薨了。
當年的蕪城之戰,讓尚年幼的兩位王子對這位戰無不勝的将軍發自內心的畏懼,在謝戚離世之後,兩位王子對于晏國這塊物華天寶之地的觊觎之心再度興起。
天下哪有永久的仇恨,再多的龌龊也比不上眼前的巨大利益,是以時隔多年,兩部聚首,共商取晏大計。
挑起戰事自然不值得稱奇。
可這次晏國早有準備,在犬戎稍露馬腳之時,就預備了源源不斷的糧草以及軍備,并将其秘密運往同蕪城毗鄰的浚縣。
晏國這次準備充分,待到犬戎起兵之時,不費吹灰之力便退敵七百餘裏,而後更是師出有名的窮追猛打,直至兩部表示願意年年上貢晏國十匹汗血寶馬以及百匹良駒。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若是犬戎年年獻出精心育養的馬匹,本部軍備最少削減三成,長此以往,對于晏國再算不得什麽威脅。
倒不是晏國不想将犬戎圈為附屬,而是犬戎乃是游牧民族,他們依附草原而生,常有遷徙,且不易教化,若是晏國不留餘地,難保犬戎會背水一戰,無論從那一方面來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舉措。
這場戰役始于二月初,除卻先前糧草調配,在三月中旬便已結束。
時間上不可謂不迅捷。
四月初,恰逢盛安十七年的?^(yue四聲)禮,以祭祀先王,是以這一次的上貢就定在了祭祀之後。
唔,像郁蘭陵這種沒有品級的宗婦自然是去不了的。
她能去的,只能是盛安帝謝崇特意為犬戎舉辦的燕飨(xiang三聲)他國來使之宴。
謝元折也被皇帝特許參加。
郁蘭陵在這段時間除了學習醫道之外,便是了解這個時代的歷史了。
當初看小說的時候,女主那邊除了情愛纏綿,後院宅鬥,別的都沒提到,少有提到也是跟劇情有關,自然指望不上。
看完那些書目之後,對于這個時代,她也算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天下三分,晏國強盛,犬戎悍勇,祈國勢弱,若不是犬戎同祈國之間隔了一個晏國和??(shi二聲)水,估計早扛不住被滅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