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衆人都知道,現在的三王爺如日中天,大王爺在皇莊伺候貴妃,二王爺關在宗人府。

只有三王爺頗受陛下的信任。

原來對三王爺那些傳言轉眼就變了風向,什麽王爺喜怒無常,變成了三王爺沉穩有度。

還有克妻的惡名,如今也變成之前的未婚妻福薄,受不住這份榮耀。

夏柔蔓也成了衆矢之的,說她撿漏的有,說她家世配不上三王爺的也有。

這讓夏柔蔓有些哭笑不得。

從皇莊回來,夏柔蔓就心思都在梨霜院上,好在霜姨娘母子平安,也算沒白忙。

原本楊柳依還準備等武定侯爺回來,就向侯爺訴苦,說大小姐如何強勢逼人。

可等夏德容回來,哪還敢找夏柔蔓的錯處,現在三王爺的前途只要這麽順利下去,肯定就是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那還有什麽可求的?太子妃啊。

還不捧着敬着?

夏柔蔓只當什麽也沒看見,但從皇莊回來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三王爺這讓她有些奇怪。

按理說每隔幾天,三王爺都會侯府看她說說話,現在都快兩個月了還是沒見人。

夏柔蔓就有些黯然,但又想可能是三王爺有事,只好安心等着。

三王爺确實很忙,湯閣老自信,當初能讓女兒嫁給已經有喜歡人的皇帝,就能讓自己的外孫跟喜歡的人解除婚約。

所以三王爺忙着對湯閣老見招拆招。

衆人都以為三王爺現在春風得意,其實已經被限制晚上不準再去找夏柔蔓。

說是限制,不如說是威脅。

畢竟夜闖女子閨房這事,一旦暴漏,首當其中就是夏柔蔓的名聲受損。

茂長安不敢冒這個險,只能湊着哪次宴會,好跟未婚妻說幾句話。

還沒等茂長安跟夏柔蔓找到機會,都城的謠言就已經散開了。

說的最多的就是三王爺要去烏将軍家的二女兒烏雪卉。

這話就是傳給夏柔蔓聽的,湯加跟烏家,自然找了機會傳到夏柔蔓的耳朵裏。

正是茂正雪的喪宴酒上。

這話自然傳的極快,不知道多少人在對夏柔蔓指指點點,當時夏柔蔓正在跟文昌侯府的舅媽坐在一起。

那些人說的難聽了,誰知舅媽把酒杯狠狠一摔道:“就你們長嘴了是吧?也不看看自己家女兒長什麽樣子,別說現在不退婚,就是退婚了,輪得到你們女兒嫁嗎?”

說完文昌侯夫人直接離席去游廊坐會。

夏柔蔓這些天也算看明白了,自己這個舅媽,只要不對她兒子女兒有什麽損害,她也是個合格的舅媽。

只是武定侯府名聲确實差,自己以前也立不起來,這個舅媽才百般看不起。

當然現在也是看不起的,只是該維護還是維護。

人可真是複雜。

夏柔蔓急忙跟過跟舅媽道謝。

文昌侯夫人上下打量了夏柔蔓道:“本來以為你長進了,現在還是軟趴趴,跟你娘一個樣子,我告訴你啊,我幫你說話了,可不是同意你進我家門!”

說完最後一句,文昌侯突然被噎住了一樣,夏柔蔓正聽的好笑,趕緊回頭一看,正是三王爺看向這裏。

顯然是也聽見她們說的話。

夏柔蔓許久不見三王爺,當時臉色的笑意就止不住,朝舅媽告辭,小跑着就是了三王爺身邊。

茂長安也是想念未婚妻的很,以前什麽醋意也先埋在心裏,好好打量了未婚妻。

只見未婚妻穿了身素淨攀花的裙子,頭上也是只用個簪子。

這是茂正雪的喪酒宴,自然要注意很多。

兩人湊一塊,不少人都往這邊打量着,茂長安要是就是這個,從身後的小厮手裏拿過一個錦盒。

夏柔蔓看三王爺身邊跟的不是豐昊還有些好奇,但也并未多問。

注意力都被錦盒裏的東西吸引了,那是個極精致的簪子,看着是個渾然天成的玉雕琢而成。

樣式又活潑的很,一看就是給年輕女孩子專門做的。

夏柔蔓哪有不喜歡的道理:“你還給我準備了禮物,我傻了,什麽也沒給你帶。”

聽着未婚妻真的傻裏傻氣的話,茂長安笑道:“不用,你等着我,我最近會跟父皇商量定婚期。”

說道這裏,夏柔蔓遲疑道:“很多人逼你退婚嗎?”

未婚妻的遲疑讓三王爺眼神有些深沉:“你不想成親?”

這個問題問的夏柔蔓莫名其妙:“想啊。”說完夏柔蔓覺得不對,馬上臉紅道:“不想!”

茂長安低聲笑了,自己之前那些醋意才是莫名其妙。

兩人正說着話,只見烏雪卉朝這邊走過來,夏柔蔓簡直要怕了這個沒什麽腦子的姑娘。

趕緊躲到三王爺身後,顯然這個下意識的動作取悅了三王爺,惹怒了烏雪卉。

那烏雪卉還想說什麽,被三王爺一攔:“我還話要跟我的未婚妻講,還請移步。”

茂長安說的坦然,烏雪卉更是生氣,但她也不敢忤逆三王爺的意思,只好恨恨的走開。

衆人或明或暗都在注意這裏。

夏柔蔓知道三王爺是故意這樣,好讓那些謠言不攻而散。

眼前這一幕,很快就有人傳到湯閣老一群人的耳朵裏,湯閣老年邁的眼睛看着有些渾濁。

他敲了敲桌子,低聲說了幾句話。

既然三王爺拎不清楚,那他們就有“責任”幫他看清楚現實。

現在看着是大勢所趨,但大王爺,二王爺還都未真正的失去機會。

還沒等湯閣老動手,在宗人府的二王爺說是突然熱症,請了太醫去看。

德妃求了又求,陛下還是心軟将二王爺接了出來,在二王爺府上養着。

至于怎麽處罰,鞏昌侯夫婦去宮裏走了幾趟也沒結果。

原本就不愛出門的鞏昌侯夫婦,這下更是閉門謝客,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許是陛下也覺得對不起鞏昌侯夫婦,流水般的賞賜送道鞏昌侯府中,但全都被退了回去。

一來二去,陛下也失去了耐心,心想,你還能怎麽樣?

鞏昌侯夫婦是不能怎麽樣,此事衆人都知會不了了之。

二王爺最近養着傷,也并未多出門,大王爺那邊似乎傳來消息說是貴妃身體好些了,要回都城。

似乎一切都恢複了去皇莊前的樣子。

但是朝上的局勢又變化了許多,現在的三王爺已經成了呼聲最大的那個,皇帝心下覺得小兒子運氣好,心底又有些疑惑,一個人真的能這麽運氣好?

茂長安是極懂察言觀色的,他看了看陛下,心裏知道,自己得了朝堂的勢,失了陛下這裏的勢。

因着大王爺的純孝,陛下最近是極寵信大王爺的。

大王爺倒也少了些冒進,多了隐忍,這作為對手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如今看着勢大,可實際也并未太多優勢,茂長安看的明白,如今跟外公他們也不算同心。

實在是步步艱難。

這個局面的平衡,就是在一個深夜被打破,原本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個平常的夜晚。

但陛下病危了。

就在寝宮昏迷不醒,直到第二天上朝,也并未有好轉的跡象。

這個也早有征兆,陛下身體近幾年一直不好,眼看着就老态的很多,可以說很多人都有預料到這一天。

與此同時,誰來暫掌皇權成了一個大問題。

三個皇子,到底誰上去觸摸那個權力,就在這時,貴妃施施然的站了出來,拿出一份聖旨。

上面寫的正是陛下立大王爺為太子,上面有些簽名跟印章。

這個聖旨讓二王爺跟茂長安都措手不及,不是沒想過這個聖旨是假的。

但現在陛下是昏迷,并非去世,若是有朝一日陛下轉醒,假聖旨就是催命符。

誰也看不懂,大王爺跟貴妃什麽心思,只能按兵不動,讓大王爺先去處理政務。

湯閣老不是沒想過強搶權力,如今陛下昏迷,朝堂上有自己前頭,肯定好歸順。

這麽好的機會,拱手讓給大王爺,湯閣老很是不屑。

至于另外兩個閣老,也只是說:“若真是陛下的聖旨,那就遵循。”

話裏話外都留了餘地。

強出頭的大王爺跟貴妃風光一時,幾乎是無人能及。

皇後則是覺得事情有所蹊跷,總是留意陛下身邊的人,試圖找出疑點。

但大王爺那邊收權收的極快,甚至讓人慫恿着,現在就登上皇位,聽着大王爺都要半推半了。

這一切都透着不對勁,大王爺跟貴妃雖蠢,但也不會這麽急不可耐。

到底是為什麽讓他們想那麽快的,不等陛下咽氣就登上皇位?

不僅茂長安想到原因,二王爺同樣也想到了。

聖旨果然是假的。

而貴妃跟大王爺想立刻假戲真做,很有可能陛下昏迷也有貴妃的手筆。

他們為什麽這麽着急?

讓陛下昏迷着急,僞造聖旨着急,登上皇位着急。

茂長安隐隐猜測,可能是貴妃的身體要撐不住了,進來茂長安遠遠的看過貴妃,但看她面色紅潤,并無什麽病症。

茂長安在查,二王爺也在查。

如今的二王爺已經失去很多人心,他也有些坐不住了,害怕大王爺真的坐上皇位。

宮裏宮外亂成一團,二王爺費盡心機,終于查到前段時間到底在皇莊上發生了什麽。

原來貴妃的心疾由來已久,上次在皇莊将養許久也是已成頹勢。

貴妃醒醒睡睡,最後下定決心,讓大夫配出一副藥,吃了讓人精神百倍,甚至比正常人看着還要康健。

代價則是透支生命,支撐一個月,就會撒手人寰。

貴妃知道自己死了,大王爺奪位的希望更少,就強撐着吃了此藥,要在這一個月裏,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

所以這段時間事情發生的才讓人措手不及。

太快了,快的讓人不敢相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