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技術交流賽(二)

進入8月下旬之後,日子就快得飛起來一般。

比賽的日期安排在8月29日,正好是開學的前兩天。

闵濤早早的就在那慶幸——虧得時間湊得巧,要不然他這個大齡研究生還得和老板請假參加比賽,萬一弄個不好影響畢業就尴尬了。

許漫學校9月2號開學,比完賽,也得回家見見父母。

許爸許媽一整個暑假都沒怎麽見到女兒,眼見着8月都快結束了,幾乎天天來電話催回家。

“漫漫啊,你要是真的沒有空,爸爸媽媽來學校看你吧?”

許漫再三保證開學前一定回去,才終于讓兩人安心。

而這期待了好幾個月的救援繩索交流賽,也終于在濡濕炎熱的夏季将要結束時正式來臨了。

主賽場設置在浦州體育館外,天還沒完全亮,他們就出發了。

馬小南頂着兩個黑眼圈,坐在座位上發愣。

歐陽暢想推他:“你不是吧,今天比賽呢,昨晚怎麽不好好休息?”

“太興奮,失眠了。”馬小南有點不好意思。

“嘁!”歐陽暢想嫌棄地翻了個白眼,“沒出息!”

馬小南給他說得臉一紅,縮着脖子窩着不動了。

體育館建在人工湖邊上,道旁綠柳如絲,粉色的玉蘭花一簇簇盛放。

車子駛進停車場時,已經停着不少印着救援隊隊徽或者文字的車了。

少兩輛,多則五六輛,甚至有隊伍拉了一整套的照明車、通訊車、指揮車過來的。

野蜂一共就一輛指揮車,一輛裝備車,氣勢上就先輸了。

歐陽暢想越瞧越沒底,驢子似的繞着自家車子繞圈,“我就說應該把越野摩托也開過來嘛,現在好了,還沒開始比呢,就輸人一大截!”

高楠學着他剛才的語氣擠兌道:“你不是很有出息,怎麽就長他人志氣,滅咱們自己的威風?”

“我……“,歐陽暢想嘴硬道,“我這叫滅自己威風?我這是理性的思考!救援是需要士氣,需要腦子的!”

“切!”

這次比賽全國一共32支隊伍參加,每個場地一次只能同時讓6支隊伍參賽,一共5個考核項目。

體育館主賽場之外一共還有4個分賽場,距離有遠有近,參賽隊伍需要依次趕到賽場完成救援任務。

應峤這人不但臉黑,手也特別黑,抽到了距離較遠的第五賽場。第一賽場的人都直接進體育館了,他們卻至少得跑個30分鐘才能趕到目的地。

歐陽暢想一聽到結果,就開始長籲短嘆:“跑那麽遠,都沒力氣了。”

宋繁縷倒是挺樂觀的,“直接比賽有什麽好的,像咱們這樣先熱個身,順便思考一下救援方案不是挺好的嘛——阿峤,咱們的考題是什麽?”

“到了地方才知道。”應峤淡淡道。

宋繁縷:“……”

應峤自顧自拉開車門,指揮道,“把卷式擔架和船型擔架都拿下來,頭燈也都戴上,其他裝備大家分一分,全部帶身上。”

“這年頭誰還步行去救人啊!我們有車啊,主辦方存心折騰人!”歐陽暢想哀嚎。

抱怨歸抱怨,大家還是迅速行動了起來。

許漫拿好自己的裝備,四下看了看,又去拎卷成一卷的卷式擔架。

“你拿這個。”應峤一把搶過去,遞過來一個繩包。

許漫眨巴了下眼睛,心裏有點暖洋洋的。

隔壁那隊應該和他們是同個目的地,正在那讨論要不要帶上一套自制的裝備,看起來像只小小的鐵皮車。

“太重了,未必用得上。”

“萬一用上呢?這玩意效率高呀!”

宋繁縷卻留意到了別的情況,背着沉重的救援三腳架,湊到應峤邊上:“你看那邊,青穹的人。”

應峤“嗯”了一聲,低着頭抽緊身上的安全吊帶。

“他們和咱們一組呢。”宋繁縷提高了點聲音。

應峤這才擡起頭,只遙遙看了一眼,又轉身忙自己的去了。

青穹救援隊,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救援組織,許漫當然是聽過的。

只是聽宋繁縷的口氣,似乎并不怎麽友善。

她個子不高,踮腳望了半天,也沒看到人。

這趟路程,卻着實不短。

饒是他們負重越野跑了好幾個月,也還是有些吃不消。

歐陽暢想更是憋不住吐槽:“我終于明白為什麽別的比賽都6人賽制,這個主辦方非要搞7人賽制了——不加個人,哪兒背得動啊!”

他嗓門大,聲音尖利穿透性還強,逗得附近幾支隊伍都哈哈大笑起來。

他邊上那個小個子男裝備不多,好心地幫他拎了只繩包。

歐陽暢想立刻和他稱兄道弟起來。

“再過去就是山腳下了,這地方附近最有特色的地形就是一塊大約20米的垂直懸崖,” 應峤篤定道,“很可能是懸崖救援任務。”

“那咱們有優勢呀。”宋繁縷說着,看了眼走在隊伍一側的許漫。

應峤“嗯”了一聲,“如果是懸崖救援,一會兒讓小南直接去被救援區域待命,歐陽負責後勤,咱們倆商量方案。”

他的聲音不大,落在許漫耳朵裏,卻動聽得猶如初春的燕呢聲。

馬小南扮演“傷員”,歐陽做後勤保障!

那她就是5人救援隊裏的成員!

他承認了!

承認她的能力了!

如果不是還在趕路,她都想掏出手機給方勤報個喜。

繞過最後一片建築物遮擋之後,他們果然看到了如應峤所說的懸崖。

“全國救援繩索技術交流賽第五分賽場”幾個字樣醒目極了,現場裁判也早已經站在那待命。

工作人員收繳完各支隊伍的手機,并完成賽點抽簽之後,考核計時開始。

現場裁判指着不遠處幾輛破舊的車子開始介紹考核項目:“本次考核時間兩個半小時,有一輛車子帶着駕駛員從懸崖上面翻滾下來。救援人員趕到懸崖後,需要運送一位醫護人員下來,為傷員做止血包紮,再用擔架把傷員救上來,送至救護車,再将裝備整理好,完成單項比賽。”

說完,他又指了指另一邊山腳停着的白色廂車,“超時完成,将不予得分。”

大部分隊伍都聚集在一起商量救援方案,只有零星的一兩支隊伍還在詢問相關事項。

譬如那支背了自制裝備來的隊伍,正在詢問能不能在比賽時使用他們的自制小車。

野蜂抽到的是6號位置,這裏靠近灌木叢,懸崖底下荊棘叢,崖壁上還有山泉滴滴答答滲出,危險系數比別的位置高多了。

馬小南已經被工作人員帶去了6號破車那,身上還貼了寫明傷勢的卡片,胳膊上則粘上了代表傷口的貼紙。

他猶猶豫豫地往野蜂其他人看去,應峤已經帶着其他人,背着裝備往懸崖上爬了。

“老規矩我帶人下去,你做現場指揮?”宋繁縷問。

“我帶高楠下去吧,你在上面指揮。”應峤道,“許漫漫和闵濤分別操控下放主輔系統,用船型擔架。往上運送擔架時候不用牽引繩了,我做伴随人員和擔架一起上來。”

“那也行,”宋繁縷往懸崖下看了看,突然沖着下方吼道,“下面的人,能聽到我們說話嗎?你能動嗎?”

馬小南一愣,琢磨着自己只是骨折和胳膊出點血,回答問題并不算超出“傷員”的能力範疇,也隔着破破爛爛的車窗喊道:“我腿骨折了,胳膊上都是血!”

“問題不大,不需要帶氧氣瓶了。”應峤一邊做下放主系統,一邊說道。

宋繁縷于是繼續吼道:“你不要着急,我們馬上派人下來,先給你處理傷口,再用擔架帶你上來!你要配合我們救援人員的工作,不要驚慌,救護車已經在山腳等着你了!”

懸崖下的現場裁判暗暗點頭,這隊伍一看就是常年出沒在救援一線的,知道提前探查被救援人員的情況。

邊上的隊伍一聽,也立刻跟着沖自己的“傷員”嚎起來。

底下的“傷員”們回答自己的受傷情況,卻各不相同。

有磕到腦袋的,有腿骨骨折的,最慘的那支隊伍一點兒反饋也沒拿到。

領隊合理懷疑自家“傷員”是昏厥了,老老實實讓人去公共器材區領取氧氣瓶。

眼看主輔繩索都建設完畢,許漫便打算把輔繩從繩包裏拿出來往下抛。

應峤一把攔住,“帶着繩包往下抛,底下全是荊棘。”

許漫一瞬間醍醐灌頂。

雖說只是交流賽,主辦方設置的小陷阱卻一點兒也不少。領隊對地形地貌的判斷,隊員和隊員之間的交流,對傷員的處理,全部都包含着扣分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