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四颠峰 四拳境

轟隆隆的地聲延續了近一個時辰才漸漸平息。

從陣眼裏鑽出來的鐵山郡主也是滿頭黃沙,更兼一臉憤慨。

“那頭蠢豬呢?本郡主非宰了他!”

紮木罕随在她身後出來,他們的身後還跟着十來個人,一個個臉上全粘着血和沙的混合物,慘不忍睹的說。

這趟入絕神大陣來,帶的人少了,只是沒料到蠻雄皇子雷戈來的這麽快。

“郡主,雷戈是個楞頭青,倒不值得和他計較什麽,只是那元铮他們給大陣滅殺了,聖煌神拳可能再沒有現世的機會了吧?”

“唉……如果真是那樣,本郡主也将永久的欠瀾州候一個情份。”

“郡主,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瀾州候卻以死全節,可見愚昧無知,小人以為,郡主你不必把這個放在心上。”

“紮木罕,這就是你與瀾州候的差距,實則他是真正的大智大慧、至情至性之人,我隐隐感覺到瀾州候的死,卻是世界之劫的揭幕,那個元铮也未必會死。”

“怎麽可能?這世上誰能抗衡‘絕神黃沙暴’?”

“大氣運者,那元铮若能躲過此劫,便是應劫而生的大氣運者,他再次出現時,也許本郡主要勸王父改變一下針對元候後人的策略,好了,我們回去……”

鐵山郡主當先離去。

紮木罕心裏一抖,改變策略?要化敵為友嗎?那我的處境豈不是尴尬了?

哼,別做夢了,近400年來,還沒一個人能從絕神黃沙暴逃生出來的。

紮木罕可不認為誰能在黃沙暴的肆虐中生存下來,就是達至武道第九層‘胎藏武王’境界的高手都可能九死一生。

沒人比太武神宮的人更清楚絕神大陣中黃沙暴的威力了,宮主曾說過,絕神黃沙暴是上古太武真神的絕技,就如同他本人發出這曠古絕今的神技之一擊,他是跨越了生死局限的仙界業位,這一擊堪稱‘仙擊’,絕不是肉體凡胎所能抗拒的,即便融入大陣的黃沙暴威勢會大打折扣,但它的威力仍如‘真武半神’全力出手一般驚世駭俗。

真武半神,是身登仙界業位之前俗修的最後一個颠峰境界,再邁出半步就進位‘仙人’;內圓外盛,力盈體成,武碎玄天,踏道歸元;這就是武修至尊:真武半神。

異修的頂級境界足以與真武半神相捋。

驅策百年陰魂,禦使千古冥神,外化虛陽之軀,內孕真陽之胎,顯形還陽,法廣壽長。

這就是異修至尊:顯形冥皇。

道家的颠峰狀态亦不遜色分毫,煉精煉氣,煉神合虛,法悟陰陽,世間最強;結丹禦劍、證道千年、神凝虛仙,半步登天。

這就是道修至尊:證道虛仙。

佛修的頂峰境界同樣令世間億萬蒼生仰望,一身化無量,分身遍十方,無量似恒沙,願力廣無疆;苦海歷劫作舟航,法化舍利溢金芒,救度衆生入天堂,功德世界我稱王;這就是佛修至尊:金舍佛王。

普天之下,諸修遍地,但真正能達到‘真武半神’‘顯形冥皇’‘證道虛仙’‘金舍佛王’這四種颠峰狀态的卻是鳳毛麟角。

千百年來,在大煌世界中,再沒有出現過半個這樣的颠峰人物。

但諸修都把這‘神、皇、仙、王’四種颠峰境界奉為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标。

包括瀾州候元顯山在內,雖處于先天大成圓滿之境,但距離修行颠峰還有着遙不可及的距離。

實際上每一個境界內又細分為四個修行階段,分別是:初關,中關,頂關,圓滿。

而元顯山是‘先天大成境’中的‘圓滿’颠峰狀态,半步之遙,就能突入‘胎藏武王’之境,從此就可傲嘯人間,在沒有‘神皇仙王’的人世中,武王就是‘神’。

但元顯山卻放棄了這種夢寐以求的突破,其實他心有挂礙,20年未有寸進,無法突破‘自己’,苦修也是枉然。

候爺他放不下人世親情,概因他不是絕情絕性之人。

最終選擇成全自己的兒子,卻是豁然貫通,那一刻肉身雖死,但其靈魂卻在最後關頭突破了瓶頸。

奈何,元顯山是以武入道,而不是以魂入道,終是免不了魂散虛空的慘淡收場,壯哉?悲哉!

表面上看,元候之死是夠窩囊的,以他的超絕身手,殺出一條血路完全有可能。

但是元顯山沒有那樣做,他選擇了以死守節、以死明志,以死祈願,以死去靈魂化成的滔天怨氣去換取諸天神明對愛子的庇佑,這一死真正是暗合玄秘的天道法則。

元顯山的身修雖不是最颠峰,但他生命中最後的選擇卻達到了颠峰。

日後元铮橫絕蒼宇時,世人有評:瀾州候那深邃的一死,震古爍今!

沙漩之窩不知多深,它的突然出現,卻使元铮四人沒被絕神黃沙暴襲卷。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制造出這個沙之漩渦,它以奇猛奇速的崩裂和塌陷,從黃沙暴的口中搶走了元铮等四人。

此時,元铮他們所處的地方應該稱之為‘地心’層次。

當然,誰也不清楚具體在哪一層,反正肯定是在‘地’裏面,而且是很深的地裏面。

但這裏不是黃沙,卻是堅實的火岩。

為什麽說是火岩呢?

因為處在這個莫名地底空間中的元铮他們感覺到地底的灼浪噴湧,似乎再過片刻就要被烤熟了似的。

空間不大,呈不規則型狀,十餘丈方圓,四周密閉,他們都不知道怎麽掉進這裏的。

還好沒有人受傷,元铮始終抱着竹菊二婢的,雖然他的武功是極濫的,但他擁有一身極其雄厚的真氣護體。

而且,這身功力是精純無比的先天真氣。

也就是說,近身肉搏的話,元铮一拳揮出的實力有可能擠身入先天序列。

他缺乏的是對武技應運的純熟經驗,也缺乏把精純真氣噴出去淩空攻擊的決竅,這些都要他自己去揣磨與領悟,但是街頭無賴式拳拳到肉的濫打,對他來說就不需要技巧了,誰要是站在他觸手可及的近處和他動手,那真是找死,因為他的一拳能把百煉精鋼轟成一汪鋼水。

這就是目前元铮的戰力狀态,保持一個有效的距離,他連竹菊二婢這樣‘登堂境’的身手也奈何不了。

但是當他學會‘身法’‘步法’‘拳破虛空’把所有的距離化為烏有時,他就是令人心驚肉跳的先天高手。

即便元铮現在擁有先天大成圓滿境的‘修為’,可他能發揮出的威力卻十分有限。

如果不是被淬體秘煉近15年,他也沒可能承受父親的雄厚修為,肉軀早崩碎了。

種種因素的結合,也造就了此時此刻‘渾金璞玉’般的元铮,随着細致雕琢的深入,他的光芒會越來越耀眼。

因為聖煌神拳是蓋世武學,可對于元铮來說也是個大問題,他連武技基底都沒有,怎麽可能直接發揮出曠古奇學的大威力?拳的轟法有多少種?拳的震幅微變有多少種?這些根本不是他現在能通悟融彙的,說起來聖皇神拳是化繁為簡的一拳,樸實無華的一拳,但在沒能通悟‘千變萬化’之前又怎麽可能做到‘化繁為簡’呢?

這是體悟境界和融彙拳道精意的必然過程,是避無可避的一個修行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不可能揮出那樸實無華卻又令天地失色的一拳。

聖煌神拳有四個修練階段:‘拳拳到肉’、‘拳破虛空’、‘隔物融金’、‘碎破萬法’;‘拳拳到肉’是入門級的境界,真氣盈滿,肉拳如鋼,開碑裂石,易如反掌。

‘拳破虛空’是高級境界,能以蘊盈飽滿真氣的一拳隔空轟擊目标,瞬秒拳拳到肉的‘距離’,不用近身相搏了;能轟多遠,要視本人內力修為與精純度。

‘隔物融金’是頂峰境界,元顯山曾隔着屋頂一拳重創偷窺者,元昌曾隔着菊兒身體一拳轟退紮木罕,所隔之物都無絲毫損傷,這一拳含着對精意的通悟和對真氣的純熟駕禦,絕對達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這是數十年苦修的結果,非先天境高手都沒有修練這一境界的基礎,因為‘先天真氣’的精純度遠非後天真氣或內力可比拟的。

可以說‘隔物融金’是駕禦真氣最精純的體現,也是對‘拳勁’最深刻的通悟,以一縷拳勁隔着人體融金成水,卻不傷人體分毫,這種境界堪稱鬼神莫測。

‘碎破萬法’是大圓滿颠峰境界,也就是至簡至易最樸實無華的境界,拳出則驚天地、泣鬼神,碎破一切法,這是‘真武半神’的大圓滿狀态才能擊出的人間第一拳。

對于才第一天練武的元铮來說,他對‘拳拳到肉’的境界都不能應運純熟,其它的就不要談了。

上述這些都是父親的練拳經驗,元铮知道自己要重複父親曾走過的修行之路。

但自己的修行速度絕對是駭人聽聞的,自己所欠缺的就是‘純熟’與‘應運’。

一法通,百法融,修練起來肯定是一日千裏。

“少候,這裏會是地心嗎?好象地底埋着一座火山?”

元昌也感覺到了地底的悶震和灼熱程度。

竹兒和菊兒更是色變,兩人臉上都泌出豆大的汗珠,她們修為淺,有點扛不住,而且空氣稀薄,呼吸都問題了。

元铮心裏有數,這裏離地心還有一段距離的,他來自那個世界,自然對‘地’的了解比這個時代的人懂太多,‘地’的熔漿層是以液态存在的,腳下的火岩雖堅,但灼熱度告訴他,似乎離熔漿層不遠了,但溫度肯在400度以下。

“怪了,是什麽力量把我們帶入了這個絕地?”

的确是個絕地,四下無有出口通路,這裏卻并不幽暗,部分岩質呈暗紅色,唯一引起人注目的地方丈高的上方懸垂下一道半月牙形的岩梁。

這道岩梁同樣是暗紅色的整體,但內蘊着其它幾種顏色,如果轉換方位去看的話,它更似到一道岩制的彩虹。

這個空間還是存在着古怪的,以他對‘地’的了解,知道這裏的溫度絕對不是人體所能承受的,沒有被‘融化’顯然是個玄秘的問題。

元铮目射奇光,盯着這岩梁,最後目光落在岩梁最下方,那裏呈心形墜式,呃,這麽看的話,倒象是個天然的項鏈?

心形岩上有浮凸的圖案,鬼斧神工一般,細看之下,咦……咋這麽眼熟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