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只因遭人嫉妒,顧三娘苦心繡成的松鶴延年圖被宋嫂子毀壞,就連繡莊的東家也很快知曉此事,眼看不日就要交工,金氏繡莊的東家又氣又急,到時拿不出繡品來,又該如何向刺史大人交待?

這顧三娘平白受到無妄之災,丢了差事事小,若是因此連累繡莊和管永旺,她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後顧三娘不得不硬着頭皮再重繡一副,只可惜餘下時日不多,繡莊裏的繡娘們都說除非織女下凡,否則這件繡活怕是趕不出來的。

這樣的喪氣話自然無人當着管永旺和顧三娘的面前來說,那顧三娘自從答應重繡個幅松鶴延年圖之後,便将心一橫,一門心思想着繡活兒的事。

當日,繡莊的管事管永旺打發人将繡機送到顧三娘家中,一應的繡線絹布都準備妥當,燈油蠟燭和燒炭就跟不要錢似的往裏送,金氏繡莊的東家也發話了,其餘事情都不必顧三娘操心,她只需專心趕工,若是家裏短了甚麽,盡管開口找管永旺要。

且說秦家大院裏,秦大娘和朱小月聽聞此事,心裏氣憤不過,大罵宋嫂子黑心爛肝,做下這等下作的事,他們縣城不大,這回宋嫂子被趕出繡莊,縣裏不到半日就傳遍了,只怕到時再無人敢用她。

顧三娘回到院裏,她指點着繡莊的夥計将繡機搬到西窗下,西廂的光線不如東廂好,為了方便幹活,顧三娘請夥計們把窗紙也換了,先前為了過冬,那層剛貼上不久的厚窗紙剛被換下,屋裏就像是冷了不少似的,只不過顧三娘卻顧不上這些,她和夥計們把刺繡要用的東西對了半日,不到片刻,屋裏已堆得滿滿當當。

“三娘,你傻啊,就剩這短短幾日的功夫,你哪裏就能繡得起來,就是要趕工,也該找那姓宋的小蹄子去!”秦大娘這是心疼顧三娘,十幾日就要趕一幅十二折繡屏出來,豈不是要了她的命麽。

一旁的管永旺急得頓腳,他就怕秦大娘洩了顧三娘的氣,于是對着她說道:“我的好嫂子,你發發慈悲,這繡活兒要是趕不出來,不說三娘要丢了差事,就是我也要被東家發落。”

“呸,老殺才,只會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的,正經要罰的宋蹄子卻輕飄飄的放過了,你這是成心撿着軟柿子來捏呢。”秦大娘朝着管永旺啐了一口,那管永旺苦笑一聲,他在繡莊幹了小半輩子,豈有不知這事是在大大的為難顧三娘,可是要是繡圖完不了工,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宋家的落不了好兒,她沒了差事,全縣沒有哪家繡莊敢收她的繡活兒,一個婦道人家,不好真逼死她,咱們繡莊也就能做到這個地步了,總不至于真的揪着她去見官罷,再說了,就是真的把她送官,她家也賠不起銀子啊。”

秦大娘往常就隐約聽說宋嫂子跟顧三娘不對付,平日她在繡莊裏也時常跟顧三娘作對,于是她不依不饒的說道:“要我來說,還是你這管事的不中用,明知她是個挑三撥四的貨,還不早些把她趕出繡莊,留着她今日來害三娘。”

“嫂子說得是,嫂子說得是!”若是早知會有今日,管永旺一準兒會趕走宋嫂子,可惜千金難買早知道呀。

“秦大娘,這事怪不得永旺叔,我難,他比我更難!”顧三娘邊理繡線邊說道。

秦大娘見此不禁直搖頭,還是因為沒有男人做依靠,但凡她男人還在世,她也不至于将自己逼到這步境地。

顧三娘将東西細細的點了一遍,又對管永旺說道:“永旺叔,你回去罷,東家面前你替我說一聲,我即刻就動針,必定拼力重繡一幅出來。”

管永旺點了點頭,他說:“你是個穩重人,我再沒有甚麽不放心的,東家說了,你只管用心趕活,到時成了工,再給你三倍的賞錢。”

Advertisement

顧三娘笑了笑沒說話,她将管永旺送到門口,管永旺回頭對她說道:“不用送了,你進去忙罷。”

顧三娘看着管永旺出了院門,無意瞥到對門的沈拙,只見他穿着一件舊長袍,站在門口遙望着她,他臉上的神色若有所思,也不知在想些甚麽,兩人四目相對,顧三娘很快收回視線,扭頭進了屋裏。

上等的繡品,無論是繡樣兒,配色,乃至于針法都極其講究,顧三娘幼時跟着親娘學習刺繡,之後又在繡莊操練了多年,一手技藝自是不必說,為了趕這幅松鶴延年圖,她送走了管永旺與秦家婆媳,當即坐在繡機前開始下針,小葉燒好了中飯,一連喊了數聲,那顧三娘卻都沒有回應,小葉子不得不親自請她娘出來用飯,等進屋後這才發現,她娘埋頭繡了大半日,也只不過繡好了幾片樹葉而已。

“娘,吃飯了。”小葉子喊道。

顧三娘嘴裏應了一聲,手上的針線卻不曾停下,她頭也不擡的說道:“你先吃罷,我再繡幾針。”

小葉子皺起了眉頭,她說:“再要緊的活計,總歸要先填飽肚子呀,況且一時半會兒也不耽誤這幾針。”

平白被閨女念叨了一頓,顧三娘沒有回話,只是仍舊坐在繡機前不動,小葉子等了半會子,眼見她娘沒有要起身的意思,氣呼呼的轉身出去了。

顧三娘一門心思撲在繡活兒上,小葉子勸不動她,只得将飯菜放在鍋裏溫着,将屋裏的雜事做了一遍,小葉子默不作聲的站在門口望着她娘的背影出神,只看堆在屋裏的繡線就知道這件活計有多不容易,偏偏她甚麽忙也幫不上,想到這裏,她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不想顧三娘卻聽到了,她手裏捏着針,回頭看着站在不遠處的閨女,問道:“你小小年紀就學着大人似的嘆氣,娘都沒有發愁,你又有甚麽好愁的?”

小葉子悶聲說道:“我知道哩,娘的愁都存在心裏,只不想叫旁人看出來罷了。”

顧三娘呆了一呆,她半晌沒有吭聲,過了許久,她才開口說道:“娘不愁,老話說的好,船到橋頭自然直,我盡人事聽天命,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小葉子似懂非懂,顧三娘看着她茫然的眼神,便搖頭說道:“等你長大了,自是會明白了。”

說完,她又回身接着幹活,小葉子看了她一陣,悄悄的離開了。

另一邊的東廂,沈拙手裏拿着一卷書站在窗下,對面西廂的窗戶半開着,顧三娘正在借光做繡活兒,從這裏看過去,只能看到她的側影,沈拙站了大半日,發覺她往往只有在換線時才會偶爾擡一下頭,他已從秦大娘口中得知,顧三娘在繡莊遭人坑害,一幅将要完工的繡圖被毀,唯今之計只得重繡,據秦大娘的意思,買家給的時日有限,想要按期交活兒簡直難如登天,即便如此,顧三娘也還是接了下來。

“沈叔,你在看甚麽?”小葉子趴在窗臺上問道。

沈拙回過神來,他收回自己的目光,低頭看着小葉子問道:“我見你娘坐在窗前一直未動,不知她可曾有用過中飯?”

提起這事,小葉子便不高興的撅起嘴巴,她說:“還說呢,勸了好幾遍都不聽,真是愁死人了。”

沈拙聽了她這話,說道:“不吃飯又怎的有力氣幹活,越是這個時候,你娘越應該保重自己才是。”

小葉子點着頭,她說:“誰說不是呢,可她就是不聽呀。”

沈拙見此,又擡頭望着對面窗前的那個身影,這個時候,她一手捏針,一手拿線,下巴微微擡起,借着外面的亮光穿針引線,不過一瞬間,她就穿好針線,而後又低下頭去幹活。

小葉子想了片刻,她對着沈拙問道:“沈叔,我有一樁事要向你請教。”

沈拙溫聲說道:“你問罷。”

“這世道上為甚麽得意的總是壞人,反倒是良善人卻從來沒有好報?”小葉子問道。

沈拙笑了,他說:“這題倒把我問住了,古往今來,也曾有許多人跟你一樣發出這樣的疑問,只是書上總沒個準确的回答。”

小葉子見此,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是沈拙又接着說道:“不過依着我看,好人做事總求個問心無愧,那壞人立世卻是不折手段,這世上又最多糊塗人,好人遇到壞人跟糊塗人,往往就只有吃虧的份兒了。”

小葉子低頭深思了半日,她說:“如此說來,還是做糊塗人最好,既不像好人那般受人欺負,也不必做那昧着良心的壞人。”

沈拙放下手裏的書,他對小葉子說道:“有一些人,心裏開了智,又懂了禮,叫他重做糊塗人卻是再不能的。”

小葉子聽了這話,忽然就沉默下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