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王掌櫃婉言謝拒了顧三娘想代理戴春林的意思,顧三娘靜了片刻,不甘心就此放棄,她正想着要如何再開口說服王掌櫃,就見有個小夥計進來傳話:“王掌櫃,少東家來了。”

立時,從外頭進來一個身量高大的男子,他身穿靛藍色圓領雲紋錦袍,面容生得十分白淨,頭頂戴着雙龍搶珠的金冠,腳蹬一雙黑色皂底靴,這人進來後,先掃視一眼屋內的情形,當視線落到沈拙身上時,臉上訝異的神色一閃而過。

王掌櫃站了起來,嘴裏先恭恭敬敬的說了一聲‘少東家’,又對沈拙和顧三娘說道:“這是敝號的少東家,在下聽了顧掌櫃的來意,特地打發人将他請了過來。”

沈拙與顧三娘二人起身,先向諸東家問了一聲好,顧三娘心裏暗自不解,王掌櫃本就無意把戴春林的代理交給她,只推拒就是了,為何還特意把他們的少東家請來了?

顧三娘納悶的同時,沈拙也朝着諸東家看了幾眼,這人他有些眼熟,仿佛是在哪裏見過,只是一時想不真切,他轉念又想着,這諸氏雖是皇商出身,然而代代經營着戴春林的生意,在京裏也算是望族,說不得在哪裏就見過他,這麽一想,沈拙便開口說道:“諸老板看着面善得很。”

諸東家朝着沈拙笑了一笑,他說:“在下諸鴻,蔣公子貴人多忘事,想來是不記得了,隆真九年的元宵節,我與公子曾在京城見過一面。”

聽到諸東家的話,顧三娘大吃一驚,這人怎會稱呼沈拙為蔣公子?再看沈拙,只見他臉上淡淡的,嘴裏随意的回了一句:“原來如此。”

那諸鴻敏感的覺察到沈拙似乎不願多提京裏的事情,于是便住了嘴,轉而扭頭望着王掌櫃,說道:“蔣公子來了,怎麽也不早些差人喚我過來。”

王掌櫃像個人精一般,他見自己沒有認錯人,面對沈拙時越發恭敬,又将沈拙和顧三娘的來意說明,諸鴻聽了,拿眼瞅了王掌櫃一記,說道:“我只當甚麽事,你也是糊塗了,顧掌櫃照顧我們戴春林的生意,豈有将客人往外推的道理?等會子你跟顧掌櫃細細的商談,切不可輕慢了客人。”

王掌櫃嘴裏連連稱是,他早先聽了沈拙的自稱,便對自家的少東家說道:“這位是沈公子,此番是專程陪着顧掌櫃到桐城來的。”

諸鴻也是個妙人,當即改口稱沈拙為沈公子,至于顧三娘,随着王掌櫃一道喊她顧掌櫃。

看着這主仆二人一唱一合的,顧三娘心內疑慮重重,前一刻王掌櫃才說戴春林的胭脂水粉不做代理,怎的到了諸鴻這裏,态度又來了個大變樣,想到這裏,顧三娘看了坐在身旁的沈拙一眼,此時他眼角微垂,也不知在想些甚麽。顧三娘暗自思忖,心知這一切恐怕是跟沈拙有些幹系,只是他究竟是甚麽底細?為何諸鴻要喚他蔣公子?

屋裏的四人,心思各個不同,雖說諸鴻已松口了,只是顧三娘猛然聽到他稱呼沈拙為蔣公子,這心裏卻是驚大于喜,她想了半日,對着諸鴻說道:“諸老板肯行方便,小婦人感激不盡。”

諸鴻正視顧三娘,他說:“顧掌櫃一介女流,又是從郦縣遠道而來,單是這不懼世俗的勇氣就叫諸某欽佩。”

顧三娘客氣了幾句,嘴裏說道:“諸老板過獎了,生活所迫而已。”

随後,雙方說起了各地胭脂行情,顧三娘對此了解多是從旁人那裏打聽到的,這諸鴻和王掌櫃卻是行家,與他們交談一番,顧三娘方才得知胭脂買賣裏面的門道如此之多。

他們說話時,沈拙獨坐一旁始終沒有插嘴,諸鴻本是存了想要結識他的心思,後來見他興致缺錢,故而沒有開口搭話,只單與這顧三娘閑談,起先他還只當她只是個尋常婦人,誰知說了半日,他見這婦人性子爽利,行事又大方,倒很投他的脾氣,因此便叫王掌櫃把戴春林的胭脂給她代理,也算是賣他蔣家大公子一個人情。

說了半日話,不大一會子,有個夥計端着各色胭脂水粉送來,王掌櫃說道:“這些皆是戴春林最時興緊俏的胭脂水粉,既有富貴人家愛用的,也有小門小戶用得起的,依着我的愚見,那些大戶人家想買我們戴春林的東西,只怕也不是甚麽難事,倒是尋常人家等閑難得出來一趟,像是這些價格中等的口脂香粉,只怕更受人喜愛一些。”

顧三娘跟這王掌櫃想得一樣,她笑道:“王掌櫃說得很是。”

說話之時,顧三娘挑了一個白玉盒子打開,頓時芳香撲鼻,諸氏的胭脂品質上乘,價錢自是比別家也貴上不少,只不過光是戴春林這個招牌也值了,此次到桐城,家裏除了留些日常要用的開支,她把全副身家都帶來了,只不過就算她把這筆錢都投進去了,這回也進不了多少貨,想到這裏,她心裏連連嘆了幾口氣。

沈拙旁聽了半日,顧三娘手裏的銀錢有限,可要是錯過了這回的時機,就難得再有下次,他想了一想,說道:“王掌櫃開得價錢不低,你也知道郦縣跟桐城兩地相隔甚遠,顧掌櫃又是經營買賣不久,總得給她一點賺頭罷。”

諸鴻低頭吃茶不語,那王掌櫃看了他家少東家一眼,為難的說道:“沈公子,戴春林的胭脂一分錢一分貨,這亂了價格,我擔當不起啊。”

沈拙笑了笑,又望着諸鴻,他說:“諸老板看呢?”

諸鴻擡起頭來看着沈拙,他說道:“這樣罷,頭一回的買賣,戴春林再讓兩分的價錢,再往後顧掌櫃要貨,只托人到柳林鎮的客船說一聲,我們自将貨物放到船上帶回去,如此一來少了兩邊跑路,顧掌櫃也算能省下一筆開銷。”

顧三娘聽了心頭微喜,沈拙也朝着他拱了拱手,笑道:“承讓了。”

買賣談妥了,王掌櫃問道“顧掌櫃看中了哪幾樣兒,你訂了貨,只報投店的地址,到時自有夥計給你送過去的。”

顧三娘也便沒有猶豫,當即定完貨,她撿着時下興起的媚花奴半邊嬌和夜兒啼各定了二十盒,另有迎蝶粉和紫香粉各訂了二十盒,再有描眉的黛筆二十餘支,等到結完賬,她手上的銀兩已所剩無幾。

不一時,王掌櫃開了條子,至此,顧三娘這胭脂買賣算是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忙活了大半晌,天時已不早,顧三娘和沈拙便要告辭,那諸鴻對他二人說道:“快到正午,不如在下做東,請沈公子和顧掌櫃用飯,也算是我等結識一場。”

顧三娘看了一眼沈拙,她直覺他不喜應酬交際,說道:“諸老板不必多禮,來日方長,日後總有再聚的時機。”

諸鴻見此,也沒再客套,他親自将顧三娘和沈拙送到門口,望着他們遠去的背景,站在後面的王掌櫃說道:“少東家,這蔣家大公子何以淪落到混跡市井的地步?”

諸鴻搖了搖頭,說道:“蔣家的事情,我們這些外人也看不明白,好好的嫡長公子,竟改頭換姓,只怕今生再難踏入蔣府了。”

說完這句話,諸鴻又扭頭望着王掌櫃,他說:“不過,你不可因此就看輕了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日後又是個甚麽變化呢。”

“是。”王掌櫃諾諾點頭。

另一邊,顧三娘和沈拙出了戴春林,兩人沿街朝着客棧走去,這顧三娘存了滿肚子的話兒,之前當着外人她不好問出口,這會子她幾次擡頭望着沈拙,然而到了嘴邊的話,又被她咽了下去。

沈拙負手身後,他看着欲言又止的顧三娘,輕聲說道:“有甚話,你想問就問罷。”

顧三娘看着他,這人總是一副溫和有禮的模樣,但是直到這時,她才想起他還有許多事是她不知道的。

“你不姓沈?”顧三娘低聲問道。

沈拙點了點頭,不遠處有個茶寮,今日要說的話只怕很多,他引着顧三娘進了茶寮,又叫跑堂的送了一壺茶水,兩人相對坐了下來。

“沈是我母親的姓,我改了母姓。”沈拙對她說道。

顧三娘記得諸鴻喊他蔣公子,照此來說,他原該姓蔣才對,只不過就連她一個鄉下出身的婦道人家也知道,像沈拙這樣的讀書人,不是發生天大的事,就将祖宗給的名姓更換了,聽怕是要有礙仕途的。

“諸老板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将戴春林的胭脂代理給我的罷?”

沈拙再次點頭,他道:“想來是罷,諸家的子弟甚多,這諸鴻我與他并不相識,先前也就跟他一面之緣罷了。”

“那……”顧三娘猶豫了一下,她看着坐在對面的沈拙,說道:“人家沖着你才給了我這好處,日後要不要你還甚麽人情?”

看她擔憂的樣子,沈拙笑了起來,一個諸家而已,他還不放在眼裏,再說他如今離了蔣家,失了蔣家大公子的身份,他甚麽忙也幫不上。

“不與你相幹,你只管做你的胭脂買賣。”沈拙安慰道。

顧三娘放了心,她暗道,她與諸氏是銀貨兩訖的生意往來,若是到時他們要沈拙做他不願做的事,大不了這買賣不幹就是了。

說了幾句話,兩人都一起安靜下來,顧三娘心知沈拙不願提起過去的往事,偏偏她又無意得知了一些,一時之間,竟也不知說些甚麽才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