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街頭的人都被這番熱鬧的情形吸引住了,更兼之轎子後面還有幾個家仆擡着簸箕,裏面放着滿滿的銅錢,有兩個媳婦子抓着銅錢專門朝着往人多的地方抛灑,引得衆人都去哄搶不止。
這顧三娘和沈拙原本是打此處路過,誰知整條街都被堵住了,一時這二人是進也進不了,退也退不出,随着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顧三娘和沈拙被人潮卷了進去,兩人手裏還提着不少剛剛買來的東西,既要防着東西被擠丢,又要防着被人推倒。
沈拙還好,他身量颀長,畢竟是個男人,就是被擠兩下也無礙,苦了顧三娘,她本就身子嬌小,被人夾在中間,只覺得連呼氣也難,離着不遠處的沈拙看得膽戰心驚,生怕她被人踩傷了,只可恨兩人中間隔着幾個人,他就是想拉顧三娘一把也夠不着手。
偏偏怕甚麽來甚麽,有個高大的漢子想要去前面搶銅錢,只因被顧三娘攔着,又擠不上前,于是不耐煩的伸出手掌推了她一把,在後面的沈拙看在眼裏,他丢下手裏的東西想要去拉住顧三娘,只是為時已晚,顧三娘腳下一個趔趄,直接被撞了出去,恰巧隊伍裏有個端着供果的小厮,那小厮捧着的果子被顧三娘打翻在地,他臉上頓時急了起來。
“哎呀,要死了,這可是供給菩薩的東西!”
還不等顧三娘賠禮道歉,就見一個身穿比甲的媳婦子跑了上前,沖着那小厮就是一頓臭罵,小厮被罵得眼淚汪汪,他怕擔罪,指着顧三娘說道:“這可真是飛來的橫禍,我走得好好的,都是她撞到我的。”
那原本推擠着顧三娘的人群怕引禍上身,瞬間往後退了幾尺,獨剩下一個沈拙,沈拙看到顧三娘摔倒在地,連忙上前扶起她,嘴裏急聲問:“傷到哪裏沒有?”
顧三娘搖了搖頭,除了被踩了幾腳,倒是沒傷到,不過打翻了供奉菩薩的果子,只怕這家人要生氣了。
果不其然,媳婦子聽說是顧三娘打翻的,立馬叉着腰喝斥道:“我說你這小婦人,胡亂朝哪裏跑?這是我家姨太太特地請來的送子觀音,沖撞了菩薩你可擔當得起?”
這媳婦子盛氣淩人的樣子惹得顧三娘心內有些不悅,只不過到底是她有錯在先,于是她朝着那人福了一福身,說道:“小婦人一時不仔細,打翻了你家的供果,不知這些果子要多少錢,我願原價照賠!”
“賠,你賠得起嗎?”媳婦子像是聽到甚麽天大的笑話似的,她斜着眼睛睨了顧三娘一眼,又說:“你只當這是你家門前長的果子呢?”
顧三娘漲紅了臉,她看着媳婦子,說道:“那依你的意思該當如何?”
這媳婦子上上下下打量了顧三娘一遍,她估計着她進城的鄉下人,于是神情裏便帶着幾分輕視,又說:“你一個鄉下女人,出門不帶眼,你知道我們是哪個府上的麽,若是別的也罷了,偏偏這菩薩是玄光大師開過光的,這出了差池,就是把你拉去下牢獄也不怨!”
沈拙一直未曾插嘴,就是不想與婦人一般見識,哪曉得眼前的媳婦子不依不饒,就連向來溫和的他也不禁生出幾分怒意,不過他仍舊暗自忍耐着,先站出來擋到顧三娘的面前,又對着那媳婦子施了一禮,說道:“既是送子觀音,合該愈加小心妥帖的請回去才是,你們府上這般的抛灑銅錢,引得人群争相哄搶,驚擾了菩薩不說,若是生出踩踏傷人的事來,豈不是平白造孽!”
“你!”這媳婦子被噎住了,她沒想到這麽一個翩翩如玉的公子,說話竟是這般的不留情面,若是顧三娘她還能毫不客氣的出言譏諷,只是面對這公子時,她竟不自覺的有些氣短,可是她又不甘心就此退讓,于是瞪着沈拙,說道:“你……你敢這樣跟我說話,你可知這尊送子觀音是誰家請來的?”
沈拙剛才搶白了這媳婦子幾句,他雖說不大認得這家人,只是一路走來,耳邊不時能聽到刺史大人的名號,想來這些人估計來自刺史府,今日他身邊帶着顧三娘,況且如今又是隐姓埋名,沈拙心知不宜多生事端,于是停頓了一下,緩緩開口說道:“好在打翻的只是供果,菩薩心懷慈悲,想來不會怪罪,還請尊府不要跟我等鄉下小民一般見識。”
“你說罷就罷,也太不将我們刺史府放在眼裏了!”那媳婦子臉上怒氣沖沖,她扭頭朝着小厮喝道:“楞着幹嘛,還不快去請管事,就說有人當街對姨太太不敬,叫他帶人來捆了去送官。”
這話一出,四周的人群立時竊竊私語,衆人都替顧三娘和沈拙二人捏了一把冷汗,就連顧三娘的心頭也升起憂慮,畢竟這裏不是郦縣,這些人也不曉得是甚麽底細,若是無端給沈拙招了禍事,豈不是她的罪過?
小厮得了媳婦子的話,只得一溜煙的去請人,那媳婦子輕哼了一聲,她用眼角看着沈拙,原本以為會從他臉上看到懼意,不想他卻是臉色微覺,一雙利眼又冷又寒,不覺中令她的頸子上的毫毛都豎了起來。
正在雙方僵持時,又有一個媳婦子跑了過來,她看到滿地狼藉,便問道:“姨奶奶問話,說是轎子為何停着不走?”
先前朝着顧三娘發難的媳婦子見了這過來的人,立時變了臉色,她朝着那人賠着笑臉,說道:“嬸子別怪,一個鄉下來的莽撞婦人打翻了供果,我正在詢問呢。”
那媳婦子朝着顧三娘和沈拙看了兩眼,轉身回去回話了,不一時,就見轎子的簾子被打了起來,顧三娘扭頭望過去,只因隔着一層紗,她看得不太真切,隐約似乎是個美貌婦人,婦人隔着簾子與媳婦子說話,不過離得有些遠,她聽不清她們說了些甚麽。
很快,回話的媳婦子又過來了,她對顧三娘和沈拙說道:“我們姨奶奶寬宏大量,說這事就算了,下回小心就是。”
顧三娘心裏松了一口氣,她道了一聲謝,又有幾個機靈小厮上前把打翻的供果收拾幹淨,很快轎子又被擡起,當行至顧三娘身旁時,坐在轎內的婦人撩起簾子,她朝着顧三娘好奇的望了一眼,恰巧一陣輕風将紗簾掀起,站在路邊的顧三娘和這婦人四目交接,這次顧三娘可算是看清婦人的長相了,只見她三十來歲,長着一張鵝蛋臉,生得眉眼柔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她戴的那對血色紅的葫蘆形寶石耳環。
這婦人也直楞楞的看着顧三娘,二人隔着幾尺,彼此心頭像是被甚麽東西觸動了一般,可惜轎子很快就被被人擡走,那婦人還待扭頭朝着顧三娘張望時,只是兩人卻越隔越遠,她最終還是放下了簾子。
“顧娘子,顧娘子……”沈拙連喊了顧三娘數聲,顧三娘回過神來,她滿臉迷茫的看着他,似乎在回想着甚麽似的。
沈拙見她臉帶怔色,只當她是被剛才的意外唬着了,于是問道:“怎麽了,是不是身子不爽利,要不要去請個郎中看看?”
顧三娘搖了搖頭,她壓下心裏的異樣,回道:“我并無大礙。”
這沈拙見此便放下心來,只可惜剛才掉到地上的點心都被踩爛了,他耳邊又聽到身旁那些圍觀的百姓嘴裏念叨着:“這兩個外鄉人也是走運,遇着刺史府的姨奶奶善心,若是有那得理不饒人的,只怕還得吃一頓官司吶!”
顧三娘聽了心頭一動,她問道:“敢問這位姨奶奶究竟是哪個府上的?”
四周的人都以一副‘你連這都不知道’的神情看着顧三娘,有好心人替她解答:“這位姨奶奶是刺史大人的第三房妾室,她性子溫婉,又最是樂善好施,很受刺史大人寵愛,只可惜進了刺史府十多年,卻一直未曾添下個一男半女,近日聽說龍泉廟寄住了一個游方和尚,這和尚道行高深,是個看相的高手,三姨奶奶便帶着仆婦前去禮佛,還請了一尊送子觀音像回來。”
提起這位刺史府的姨奶奶,四周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顧三娘聽了半日,大多是說她待人慈愛,服侍她的丫鬟們,只要到了年齡,都是發放賣身契,再着家人好生領回去送嫁,每年刺史大人的生辰,三姨奶奶必要設棚施粥,總之所做的好事,一時半會也說不完。
顧三娘聽了半日,她回想着先前看到的那個婦人,站在原地半晌沒有作聲,直到人群漸漸散去,沈拙喊着她,他總覺得顧三娘從剛才開始就有些走神,于是關心的問道:“你這一日只怕是累了,要不我先送你回去歇着。”
顧三娘輕輕點頭,便默默的随着沈拙回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