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沈拙從好友東方檢那裏借了七百兩銀子,很快便到錢莊領回了自己的借條,短短這些時日,錢莊裏的銀子利滾利的,幸好有東方檢解圍,要不然光憑着他和顧三娘,只還上這筆銀子,只怕很是艱難。
至于東方檢,他在郦縣住了五六日,就騎着那匹又老又瘦的馬走了,據說是往南邊的瑤族去尋甚麽千年靈芝,禦哥兒和他相處了這幾日,很是不舍得他離開,只因這位東方世叔走南闖北到過許多地方,他說起各地的風土人情,講得比沈拙這個正經的夫子還要活靈活現,引得禦哥兒和小葉子他們這班學生很是向往,就連沈拙布置下來的作業也不想寫了。
日子逐漸恢複正軌,這幾日,顧三娘她們巷子裏有位老人家過八十大壽,家裏的子孫孝順,特意請了個草臺班子到家裏來唱戲祝壽,顧三娘和大多數婦人一樣喜愛聽戲,只不過往常沒有空閑,加上她舍不得花錢,前些日子家裏亂糟糟的,合得她心裏十分憋悶,這回碰到人家擺臺唱戲,她正好能瞧瞧熱鬧散散心,是以吃過晚飯,她就帶着小葉子去占座了。
戲臺就搭在那家的院子裏,還不到天黑,院子裏坐了不少人,都是住在巷子裏的老鄰居,這會子還沒開場,孩子們聚在戲臺邊玩耍,左右全是熟人,而且又在院子裏,倒是不必擔心再生出上次那樣的事,只不過顧三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每隔半晌,她就會四處尋找小葉子的身影。
夜色将至,吃完晚飯的左鄰右舍陸陸續續都到齊,秦大娘和朱小月婆媳二人也抱着小哥兒過來了,戲班子見人來得差不多,只聽得一聲鑼響,幕布還未揭開,就先聽得後面一聲依依呀呀的長嘆聲……
今晚唱的是一出西廂記,臺上佳人才子的故事跌宕起伏,惹得顧三娘忍不住跟着戲裏的男女一時歡喜一時落淚,這會子正演到張生金榜提名歸來,崔夫人總算同意将莺莺許配給張生,一對苦命鴛鴦終成眷屬,臺下看戲的顧三娘,手帕都被眼淚給濕透了。
看到動情之時,手帕打濕的顧三娘幹脆直接用袖口擦着淚水,正在這時,一塊幹淨的手帕遞到她面前,顧三娘扭頭一望,站在她身邊的是不知幾時過來的沈拙。
顧三娘一楞,問道:“你怎的過來了?”
先前她們院子裏三個婦人約好來看戲,本來也邀了沈拙,沈拙卻說他不耐煩聽這拖着長腔的依依呀呀聲,故此顧三娘看到他此時又來了,不免有些好奇。
沈拙回道:“屋裏熱,帶着禦哥兒出來走走。”
說完,沈拙示意她接過手帕,顧三娘忽然心虛起來,她怕叫人看到,先看了看四周,見到衆人目光都被唱戲的主角吸引住了,于是飛快接過手帕,又轉頭盯着臺上不作聲。
她看戲時,沈拙便看她,本來看得入神的顧三娘有些難為情,她用眼角看了沈拙一記,低聲問道:“你看甚麽呢?”
沈拙盯着她,說道:“你腮邊有淚。”
害得他總想伸手去撫那淚珠。
顧三娘耳根一紅,下意識的拿起手帕擦淚,等到意識過來時,才發覺用了沈拙的手帕,她又羞又臊,立時将手帕塞到沈拙手裏,然後挪動幾步,跟那沈拙隔開了一些。
一出戲演到最後,莺莺和張生成了親,還受封成為诰命夫人,當她換上鳳冠霞帔時,院子裏所有的人都叫起好來,顧三娘自然也不例外。
也不知甚麽時候靠近的沈拙看到她臉上帶着少有的激動,不禁有些莫名奇妙,他問道:“這戲裏演的都是假的,也值得你這樣?”
院子裏來看戲的大多是些婦道人家,難怪沈拙一個大男人不明白,顧三娘這會子顧着看戲,她沒空閑跟沈拙細說,只回了一句:“你不懂!”
沈拙眉稍微微一挑,他看了眼前的小婦人一眼,一本正經的說道:“不說別的,張生飽讀詩書,自稱一刀紙錢都不曾寄燒給泉下父母,可見這樣無情無義的人不是良配。”
頓了一頓,他又說:“再者他明知世間女子最重名節,卻與莺莺小姐無媒茍合,這只會将莺莺小姐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了,若是個真漢子,先紮紮實實的考取了功名回來,還怕崔夫人不将自家的小姐許配給他?”
被打攪的顧三娘氣得直跺腳,她嘴裏嗔道:“哎呀,我好好的看戲,誰要聽你說這些!”
她愛看的就是戲裏的男歡女愛,這會子正跟着主角一起歡喜呢,沈拙左一個不是,右一個不是,真是叫人掃興。
沈拙輕笑了一聲,誰說他不懂,其實他就是故意逗顧三娘,想看她被氣得跳腳的模樣兒。
顧三娘沒搭理沈拙,她又轉頭望着戲臺,沈拙見她看得入神,冷不丁的問道:“你羨慕莺莺小姐穿的鳳冠霞帔嗎?”
顧三娘也沒多想,她雙眼看着戲臺上滿頭珠翠遍身羅绮的崔莺莺,随口說道:“你這話說的,但凡是個女子就沒有不喜歡的罷。”
沈拙定定的看着她的側臉,沒有說話。
又過了幾日,天氣越發炎熱起來,顧三娘鋪子裏的買賣也到了淡季,前兩日,禦哥兒患了熱疹,好在不會傳染,顧三娘嫌棄沈拙照顧得不仔細,親自幫着一起照看禦哥兒,湯藥都是她一日三頓的煎好送過去,就連禦哥兒的吃食也是單獨做的,有好吃的,又不用上學念書,引得禦哥兒連病都不願好了。
她這麽頻繁出入東廂,又把禦哥兒當自家的孩子來疼,巷子裏的婦人嚼起舌根,都說顧三娘想當舉人娘子,可是人家沈拙态度暧昧,指不定是受着她的好,卻又看不上她是個寡婦,這才一直吊着顧三娘呢。
秦大娘聽了這些閑言碎語,不禁很是替顧三娘發愁,這兩人分明一個有情一個有意,可是就這麽憋着不說,她這旁人看了都暗自着急。
這日,秦大娘回家時,又聽到三兩個婦人聚在巷子裏說三道四,彼時沈拙正在臨窗看書,他看到秦大娘滿臉怒意的進了院門,于是放下手裏的書,問道:“秦大娘,你這又是跟誰在置氣呢。”
秦大娘看着沈拙,她心思一轉,暗忖道,不如今日就跟沈拙挑明,看看他到底是個甚麽意思,若是他對三娘有心,就請媒人往她家走一趟,省得叫人無端編排他二人,若是他對三娘無心,兩人自是要避避的,畢竟雙方都還年輕,又不可能單過一輩子,留下這不好的名聲,對他和顧三娘都沒有益處。
這麽一想,秦大娘走到東廂的臺階上,他問道:“沈舉人,你這會子閑着嗎,我找你說說話。”
沈拙點了兩下頭,他将秦大娘請進屋裏,說道:“秦大娘想問甚麽?”
秦大娘進屋後沒有說話,她兩眼先是細細的打量着沈拙,這舉人老爺溫文儒雅,最難得還是個體貼入微的,秦大娘瞧着瞧着,心底猛然升起一個念頭,這人通身一股貴氣,就是皇帝的女兒也是配得起的,可是顧三娘卻是鄉野出生的婦人,他一輩子甘心居于這偏遠縣城還好說,萬一他有一日飛黃騰達了,又豈會将顧三娘看在眼裏。
想到這裏,秦大娘靜默不語,一旁的沈拙有些疑惑,秦大娘本來說要找他說話,怎的又不作聲了?于是沈拙問道:“秦大娘,都是住在同一個院子裏的,你有甚麽話想問,就直接問罷。”
秦大娘猶豫了一下,又記起剛才聽到的那些胡話,她一咬牙,說道:“我就是來問你,你和三娘之間究竟是怎麽想的?”
沈拙不明所以,他說:“好好的為何又跟三娘扯上關系了?”
看到他稀裏糊塗的,秦大娘急得直嘆氣,她索性開門見山的說道:“你每日待在屋裏,想來聽不到外面的風言風雨,如今外頭都在傳你和三娘好上了,你就聽憑她們說那些沒根沒據的話?”
聽了秦大娘的話,沈拙皺起眉頭,他并非今日才得知有人喜愛添油加醋的編排他和顧三娘的閑話,讓他為難的是那些傳話的都是婦人,他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幸好顧三娘是個性子爽利的,并不曾跟這些人一般見識,就是他自己偶爾聽到了,也只能一笑置之。
秦大娘眼見沈拙還是沒聽明白,忍不住有些惱了,她說:“你這會子怎就呆起來了。”
她站了起來,朝着沈拙說道:“我把話放這兒了,你要是想跟三娘好,合該正大光明的給人家一個名分,要是沒這心思,趁早斷得幹幹淨淨,也別耽誤三娘再尋好人家。”
沈拙一楞,他看着秦大娘,錯愕的說道:“可是她說要給亡夫守三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