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中國的領土,等等。文件還把美國和蘇聯當作假想敵,預計日本将與這兩個大國發生沖突。後來的歷史表明,日本侵略者的步伐,正是按照這條道路走下去的。
日本的軍國主義,日益顯示出與意大利人墨索裏尼鼓吹的法西斯主義之間的相似。它們都崇尚非理性的精神和意志的力量,主張實行專制集權統治,鼓吹領土擴張,認為法西斯國家或“優等民族”對外擴張是合理的和必然的。日本人要通過戰争向國外輸出本國社會的等級制,妄圖用自己的标準來統治別的國家。
《田中奏折》出籠後,廣為傳播。日本侵略中國的輿論,随之達到高峰。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侵略機關,日本國內的軍政要人和右翼團體代表,紛紛發表文章,出版小冊子,到處演講,散發傳單,叫嚣“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日本侵占東北“是理所當然的”。日本的侵略狂熱,形成了一股浪潮。顯然,只要找到一個借口,日軍就會向中國的東北大舉出兵了。
005皇姑屯事件
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炸出一個出兵中國的借口。
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張作霖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個奉系軍閥的頭目,在軍界的起點,是清軍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兵。他在甲午戰争中曾随軍和日本人打仗,戰争結束後脫離軍隊,為生活所迫,拉起一支土匪武裝。他在綠林中解救并護衛了一個女人,人生才有了轉機。他的這個女貴人,是增祺将軍的夫人,她在丈夫跟前盛贊救命恩人張作霖,于是張作霖被清廷招安,當上了省巡防營管帶。民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不久,北洋軍閥政府又任命他為奉天督軍,掌管沈陽軍務,随後提升為東三省巡閱使,掌握了統治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
北伐革命軍占領武漢以後,驚慌失措的北方軍閥,如吳佩孚等人,擁戴張作霖出任安國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各路軍閥。張作霖坐上了軍閥們給他安排的頭把交椅,不僅統治了東北和華北,還把勢力延伸到黃河與長江流域。有了這種實力,張作霖便膽大妄為,竟然闖入蘇聯大使館,逮捕了中國共産黨的卓越領導人李大钊,并對他處以絞刑。
張作霖在東北掌權,日本人在東北插足,他們之間關系密切,互相利用。張作霖這麽做,正好是為自己挖掘了墳墓。他大約做夢也沒有想到,日本人為了制造借口侵占東北,竟然會對自己下毒手。
1928年春天,背叛了革命的蔣介石,為了一統天下,重任“北伐軍”總司令,決定北上攻打張作霖。部署在北平和天津一線的張作霖部隊惶恐不安。日本抓住這個機會,借口保護僑民,出兵侵占濟南,蔣介石不予抵抗。日軍在濟南奸淫擄掠,屠殺中國軍民五千多人,造成“五三慘案”。到這時候,張作霖良心有所發現,擔心日本人乘勢擴大侵略,便力主和平,命令部隊向後撤退。
日本人不願蔣介石的軍隊插足東北,對張作霖施加壓力,要他抵抗蔣軍。張作霖非常氣憤。有一天,他在辦公廳裏,明明知道日本的特使就在對面房間,仍然高聲大罵:“日本不夠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時候,掐脖子要好處。”他還說:“我是東北人,東北是我的家鄉,是祖宗父母的墳墓所在地,我不能出賣東北,以免後代罵我張作霖是賣國賊。”
日本頭目聽了特使的報告,對張作霖非常惱火。他們在不到一天時間裏就做出了決定:現在,張作霖死了比活着對他們更有利。日本特務川島芳子接近張學良的侍衛副官,搞來一份情報:張作霖明天将會從北平乘火車到沈陽。于是,日本人想到了炸彈。他們要用一次爆炸來制造混亂,然後以“維持治安”的名義占領東北。日本關東軍很快就執行了這個密謀,派兵在皇姑屯鐵路段埋下炸藥,等候張作霖的專列到達。
第二天,張作霖一行警衛森嚴,從北京登上前清慈禧太後專用的花車。他的包車位于列車中間。下午5點半鐘,專列通過皇姑屯,日本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電鈕,轟隆一聲巨響,專列和橋墩、鋼軌一起被炸開了花,張作霖的包車崩出幾丈之外,只剩下光禿禿的底盤。衛士從破輪碎鐵中找到了張作霖,他一只胳膊被炸斷,鮮血從袖口流出,氣息奄奄。與他同車的六姨太則當即死亡。
憲兵司令齊恩銘截住一輛過路汽車,把張作霖送回奉天大帥府。醫官杜澤先立即搶救,但因傷勢過重,五十四歲的張作霖沒有活過當天上午。他臨終前對盧夫人說:“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訴小六子,以國家為重,好好幹吧!我這臭皮囊不算什麽,叫小六子快回沈陽。”
皇姑屯爆炸事件之後,又有人向沈陽城內日本僑民會等幾個地方投擲炸彈。這些事件的主使者都是日本人自己,他們在給日本出兵制造更多的借口。果然,日本關東軍又在沈陽城南舉行大規模演習,劍拔弩張。此刻,他們只有一點顧慮:張作霖到底死沒死?
日本駐沈陽領事要去張宅探望,被委婉地拒絕。張作霖的五位夫人,每天照樣濃妝豔抹,歡聲笑語,接待着借口慰問前來打探消息的日本太太們。東洋女人們遠遠地窺探張作霖的卧室,只見燈火通明,煙霞陣陣,而五位夫人臉上并無悲色,應對十分從容,廚房每天照舊為張作霖開飯,杜醫官照常天天來府上探視,填寫醫療記錄。東洋女人們得到的印象是:張作霖還活在世上,只是在爆炸中受傷而已。
張作霖遺言中所說的小六子,就是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當時正在邯鄲指揮軍隊。正是他,決定對父親的死暫時秘不發喪。他回沈陽奔喪的時候,擔心日本人暗算,便剃了個光頭,化裝成一名士兵,晝夜兼程。等他回到沈陽,把奉軍大部分撤到關外,才為父親發喪。這一着果然有效,連日本關東軍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也被蒙在鼓裏。
Advertisement
張學良接掌了父親的職位,被推舉為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父親的死,使這位年輕軍人開始覺醒。不到半年時間,他就放棄軍閥立場,歸順了南京的國民政府,在東北大地上降下了紅黃藍白黑五色旗,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兩天後,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日本借皇姑屯事件獨占東北的陰謀就此流産。
006日本煽動戰争狂熱
日本空軍在國內散發傳單:“醒來吧,國防”
皇姑屯事件以後,日本政府抓緊分分秒秒籌備侵略中國的戰争。三年多的時間裏,日本不斷擴大軍費預算,發展軍火制造業,三菱飛機制作所為日軍生産出了重型轟炸機,日軍還建立起了用國産戰車裝備的機械化兵團。
在日本軍隊中,武力侵略中國的戰争狂熱,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駐京都的第十六師團第三飛行聯隊,派飛機到福井和金澤等地上空,散發十萬張傳單,标題是:《醒來吧,國防7。傳單通篇叫嚣要用武力解決“滿州”問題,還附了一幅地圖,注明日本在“滿州”的特殊權益。
到了1931年春天,日本的戰争侵略,已經是箭在弦上。日軍在中國東北伺機挑釁,制造事端。
在長春市以北三十公裏處的萬寶山,李升薰等朝鮮人在這裏租種中國的土地。一百多名朝鮮僑民破土墾荒,未經同意,越過地界,發掘了中國農民的土地,引起雙方的紛争。這時候,只要朝鮮人停止挖掘,争端也就平息了。正當中國地方當局設法調解時,日本駐長春的領事派日本警察保護朝鮮僑民挖渠。當地農民忍無可忍,在7月1日平渠毀壩。
日本駐長春領事館警署主任中川義治趕到現場,同當地農民代表孫榮卿發生争辯。中川大怒,喝令日本警察将孫榮卿捆綁起來。周圍的農民一擁而上,将孫榮卿搶回。日本警察鳴槍射擊,打傷一人,逮捕十人。在他們保護下,朝鮮僑民繼續挖渠築壩,在11日完工灌田。
日本借機在朝鮮煽動排華事件,誣稱中國排擠朝鮮人。于是,在朝鮮的漢城、仁川和平壤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排華運動,結果有一百一十四名中國僑民被殺,一百九十人受傷,近五萬人被迫回國。
日本方面繼續擴大事态,抓住萬寶山事件大做文章。日本政府居然召開內閣會議,專門讨論這個事件,軍務局長在會上強調:必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