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節
沒見到游擊隊的影子,只得“抱着凍腿回去了”。
第四團漸漸壯大起來,發展成了幾個團,隊伍擴編為第四軍的第二師,兵力五百人。第二師領導頭腦冷靜,打仗不去硬碰硬。1936年春天,日僞集中三千多兵力向他們進攻,第二師采取的辦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副師長李學福帶着一小部分隊伍留在饒河地區牽着日僞軍到處跑,師長鄭魯岩和參謀長崔石泉則帶着大部隊到虎林和寶清一帶,不斷從外線打襲擾仗。
崔石泉是個有勇有謀的朝鮮族軍人。早在1932年,他就帶着金文享等六名好漢,僅憑一把手槍,成立了特務隊,打得漢奸心驚膽顫。後來,他又組織了特務營和饒河反日游擊隊。
崔石泉深谙“攻心為上”的中國古代兵法,特別注意從心理上瓦解敵軍。他一到同江,就通過各種渠道向僞軍宣傳抗日救國。駐二龍山僞警察隊的八名士兵,主動找到崔石泉,要求派人去幫助他們嘩變。崔石泉派了十二名戰士過去,打死了日本教官和僞警察隊長,領着二十多名僞警察帶着武器過來投誠。
有一天,崔石泉帶着一百五十名戰士,在同江縣頭道林子與人數遠遠超過他們兩倍的日僞軍遭遇。力量對比懸殊,崔石泉知道,如果光是和敵軍動手,肯定要吃大虧。他傳下令去,叫大家動手的同時還要動嘴。戰士們邊打邊喊:“我們專打日軍!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簡簡單單兩句話,作用可是不校僞軍聽到了,慢慢就動搖,有的沖天打槍,有的幹脆溜過來送子彈,有的把日軍陣地內的情況和日軍指揮官的位置告訴了崔石泉。這場仗從上午9點打到下午6點,抗日戰士越打越勇,最後以陣亡十六對五十的比分取勝。
李學福在饒河一帶也幹得有聲有色,把附近的反日山林隊組織起來,整編為第七團、第八團和第九團。他從自己的基本隊伍裏抽出部分骨幹,派到這三個團裏當團副、連長和指導員。
與此同時,師長鄭魯岩在虎林一帶和日僞軍進行了十多次戰鬥,發展了幾十名隊員。
随着第四軍第二師的積極活動,虎饒地區的山林隊和紅槍會積極要求和他們聯合抗日。到1936年秋天,建立第七軍的條件已經成熟。10月26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成立,陳榮久任軍長。
陳榮久上任不久,果斷地處決了幾名混入部隊的敵特和奸細,鞏固了剛剛成立不久的隊伍。十分不幸的是,在1937年3月的一次戰鬥中,陳榮久在掩護大隊突圍時中彈犧牲。崔石泉繼任軍長。
李延祿一直想把謝文東的民衆救國軍編進抗聯的隊伍,在1936年夏天找謝文東商量,要他擴編抗聯第八軍。謝文東說:“部隊要擴大,我還能不樂意嗎?可是沒可靠的人,我的保衛連可不能交出去。”
李延祿早就想到了謝文東會提出這個問題。他知道,在民衆救國軍總司令部裏,既有管謝文東叫“姑父”的副官,也有管他叫“老叔”的參謀,好多人都是他的親戚。李延祿掌握了謝文東的用人之道,便說:“團長還是你自己的人,我們不動。”
謝文東說:“我哪有自己人呀”
李延祿說:“包副官不行嗎?”
謝文東一聽包副官可以當團長,很是高興,便順水推舟地說:“你說行就行”
李延祿說:“你的妹夫李初堅也可以當團長。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幫你進行擴編。槍的問題,我們來幫你想辦法。”
Advertisement
這次談判過後,改編工作全面展開。不久,抗聯第五軍第二師接手幫助謝文東改編。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在這一年9月18日成立。
1937年1月,李華堂支隊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九軍。
抗聯第十軍的來歷,和身材高大、智勇雙全的汪雅臣密切相關。1932年冬天,他在五常縣南山裏一帶建立了雙龍隊,每次打仗都帶頭沖鋒陷陣,部隊戰鬥力很強。
第二年7月,汪雅臣投奔宋德林的反日山林隊。大胡子頭宋德林在五常一帶名聲很好,專搶有錢的富家大戶,從不騷擾貧苦百姓。“九一八”事變後,他打出抗日的旗幟,隊伍發展到一千多人。
宋德林把雙龍隊編為第四支隊。8月份,第四支隊跟着宋德林一起攻打沙河子,打死打傷僞軍四五十人,還活捉并槍斃了兩名團長。
這一年,汪雅臣聽說趙尚志在珠河成立了反日聯合軍總司令部,便把附近反日山林隊的首領們找到一起,說:“單絲不成線,孤樹不成林。要想抗日救國,咱們大家夥就得聯合起來。人家趙尚志已經在珠河幹起來了,咱們也得跟人家學,聯合起來打日本鬼子”
050白山黑水除敵寇(10)
汪雅臣得到了擁護。這些山林隊共同組成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一致推舉汪雅臣為首領。汪雅臣身負重任,更加留意時局的發展。他發現,各種抗日隊伍中,惟有中共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越打越強,其中的趙尚志是他素來仰慕的,于是他趕緊派人去聯系。
1935年春天,宋德林幹了一件天大的傻事。他竟按綠林的規矩,和日軍訂下戰表,在拉林倉擺開陣勢,要一決雌雄。結果,日軍用強大的火力把他的隊伍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汪雅臣的第四支隊。宋德林自己跑進山裏,不敢出來。
汪雅臣收攏宋德林的殘部,帶隊來到珠河,找到馮仲雲等人。汪雅臣說:“我堅決接受中共的領導,你快把我的部隊收編了吧,我跟你們一起抗日到底。”
馮仲雲等人答複他說:“把你的部隊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你看怎麽樣?”
汪雅臣說:“你們說咋辦就咋辦吧,我相信共産黨。”
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在1936年初成立,自覺接受共産黨的領導,紀律嚴明,得到民衆的擁護和支援,與日僞軍作戰捷報頻傳,部隊不斷發展。當年9月,已經擁有一千多人。也是在9月18日,第八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
美麗富饒的東北,不但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還出産令人垂涎的金子。在桦川縣南部,有一個腰駝子金礦。日本人在這裏設立了金礦局,建立起一支八百多人的警備隊,大肆掠奪黃金。
金礦局瘋狂地開采金礦。1933年3月,不顧金礦坑頂出現裂縫,強迫工人下坑,造成事故,兩名礦工被砸死,三名礦工受重傷。
在受傷的三名礦工裏,有個叫祁寶堂的山東人。他年歲不大,在礦工中卻頗有威信。6月份,祁寶堂的傷好了,和六名工人結為把兄弟,把平時收藏的金沫子湊在一起換回鈔票,托人買了一支狗牌撸子和一支“七星子”手槍,又買了七套衣服,偷偷帶進礦裏。
6月下旬一個中午,礦工們正吃午飯,礦警隊的日軍班也把槍架起來休息。孫繼武湊到日軍班長三郎跟前,三郎以為又是給他上煙來了,卻不想孫繼武從腰裏掏出來的是槍。三郎來不及反應,就被一槍打死了。與此同時,祁寶堂開槍打死了日軍機槍射手,其他幾個人一聽槍響,趕緊動手奪槍,殺掉了日本兵。他們打死七名日軍,奪得六支步槍、兩支手槍和七百多發子彈。
暴動成功,祁寶堂召集礦工們講話:“我們暴動,是為了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和壓迫,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幹。”二十多名礦工起來響應。祁寶堂帶着他們,奔向四十裏外的丈梨樹溝,宣布成立“東北山林義勇軍”,并按流行的辦法,自己報號為“明山”。
明山隊的人多數沒文化,提出的口號簡單明了:趕走日寇,推翻大同年,為國為民,寧死不投降。祁寶堂治軍甚嚴,有一次手下兩個兄弟搶了老百姓的東西,他當即将這兩人槍斃。
明山隊與日軍戰鬥,隊伍不斷擴大。日僞對他們進攻越來越緊,他們的活動越來越困難。祁寶堂決定去找共産黨的隊伍。和汪雅臣一樣,他也想到了珠河的趙尚志。
祁寶堂帶隊進入方正縣,與第三軍相遇。祁寶堂立即發現,共産黨的隊伍,和別的隊伍就是不一樣,他是衷心感佩。趙尚志和馮仲雲接見了他,馮仲雲說:“你和你的部隊到黨領導的武裝行列裏來了,今後山林隊的綽號就不要叫了,你有志抗日,致力于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我奉勸你把名字改為‘致中’吧”
祁寶堂一聽連聲說好,馬上回到明山隊宣布:“我今後不再叫明山了!我叫祁致中了”
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