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請安

筠怡郡主居住的屋子房間有七間,中間的一間拿來做堂屋,連着大門,是招待賓客的地方。房間是一明兩暗的格局,堂屋兩側都有門通往內間廂房,現下不少丫鬟婆子立着,屋子裏卻一點也不顯擁擠。

姨娘們在随身丫鬟服侍下分別坐在水楠嵌螺钿镂空雕花椅子上,一丫鬟添了茶才萬福後道:“夫人還在梳洗,姨娘們先用茶。”

她穿着綠色緞褂梅青色夾背,手上還帶着光澤極好的翡翠镯子,砌茶的動作幹淨利落,看着出是個大丫鬟。态度恭敬可帶着點随意,在座的也只是假裝不知,纖手端起梅花樣式洋漆茶杯遞往嘴邊,連一向仗着自己是皇帝禦賜,向來行事跋扈的香姨娘也是忍下了,誰敢這個時候去拔老虎的毛須呢?

內間,筠怡郡主坐在妝奁前墊着金線撒花坐墊的繡墩上,問立在後面的嬷嬷:“這樣真的行麽?”

嬷嬷穿着栗色繭綢袍,發挽成一個圓髻盤在腦後,很是利落的裝扮。她面目白皙臉頰圓潤,只是眼角向上勾起,額頭上的法令紋凸顯,樣子瞧上去很是嚴厲。王嬷嬷聽後,無奈道:“夫人,您可是正妻,您讓她們等,誰能說您的過錯?”瞧着自家小姐還是懵懂的樣子,語重心長道:“您現在可是嫁人了,這第一天不立威,妾室看輕您了,國公爺也會不悅的,正妻就該有正妻的樣子。”又想着自家小姐孩子心性太過了反而不好,對正在給郡主挽發髻的丫鬟道:“手腳麻利點。”

她掌管這些丫鬟,行事作風嚴謹。丫鬟聽後手上動作加快,沒一會已是挽了個單羅髻出來。筠怡郡主平常打扮簡單,伺候她的丫鬟是陪嫁過來的,伸手就去梳妝奁拿荷花樣式的發簪。王嬷嬷卻是出聲打斷,道:“替夫人戴上那綴着貓眼的步搖。”

那步搖周身都是金子打造,除了中間嵌着貓眼,周圍也鑲嵌着米粒大小的寶石。步搖之尊貴、華麗是其他簪物不能比的。這是閑王專門找工匠做出來送給閑王妃的生辰之禮,閑王妃又給郡主當了嫁妝。

待堂屋裏,姨娘杯子裏已添了三次水後,筠怡郡主才緩緩走出內間。

姨娘們聽見動靜後擡頭,眼裏一亮就見一穿着杜丹穿鳳鑲金湘裙,外罩海棠紅紗夾,戴着镂空嵌着貓眼金步搖的美貌女子,好半響都沒動靜。王嬷嬷輕聲一咳,姨娘們才反應過來,相繼萬福道:“俾妾給夫人請安。”

“都坐吧。”

姨娘們才起身,卻也只敢半坐在椅子上,已有丫鬟給筠怡郡主旁邊高幾上的茶杯添了茶。雖然知道自家平國公是個愛美之人,可今見到這幾位筠怡郡主內心是五味雜陳,她涉世不深,當即看自己眼前幾位各有千秋的姨娘,半響都沒再說一句,王嬷嬷看見內心還是哀嘆,任自己手段處事多好,也是無濟于事啊。

筠怡郡主這不說話,無人發出聲響,郡主也終是反應過來。她是郡主,自身修養尊貴是與生俱來的,笑着道:“幾位姨娘倒是比現開的芍藥還要美豔,瞧我,看的都迷了。”

王嬷嬷聽見,這才欣慰了。

幾個姨娘聽後臉色晦澀,這夫人雖然是誇她們美豔,可卻拿芍來比,這是暗諷提示着她們是以色侍人,不能長久麽?可還是謙順地回道:“承夫人贊賞了。”

“當不得贊賞,是實話實說來着。”郡主喝了一口茶,是她最喜愛的銀針百媚,含在喉嚨那的郁氣才淡了些,說話也是笑意深深。她是杏仁眼,笑起來很能渲染人,幾個姨娘看見,雖心裏不快,可終歸是好了點。

姨娘們來請安,是不曾用過早膳的,現已到了用膳時辰,早有婆子通知外廚房備膳。

自古以來就有五行,五行對應五個方位,大戶人家的宅邸院落最是注重房屋位置的。常園的廚房就建在南面偏東的地方,在外院倒座房的東南角。

院子正前還有口水井,現下不少粗使婆子正在水洗蔬菜瓜果類的食材。廚房內裏,不少庖廚正在忙碌,現下這個時辰是最忙的了。案面上已是擺了不少已經做好的菜肴,琳琅滿目的羅列着。平常的如酸筍雞皮湯、碧梗粥……,不常見的有;雞皮鲟龍、清湯雪爾……。

新夫人頭一次點膳,自然是要用心準備的,只是不知道這新夫人可有什麽忌口的。不能等菜端上去了,新夫人不悅後知道也是為時已晚了,這可不就苦了廚房的管事喜嬷嬷了。

她是府裏的老人,對府裏主子的喜好是摸得透透的。自家公爺不喜甜的;府裏的香姨娘是宮裏出來的,不喜鹹的;羅姨娘與沈姨娘喜清淡的,也只有先平國公夫人時常要求換下口味。雖麻煩,可準備起先夫人的食材是最輕松的,說出來的總比不說的主子要好伺候。

來傳膳的小丫鬟也是府裏的家生子,喜嬷嬷想知道些口風也是不對人,菜雖準備就緒了,可還是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歷來廚房就是個有油水的地方,喜嬷嬷人很是富态,身子雖不圓潤,可卻是張大圓臉。要是急起來亦或是愁起來,臉頰上的肉随着她的動作一顫一顫的,額外有喜感,倒是襯了喜嬷嬷中的喜字。

現下因為臉帶急色,喜感就又有了。一旁打雜的小丫鬟見到,有些穩重的當作不知,一些剛進府不久的小丫鬟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可撞在喜嬷嬷的槍口上了,當即一巴掌拍到那小丫鬟的背上喝道:“我也是你能取笑的?”小丫鬟背上一痛,連忙跪在地上:“奴婢不是有意的。”

喜嬷嬷平常人還是很友和的,對着剛進府的小丫鬟也是比較包容。只是現下這個節骨眼,心情不暢,所以這事就有些嚴重了,她道:“今天後你就不再廚房打雜了,到孫嬷嬷那去。”

小丫鬟一聽跪在地上就沒想起來,頭磕在青磚上一個勁賠罪求情。孫嬷嬷是浣洗院的管事嬷嬷,為人最是悭吝,小丫鬟進去,吃苦不用說還拿不到月錢,都被孫嬷嬷收刮去了。比起來,廚房不知道要好多少。

見喜嬷嬷沒甚表情,小丫鬟害怕的哭了起來,還是豆蔻年華,這件事情對她來說足以是天塌了一樣。進進出出的丫鬟婆子都不曾開口求情,誰願意這個時候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炊煙從煙囪裏緩緩飄到高空,太陽已是升起了,廚房還在忙碌,是時候要送膳了。

喜嬷嬷轉身讓人将食物裝好,小丫鬟的哭聲,斷斷續續的抽噎也是裝作聽不見。這個時候,一人走了進來,對着喜嬷嬷道:“今個,廚房好像額外熱鬧。”眼角還往跪在地上的小丫鬟身上一掃。喜嬷嬷已是轉過身,看清來人,笑着道:“喲,今天你怎麽來廚房了?“

“家那小子又嘴饞嬷嬷您做的丸子了,這不,腆着臉來讨了。”

“瞧你這話說的,要是需要派個人來廚房說聲,我讓丫鬟送過去就好了,還麻煩你親自跑一趟的,怪累的。“

“哪能啊,這不出來正好清清耳朵,只是不想……”看到案桌上擺着的膳食,問道:“這是正房點的膳還沒送過去呢?”

“這不還差一道菜,也不知道合不合新夫人口味。”喜嬷嬷又是轉過身催促丫鬟手腳快點,等會誤了點,小心着皮。轉回的時候臉上還帶着愁容,來人看到,笑着道:“我聽說,這新夫人是從北地嫁過來的,北地那邊喜歡羊乳暖湯,嬷嬷讓庖廚再做道暖胃的甜湯即是更好了。”

這話可謂是點通了喜嬷嬷,急忙吩咐庖廚趕緊做道北地的羊乳肉湯,語氣輕松地道:“今個,真是多虧你了,等這膳送去了,我給你做,再加幾道小子愛吃的小點心。“

她的手藝極好,尋常人是吃不到她親手做的點心的。

丫鬟婆子都拿眼睛往喜嬷嬷面前站着的那人掃去,她穿着棕黃色襖鍛赭色綢夾,下面穿的也是同色的棉裙。衣服因漿洗的有些失了光澤,但料子看上去上乘,是前幾年時興的樣式。婦人發髻中插着一根質地不錯的白玉簪子,不起眼,可有種低調的富貴。丫鬟婆子心裏多是好奇不知道這是府裏什麽人?

說了幾句,來人稱還有事要忙,喜嬷嬷應承道等會會安排小丫鬟送去,婦人臨走前還對着喜嬷嬷道:“這小丫鬟還跪着呢,嬷嬷你是好人。對婢子來說,主子的好可謂是一生的好了。”

喜嬷嬷聽了這話,注視了那背影好久,才回身對着地上的小丫鬟道:“起來吧,下次可不能這般沒了規矩,也算是你這丫鬟時運好。”

小丫鬟聽後這才笑着起身:“多謝嬷嬷。”

一年長的婆子看着喜嬷嬷心情好,湊上前,小心翼翼道:“嬷嬷,剛那婦人是在府裏哪管事啊?怎麽都不曾見過?”

喜嬷嬷平常是不會回的,可能是這會心情好,也可能是那婦人走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讓喜嬷嬷生出了些感慨,她嘆了口氣才道:“是先夫人的陪嫁丫鬟。”

一時,沒人在說話,唯有紫砂陶罐裏的湯叽咕叽咕冒出點聲響。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各種求收藏評論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