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白鴿傳說
第五章白鴿傳說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它表達和寓意着雖自身身處危難中仍然堅定不移的尋找真理和信仰。也體現着人們趨吉避兇的本能、意識,這是在祖先世世代代的勞動生産中用生命的代價傳給後代子孫的財富和傳統。當然,高原上的人們深受啓發,同樣也感同身受,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的嘗試和改變,使之有利于他們的生活和生産,并且繼續發揚光大,有利于其後代繼承和傳承。
特殊的條件下人們只能遵守特定的規律摸索着前進,在不改變大的環境下使周圍的生存和生活條件變的更有利于人們生産和延續,相對于北方其它地區,高原的地質條件和災害制約了人們的思想和積極性,但是生存的本能趨使着他們向更好,更優質的方向發現,比如靠近黃河兩岸的田地人們引水灌溉,稍遠的地方人們挑擔澆灌等,更遠的地方就需要開通支流來解決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等等。同樣,高原上的居住環境和房屋構造也制約了人們開放性的思維,在遵循老人世代傳授下來的打窯洞地記憶和技術後,不斷的發明和改造,即使滿足人們要求的冬暖夏涼,也使得材料構造和美觀提上日程和技能需求上,這樣以後,世代可以居住和生活的家就有了保證。
就拿小寶的這個村子來說,聽現在還在世的老人說起,村子有個美好的傳說,據說在明末清初時期原來這個地方沒有村落,是有一天從遠方飛過來一群純白素潔的鴿子,一起降落在原本沒有這個村子旁邊的大樹上,開始築巢繁衍生息,當時有個富紳厭倦戰争和掠奪,帶着妻兒一家等人尋到這個地方,看着一群白色的鴿子象征着自由和希望就決定定居下來,經過幾代人辛苦的累積和經營下,于是就有了這個白鴿村和美麗的神話。
高原的氣候瞬息萬變,總是給人驚喜和無奈,經過上午陽光的照射下,原本還是大雪封山,千裏冰封的地貌,再經過下午斜陽的努力下,黃昏時分積雪已大部分消融,露出深黃的泥土,大地的溝壑和景觀仿佛是斑馬的條紋般無可名狀,濕潤的泥土氣息混合着西北風随處向遠方飄過,村子裏的炊煙随處彌漫,夾雜着烘烤土炕的黑煙變幻莫測地延伸向村外下風向的樹林,看到天色漸漸陰暗,小寶和小胖的步伐加緊了許多,直接奔向各自的家裏。看着天色,父親,哥哥應該已經回到家中,提着手裏的一只兔子,今天應該可以給他們倆一個驚喜吧。
其實在小寶模糊的記憶裏,仿佛對窯洞有着天然的親切和迷戀,聽父母說自己的祖父以前生活在關中地區,随後來到陝北地區,自己就是出生在窯洞裏的,家裏的兩個窯洞的是父親和他的哥哥的共同財産,小寶的爺爺一輩子辛苦打拼就換倆窯洞和幾畝薄田,其他的一無所有。所以,屬于小寶家的其中一個窯洞年久失修,破落不堪,顯然不能住人,村裏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情況,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大伯人很能幹,時常資助小寶家裏,日子勉強還過得下去,就是他爹礦山上的招工都是大伯安排的。當然,村裏的好心人還是很多,尤其是村裏的李老頭,人很和善,也同情他們家,于是就把他們家用來存儲糧食和飼料的兩間泥土和茅草混合的房屋暫借給他們居住,這樣解決了小寶家裏的大問題,要不然他們一家就只有露宿街頭了。想到這些,小寶不由得握緊小拳頭,臉上露出這個年齡段沒有的堅毅和對命運的不屈不撓,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命運,改變現狀,改變自己,然後向着自家院落跑去。
作者有話要說: 白鴿村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