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泡豆芽沒什麽技術含量,要領幾句話就說完,蘭芝把泡多久,怎麽才能出得更好更多給大夥講了一遍,又把自己泡了一天和三四天的豆芽給他們看。
有人便忍不住問道:“劉三娘,你這豆芽拿去到底賣多少錢一斤呀?”
“我昨天是第一次去賣,又趕時間,賣得低,兩分一斤。”蘭芝說。
“那你還不如直接賣豆子,糧站豆子都收兩毛一斤呢!你拿去外面賣,說不準還能高于這個價,何必這麽折騰?”丁家的兒媳婦趙三娘說。
蘭芝一開始想到賣豆芽是因為她的黃大豆質量太好,直接拿去太招人眼了。豆芽成本低出芽快,是最合适的起家生意。
只是她沒想到這個時代的蔬菜最不值錢,菜價普遍在2-8分之間。加上糧食緊缺,糧價遠在菜價之上,比方說稻谷能賣到一毛六七,豆子能賣到兩毛,如果不是拿去糧站賣,而是賣給私人,價格還能再高一些。
蘭芝略一沉吟,道:“直接賣大豆,賣到三毛錢一斤就算頂好了。但如果你把豆芽加工後賣,卻能賣出你想象不到的價格,豆芽價格低廉,是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怎麽做才好吃。要是我們能把豆芽炒成熱門蔬菜,價格肯定比賣黃大豆強。”
衆人聽得不甚明白,又有人問:“那你直接說怎麽賣出高價。”
“做成成品,你們誰家有醋、花椒油、食鹽和辣椒?我現在就可以給你們示範。”蘭芝道。
衆人面面相觑,卻沒幾個肯将這些東西拿出來,最後還是劉二娘和楊七媳婦回去拿了些佐料,蘭芝讓小梅生火,抓了一大把豆芽燙熟,放進盆裏、加佐料拌好。
“這道菜做工簡單,需要的佐料也不多,如果當成菜拿去賣,價格肯定不止兩分錢一斤。如果你們不信,我後天去試水,如果有錢賺,你們可以一試,賺不了錢就當新學一道菜。”蘭芝知道這些人思想都比較古板保守,想要讓他們相信自己,還有一段路。
衆人原以為豆芽真的能賺很多錢,聽了劉蘭芝這一番話後,興致少了一半,甚至有人覺得劉蘭芝傻乎乎的,本來可以賣兩毛錢一斤的豆子,非要做成豆芽賣兩分錢一斤。
不過劉蘭芝涼拌的豆芽還真的好吃,大家你嘗一筷子,我嘗一筷子,眨眼間就沒了。
這個年代的人們吃得樸素,口味也沒被養刁鑽,有點鹽味的涼拌豆芽也能讓他們覺得美味。
“劉三娘,還真看不出來你原來會這麽多手藝。”丁家兒媳婦說。
他們跟劉蘭芝當了這麽多年的鄰居,還是第一次見劉蘭芝又會發豆芽,又會做豆花,昨晚她送給他們的豆花都讓他們吃得意猶未盡。
Advertisement
“我媽什麽都會!”楊武雄一臉驕傲地說,他媽媽算賬更厲害,出去賣豆芽,那些有糧票的人都算不過她。
童言無忌,大家看楊武雄那認真又略帶滑稽的樣子,都被逗笑了。
不過衆人聽說了豆芽才賣兩分錢一斤,也都沒想再做豆芽生意,豆子好歹算糧食,可以存放很久,做成豆芽賣不掉,就只有自己虧着。街上吃公糧的也就那麽些人,能賣得了多少出去。
吃了蘭芝的涼拌豆芽,衆人都各自走了。
蘭芝見衆人興致缺缺,也暫時打消了賣涼拌豆芽的想法,現在還沒有那麽多塑料袋,包裝不方便。而且這個年代對做生意買賣很敏感,稍不注意說不準就被打成了投機倒把的資本家。
不過賣點小菜在這個小地方是允許的,她打算先把眼下這個難關熬過去,摸透這個世界後再行下一步。
這兩天蘭芝除了發豆芽,也在趕集前一天做了不少豆腐。她種在地裏的蔬菜已經發了芽,長得也不錯,她每天早上都和幾個小豆丁給菜地裏的蔬菜澆糞水,确保土壤的營養能跟上,等後期菜發育起來了,就不宜澆糞水了。
蘭芝找了一塊破舊的竹栅欄把菜地攔住,免得家禽跑過去把菜葉子啄了。
趕集這天,蘭芝一大清早就叫上三個小孩一起上路,有了上次的教訓,蘭芝現在也不敢把他們單獨留在家裏。正好她這次做的豆芽和豆腐都多,她一個人也背不了這麽多東西,就讓三個小豆丁也給自己分擔一些。
現在的集市上跟後世還是有很多不同,這個年代大家既沒有幾個錢,也沒有多少東西拿來賣,集市上就連賣菜的都沒幾個。
蘭芝和三個小孩背了一大背簍豆芽和豆腐來賣,都引起不少人側目。蘭芝倒是無所謂,她前世還經常出席各種會議,上臺次數多了,臉皮也厚。小梅和小英兩個小女孩卻羞怯得連頭都不敢擡,到了集市就躲在蘭芝後面。武雄年紀小膽子大,倒閉他的兩個姐姐開朗多了,還幫着蘭芝吆喝。
蘭芝見他吆喝得像模像樣,不禁好笑道:“你這是跟誰學來的?”
“我和大鵬舅一起去城裏的時候,他就是這樣吆喝的。”
上次在蘭芝這裏買過豆芽的人今兒見到她又在賣豆芽,便過來問:“你這豆芽怎麽賣?”
“五分錢一斤。”蘭芝道。
那人一聽就氣了,“上次你才賣兩分錢,今天就漲到五分錢,你這漲得也太快了,打劫呢!”
“這位姐姐你先別動怒,我是個沒上過學的,算不清賬,上次賣兩分錢一斤,回去虧得心肝疼。糧站的豆子都收兩毛錢一斤,我一斤豆子才出五六斤豆芽,我賣你兩分錢一斤,我這做的是血虧的生意。你想想一斤豆芽能吃多久,你買莴筍都要五分錢一斤呢,一斤莴筍哪裏有一斤豆芽多?”蘭芝笑着跟她解釋。
“你這價錢都翻倍了!豆腐呢?怎麽賣?”那人又問。
“豆腐你要的話,就賣你三毛錢一斤,五毛錢兩斤。”蘭芝笑着說,“豆芽那個價真的少不下來了,你看我一個人還要養三個娃,家裏豆子也沒剩多少,估計也賣不了幾次,你今後想吃都沒機會。”
豆芽這菜不壓秤,一斤能得很多,比買莴筍劃算,一斤莴筍做出來沒多少。而且豆芽煮在肉湯裏比白菜煮湯好吃,那人嘀咕了會兒,看蘭芝長得好看脾氣也好,最後還是買了一斤豆芽兩斤豆腐。
雖然現在的生活比土地下放前好些了,但還是經常拿着錢都買不到吃的,各家各戶都不夠吃,誰還拿得出來賣。
蘭芝沒想到自己的豆腐賣得比豆芽好,沒出兩個小時,背簍裏的豆芽和豆腐都已賣完,蘭芝便叫上三個豆丁去供銷社買些生活用品。
結果在供銷社門口遇上了結伴打煤油的燕三娘和老大老七媳婦等,衆人見她都招呼道:“劉三娘的豆芽都賣完了呀?”
蘭芝道:“嗯,今天的東西多些,多花了點時間。”
“你都賣了些什麽?”楊大嫂問。
“豆芽和豆腐,我原以為豆芽漲價不好賣,沒想還是賣掉了。”
楊老七媳婦就追問:“原來你還賣豆腐,你的豆芽和豆腐怎麽賣的?”
“豆芽賣五分一斤,豆腐賣的貴些,三毛一斤。”蘭芝說。
“媽媽,我想吃海椒糖。”蘭芝正和幾個女人聊着,楊武雄就催促起來,他可不想讓蘭芝把這些賺錢的活都說給她們聽,今後人人都做這些東西賣,他們還賺什麽錢?
蘭芝不知道小反派內心那麽鬼,還以為他嘴饞,就掏錢買了七八顆,除了三個小豆丁,門口的鄰裏也一人分了一顆。衆人本來還不好意思,不過見蘭芝慷慨大方,手上還有一大把零錢,就都接下了。
蘭芝用剩下的錢打了煤油,買了香皂洗頭水肥皂等日用品。因為沒帶油壺,她打不了菜油,最後只好買了一塊板油回去熬成豬油,她過了快一個周的和尚生活,腸胃都快淡出一只鳥來。
燕三娘幾人見她花錢一點都不手軟,想買什麽就直接買了,好似一點都心疼錢,好奇之餘又有說不出的豔羨。劉蘭芝這是能賺錢了,所以才敢這樣財大氣粗地花錢。
幾人一路有說有笑趕回金溝,剛到村口竹林處,正在挖苦筍的劉二娘就對蘭芝道:“三姐,你婆婆帶着她娘家的人回來了,你回去要小心點,估計是為那天的事來的。”
蘭芝:回來得真好,這筆賬她還沒有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