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原主的記憶有些模糊,眼前這處低矮的房子和留在蘭芝記憶裏的娘家還是有不少出入。在原主的記憶裏,劉家雖然低矮擁擠,但是也很熱鬧。

不過蘭芝跨過低矮的門楣走進去的時候,這裏的房屋到處都是漆黑一片,房間裏只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在照顧躺在床上的人。

這個小女孩兒是劉老二的大女兒劉若梅,因為沒有人照顧劉母,劉若梅只好辍學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着家裏減輕負擔。

說起來這個年代的女性确實很慘,重男輕女的觀念害了不少女性,尤其在這種落後的地方情況更加嚴重。按理來說,劉若梅肯定還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因為家裏窮,又覺得女孩讀書沒有用,只好被迫辍學。

“三姑,你來了。”劉若梅見着蘭芝,羞怯的招呼了一聲。

蘭芝對她點點頭,“是你一直照顧奶奶?”

“嗯,爸和大伯他們去外面做事了,媽和爺爺他們還要做山頭上的事。”劉若梅小聲解釋道。

床上的人聽到聲音睜開眼,“是老三回來了呀!”

許久不見,劉母全然沒有了上次在金溝村時的健朗,整個人瘦的皮包骨頭,一張老臉布滿了皺紋,看上去非常虛弱。

蘭芝走過去,對着床上的人一時卻不知道該說什麽,最後只說了一句:“你好好休息!”

“我整天都在床上躺着休息,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現在能見到你真是太好了。我還以為你還在生我的氣,不肯回來看我最後一眼。”劉母說道。

眼前這一份親情是真是假,蘭芝也分辨不出來,“你不要想太多,明天早上我和寄言帶你去城裏看一看,鄉下的醫療條件不夠,檢查不出所以然來。”

“哪裏敢去縣城看病,你的兩個兄弟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手上哪裏有那麽多錢?就在這鄉鎮上拿一點藥,他們都已經負擔不起了。”劉母嘆氣說。

“不用他們負擔,他們出力就行了,錢的事情我和寄言想辦法,你就安心休息吧。”蘭芝道。

劉家這兩兄弟是不是真的沒有錢很難斷定,老二這一房可能窮些,但老大那一房手上卻是有些錢的,劉大嫂的娘家那邊是大戶,劉老大也有一些技術活,在鄉下也能掙一點錢。

只不過要讓他們花大價錢醫治劉母,他們願不願意就很難說了。

Advertisement

蘭芝現在倒不擔心錢的問題,只是想着她和劉家的關系以及原主在劉家曾經承受過的那些委屈,心中多少有些不痛快而已。

家庭倫理始終是一出無解的難題。

劉母聽說蘭芝肯出錢給自己醫治,臉上立馬浮現出一絲笑意來,“我這一身老骨頭遲早都是要進黃土的,何必花那些個冤枉錢,你今天肯來看我,我就可以走得心安了。”

“你真這麽想?”蘭芝問道。

“當然是這樣想的,不然還能怎麽想?我現在也活到了七八十,也算是活夠本了,只要你們幾兄弟姐妹好好的,能夠團結互助,我就沒有什麽遺憾。”劉母說道。

蘭芝點點頭,“好吧,那就不花這

個冤枉錢了。”

劉母臉上的神情一凝,臉色又灰敗下來,她估摸是沒想到蘭芝會這麽直接,絲毫不留情面,就連一旁的劉若梅也被蘭芝這話搞懵了。

正好這時劉長國進來了,蘭芝若無其事道:“我就不打擾你休息了,你現在有病在身,還是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孩子。”

她和劉母完全找不到什麽話題好說,而且這房間陰暗潮濕,還有一股黴味和尿臭味,她在裏面站一會兒,都感覺自己的呼吸不暢。病人在這種地方養病,只怕會病得越來越嚴重。

蘭芝也沒有再多看一眼劉母的神色,就走出了房間。沈寄言正抱着小孩子在院子裏和鄰裏聊天,蘭芝走過去,看了一眼懷裏的小孩,小家夥剛剛喝完奶,現在正昏昏欲睡。

“媽的情況怎麽樣?”沈寄言問道。

“床上躺着,你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等孩子睡着,我再進去看她。”沈寄言說。

劉二嫂抱着一捆柴從院子裏過,就笑着對蘭芝說道:“三妹,過來幫我傳一下火,我還要去喂豬,一個人簡直忙不過來。”

蘭芝也知道農村的農活特別多,劉家現在的幾個勞動力都出去找活做了,家裏就只剩了幾個婦孺。劉二嫂把她當成劉蘭芝使喚,在外人看來确實無可厚非。

“你哄小孩子睡覺吧,我過去幫忙。”沈寄言對蘭芝說道。

“算了,還是我過去。”蘭芝說完就跟着劉二嫂走了,沈寄言這樣的大少爺,肯定沒有做過這種活。

雖說蘭芝穿過來的時候家徒四壁,不過到現在為止,她還真的沒有在竈門前傳過火,當初沒有蜂窩煤的時候這種事情都是幾個小孩子做的。

蘭芝走到廚房,看出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一時還真是難以适應。她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這麽簡陋又破敗的房子了,劉家二房這房子大約也只有當初她剛穿過來的時候楊家那個破草棚能比。

“三妹,你現在是城裏人,肯定很不習慣我們這種破房子。可惜你二哥沒有你那麽聰明,也沒有你那麽能幹,想破腦袋也賺不了幾個錢,結果你媽這一生病,所有的錢都花光了。”劉二嫂說道。

“爸媽養了你們,平時還幫着你們做了那麽多活,現在她生病了,你們照顧她,給她治病是人之常情。”蘭芝道。

劉二嫂的臉色有點尴尬,接着又順着蘭芝的話道:“這個道理我都懂,所以我現在也讓若梅不要讀書了,家裏沒有那麽多錢讓她讀書,反正她的成績也不好,在家裏還能幫襯一點。”

蘭芝真是一點都不能理解他們這種思想,只好勸道:“她現在還這麽小,能幫多少?多讀一點書,多識一點字,對她今後有好處,至少應該讓她把初中念完。”

劉二嫂叫苦道:“我也想呀,可是她就沒有你們家小梅那種命,同樣都叫小梅,若梅腦子不好使,學習成績不好,讓她待在學校裏,也只是虛度光陰。而且家裏沒有那個條件,她一學期的學費就是五塊錢,我們哪裏有這麽多錢供她?”

蘭芝沒再回應了,她将幹稻草放進竈裏,結果半天都沒有把火升起來。劉二嫂正在旁邊拌豬食,見蘭芝浪費了她數根火柴還沒有把竈火升起來,不禁有些心疼她的火柴梗。

劉二嫂趕緊過去,幫着把火生了,“三妹

,你現在是城裏人,連生火都不會了,你真是好命。”

蘭芝道:“以前在家裏這種活都是那幾個孩子做的,我沒有傳過火。”

劉二嫂臉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說的也是,能找一個好的人再嫁,這種粗活就再也不用做了。說起來還是你的命最好,當初大嫂還嫌棄你是個立不起家的,現在看來還是你過得最好,我就沒有看過誰比你過得更好的。”

“就算我沒有再嫁,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你現在在省城那邊主要做什麽?你原本在鄉下那些手藝要是沒有傳承下去,就實在太可惜了。你離開的時候好歹在這邊也有了基礎,就連我們這邊也有人跑到你那裏去拿貨轉賣。”劉二嫂說着,又嘆了一口氣,“可惜我們劉家就沒有一個人得到你的真傳,你看現在我們家就只有你一個人過得好。”

“如果當初你們有人對我伸出援助之手,也許也沒有今天的我。”蘭芝回應了一句,她實在不想和劉二娘繼續那麽沒有營養的話題,“你們明天準備好吧,把媽送去城裏做個全面檢查,醫療費用由我出,但是照顧的話該你們負責。”

“這個是肯定的,三妹你出了錢,當然沒有再讓你出力的道理。”劉二嫂忙道。

劉長國兩口子一直跟着他們一起住,平日裏老兩口也都勤勞能幹,算是他們家的勞動力。現在劉母生病,家裏的一切都亂了套,劉二嫂也倍感壓力。要是劉母的病能夠好轉,能夠幫她操持一下家裏的一些事,那她也可以專心做山頭上的活。

只不過因為劉長國兩口子幫他們這一房做的多,老大一房的媳婦背地裏說了他們很多話,埋怨劉母偏心。這次劉母生病,劉大嫂既不出錢又不出力,只是嘴巴上動一動,就因這事,兩妯娌之間一直暗中較勁着呢!

蘭芝在竈門前撥弄了半天,剛剛升起的火又熄了,劉二嫂總算看出來現在的劉蘭芝已經完全忘掉了怎麽生火煮飯,只好三兩下把豬喂了,然後去傳火。

“還是我來吧,你來炒菜,這是你的專長,今年真是多虧了你的秧苗,我們增産了不少。我聽老二說這種稻種只能管一季,第二季就不能用來做稻種,你還有沒有剩?給我們備一點,我們明年繼續用你的水稻。”劉二嫂說道。

她這次對蘭芝這麽客氣,也是因為知道蘭芝有很多門路,可以弄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優良種子,包括那種又糯又甜的玉米,她今年能夠賺一點錢,還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種了不少糯玉米,拿去市場上賣了些錢。

要是劉母不在了,也不知道蘭芝今後會不會再過來,所以從各種方面來說,劉二嫂還是希望劉母能夠早點康複。

中午吃完飯之後,劉二嫂就帶着蘭芝去找劉大嫂說明天去縣城給劉母治病的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