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到久違的鄉裏,蘭芝竟然倍感親切。或許是因為這個地方是她穿越過來的落腳地,這座小樓房都一磚一瓦都是她用心建造起來的,裏面記載着她的奮鬥過程,見證了她的蛻變。
他們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一片漆黑,好在蘭芝和沈寄言手上帶着手電筒,才能在夜晚看清道路。
沈寄言懷裏的小家夥好似也很興奮,一路回來不哭不鬧,還好奇的睜着眼睛東瞅瞅西看看。
“上次我們回來的時候,才剛剛懷上這個小家夥,現在小無瑕都會抓東西了。”沈寄言頗有感慨的說道,“小瑕兒,這裏是我和你媽媽相識相知的地方,你可要好好記住。”
蘭芝把東西放在桌上,“她還這麽小,知道個什麽?趕緊過來把房間收拾一下,這麽久沒有回來,到處都落滿了灰塵。趕緊想辦法把爐子生好,燒點熱水洗澡。”
沈寄言把孩子交給蘭芝,起身去收拾房間。老七媳婦和楊大嫂現在也沒有在他們這邊做小吃,蘭芝這套房子徹底閑置了。
不過看得出來還是時常有人過來幫他們打理,這應該是老七媳婦做的,因為只有老七媳婦才有他們的備用鑰匙。樓下的幾個房間都還算幹淨,也沒有什麽灰塵,只是樓上的幾間客房要稍微髒一些。
等兩只人收拾完,各自洗完澡,已到了深夜十二點,小孩子已經睡着,周遭都安靜下來。
蘭芝躺在床上,沈寄言從身後簇擁着她,将手環在她的腰上,“你又瘦了。”
蘭芝簡直哭笑不得,“我哪裏瘦了,這次生孩子明明胖了10多斤,你這是什麽眼光?”
“你以前太瘦了,還是胖一點好看。明明我已經把你喂得這麽好,怎麽一點都不長肉?是不是坐月子的時候沒有吃好?”
“我已經吃得夠多夠好了,你再這樣把我養下去,我都要變成豬了。我又沒有你想的那麽脆弱矯情,你現在這也不讓我做,那也不讓我做,這樣的日子太無聊了,說不定哪天我的飯館關門了,我都不知道。”蘭芝靠在沈寄言的胸前埋怨道。
自從她生完孩子到現在,沈寄言怕她累着,什麽都不讓她管,就連帶孩子也是請的保姆。
“不會關門的,有劉二娘操持,這段時間你就好好養身體。醫生都說了,你的身體不宜過度操勞,應該好好保養為上。生命非常脆弱,我最害怕失去你,我再也不想體會那種擔心害怕的心情。”
低沉暗啞的聲音像帶着魅惑一樣,蘭芝聽得出他語氣中的疲憊和恐懼。
當初蘭芝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雖然後面有驚無險,但是卻把沈寄言吓了個半死。蘭芝其實倒沒覺得什麽,他都已經死過一次,這一次的生命完全就是自己來撿過來的,她多活了這麽多日子,還認識了那麽多的朋友,蘭芝覺得已經足夠了。
Advertisement
“好了,別再多想了,生死有命,就算老一天我不在了,你也有你的人生,還有我們的孩子,他們會陪着你的。把燈關了,早點休息吧,你看你黑眼圈都出來了。”蘭芝寬慰道。
昨天晚上沈寄言也沒有睡好,早上又一大早送他們去縣城的醫院,想必在醫院周
旋也是沈寄言在出力。
沈寄言聽着蘭芝不以為然的語氣,突然起身将蘭芝按在床上深深的吻下去,“不準你烏鴉嘴。”
“說話就說話,幹嘛突然耍流氓!”蘭芝的唇差點被他咬破,不禁皺眉說道。
“就是想對你耍流氓,看你以後還敢不敢亂說!”
蘭芝:……
沈大教授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傲嬌了?!
可能确實累着了,這一晚兩人都睡得很香,直到小家夥哭鬧着要喝奶,沈寄言才起來喂娃換尿布。
因為劉母病重,最近十幾天的日子沈寄言和蘭芝都住在金溝,以防劉母的情況有變。
最近一年的時間,金溝這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年輕人都外出去謀求新的出路,而不是偏安在農村守着幾畝地過日子。由于政策的開放,城裏的生意也好做多了,也有不少人搬去更為熱鬧的城裏發展。
不過因為蘭芝和沈寄言在推廣雜交水稻方面做得很好,留下來的農戶也基本上能夠吃飽,而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楊大婆服刑期滿,已經回到了金溝,不過在老婆子在監獄裏面走了一遭之後,現在看着蘭芝倒是收斂了不少,估摸是被蘭芝打擊怕了。
冬日沒有那麽多農活,遇上下雨天的時候就更閑,正巧今天下雨,丁家媳婦知道蘭芝回來了,便過來她這邊聊天。
丁家媳婦種了不少芋頭,正好這兩天全部都挖出來了,她還給蘭芝這邊送了一些過來。
蘭芝倒是有些意外,在金溝這幾戶人中,丁家人算是公認的自私,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給蘭芝送東西,可能是因為今年的收成好,吝啬的人也終于看開了吧。
蘭芝也沒有客氣,全都收下了,正好她在鄉下很閑,可以去楊二嫂那邊買一只雞回來焖芋兒雞吃。
“劉三娘,你現在真是過得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漂亮。你看我們在農村的日曬雨淋,明明和你同歲,感覺卻像是兩代人了。”丁家媳婦看着蘭芝,萬分豔羨地說。
“你這玩笑話都說的我不好意思了,我看你現在也過得非常滋潤,氣色也比以前好多了。”蘭芝也跟着商業互誇了一下。
不過說起來丁家媳婦确實比以前富态了,心态看上去也比以前好,想必今年過得很不錯。
“還是要謝謝你,都是因為你教我們做各種吃的,又讓我們的糧食翻了幾倍,我們這個村的人才能夠活成現在這樣。楊六嫂今年收成最多,他們家的糧倉都已經裝不下了,每次趕集都能背一些去賣。”丁家媳婦說道,眼神中不免豔羨。
楊老六承包了蘭芝的土地,今年是他們生産隊産量最高的一戶,在現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下,還有一些人家吃不飽飯,而楊老六能裝兩谷倉的稻谷,說出去誰不羨慕?
“劉三娘,今年你們家的地還是給楊老六種嗎?”丁家媳婦問道。
蘭芝算是明白丁家媳婦今天來的用意,原來是看中了他們家幾塊田的使用權。
“如果他們要種的話,就讓他們繼續種,我看他們打理的還挺好的。”蘭芝道。
“你現在在省城那邊肯定也新學了不少手藝,我現在在家裏沒有什麽事情做,能不能教我一些?現在整個金溝村,也就只有我一個人沒有
什麽手藝,處處被別人壓制着。”丁家媳婦說道。
楊大嫂和老七媳婦都會做小吃,也會種蘑菇,今年這兩戶賺了不少錢。老六那一房人有了蘭芝的地,光是糧食收成就是他們家的兩倍多。劉太爺一家就更不用說了,劉二娘在省城那邊賺大錢,劉大鵬夫婦也把生意做到縣城了,而劉老三今年還考上了大學,現在劉家人走出去,簡直可謂揚眉吐氣。
只有他們老丁家,同樣是出自金溝村,現在卻成為最不起眼的一戶。
“這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我這大半年的時間根本沒有管飯店的事情,沒有研究出新的小吃。你要是想賺錢辦法多的是,你好好把握你的優勢,不用跟着別人人雲亦雲。”
丁家媳婦說道:“我哪裏有什麽優勢?”
“你家院子的那幾棵柚子樹就是你的優勢,你的後山不是還有一片空地,可以多培育一些柚子,你要是培育出來,到時候我跟你聯系買家。”蘭芝道。
丁家媳婦院子裏的柚子樹算是他們這個小縣城的一種特産,這種柚子的品種很不錯,口感很好,果肉清淡香甜,水分充足,幾乎沒有酸澀感,是難得的良品。
只不過現在的人連米飯都吃不飽,有幾份地全部都用來種莊稼,農村的果樹并不常見,拿去市面上賣的水果更是少見。
“柚子能賣什麽錢呀?根本都不值錢的東西,一年才結那麽幾個,等它們結果子,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丁家媳婦說道。
“你這是不相信我?”
“我不是不相信你,是水果真的不好賣,想要靠賣水果致富太難。”丁家媳婦說。
“那是因為你着眼只在鄉鎮上,看得太近了,你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你現在種下果樹,以後年年都有收獲。至于果樹産量多少,還要看你怎麽打理,沈寄言在這方面很有研究,你要是信得過的話,可以找他教你。”蘭芝道。
丁家媳婦将信将疑,不過蘭芝的本事和目光有目共睹,她想了想,還是點頭答應。
正事說完之後,丁家媳婦又開始八卦其他的事情,“唉,你知不知道楊大婆出獄的事?”
蘭芝輕笑一聲,“她出獄關我什麽事?我現在和她沒有什麽關聯,我也不會常住在這裏。”
正聊着,楊家的幾妯娌也過來了。
“蘭芝,你回來也不跟我們說一聲,我們都不知道。沒想到這次你們回來,你孩子都這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