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老家的弟弟

縱然團圓節不圓滿,也敗不了中秋詩會的興致。

皇帝做太子時便尤為喜歡詩歌,登基以來若說做個什麽特別的事,那就是科舉上複前朝之興,恢複詩詞一科,作為品評預備役官員的文采标準。每至大宴群臣的年節之時,便要舉行詩會,讓各世家子展露文采。

尤其是在對衛将離的文藝情懷絕望之後,皇帝在這方面嚴重缺乏知音,一直郁郁寡歡。是以這次中秋詩會各家貴族兒郎都卯足了勁打算在皇帝面前露臉。

而每次詩會念出自己詩作的機會不多,皇帝也只會聽九首詩,這次聽到最後一首壓軸的詩時,在詩詞上有些挑剔的皇帝終于叫了聲好。

“玉輪鬥寒空,俯仰九州同。安夢天外天,不知幾回秋……不錯,愛妃你看,這五言倒是有你當年的幾分詩風。”

慧妃抿唇一笑:“陛下見笑,作詩的是妾的三弟任寧。”

“是哪個?”

內監一聲傳喚,世家子弟前列裏走出來一個翩然佳公子,面白如玉,眉眼間和慧妃有幾分相像。

“臣任寧拜見陛下。”

慧妃母家姓任,其父為正三品太常寺卿,本也不算什麽太大的勢力,只是慧妃這番誕下龍鳳胎,任家揚眉吐氣,一時竟也站在了一流世家之列。

“不必多禮,你今年多大了?可有功名在身?”

那任二公子答道:“回陛下,臣今年二十有三,今年為三甲進士,如今為翰林院修撰。”

三甲進士算不得值得一提的功名,只是世家中能在一票苦學之士中考取進士的,也算是難得,而如今這任二公子得以在中秋詩會上露臉,想必是慧妃要為其弟讨官的緣故。

皇帝一聽便知道了,想着這些年慧妃一直安分守己,不曾要求他什麽,現在為其弟謀個前程也不算過分,便點頭道:“你詩中頗見曠達之志,留在翰林院恐怕屈才了,過兩日便去禦史臺做個侍禦史鍛煉一二吧。”

那任二公子眼中見喜色,跪受道:“臣謝陛下隆恩。”

慧妃眼底喜色淡了一層,但還是挂上感激的笑容,屈了屈膝道:“陛下如此關懷,妾不勝惶恐。”

Advertisement

皇帝又問道:“朕還記得去年點了你另一個小弟去當太子的陪讀對嗎?”

說到這,慧妃一時不語,旁邊一直冷眼看着的江貴妃道:“陛下怎的忘了?那任五公子心不在東宮,皇後娘娘與您提了提,說是要換個伴讀,您也答應了。”

任家的人臉色一凝,卻也沒有說什麽,只有慧妃柔柔道:“妾那五弟年幼無知,惹惱了太子,妾已經責罰他回家反省了。”

皇帝像是才想起這茬事,點了點頭道:“小孩子之間難免摩擦不斷,朕年輕時也換了不少伴讀,既然回家了便好生學習聖賢經典,過幾年争取考取功名。”

慧妃又道:“妾也曾聽說那日夏宮中舍弟在皇後娘娘面前失禮,一直想找機會向娘娘致歉,适才見娘娘也來了這東苑的方向,妾想……”

剛剛那種場合,以衛将離的身份選擇暫避,皇帝也很能理解,道:“這兩日朕也少有與皇後見面,與你一道去吧。貴妃,這詩會你先主持一會兒,朕稍後便帶着皇後回來。”

江貴妃鳳眼微挑,看了看慧充儀,道:“陛下且去,此處自有妾。”

待皇帝走遠,江貴妃心思電轉,喚來綠绮,道:“不知她要作什麽妖,你去查一查賓客中少了誰,馬上來報。”

“是。”

……

東苑極大,當中的假山群錯落有致,想要找個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慧妃一邊挽着皇帝在東苑散步賞桂,一邊便派出自己的侍女,不多時,侍女帶回兩個帶着食盒的宮女,一看就是扶鸾宮和拾翠殿的。

“皇後娘娘飲酒過度,适才有些頭痛,昭容娘娘便讓奴婢去太醫院取醒酒湯。”

“她二人在何處?”

“便在前面的壽山亭。”

慧妃面露擔憂,道:“既然皇後娘娘頭痛,你們快去送湯藥吧,本宮與陛下慢慢走過去便是。雁兒,你也跟着去照顧一下,看看皇後娘娘是否有什麽需要。”

“娘娘……奴婢……”

那叫雁兒的宮女聽到慧妃的話,略有些恐慌地看了她一眼,手一抖,懷裏抱着的貓兒便跳下去跑到慧妃腳邊。

慧妃把貓兒抱起來,道:“雁兒,你是怎麽了?最近總是心神不寧的,讓你伺候皇後娘娘是難得的榮幸,怎麽這般愚鈍?”

雁兒一下子跪下來道:“請娘娘派其他人吧,奴婢……奴婢不敢見皇後娘娘!”

慧妃像是惱了,對皇帝道:“陛下,妾調-教宮人不力,致使禦前失儀,這便讓雁兒回去領罰。”

“不,先等等。”皇帝疑道,“皇後雖然跳脫了些,但便是待其他宮的宮人都是極随和的,你為何怕成這樣?”

雁兒眼神慌亂,不住地磕頭,很快額頭都快磕破了,嘴裏說道:“奴婢、奴婢看了不該看的東西……不敢說!”

皇帝見狀,心裏隐約有個預想,擺了擺手,慧妃便明白皇帝的意思,馬上讓随侍的宮人撤到十丈之外,只留下雁兒和那兩個送醒酒湯的宮女。

“這兒沒別人,朕恕你無罪,你說吧。”

慧妃佯怒道:“你若胡言亂語,對皇後娘娘有任何不敬之處,本宮必把你逐出宮中。”

雁兒猛地擡頭,哭道:“奴婢不是故意看到皇後娘娘與人幽會的!奴婢只是去白鹿園找絨球兒的……真的不是故意看到的!”

“……”

那兩個送醒酒湯的宮女也吓壞了,腿一軟便跪下來。

慧妃擔憂地望向皇帝:“陛下,這……”

皇帝有點凝固,他有暗衛,知道太後的講經堂裏來了個不該來的人,不過那人由迷界、悟界兩個高僧看着,和衛将離最多當着太後的面見過一次,他忙着對付前朝的事,衛将離只要不出格他暫時也沒那個心去管,但現在被挑明了就不同了。

——次奧,宮裏還敢這麽嚣張衛将離你怎麽不上天呢!

皇帝現在對衛将離的态度很複雜,他不是個喜歡強人所難的人,尤其是小時候看的癡男怨女的話本太多,嫁娶這個事兒他個人比較重視兩情相悅。他跟衛将離這事兒客觀來說就是把好好的一個人打殘了強娶回來,行為性質極其惡劣,和地痞惡霸強擄良家婦女沒什麽兩樣,是以本來對衛将離還是有點理虧。

不過既然這是在宮裏,那就是另一說了,失節事小,丢臉事大。慧妃都看着呢,這要是再不罵她兩句讓她知道厲害,他顏面何存?!

……嗯,大不了事後左臉再讓她打一耳刮子。

見皇帝氣勢洶洶地朝壽山亭走去,慧妃垂下眼眸,唇角微勾。

……

皇帝走一路便醞釀了一路的說辭,轉過壽山亭的一角假山回廊,差點撞上從蜿蜒的石階上走下來的翁昭容。

翁昭容臉色立即就變了:“陛下——”

皇帝沉着個臉,道:“你先別叫,皇後呢?”

翁昭容一時被吓着了,道:“陛下,皇後娘娘現在不方便……”

——合着你也是從犯嗎?!

皇帝怒不可遏,冷哼一聲走上臺階,喉嚨裏的怒斥剛要吼出聲,便在欄杆縫裏看見亭子裏有一個和衛将離生得很相似的少年人,正抓着衛将離的手跪着哭。

“他們怎能這麽對你……怎能這麽對你啊!!!”

……不是白雪川?

皇帝一愣,到了嘴邊的話本能地咽了下去。這少年和衛将離生得太像了,都是一雙翡翠眸,誰都能瞧出來這絕對是有血緣關系的。

衛将離背對着皇帝坐着,語調有些不同尋常的寡淡。

“別哭了,現在追究他們如何對我的,又有什麽用。事已至此,東楚不是你能待的地方,你還是回去吧。”

少年的眼淚一滴一滴落在她手上,眼神既憤怒又悲涼:“阿姐你放心,待我繼承大統,便是與不惜再開戰也要将你從東楚救回去!”

皇帝瞬間就明白這少年是誰了,但還未及深思,忽然就聽見一聲熟悉的“啪!”

皇帝反射性地捂住臉,和他同樣動作的還有亭子裏那說要為了搶回衛将離打仗的少年。

少年捂着臉呆呆道:“阿姐……為什麽要打我?”

只聽衛将離冷冷道:“誰特麽教你凡事一言不合就打仗的,喊過來,看我打不死他。”

“……”

皇帝有那麽一瞬間心理平衡了,他終于意識到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是受害者,衛将離想打人的時候基本上是六親不認的。

那少年還懵逼間,衛将離的訓斥就一連串砸在他腦袋上——

“打仗這種事是你說打便打的嗎?幾十年了,多少人就盼着不打仗這三個字,今年北境餓死的那些人,你要他們拖着一把骨頭打仗嗎?!我不聽你解釋,你也不小了,氣話我也不準你說!馬上回西秦,我的事不用你管!”

衛霜明咬了咬下唇,還是伸手扯了扯衛将離的袖子,道:“阿姐,你在恨我們是不是?恨我們讓你流離失所,恨我們對你……”

“我都說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有清不完的賬,我自會慢慢一筆一筆算回來。這些都不關你的事,你若真心想幫我,就回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安頓好災民,若我有生之年還能回到西秦……我再也不想看到千裏餓殍了。”

衛霜明站起來,擦了擦眼淚,眼中露出恨色:“阿姐,西秦黎民的事你無需擔心,我已經查到了,給你下毒的多半是寶音王那個賊禿,你給我時間,等我殺了他,總會設法把你接回去的!”

密宗十法王為“三音三嚴四法”,四法曾與衛将離有宿怨,已在多年前被白雪川全部殺光,而最神秘的‘三音’裏的鼓音王,也在今年白雪川二度闖出地獄浮屠時被其順手斃命。

那時代表西秦皇室前來勸衛将離去北地看看災情以讓她動搖信念去東楚和親的僧人,大約就是“三音”裏未曾謀面的寶音王。

只是他彼時有意隐瞞自己的身份,衛将離一時被他混過去了,後來想想自己中毒這回事多半和這寶音王脫不了關系。

衛将離心裏記下這件事,又道:“可那是密宗,你又不是江湖人,動了寶音王就等同觸怒國教,不是智者所為。”

衛霜明見衛将離語意中對自己頗有幾分擔心,臉上微露喜色,道:“阿姐放心,朝中庶弟大多不堪一用,如今西南三軍軍權都在我手中,西秦朝野皆無人能威脅我之地位,區區寶音王,殺了便殺了,父皇至多訓斥我一二。何況密宗蠱惑信衆多年,不知戕害多少百姓,我也早想将其下手鏟除。阿姐信我,霜明必給你一個交待!”

“我知道了,這是楚宮,萬一你身份暴露,或有麻煩,你快去吧。”

衛霜明并未急着走,從懷中拿出一只玉瓶,放在衛将離手裏道:“這是我臨走時母後給的雪蓮釀,是乞顏部的聖物,要我一定交到你手裏。”

衛将離一怔,握緊了那只玉瓶,垂眸道:“好,我收下了,你回去時,替我……謝謝她。”

“宮門兇險,阿姐務必保重。”

待衛霜明走後,衛将離頗有些脫力地靠着欄杆坐下來,片刻後,轉頭對亭子外道——

“聽夠了麽?”

皇帝還是有點尴尬的,本來抱着捉奸的心态氣勢洶洶地來,結果人家見的是親弟弟,而且聽那少年話裏的意思,皇帝不禁才進一步認識到衛将離這個人的人生真是慘。

只是她這個人最讨厭把自己的傷疤翻出來博取別人的同情,不知道的人才容易對她那副無所謂的态度産生偏見。

皇帝反省了一下,咳嗽了一聲走過去道:“西秦那邊……似乎對你也不太好吧。”

衛将離掃了掃石凳,拍了拍示意他坐下來,道:“你身邊暗衛不少,我以為我的事你就算不知道全貌,也應該知道個大概。”

皇帝想起來衛将離對他說過,知道事情的大概是一回事,親眼所見所聞又是另一回事。這麽想着,便道:“其實你就算回去,還是會面對那些事。衛皇冷血,我從小自父皇那裏邊聽說過,你回去了也不過是回到另一個籠子裏,比起荊棘做的籠子,金子做的籠子不好嗎?”

手指緩緩摩挲着玉瓶的瓶口,衛将離擡起頭,碧色的眼眸微微彎起,挑起一邊唇角道——

“我是在天外天飛過的蒼鷹,什麽樣的籠子都困不住我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