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在場,像現在這樣單獨談話卻是初次。

墨譽沉默了良久,終于出聲問道:“不知皇後娘娘有何吩咐?”

司徒皇後擡起鳳目睨了他一眼,唇邊帶着一抹笑意,道:“墨譽,你這孩子本宮自小看着長大,總算沒看錯,如今高中狀元,也不枉你一直以來的勤奮用功。”

這麽一說,竟像是皇後一直對他抱有期望似的,對他的功課和學問都很關心。墨譽一時非常惶恐,放下茶盞,急道:“多謝皇後娘娘關心,墨譽慚愧。”又解釋:“臣才疏學淺,任七殿下侍讀一職着實惶恐,只是陛下旨意臣不得不遵從……”

司徒皇後擡手打斷他,鳳目之中倒沒有一絲責備,隐隐深不可測:“無礙。七殿下确實需要好好管教,若你能教的好他,也算是為陛下分憂了。”

墨譽分不清她話中有幾分真假,可聽皇後這麽一說,倒是真心實意。正在思索如何接話,一聲唱和從亭子下首傳來:“陛下駕到!”

墨譽忙站起身,司徒皇後神色卻無比沉靜,緩緩起身跨出兩步迎了上去。

景元帝剛下朝便來了未央宮,讓墨譽着實驚訝,他下跪行禮,景元帝見到他也有些意外,笑道:“狀元大人請起,真是巧了,今兒個皇後這兒很熱鬧啊。”

司徒皇後淡淡一笑,鳳目也沒多少起伏:“臣妾與狀元爺話話家常,這孩子是臣妾看着長大的,如今初入了朝堂,臣妾有些放心不下,再加上他要督導煦兒念書做學問,臣妾也得叮囑狀元爺務必嚴謹,不必因為煦兒的身份而有所忌憚,敢怒不敢言。陛下認為如何?”

景元帝笑,掀起明黃色便服坐下,颔首道:“皇後說的是。狀元大人坐吧。”

“謝陛下。”墨譽起身後一直立在一旁,聽得景元帝這聲才敢坐下,較之方才與皇後獨處時更加惶惶不安。

但景元帝卻沒有要為難他的意思,對司徒皇後道:“禦膳房的西域廚子新做了一樣糕點,叫做‘花團錦簇’,朕瞧着不錯,送來給皇後嘗嘗。”

說着,從不離景元帝左右的太監總管高賢應聲而出,将宮女手中的食盒打開,把那盒糕點放在了石桌上,擺在了司徒皇後的面前。

盒中的糕點色澤豔麗,樣式繁複,形狀像一朵綻放的虞美人,瞧着确實不錯,然而,司徒皇後嘗了一口就放下了,沒什麽特別喜悅的神色,似乎味道很普通,淡淡道:“勞陛下惦記,味道很特別。”

鳳目看向墨譽:“墨譽,你來嘗嘗。”

墨譽哪敢出聲?他年紀輕,之前一直專心學業,也不大管什麽人情事故,察言觀色還來不及去學。只是傳說大興國帝後的關系十分微妙,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一向威嚴的景元帝似是要讨司徒皇後的歡心,一大早便送了這些糕點來,可司徒皇後表面領了情,行動處、言語上卻并不怎麽高興。

誰敢輕飄飄便拂了景元帝的意?當今世上大約只有司徒皇後才敢。

景元帝竟也不惱,只是墨譽在場,神色有些不自然,見司徒皇後這麽一說,景元帝也看向墨譽,渾厚的帝王聲說道:“嘗嘗吧。朕不喜甜食,皇後倒是喜歡,若皇後說特別,肯定是特別。”

墨譽不知該作何表情,只得送了一塊進嘴裏,酥脆甜香,入口即化,唇齒間仍留有淡淡餘味,竟是從前不曾吃過的味道。他遂誠實地開口道:“這糕點着實特別,臣從未嘗過。”

司徒皇後輕笑,淡淡出聲:“既然如此,剩下的這些就賞了墨譽吧。”

墨譽忙要起身謝恩,司徒皇後招手讓他坐下:“別見外,不過是些糕點,有什麽大不了的。”又對景元帝說道:“可惜,婧兒不喜甜食,要不然就讓人給她送一些過去了,倒是赫兒喜歡,陛下,不如叫那西域廚子多做幾盒‘花團錦簇’送去元帥府?”

景元帝的面上帶着笑,可銳利的眸中卻一片隐忍之色,似乎藏着無限的怒意,卻在一瞬之後斂了下去,遂了皇後的願:“皇後說的極是,高賢,記下,按皇後說的辦。”

氣氛有些不對,墨譽若還呆在此處,就有些不知死活了,忙起身道:“陛下,娘娘,臣今日新上任翰林院修撰,得去翰林院交接事務,微臣先行告退。”

景元帝颔首:“去吧。”

司徒皇後也無異議,只是道:“把這些糕點帶上。”

“是。”

墨譽在引路太監的帶領下走出很遠,回頭看了看高處的“陶然亭”,太陽正從東邊升起,照在帝後的明黃色常服上,可惜方才對面坐的是他,而不是婧公主,否則,品嘗糕點語笑晏晏,便算天倫之樂了吧?

“狀元大人?”引路太監見他停下腳步,小心地喚道。

“嗯。”墨譽對他笑笑,擡腳跟上了。少年幹淨清亮的眼眸還未染上朝堂的雜質,雖對帝後有無限敬仰之心,此刻心裏卻存了更多的歆羨,羨慕那個毒婦能承歡父母膝下,且從未受過冷眼和愁苦。

墨譽走後,“陶然亭”寂靜了。

石桌上的盤子撤走了,只剩兩個茶盞,宮女随後為景元帝奉上新茶,景元帝咂了一口,贊美道:“這茶甘醇,雨前龍井,今年朕倒是第一次嘗啊。”

司徒皇後笑:“陛下國事繁忙,竟無空閑嘗這新茶,臣妾是個閑人,卻反倒先于陛下享樂,真是罪過罪過,這茶,臣妾日後是不敢再喝了。”

本來只是閑聊,倒引出皇後不冷不熱的自嘲,景元帝頓時連喝茶的興致都沒了,臉色甚是難堪地将茶盞重重擲在石桌上,杯底碰到石桌,杯蓋碰到杯緣發出兩聲不同的脆響,一旁伺候的宮女太監們都識相地低下了頭。

然而,景元帝卻未發怒,只用銳利的眼睛盯着司徒皇後道:“司徒珊,你一日不與朕怄氣,一日便不撐坦是麽?”

他叫了司徒皇後的閨名,宮女太監們的腦袋又往下低了幾寸。

司徒皇後起身便走,腳步從容,言語平靜:“臣妾不敢。臣妾告退。”

太監總管高賢立于一旁,面色毫無波動,像什麽都不曾聽到似的,又似乎這種場景實在常見,他不需費任何口舌出言化解帝後紛争,只是揮手讓那些太監宮女都退了下去,他自個兒也慢慢往石階下走。

果然,景元帝起身将司徒皇後的手臂扯住,稍一用力就拽了回來,怒道:“司徒珊,朕有時真恨不得撕碎了你!”

司徒皇後是習武之人,被人挾持卻沒一點反抗,跌進景元帝懷裏也神色如常,只是掀起眼皮,用她那雙鋒利的鳳目對上景元帝滿含怒火的眼睛:“若是陛下願意,可以試試。”

見她的語氣依舊如此輕慢,景元帝眼中的怒火燒得更旺,咬牙切齒道:“你當朕舍、不、得?”

他把“舍不得”三個字咬得極重。

司徒皇後笑了:“怎麽會呢?陛下英明神武,功垂千古,有什麽舍不得的?”

景元帝聽罷,狠狠将她從懷中推開,眸中的怒化成胸口劇烈的起伏,再出聲卻換了話題:“明日的浴佛節,給朕老實點,別讓朕再見到你這副無所謂的樣子!”

司徒皇後被推撞到亭中的大紅色圓柱上,側身對景元帝笑,神色仍舊不怒不喜:“臣妾遵旨。”

景元帝已經氣得渾身發抖,再不想看她一眼,狠狠一拂袖,疾步往臺階下走去。

“陛下,您當心着點兒。”凸出的大石将下坡的臺階擋住,高賢的聲音從下方傳來。

世上最難對付的就是一顆鎖死了的心腸,任你怒上一千遍,把自己扮作小醜哄她,竭盡全力吓唬她,她始終無動于衷。

……

韓晔從碧波閣出來時,天色已經暗了,他只身一人,沒有侍從跟随,準備抄小路回府,才剛轉過碧波閣前的“醉巷”,便竄出一群黑衣人将他團團圍住。

為首的黑衣人喝道:“把地宮的鑰匙交出來!”

【076】畫中美人

韓晔從碧波閣出來時,天色已經暗了,他只身一人,沒有侍從跟随,準備抄小路回府,才剛轉過碧波閣前的”醉巷“,便竄出一群黑衣人将他團團圍住。唛鎷灞癹曉

”把地宮的鑰匙交出來!“為首的黑衣人喝道。

碧波閣的客人衆多,無論是來喝酒會客的,還是來找姑娘小倌的,若是喝得爛醉如泥且擾亂了其他客人的興致,又沒有要走的意思,這些醉鬼一般都會被丢進對街的小巷中,待他們醒了自己尋路回去,或者家人久等不見,都會來小巷中尋找。漸漸的,已經演變成慣例,久而久之,這條幽深的巷子便被稱之為”醉巷“。

盛京崇佛的風氣甚重,無論貧賤富貴,家中至少供有一尊佛像。如今夜色已深,家家戶戶都早早閉門,準備明日浴佛節的事宜,即便是那些平日裏愛玩的纨绔子弟,今日也不怎麽在外逗留。

是以,剛剛韓晔從醉巷穿行而過,并沒有碰着一位醉漢,也未遇見從巷中經過的尋常百姓,等于孤身一人。

黑衣人有十餘個,手持一模一樣的長刀,在狹窄的巷子裏将韓晔圍住,連牆頭都有伏兵,擺明了要将他擒住。韓晔行事向來低調,即便出行也多不會有侍從陪同,眼前有如此大的危機,他的神情仍舊無一絲慌張,似乎看不見黑衣人兇悍的眼神和森冷的刀光。

”聾了麽?晉陽王世子,将地宮的鑰匙交出來,就放你一條生路!“黑衣人見他不答話,又喊了一句,即便聽說了這位世子的出身,他們卻仗着人多壯了膽子,如此精密無縫的阻截,即便他長了翅膀也飛不出去!

韓晔如海般深邃的星眸平靜地直視着前方,眉梢微微一挑,開口道:“從未聽說過什麽地宮,各位怕是找錯人了,請讓開。“

他如此有彬彬有禮,語氣不溫不火,嗓音平穩無波。

”少裝蒜了!交不出地宮鑰匙,這兒就是你的葬身之地!“黑衣人嗓門拔高了幾分,隐隐有些不耐煩了。

韓晔掃視了一圈持刀的黑衣人,開口還是沒什麽起伏:“如果真的沒商量,那麽……“

話音未落,他的白衣如鬼魅般閃移,不過眨眼的功夫,除了方才開口說話的那個黑衣人,其餘全部倒地。

那唯一活着的黑衣人驚恐地後退,韓晔卻并未出手,而是步步進逼,故意賣了個破綻,黑衣人以為抓住了時機,森冷的刀鋒在韓晔的肩膀處劃下一道深深的傷口,他身上穿的是錦繡白袍,鮮紅色的血染在白衣上,看起來異常刺目。

韓晔将前路鎖死,只給黑人留了往醉巷出口的通道,果然,黑衣人剛持刀遁去,便被巡城的京衛軍一舉擒住。

京衛軍們随後循着血跡追了過來,時間算得不早也不晚,恰看到韓晔捂着肩上的傷口靠坐在牆根處,而地上橫七豎八躺了一群黑衣屍首,有京衛軍士兵上前喝問,韓晔默不作聲地亮了腰牌,那些京衛軍忙跪地拜倒:“參見晉陽世子!您傷勢如何?“

韓晔唇邊帶笑,眉間微蹙,艱難地扶着牆起身道:“只是受了些皮外傷,勞煩各位送我回府。“

”是!“京衛軍校尉一揮手,立刻有人上前攙扶韓晔。

韓晔沒站穩,按着肩頭的傷又跌了下去。

”世子!當心!您的傷看來不輕啊!“京衛軍校尉忙親自來扶韓晔,又例行公事般地詢問道。”究竟出了何事?“

韓晔苦笑:“小王不知。“

處于如此尴尬敏感的位置,即便遇到傷你性命的刺客,也要想着如何才能不打草驚蛇,也許這些黑衣人只是試探,不聲不響殺了他們固然容易,卻會招致更多有口難辯的麻煩。

可如果他遇刺的事鬧得人盡皆知,是京衛軍将重傷的他從刺客手中救出,那麽,他此後至少可以名正言順地帶上護衛侍從随身護駕,起碼,性命有了保障之餘,也會稍稍将視線從他身上移到黑衣人上。

雖然,非議在所難免——為何刺殺事件偏偏只針對晉陽王世子,為何近月來他一直是非不斷?

維護京城治安的京衛軍也算立了大功一件,護送受傷的晉陽王世子回府,且拿着這事兒到處炫耀,不消一夜,整個盛京都知道,晉陽王世子曾遭遇刺客襲擊而重傷。

”校尉大人送到此處便可,莫驚動了我的家人。“韓晔在晉陽王府的拐角處便下了護送的馬車,對京衛軍的校尉

致謝道。

”應該的。世子保重。“不想驚動了新婚妻子,這是人之常情,校尉對他行了個禮就揮揮手讓随從撤了。

韓晔身上罩着一件暗色的披風,将受傷的位置擋得嚴嚴實實,回到晉陽王府時,府中燈火通明,守門的韓文韓武迎上來道:“爺,這麽晚了,您又去喝酒了?多事之秋,叫屬下如何放心?“

韓晔的星眸如此平靜,淡淡道:“無礙,這不是回來了麽?“

穩步走上層層階梯,入了府門,繞過迂回長廊,卻沒進亮着燈盞的卧室,而是徑自往書房的方向走去,身後卧室的門突然大開,有道溫和的女聲從後面喚道:“夫君。“

韓晔停下腳步,眉目淺淡地望過去,眼神無喜無怒:“何事?“

卧室前立着一道纖弱的身影,素色衣衫,釵環齊整,盈盈笑望,溫婉地開口道:“明日是浴佛節,與夫君成親後第一次去寺中禮佛,落兒特備下了散與市人的舍緣豆,不知合不合夫君的心意?“

韓晔淡淡一笑:“一切由落兒做主便好。“

溫和而又信任的口吻,讓人聽來毫無壓迫感,韓晔說完,側過身,重新朝書房邁去,”吱呀“一聲響,書房的門從裏合上。

走廊拐角處重新空了,昏黃的光從卧室中灑出來,有門檻橫在那裏,将百裏落的身影照得歪斜了一截,如同自尊倒在了黑漆漆的夜色中,貼身侍女春翠低着頭一言不發地站在百裏落身側,不敢插一句嘴。

百裏落面對夜色立了良久,随後,緩緩轉身,擡腳跨進了卧室的門,将桌上的小竹籃狠狠掃到了地上,裏面盛放的煮熟的黃豆頓時滾了一地,侍女春翠”撲通“一聲跪倒,不敢開口,也不敢去撿滿地的豆子。

韓晔進了屋,便将肩上的披風扯下,由那些京衛軍包紮過的傷口,處理得十分粗糙,跟随韓晔進了書房的韓文韓武驚愕上前,急道:“爺,您受傷了!“

韓晔将纏在胳膊上的那圈紗布撕開,白紗布早就被血染紅了,血腥味在房中彌漫開,韓晔卻似乎并不感覺到疼,只是道:“去拿藥箱來。“

脫了一邊衣衫,将傷口重新上藥包紮,韓晔木然看着漸漸被遮掩住的血紅色,眉心不自覺擰成一個結。

”自爺與落公主一起,便常常流血見紅,若是娶了婧公主,也不至于擔這些罵名惹這些是非,爺怎的不聽勸呢?“韓武口直心快,忍不住開口道。

韓文要精明得多,這次卻也附和道:“韓武雖然言語有冒犯爺的地方,但說的也不無道理,王爺書信中警告屬下等人,未能盡職盡責輔助世子辦妥正事,竟多走了許多彎路,韓文着實不解。“

韓晔聽罷,沒有斥責他們,而是收回已經包紮好的胳膊,淡淡道:“韓文,韓武,出去吧,我要休息了。“

禮貌而溫和地下了驅逐令,卻并不代表他們就可以不聽從,韓文韓武對視了一眼,只好退出門去。

外衫松松披在肩上,将落未落,涼氣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韓晔環顧偌大的書房,一步一步朝書架踱步而去,輕輕挪了一本書的位置,書架便自中間向兩頭分開而去,露出一道隐秘的暗門來。

韓晔邁步進了暗門後,暗門便從身後合上,密室中的氣息封閉,似乎越發冷了幾分,西北角的高案上懸着一枚碩大的夜明珠,而夜明珠正對的牆壁上挂着一幅半人高的畫像。

那是一位女子的畫像。

畫中女子容貌絕美,着大興國嫡公主常服,雲錦織就的緋衣,絢爛如北郡府最耐寒的虞美人,雲鬓高聳,釵環璀璨,雍容華貴,而女子眉間淺笑盈盈,并無半分貴族公主的盛氣淩人,叫任何一個初見她的人都舍不得移開眼睛,渴望與她親近些,再親近些。

于是,韓晔也沒能移開眼,一直盯着畫中美人的臉,慣常清冷的星眸黯然如朝晖散去,他的手不自覺伸出,緩緩撫上畫中人的臉,卻感覺不到一絲溫度。

紙的薄透和輕慢,如何能将一個活生生的人送到他面前來?任他盯着畫中人瞧上一遍又一遍,将歲月忘穿,她也不會再回到他身邊。

”等我……“韓晔突然出聲,極緩地垂下眼睑,又重複了一句,卻只有薄唇輕張,聲音微不可聞,”等我……“

夜色漸深,天空中的雲時而聚攏時而散開,彎彎的月牙在天邊若隐若現,晉

陽王府又響起陣陣笛聲,笛音遼遠而悠揚,卻又摻雜着難以排遣的愁緒,無端将人的心神引了過去,不禁想問問那吹笛人有何難了的心事。

——題外話——

【每日小劇場之搶答題】

問:畫中美人是誰?

今日答對滴親都有獎哦,而且這次的答案不坑爹o(n_n)o~

然後,今天有二更,有琴吃完飯再來寫。

【077】菩提樹下(二更)

四月初八佛誕節,傳說是佛祖釋迦摩尼的降生之日,這一天,盛京有熱鬧的廟會和祈福活動,是一年中不可錯過的盛大節日。唛鎷灞癹曉

天色剛亮,盛京的百姓們就齊齊出動,別的地方倒還好,獨各大寺廟人聲鼎沸。大興國從景元帝到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的經典,且相信四月初八去寺廟禮佛便能得菩薩保佑,可得平安幸福。

一大早,由朝廷禮部籌劃準備,在盛京皇城近郊的大護國寺舉行了盛大的禮佛儀式,景元帝、司徒皇後以及各級朝臣身着禮服,俱都前往大護國寺出席聖典。大興國在景元帝的統治之下日漸興盛,百姓們也越發相信佛事和天子,認為在天子的恩典和佛祖的庇佑下,盛世終将到來。

一時間,大護國寺擠滿了百姓,紛紛堵在大護國寺外,虔誠地等待着祈福開始,福澤降臨大興。

為保護帝後和朝臣的安全,朝廷出動了大量的禁軍,将舉行祈福聖典的大護國寺團團護住,水洩不通,即便如此,還是有百姓按耐不住激動朝內擁擠着。

除卻大護國寺的盛況,京城其餘的各個寺廟也都車水馬龍,比如,離長興街不遠的法華寺,今日的香客尤其多。法華寺也在皇城近郊,與大護國寺相比,它的年歲更為悠久,先太子在世時,法華寺為皇家寺院,無論是藏經樓還是舍利塔,在整個大興都頗具盛名,是每個來盛京的僧侶必來朝拜的地方。

只是景元帝登基以後,對法華寺放任自流,未加器重,致使這座皇家寺院淪落為民間寺院,然而,廟不在大而在久,百姓們更願意相信古剎中的菩薩,雖然法華寺地位下降,香客卻仍舊源源不斷。

京中六品及以上官員按定律必須出席大護國寺內的祈福聖典,因此,天還沒亮,左相墨嵩便與墨譽一起急急出府奔赴大護國寺,而墨問和百裏婧則來了離相府不遠的法華寺。

路上人多,馬車行得緩慢,百裏婧偶爾掀起車簾往外瞧,便能看到高低胖瘦不一的男人女人小孩來來去去,人人臉上都是喜悅,或者挎着香袋索要或施撒結緣豆。按照習俗,四月初八這天,要将用鹽水煮好的黃豆盛于籃中,施于路人,以示與四方結識好緣分之心意。

墨問與她同乘一輛馬車,坐得無比端正大方,昨夜百裏婧睡的前院,一早去偏院找他時,墨問還沒起,他拉着她的手寫字,說昨夜太冷,他沒睡着。

百裏婧替他把衣穿好,又将發束好,他不知從哪弄了一根細細的錦帶,将那枚深海血珀的哨子串好,毫不知恥地挂在了脖子上。

百裏婧費解地看着他。

墨問卻無辜且理所當然地寫道,寺裏人多,我怕與你走散,哨子一丢,豈不更難找到你?

百裏婧啞然失笑。

似乎從嫁給墨問開始,百裏婧的話一直不多,除了日常的關心和必要的對答,她一般不主動開口,與上次在碧波閣宴會上她肆意罵黎戍的輕松語氣完全不同。坐在馬車裏,墨問突然就想起那日碧波閣內的場景,但他不會說話,便失了先機,沉靜的黑眸盯着她的側臉,輕輕呼出一口氣來。

到了法華寺時,百裏婧扶墨問下轎,早晨有點冷,又為他披上了一件黑色的長披風,系好帶子,剛好便将墨問胸前垂着的那枚血珀哨子遮住了,倒沒覺得奇怪。

法華寺內早就擠滿了人,車馬聲,賣香燭的吆喝聲,孩童的哭鬧聲,大人的談話聲、訓斥聲,還有心慈的婦人念念有詞的誦經聲,此起彼伏。

即便是寺廟中,富貴人家也有富貴人家的好處,相府的馬車可以直接駛入僻靜的內院,由內院後門的通道可以直接前往大雄寶殿,至少入殿前無須與人擁擠。

寺中臺階多,墨問的步子虛浮,沒百裏婧穩健,走着走着,百裏婧與木蓮便不自覺走到了前面,墨問與遠山被丢在了後面。

”婧小白,你說的那棵菩提樹在哪呢?“木蓮問道。

”前面。還有點兒路。“百裏婧往前一指,”從這個門穿過去,在大雄寶殿的一側。“

”快點!快點!我想看看那棵菩提樹到底有多大。“木蓮拽着百裏婧的手,兩個女孩都是跳脫的性子,跑起來兔子似的快,不一會兒就穿過門洞不見了。

墨問沒跟上去,索性停下了臺階上。

遠山問:“主子,怎麽不走了?“

墨問未

答,唇角一勾,沒繼續前行,而是拐進了一旁的偏門。

遠山費解地直皺眉,完全猜不透他的心思。

”到了到了,就在那!“百裏婧又一指。

”看到了!“木蓮定住腳,睜大眼:“哇,真的好大一棵!比鹿臺山上最老的樹還要粗!居然還挂了這麽多紅綢帶!“

菩提樹是佛門中的聖樹,樹幹粗壯雄偉,樹冠亭亭如蓋,葉片細長似尾,表面光滑不沾灰塵,相傳,釋迦摩尼便是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此後,信佛的人們見菩提樹如見佛,而法華寺中的菩提樹在盛京百姓的眼中卻有另一番意思——

百裏婧仰頭注視着樹上垂下的無數道紅綢帶,沒做聲。許是來得早了,菩提樹下還沒什麽人,木蓮贊嘆着菩提樹的宏偉壯觀,略一低頭卻就瞧見樹下有一個人,頓時拉了拉百裏婧的衣袖:“喂,婧小白,你瞧瞧那是誰……“

百裏婧收回出神的目光,循着木蓮的眼睛望去,一眼就看見樹下站着的那個穿紅色錦服的男子,頓時笑了,擡腳朝那人跑過去,一邊出聲喚道:“赫!“

司徒家以紅色為服色,婧小白和司徒赫小時候都是一身的紅衣,只是赫後來上戰場殺敵,常穿玄鐵铠甲,那日在碧波閣相見,他傷勢未愈,只着了尋常的便服,今日這一身卻是許久不曾見過的紅衣。

男子多數不着紅衣,除非是大婚之時,因為紅色很挑人,英俊的人可能穿了顯俗,而凡夫俗子更會俗不可耐,鮮少有人能将紅色穿得如司徒赫這般風姿綽約。

在百裏婧開口喚他之前,司徒赫并沒有看到她,他的視線也一直放在菩提樹上挂着的那些紅綢帶上。乍聽到熟悉的聲音,頓時有些驚醒了似的朝來源處望去,婧小白今天裏頭穿了一身鵝黃色齊胸襦裙,外頭罩了件淺藍色的外衫,身邊沒有別人,竟像是從夢中而來。

司徒赫擡腳朝她走去,英俊的面容如刀削斧砍般棱角分明,錦衣的領口、前襟繡有黑色絲線,頭發高高束起,不見半分頹唐之态,英氣勃發。

身後的親衛隊長周成和趙拓對望了一眼,不約而同地笑了。

司徒赫步子大,很快邁到百裏婧身邊,低頭打量她,又直接伸手過去捏她的臉頰,蹙眉問道:“怎麽又瘦了?“

百裏婧也低頭看自己,疑惑道:“又瘦了麽?“只有赫每次一見面就說她瘦了,除了他剛回京述職的時候說他胖了以外,她自己卻毫無察覺:“我感覺沒有啊。“

兩手掐着司徒赫的腰比了比:“赫,我覺得你也瘦了,腰細了點。“

司徒赫擰眉瞪她:“比劃得出來麽?胡說。“

百裏婧笑嘻嘻道:“我都比劃不出來了,那赫用眼睛就能看得出來麽?也是胡說。“

司徒赫不和她争,微微俯身,捏她的臉用了點力道,恨聲道:“就你這張嘴厲害!“

百裏婧揉着被捏痛的臉還在笑,指着菩提樹上的紅綢帶道:“赫,你也去挂個紅綢帶吧,挂得高高的,保佑你早點找個好姑娘啊,你年紀也不小了。“

司徒赫唇邊的笑一僵,鳳目看着眼前的大片紅色,覺得酸痛,微微眯起了眼,只是答:“挂過了。“

”什麽時候挂的?“

”剛剛。“

”多高?“

”很高很高,你看不見。“

百裏婧問一句,司徒赫答一句,來來往往的人漸漸多了,卻數司徒赫這聲紅衣最為惹眼,不時有人講目光投在他的身上,再一看他身側的女子,豔羨聲更大了。

”真般配。從沒見過這樣天仙似的美人兒,還有這樣俊的年輕人!“

”啧啧,天生一對啊,瞧那模樣,那身段,那親昵勁兒,已經挽了發髻,想必已經成親了,莫不是來菩提樹下求子的?“

”哈哈,有理有理。“

法華寺中的菩提樹又叫姻緣樹,樹上高懸的條條紅綢帶上寫了無數個心願,大都是求姻緣,求子的也不在少數。

木蓮聽罷這些議論,暗暗抹了把汗,卻在聽到下一句時別開了頭:

”今兒個是怎麽了?盡是些天仙似的美人來法華寺祈福,瞧瞧,那邊也有一對兒

。在散結緣豆呢,要不咱們也去讨幾個過來?“

一群原本散開在菩提樹下的人,這會兒都不約而同地朝同一個方向湧去,使得偌大的樹蔭華蓋下只有百裏婧和司徒赫二人分外突出。

”別急,都有,結緣豆多着呢,大家都有的。“

溫婉的聲音在人群裏并不大能聽得見,倒是有不少小孩子在苦惱,百裏婧和司徒赫終于朝那邊看過去,太多的人了,擠得散不開,可那個人的個子太高,輕而易舉就能讓人發現他——

韓晔。

他的身邊,是他的妻。

這世上總有一個人,能讓你的歡顏瞬間冰凍。

——題外話——

【每日小劇場之解答】

+_+搶答結束,答案有琴都看了,只有一位親——【自由的天空】回答正确。

有琴說答案不坑爹,但素不代表不需要想啊,給親們誤導了麽?自刎謝罪……

答案是:小白滴姑姑,韓晔的娘,玥長公主。

【078】大打出手

這世上總有一個人,能讓你的歡顏瞬間凍結。唛鎷灞癹曉

在看到韓晔的那一刻,百裏婧便低下頭去。

四月初八,韓晔記得麽?

他的生辰。

百裏婧算是一位普通的未曾出過遠門的公主,不像她的母親司徒皇後那般征戰沙場近十年。她年紀小,見識也短,在鹿臺山上時,她以為只有盛京才會過佛誕節,才會有那麽多的善男信女争搶着往各大寺廟湧去。

小時候母後不大管她,即便是佛誕節,父皇母後都去大護國寺祈福了,她也和赫在一起。一群混混從法華寺的圍牆上翻進去,紛紛故意斂了性子,和衆多百姓一起坐在大雄寶殿前的廣場空地上,裝模作樣地撚着用鹽水煮過的結緣豆。

結緣豆其實并不好吃,只是加了些鹽水煮了,但聽說撚了結緣豆便等于撚了佛珠,祈福更容易被菩薩聽見。

他們這些混混不是來祈福的,只是來玩的。

黎戍總是索了太多的豆子,一個一個塞進嘴裏嘗,每嘗一顆,念叨一句,或是說”煮的太鹹了“,或是說”媽的,這家沒放鹽“,又或者是”這家的豆兒味道還不錯,小爺多嘗幾個。“

聽黎戍這口氣,像是他們國舅府已經幾百年沒飯吃了似的。

她那時候覺得好玩,見黎戍這樣做,她也偷偷将豆往嘴裏丢,赫不許,一板栗就敲在了她頭上,低聲罵她,”婧小白,你不學好!再敢往嘴裏丢,就是不敬重菩薩,小心菩薩讓你牙疼!“

百裏婧為什麽不喜歡吃甜食呢?因為小時候吃得太多,牙被蛀壞了,每每疼得死去活來地哭,後來什麽甜食都不敢再碰了。

聽赫這麽一說,她真覺得牙又疼了,吓得立馬不敢再吃,卻微微探過身,将結緣豆往赫嘴裏塞去:“赫,你嘗嘗哪顆豆最鹹。“

她往他的嘴裏塞了滿滿一把豆,赫瞪她,鼓着腮含含糊糊口齒不清地問:“嘗過了再吐出來麽?婧小白你皮癢了?“

然後,法華寺的主持和尚正好踱步到他們身邊,半無奈半嘆息地問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哪顆豆最鹹?“

黎戍被這一聲吓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