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知道白君瑜是不是額外出錢讓人趕工了,衣服竟然跟賢珵找人做的前後送來。
潘管家摸着這些軟和又漂亮的料子,欣喜道:“白将軍也是有心了。您看這兩條頸巾,料子又薄又透,您夏天圍了也不會熱,而且穿什麽衣服都合适戴的。”
祁襄摩挲着那摞衣衫,淺笑道:“先收起來吧。”
“您不穿?”潘管家詫異地問。
祁襄喝着花茶,眼睛已經看向院中,“我如今這個身份,穿這樣好的料子不合适。”
“這有什麽不合适的?賢少爺送來的也不比這個料子差呀。”潘管家甚至覺得這些衣服的樣式更好些,也更适合祁襄。
“賢珵那些料子是好,但樣式普通,穿着也不會引人注意。但這些,我若是平民,別人會說我附庸風雅,但是奴籍,就只會覺得我張揚越矩,不是好時機。先收着吧,以後有機會再說。”
潘管家也是無奈,但真覺得祁襄穿這些會更好看,但奈何祁襄有自己的想法。
“那這兩件頸巾我給您留外面吧,這個不張揚。”一件都不用,潘管家總覺得浪費了。
祁襄也挑不出什麽錯來,便同意了。
潘管家也自己拿着主意,又留了兩件裏衣出來,這裏衣的料子特別柔軟,而且穿在裏面也看不出什麽,現在拿來穿正好。
晚上洗完澡,祁襄套上了新裏衣,手指在領口停留了片刻,最終還是沒說什麽,默認着穿了。
皇上又給了群臣三日時間重寫,但結果又是“全軍覆沒”。皇上一度懷疑自己選臣子的方式是不是有問題,科舉是否是驗證一個人是否有政治能力的唯一标準?
邊關戰事随時會起,可能是大川有意征兵的事傳到了克骊族那裏,對方也很是謹慎。越是謹慎,隐患也就越大,對方給他們時間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時間。
萬般無奈之下,皇上召見了祁襄。
祁襄穿得簡單樸素,在皇上身邊的老太監李公公的帶領下,入禦書房觐見。
“小人祁襄,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祁襄跪地行禮,以前身為臣下庶子,也可自稱一聲“臣”,現在卻只能用“小人”這種自稱了。這對祁襄來說不是羞辱,而是讓他把恨記得更牢的捷徑。
“平身。”皇上語氣嚴肅,看着祁襄的眼神也滿是打量。
祁襄起身,低頭站在中間。
“擡起頭來,朕也是多年未見你了。”皇上語氣帶上了幾分感慨,不知是真心還是做樣子。
祁襄:“皇上恕罪,小人臉上有傷,怕沖撞了皇上。”
既然要召見祁襄,肯定是了解過的,皇上平靜地說:“無妨,你以前也是在宮中讀過書的孩子,朕也見過你數回,無需要在意這些虛事。”
祁襄微微擡頭,并不看皇上,也是避免真的沖撞了。
祁襄臉色蒼白,疤痕突兀,就連頭發似乎都少了往日的光澤,與皇上派人查到的無二,看來身體是真的不好。他還記得當初坊間稱贊祁襄風華無雙,話傳到他耳朵裏,他也認為甚是。但如今再看,已然黯淡無光,流放的歲月磨平了祁襄的風骨,毀了那個高潔意氣的少年……
“賜座。”
“謝皇上。”
李公公搬了椅子過來,請祁襄坐。
“聽說你身體不好,朕已讓人準備了些補品,你回去時可帶上。”
“謝皇上。”祁襄語氣不急不緩,像是根本不知皇上為何召他一般。
皇上輕嘆道:“當初太傅和榮滄來為你求情,朕已有動搖,但當時的局面朕不得不三思再三思,還沒等物議消散,你就已經去了西陲,朝堂又有很多事要處理,朕也就顧不得了。”
這話祁襄左耳聽,右耳就冒出去了,皇上的話一分都不必信,君王言,永遠是利己之言。
“當年父親犯下大錯,皇上秉公處理,小人并無怨言。”漂亮話他也會說,皇上不走心的話他若當真,那才是真的蠢,“如今承蒙皇恩,赦免回京,已經萬分欣喜,并無任何不滿。只想蝸居于京,平淡一生就好。”
“你能這樣明事理,朕就放心了。”說完這些寒暄話,皇上也進入了正題,“你對征兵的提議朕覺得可行,但朝中無人能寫出像樣的故事,不知你可願寫來試試?”
榮滄“擅自”将他的主意寫成折子遞給皇上的事,從榮滄去問祁襄舊戲不管用該當如何時,就已經擺明面上了。所以皇上說話自然不需要拐彎抹角。
祁襄也知道什麽是皇上以為的,什麽是真實情況,說道:“當時小人只是與賢珵閑聊,沒想到會讓皇上知道,是小人妄議了。”
“這都是小事,而且你的主意的确有效。”祁襄這麽說,皇上就更确定自己知道的才是實情。
祁襄:“皇上,小人已經許久不曾提筆,實在沒這個把握,若寫得不好,請皇上不要怪罪。”
皇上:“自然,你盡力一試便是。”
祁襄沉默片刻,又道:“皇上,小人還有兩個想法,或許對征兵有用。”
“你說。”皇上在此事不順的情況下,格外想聽建議。
“用戲鼓動人心是個法子,同時也可以用說書來輔助行事。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聽戲更省錢,可說書也有說書的長處,安靜的說書環境更容易讓人思考。聽書的都是聽故事,聽戲的總有一部分是聽唱腔的。若能雙管齊下,說不定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皇上點頭,“有理,還有呢?”
安排人去說書就更容易了,還花不了多少時間,比唱戲更省事,只是去聽的人不會像聽戲那麽多。
“還有就是皇上可以安排下去,适當地給士兵們一些便利。”祁襄也不繞圈子,細說道:“最簡單可行的,就是提高士兵與家人書信往來的速度,盡量多而快的知道彼此的近況,兩方都能安心,才能更好地各司其職。”
書信往來快些,不過是加派人手的事,與誰都不算為難。
皇上沉吟了片刻,問:“這是因為你父親長年征戰,少有回信,所以你才會考慮到這件事?”
祁襄搖頭,“并非如此。父親向來威嚴,對我們這些小輩并不寬松溺愛,在外也很少寫信回來,可能是怕我們憂思過度,無法專心讀書吧。但不是所有人都同小人的父親一樣,戰場之上,能時常慰藉将士的應該就是與家人來往的信件了。信件來往多少,在于将士們自己,但快慢卻可以人為決定。”
什麽父親甚少來信是怕他們擔心,這都是祁襄編的,反正也無從查證。當初父親上戰場,信是不少的,只是沒有給他和他娘的,多是寫給嫡兄,或讓嫡兄轉交三皇子等人的。
傳信的事皇上不置可否,只是又賜了祁襄文房四寶,讓李公公好生将人送出了宮。
上了馬車,祁襄問車夫:“京中可有哪家鋪子玫瑰花餅味道好?”
車夫是潘管家常雇傭那位,一來二去也熟了,今天潘管家沒有跟來,由車夫接送倒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西街如蜜齋的玫瑰花餅是京中一絕,就是去的話要繞遠,公子可要去?”
祁襄坐穩後道:“去吧。”
“好嘞!”車夫放下簾子,驅車前往。
京中的那條不夜街就在西街附近,近傍晚的時候,這裏的人格外多,市井氣也格外重。
将馬車停穩,車夫道:“公子,您就別下來了,這邊人多,我去給您買。”
“勞煩了。”祁襄遞了銀子過去。
車夫進了店,祁襄挑起一點車簾望着外面,這裏買小吃的小販格外多,到處是吆喝聲,女子買了都是帶回去吃,男子則無視那些文雅禮節,邊走邊吃。
也是不經意地一瞥,祁襄在如蜜齋的轉角那裏看到了白君瑜,跟白君瑜站在一起的還有一位俏麗的姑娘。
那姑娘面若春桃,膚若凝脂,身穿黃緞雙蝶戲水裙,頭帶紅珊瑚花簪,手上一對剔透冰種白玉镯,一看就是家中極受寵愛的姑娘——這位應該就是白如之前提過的何小姐吧?
祁襄心如被數九寒冰驟然凍透,連緩回的可能都那樣渺茫,不疼,卻冷得讓他身上打顫。
他聽到白君瑜說:“最後幾個玫瑰花餅了,下次要來早點叫我。”
姑娘嬌蠻地笑說:“要是趕不上,白哥哥給恩兒摘花,恩兒親自做給你吃。”
白君瑜語氣溢出笑意,“這個時節京中玫瑰花都沒開,你若要,我得向老板打聽看看,他這花是從哪運來的。”
車夫一臉無奈地回來了,低聲同祁襄說:“公子,玫瑰花餅剛剛賣完,要不您吃點別的?”
祁襄一刻也不願多留,輕聲道:“不必了,回去吧。”
車夫應聲後,重新駕起車子,離開西街。
祁襄閉着眼睛,手指抓着心口前的衣服,突然想起自己在牢裏等待發配時,賢珵托了層層關系進來看他。
當時賢珵問他,要不要把多年的心意告訴白君瑜?萬一一別,今生能否再見都是未知。
他怎麽回的?
他說:“不用。你情我願是戀,獨自相思也是戀。如今我到了這個地步,戀這一字已然太過奢侈,他……大概也不屑于一罪臣之子的愛慕吧。罷了,我自己留個念想,總比聽他說了絕情的話要好過些。”
他的愛未說出口,白君瑜也沒說絕情的話,但此刻,他并不覺得比聽到絕情的話好過到哪兒去。
他失去白君瑜了,再多的愛戀,再多的執念,都只能埋在心底,這才是對他好,也對白君瑜好的選擇。他比不過的、争不過的,就別再挂念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支持!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美倫小兔子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3436120 17瓶;仝筱沐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