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祖母

更新時間2015-12-26 8:06:15 字數:3274

新書開坑,感謝熱情的讀者們來跳新坑~懇請大家多收藏投票,多多留言,給小情鼓勵和支持。每天早上八點更新,不見不散~(づ ̄3 ̄)づ╭?~

------------

淩家在定州是名門望族,族譜可以上溯至十輩。淩家先祖曾做過正二品的高官,置下千傾良田萬貫家財。

只可惜,兒孫一輩不如一輩,傳至這一輩,家業只餘祖上的一半了。

淩老太爺去世的早,留下四兒一女。淩大爺淩五爺是嫡出,淩二爺淩四爺都是庶子。

淩大爺考中進士,如今在工部任職。

淩二爺在學業上沒什麽建樹,捐了七品的知縣,在外赴任。

淩三爺自幼夭折。淩四爺少年時騎馬摔斷了腿,後來接好了腿骨,卻落下了行走不便的毛病。索性不再讀書,幫着打理淩家的鋪子田莊。

淩五爺倒是頗有些才學,可惜時運不濟,中了舉人之後,這麽多年一直沒能更進一步。索性做起了風流名士,整日呼朋引伴飲酒作詩賞花作畫,在定州城裏頗有名氣。

淩老太太一直守寡,守着淩家祖業,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養大。對待兩個庶子雖說不如嫡子,也算得上寬厚了。

在淩家,淩老太太的地位極高。兒子們孝順不必說,幾個兒媳在淩老太太面前畢恭畢敬,一衆孫子孫女更是争相讨好。淩老太太最器重的是長房長孫淩霁,最喜歡的卻是五房的雙生姐弟。

淩靜姝美貌傾城,才情出衆,善解人意,溫柔和順。

淩霄自小聰慧,被譽為神童。八歲意外眼盲之後,更令人憐惜,一直養在淩老太太膝下。

淩老太太偏愛姐弟兩個,也是理所當然。

淩家祖宅傳承已有百餘年,雕梁畫棟透着歲月的斑駁和滄桑。淩靜姝站在雍和堂外,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心中沒有懷念追憶,只有悲怆荒涼。

Advertisement

前世出嫁後的前三年,她和娘家來往還算密切。那個時候的她,除了雙胞弟弟早逝的遺憾外,只覺得一切順心如意,幸福安樂。

然而,所謂的幸福只是假象。

當無情的風雨襲來時,身邊的人一個個撕開虛僞的面具,露出猙獰的真容。合力将她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淩靜姝紛亂的思緒:“奴婢給九小姐請安。”

淩靜姝擡起眼。

這是淩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鬟墨葵。

墨葵今年十六歲,生的白皙妩媚,身姿窈窕,笑的時候眼眸彎彎,頗得淩老太太器重:“老太太這兩日一直惦記着九小姐,剛才聽聞九小姐身子好了來請安,老太太別提多高興了。請九小姐随奴婢進去。”

淩靜姝沒吭聲,只點了點頭,拉起淩霄的手,邁步進了雍和堂。

墨葵微微一怔,只覺得今日的九小姐似乎和往日有些不同。

哪裏不同,一時卻也說不出來。

墨葵定定神,将這一閃而過的念頭抛到腦後,快步追了上去。

......

剛走到內堂外,便聽到一個嬌憨可愛的少女聲音:“......祖母,還有半個月就是您七旬壽辰。孫女為您親手做了一個抹額,針線活兒若是做的不好,祖母可別嫌棄。”

淩老太太的笑聲傳來了出來:“娴姐兒親手做的,我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淩靜姝腳步微微一頓。

還有半個月就是祖母的七旬壽辰......前世所有的悲劇,都是從這一次壽辰開始的。老天讓她在此時重生,就是為了讓她睜開眼,重新選擇一回吧!

這一次,她絕不會重蹈覆轍!

淩霄不知道淩靜姝怎麽會停下,疑惑地低聲問道:“阿姝,你怎麽了?”

淩靜姝迅速回過神來,明知道淩霄看不見,依然擠出了一個若無其事的笑容:“沒什麽,我們進去給祖母請安。”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便是坐在上首的淩老太太。

淩老太太年已七十,頭發早已花白,額上眼角滿是皺紋,一雙眼卻并未因年邁而混濁,偶爾閃過一絲精明的亮光。

坐在淩老太太左手邊的,是二伯母岳氏。

岳氏身邊的粉衣少女年約十五,粉臉桃腮,眼眸靈動,正是剛才向淩老太太撒嬌的八堂姐淩靜娴。

淩老太太的另一邊,坐着四伯母王氏。王氏的身側,同樣站着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妙齡少女,生的秀麗文靜,是六堂姐淩靜婉。

淩靜姝的目光迅速的掠過衆人,落在穿着銀紅緞襖的女子臉上。

年約二十七八歲,眼睛略小,嘴巴略寬,唇角還有一顆小小的紅痣。五官分開看不算特別美,組合到一起卻又有種別樣的妩媚風情。

這個女子,正是淩靜姝的繼母李氏。

熟悉的臉孔映入眼簾的剎那,淩靜姝幾乎無法克制洶湧的恨意,下意識地用力握緊了淩霄的手。

淩霄猝不及防,倒抽了一口涼氣,痛呼到了嘴邊,卻又咽下了。反手握住淩靜姝不停輕顫的右手,心中暗暗擔憂。

今天醒來之後,阿姝似乎有些怪怪的......

還是別聲張了,免得祖母心中不快。

......

淩靜姝很快回過神來,在心中深呼吸一口氣,然後微笑着走上前,給淩老太太行禮:“姝兒給祖母請安。”

高燒了兩天,熱度剛退,聲音比往日低啞一些,依然動聽悅耳。

淩老太太打量淩靜姝一眼,笑着沖她招手:“姝姐兒,快些到祖母這兒來,讓祖母好好瞧瞧。”

笑容如往常一般慈愛溫和。

仿佛還是那個一直疼愛她的祖母。

可淩靜姝清楚的記得,當她在夫家受了屈辱絕望的逃回娘家求助時,這張臉孔是何等的冷硬無情,毫不憐惜地命人将她捆綁好送回夫家......

在淩老太太的心裏,淩家的家業名聲永遠排在首位。區區一個出了嫁的孫女,受再多的羞辱又怎麽會放在心上。

淩靜姝指尖冰涼,臉上卻漾開恭敬柔順的淺笑,拉着淩霄一起走到淩老太太面前。

淩老太太拉起淩靜姝的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你的手怎麽這麽涼,是不是衣服穿得少了。”

手再涼,又怎麽及得上心中的冰冷。

淩靜姝垂下眼,輕聲應道:“是姝兒不好,讓祖母擔心了。”

“是啊,姝堂妹病了這兩天,可把祖母急壞了。”淩靜娴笑着插嘴,看着面容略顯蒼白清瘦卻絲毫不損美麗風姿的淩靜姝,眼中閃過一絲嫉妒。

年僅十四歲的淩靜姝不僅容色傾城,還有一手栽培種植名品牡丹的高妙技藝,将一衆堂姐妹映襯的黯然無光。

淩老太太對淩靜姝的偏愛人盡皆知。

她花了許多心思,正哄得祖母開懷。可淩靜姝一來,祖母的眼裏立刻就只有淩靜姝了。

淩靜姝沖淩靜娴笑了一笑:“有娴堂姐承歡膝下,祖母哪裏還想得起惦記我。”

淩靜娴只比她大了一歲,素來争強好勝,處處和她較勁,甚至和她喜歡上了同一個男子。只可惜,淩靜娴心高命薄,從未争贏過。

淩老太太聽着兩個孫女争風吃醋,心懷大慰,朗聲笑道:“行了,你們兩個都是祖母的心頭肉,少了哪個都不行。”

兒媳孫女們都捧場地笑了起來。

淩家的兒孫們白天都在家學裏讀書,就連年齡最小的淩雬也啓蒙讀書了。平日內宅裏只有女眷,唯一的男丁就是淩霄了。

淩老太太關切地詢問了淩靜姝幾句後,又看向淩霄,憐愛地說道:“姝姐兒生病這兩日,你也跟着茶飯不思焦慮難安。現在她好了,你總該放心了吧!”

淩霄腼腆地一笑:“是,孫兒讓祖母操心了。”

淩老太太笑道:“祖母是天生的勞碌命,多操心些也不算什麽。只要你們一個個都好好的,祖母心裏就踏實了。”

疼愛憐惜之情溢于言表。

一旁的李氏眼中迅速地閃過一絲嫉恨,臉上卻堆出了笑意:“婆婆就是個菩薩心腸,咱們這一大家子的兒孫,誰不盼着婆婆誇贊幾句。就是我這個做兒媳的,也厚顏盼着婆婆垂憐呢!”

淩老太太被這番俏皮話逗的開懷一笑。

四個兒媳裏,長媳孫氏随着長子在京城居住,剩餘的三個兒媳都在淩家老宅裏住着。

二兒媳岳氏精明刻薄,四兒媳王氏心思靈活。

李氏出身不高,又是淩五爺的繼室。不過,到底是嫡親兒子的媳婦。在淩老太太心裏,天生就比岳氏王氏更重幾分。

李氏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又是着意地哄着淩老太太。很快,淩老太太的注意力便從淩靜姝姐弟的身上轉移了過來。

“婆婆七旬壽辰就快到了,大伯一家子半個多月前就從京城出發了,算算日子,再有七八天就該到定州了。”

李氏深谙淩老太太的心思,盡挑淩老太太愛聽的說:“盧家人也特意遠從冀州趕了回來。兒媳嫁到淩家也有八年了,還從未見過遠嫁的小姑呢!這一次可算是有機會好好親近了。”

提起遠嫁冀州多年未曾歸寧的幼女,淩老太太的目光頓時柔和起來:“是啊,阿惠遠嫁冀州,這十二年來只有書信來往,我也很久沒見她了。這次如果不是我七旬壽辰,只怕她未必會回來。”

李氏立刻笑着接過話茬:“趁着這一回,可得留小姑多住些日子。”

岳氏和王氏也笑着齊聲附和。

淩靜姝聽到盧家兩個字,神色未變,只是縮在寬大袖袍中的右手握的更緊了一些。

指甲掐進掌心,一陣陣刺痛。

怒火和恨意宛如灼燙的岩漿,在心頭叫嚣着翻湧不息,幾乎快要沖出胸膛。

就在此刻,門房管事一臉喜色的跑了進來禀報:“啓禀老太太,在碼頭處等候的管事送了口信回來,姑奶奶乘坐的船已經到碼頭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