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自尋死路

若是生不出兒子來,活埋了家裏的小女孩,就埋在人來人往的路口,供人踐踏,這樣女孩就不敢來這家投胎,就能生兒子了。

金老爹的寶貝兒子就是這麽求來的,七個女兒,賣掉了兩個,走丢了一個,養大了兩個,死了兩個,就埋在他們家門口那條大路下面。

金老夫人一直生不出兒子來,金老娘跑來就給她支了這一招。一開始,金老夫人是不敢的,直到她光顧着做飯沒注意到大女兒,四歲的小女孩一頭紮進井裏沒了。

下葬後,她鬼使神差的半夜裏爬起來把大女兒的屍體刨出來,埋在村裏的大道下,可肚子一點反應都沒有。金老夫人受不了婆婆和妯娌的奚落,想起了一個逃難過來的女人說的話,針插大女,下胎生男。後來,她把二女兒的屍體也埋在那個大路下。

也不知哪一種方法起效了,第二年她就生了鎮國公,第四年生齊國公。

後來兒子們成家立業,大兒子帶着媳婦在外頭,生了孫子她也只能眼饞,就盼着在身邊的小兒媳婦趙氏給她生幾個孫子玩耍。不想趙氏連生了三個女兒。

她兒子怎麽能沒個兒子,那是要被人笑話的,村裏已經有人指指點點說閑話了。于是金老夫人在趙氏第三女上如法炮制,卻不想被姜春花發現女嬰身上的針頭,當時金老夫人都要吓死了,還好姜春花答應她不會說出去。

後來那女嬰死了,金老夫人很想埋到路口,可齊國公給夭折的女兒修了不錯的墳墓,她沒法去挖出來,只能幹着急。

緊接着趙氏死了,過了幾年齊國公娶了官家女米氏,米氏也是連着生女兒,金老夫人就覺得都是因為當年沒有把孫女埋在路口讓人踩的緣故,所以才不靈了。可米氏又不在她身邊,她也沒辦法不是。

過了十來年,她才被兒子接到京裏享福,對着小兒子一窩女兒,甭提多糟心了。金老夫人為小兒子急的滿嘴水泡,忍不住要動手做點什麽的時候。鎮國公跑來了,村裏翻修主路,挖出了四副骸骨,都爛成渣了也不知叫他們怎麽認出來的。

想起當年長子那暴怒震驚的模樣,金老夫人至今還有點發憷和不忿,她腸子裏爬出來的,她想怎麽處置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她這麽做還不是為了生他們,要不然他們怎麽來!

關于孫女的事,她是不敢讓兒子知道的,雖然這發生在兒子警告她之前。眼下母子關系正僵硬,再出點纰漏,她可就真回不去了,說不定他們以後都不來看她啊!金老夫人光想想就覺得害怕,拽着姜春花的手,“你不是答應我不說的,我還給你了一錠銀子來着。”金老夫人似乎想起了什麽,把手裏的金元寶塞回去,一臉肉痛,“我那還有一些,都給你,都給你,你不要告訴他們。”

姜春花暗罵老天不公,這又毒又蠢的老太婆怎麽就命那麽好!她要是有兩個那麽出息的兒子,萬不會把日子過成這幅模樣。

姜春花把金元寶推回去,道,“妹子我不要這個,妹子就想求求老嫂子,從中撮合一下親事,要是成了,定有重謝!”

金老夫人欲哭無淚,“我有什麽辦法,我是真沒辦法啊!”要是可以她當然會答應,不就是賠一個孫女嘛,反正小兒子多的是女兒。

“我有辦法,只要老嫂子到時候幫幫我就成。”

Advertisement

金老夫人眨了眨眼,愣愣的看着她。

這天之後,姜春花就病了,姜老太爺知道之後不得不去看望一眼,姜春花倒不提為兒子求情的事了,只哭自己還想回去多陪陪兒子,可眼下病了可怎麽辦。哭的老太爺生了同情心,叮囑,“你好好在這裏養病,養好了我讓老大派人送你回去。”

###

一撇一捺,收筆。

姜瑤光滿意的看着面前的字,今天狀态不錯。一瞥,瞄到蹲在書桌上舔毛的小奶貓,姜瑤光轉過筆,用筆杆輕輕的撓了撓它的下巴,“我寫的好不好?”

圓溜溜的綠眼睛瞅她一眼,扭過身,拿屁股對着她。

覺得自己被藐視的姜瑤光大怒,“晚上的牛奶沒有了。”

“喵~”

“就是沒有了!”

“喵~”聲音急促起來。小奶貓走到她身邊,蹭了蹭她的手。

姜瑤光打賭,自己在它眼裏看到了谄媚。不輕不重的彈了一下,“都要成精了。”,丹眉笑,“有句話怎麽說來着,物似主人型。”

姜瑤光啧了一聲,“你這是當着我的面說我小話,不想幹了不是。”

“冤枉,奴婢誇您呢!”丹眉誇張的喊冤,說完自己也忍不住笑起來,聽見門口珠簾脆響,便見丹春進來,福身道,“胡家來客人了,老夫人請姑娘去見見。”

“哪個胡家。”姜瑤光放了筆問,有來往的姓胡可好幾家呢,這又不是小姓。

“二夫人娘家。”

姜瑤光眨了眨眼,問,“都來了誰?”

“胡老夫人,胡夫人并胡老夫人的外甥女粱姑娘。”

傳說中拿着丈夫印鑒包攬訴訟絕了一家子仕途的女人!

姜瑤光居然有點兒詭異的小興奮,懷着這種心情很快的換好見客的衣裳。

姜瑤光到的時候,屋裏已經有不少人了,俞氏、淑陽郡主,史氏,伍琳琅都在。大姑娘、二姑娘、四姑娘也在。

三姑娘應該在跑馬,要梳洗所以還沒到。

胡朱氏正摟着四姑娘哭,“只她出生那會兒見過一眼,不想一轉眼都這般大了。”當年胡朱氏為了讓女兒嫁進來,鬧得很不體面,所以一直都很少上門,最近那一次還是六年前胡氏差點掐死四姑娘,姜家鬧着要休妻才來了一趟。

四姑娘不自在的扭着,見了姜瑤光求救似的,“五妹!”

胡朱氏松了手,四姑娘一跐溜跑到俞氏那,窩在俞氏懷裏不肯出來。

胡朱氏有些尴尬,看着姜瑤光道,“這就是郡主的女兒吧!長的可真标志,和郡主倒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淑陽郡主笑了笑,“你別誇她,誇了她要得意了。”

姜瑤光上前,與胡家人略略見了禮,不想胡朱氏拉着的手細細打量,愛不釋手的模樣,“這麽好的姑娘豈能不誇呢,郡主有這麽個女兒,可真是好福氣!”

誇的是自己的女兒,淑陽郡主很給面子的笑了。

姜瑤光也在不着痕跡的打量胡朱氏,得出一個結論,胡氏果然是胡朱氏親生的,五官像極了,不過胡朱氏眉眼更淩厲些,一看就是當家作主的,不像胡氏都是帶着哀怨不忿。

二姑娘聽着外祖母沒口子誇姜瑤光,心裏明白那是因為她是長房嫡女,還有一個郡主娘,可心裏還是有點堵。

大姑娘警告的看一眼二姑娘。

胡朱氏又讓人拿了見面禮給姜瑤光。

姜瑤光接過道謝,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聽長輩寒暄,腦子裏翻着胡家的情況,胡家老爺子胡墉,當年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也是官家子出身,可晉靈帝那會兒朝綱混亂,多少忠臣良将含冤入獄,死不瞑目。胡家便是如此,胡墉因為年紀小只是流放,一同被押送的犯人半路殺了官差跑了。

胡墉一路逃亡,在被追捕的過程中受傷,倒在朱家門口。朱老爺子是個慈悲人,冒險救了他,把他藏了起來。沒幾年晉朝亡了,天下大亂,胡墉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做人,不過幾年就嶄露頭角,被統轄兩湖的秦将軍招攬,是當時年輕一代翹楚。

發跡之後的胡墉,娶了朱老爺子的獨女,也就是胡朱氏。很多人都說胡墉就毀在太感恩上,他壓根轄不住救命恩人的女兒。

想想也挺可悲,這世上人情債最難還,要不然胡氏也不能入門是不是。

“阿蕾在信裏說盈盈要種痘,我這心裏放心不下,就想親自來看看,這孩子從小就多災多難,菩薩保佑她平平安安。”

光聽這話,姜瑤光就覺得胡朱氏比胡氏會做人,胡氏可是不當小女兒存在的。再看衆人神色,竟發現十分迥異。

俞氏臉上帶着恰到好處的微笑,姜瑤光以做了她六年孫女的經驗保證,俞氏其實挺不耐煩胡朱氏。

俞氏真挺想送客的,胡氏一被送到鄉下,胡朱氏就趕來了。為了四姑娘,騙誰呢!這人無利不起早,又打什麽陰損主意,俞氏不動聲色掃一眼梁穎。

大姑娘面上透出喜色,阿娘在給外祖母的信裏提到了四妹,是不是說阿娘其實也不是那麽厭惡四妹,這麽一想,大姑娘怎麽能不歡喜。

二姑娘則是焦急,外祖母怎麽還不替母親說情,阿娘去了莊子,她跪在祖母面前哭啞了都沒有用。

其餘人的表情就很标準了,眼觀鼻鼻觀口。

胡朱氏一直在說三個外孫女,其間一字不提胡氏,二姑娘都要急的出聲提醒了。

後來胡朱氏還是熬不住,開口,“我也有六年沒見我那姑娘啊,怪想她的。”

俞氏微微笑了,“老二家的這幾年信佛,之前是在家裏修行,可前陣子她說家中俗事纏身無法虔心修行,恐菩薩怪她誠意不足,提出想去庵堂,庵堂清苦,我如何能應。最後折衷,在山莊裏修行。那山莊地理幽靜,一應供奉都是上等的,萬不會委屈了她。親家想見她,我這就安排車馬,送你們過去,你們母女也多年未見,多留幾日,好好說說體己話。”

胡朱氏的笑容有點僵硬,明知希望不大,可她還抱着俞氏會松口把人接回來見娘家人,接回來了,才有法子留下,可看俞氏模樣,她是鐵了心要放棄女兒了。在家裏,還有機會和姜安和生個兒子翻身,到了鄉下,跟誰去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