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沒有标題
金老夫人死了,兩府都要守孝,便是外放的姜三爺也要辭官回京。大周以孝治國,甚少有奪情之說,所以一家人老老實實的交接了差事丁憂回家。
早些年,鎮國公與齊國公便将自己這一支的祖墳遷到京城,圈了一塊地供後人使用,還在附近修建別莊供祭拜守孝之用。眼下兩府人都搬進去,別莊第一次入住了如許人,生出一股別樣的熱鬧來。
一番擾攘,鎮國公與齊國公兄弟倆終于閑下來,相對而坐,半響無語。
齊國公清了清嗓子,“咱們雖然要守三年,阿進幾個一年便能出仕,倒也無妨。”只要皇帝不在這一年內駕崩了就成,新舊交替搶班奪權的時候不在場,就虧大發了。這陣子家裏接二連三的死人,出城守孝避避風頭也是好的。
鎮國公唔了一聲,眼皮都不撩一下。
齊國公見他這模樣怪道不落忍的。金老夫人怎麽死的,他已經知道了,若說對俞氏無怨,那是假的,那可是他親娘,想報仇,也下不了手。俞氏是他長嫂,自幼對他照顧有加,又是金老夫人缺德在先,金老夫人幹的事,換成別人家老太太,齊國公得說俞氏幹得漂亮!可輪到自己了,哪能無動于衷。總歸他們只是叔嫂,從此敬而遠之便是,有心避開,一年都遇不上幾回。
最可憐的是鎮國公,齊國公同情的看他一眼,四十年的夫妻之情啊!這幾天,夫妻倆的情形真是應了一個詞,形同陌路。
齊國公開口,“逝者已逝,這事也不能全怪大嫂,過陣子等大家都緩過氣來,大哥好好和大嫂談一下。”
鎮國公沉沉嘆一聲,四姑娘和金老夫人兩條人命,橫亘在夫妻之間,已經不是原諒不原諒的問題了,覆水難收,破鏡難圓。
###
到底只是別莊,地方有限,姜瑤光和三姑娘住一個院落。
見人在鋪床褥,姜瑤光湊上前聞了聞,嘀咕,“總覺得有股子怪味道。”
三姑娘抓起被子聞了聞,皺眉,“這陣子都在下雨,被褥受潮了也只能熏一熏,還不許用熏香,這味道能好聞到哪。”
姜瑤光嘆了一口氣,守孝的規矩着實繁瑣。
收拾屋子的丹眉将兩位只能搗亂的小主子趕到率先整出來的客廳,同時奉上幾碟子瓜果點心。
被嫌棄的姜瑤光和三姑娘坐在炕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姜瑤光撐着臉看窗外,雨淅淅瀝瀝的下着,打落了滿地的桐花,從她這兒望過去,白白粉粉的一片。
“喵—喵—”
短而急促的叫聲喚回了姜瑤光的注意力,低頭一看,兩只貓兒打成一團。一母同胞,然而顯然姜瑤光養的湯團處于下風,被他兄弟壓在下面,只能發出委屈的叫聲。
“圓球。”三姑娘拍了拍手掌。
圓滾滾的圓球睥睨的看一眼肚皮朝天的妹子,昂首挺胸的蹿到炕上,特別威武霸氣的蹲在三姑娘邊上,三姑娘撓了撓它的下巴,“你又欺負湯團了!你是哥哥怎麽能欺負妹妹呢。”被撓的舒服的圓球懶洋洋地喵了一聲。
反觀挨揍的湯團,十分沒出息的蹿到姜瑤光懷裏,細細綿綿的叫喚,那叫一個委屈。
姜瑤光要了一條小魚幹安慰它受傷的小心靈。
得了心愛的小魚幹,興奮地湯團叫個不停,瞄了隔壁一眼,才低頭享用。
“你覺不覺她渾身都透着一股得意勁。”姜瑤光點了點下巴,覺得匪夷所思。
三姑娘忙着安撫炸毛的圓球,“寵物似主人。”
“胡說,我才沒它這麽沒出息呢。”姜瑤光一推湯團的腦袋,将正在享用美食的小家夥推的一個踉跄,轉過身來,不滿的叫了一聲。
姜瑤光不樂意了,從盒子裏拿了兩條魚幹出來。
湯團一瞧,眼珠子跟着姜瑤光的手動,細細嫩嫩的叫,可見姜瑤光遞給了三姑娘,頓時叫聲凄厲起來,一下子蹿過去搶,然後被圓球一巴掌拍回來,在炕上打了一個滾,也不起來,就趴在那兒,眼睛瞪得圓溜溜的。
三姑娘都看不下去了,想還給她,怎奈圓球叼起魚幹就蹿了出去。
姜瑤光繃不住,捶着案幾大笑,眼淚都快笑出來了,“活該,在我院裏稱王稱霸,這下遇上克星了吧。”
湯團趴在那兒繼續憂郁臉。
嘲笑夠了,姜瑤光才拿着吃食将它哄回來。
“雨停了,咱們去祖母那看看。”姜瑤光道,“想來祖母那也收拾好了。”
三姑娘嗯了一聲,站起來。四姑娘去了,俞氏萬念俱灰,令子孫十分擔心,長輩叮囑了讓她們幾個做孫女時時過去陪伴。
兩人各帶了一個丫鬟出門,因是守孝,各人帶的随從也不多,兩人沿着抄手長廊慢悠悠的走。
正要拐彎,突然聽見一細長女聲,“……四姑娘是被五姑娘傳染的,五姑娘虛驚一場,四姑娘卻沒了,聽說四姑娘是個傻的,啧,也太命苦了些!”語調興味盎然。
三姑娘勃然大怒,呵斥,“放肆!”快步轉彎。
姜瑤光慢騰騰的走過去,就見兩個十五六歲的丫鬟戰戰兢兢的跪在那兒,手裏還捏着抹布,想來是在處理廊上積水。
兩人擡眼,認出姜瑤光,當下吓的一顫,恨不得把舌頭吞下去。說閑話叫正主聽見了,尤其正主還是你頂頭頂頭……上級,想死了的心都有了。
“這些話誰教你們說的?”三姑娘粉面帶煞,徹底陰謀論了。
兩人吓得連連磕頭,語無倫次的求饒,就是他們做下人想當然的說法。他們這些別莊上伺候的,一年到頭都見不了幾回主子,難免規矩懈怠,活少人閑,便好論個是非打發時間,姜瑤光淡淡道,“與他們生氣作甚,咱們還是快點走吧。”
兩個丫鬟偷偷松了一口氣。
三姑娘不滿地看着她,恨鐵不成鋼,“五妹你可不能心軟,不收拾了這些嚼舌根的東西,以後誰把你放在眼裏。”
兩個丫鬟頓時懸心,哀哀看姜瑤光,她們覺得姜瑤光到底年幼,心也善。
姜瑤光笑了笑,“下人不懂事,知會管事一聲,自有人教她們規矩。花時間跟她們置氣,犯得着嗎?”扭頭就點了一個探頭探腦的丫鬟,“你去通知管事嬷嬷,就說這兩人背後說主家是非。”
那丫鬟一頓,福了福身飛快跑去傳話。
聞言,兩個丫鬟駭的面無人色,心裏發涼。
姜瑤光不理她們,繞過她們就走。
三姑娘還覺不痛快,依着她當場就狠狠掌嘴,讓她們知道多嘴多舌的下場,方能消氣。
姜瑤光側臉看她,挽了她的胳膊道,“這話她們兩說了,這麽想的肯定還有,我是不樂意再聽到的。罰了她們兩個效果也有限,我讓人告訴了管事的,對方萬不該怠慢,若想保住地位,必會整治一番,後頭也沒人敢嚼我舌根了。”若那管事,這點事都辦不好,退位讓賢便是。
還有那麽一點,當場發作,兩個十來歲的小姑娘求饒起來,她估計繃不住。可若是不罰,依着三姑娘的話就是日後誰把她放在眼裏。交給管事,眼不見為淨。管事自然會罰二人,估計還會拿二人樹典型,以儆效尤。
三姑娘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欲言又止的看着她。
姜瑤光心念一動,捏了捏她的胳膊,“我可沒你想的那麽脆弱,四姐的事我很遺憾。”
不知天花內情抱着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畢竟是她先出天花,緊接着是姑娘也生病了,結果一生一死,難免令人唏噓。
胡氏真正要害的是她,四姑娘實屬誤傷,姜瑤光的确難過,可她不會把四姑娘的死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攬。
真正因四姑娘之死而自責的無以複加的是俞氏。這陣子俞氏精神比四姑娘剛去那會兒好多了,金老夫人的死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她的愧疚感。可即便如此,她依舊沒有完全原諒自己。她信起佛來,在家也是一身居士打扮。
姜瑤光和三姑娘進去的時候,孫媽媽迎上來道,“老夫人在小佛堂念經,大姑娘和二姑娘也在。”
才安頓下就念經,這是姐妹二人沒想到的。
“祖母今天可累着了?”姜瑤光問。
孫媽媽露了笑,俞氏念經之後,整個人都寧靜恬淡下來,比之前心如死灰的模樣好多了,“老夫人精神尚好。”
二人又問候了幾句,便道,“那我們便先走了,過會兒來向祖母請安。”
孫媽媽送二人出門。
守孝的日子乏善可陳,一堆規矩在上面壓着,幸好這樣的日子,姜瑤光只要過三個月。作為曾孫輩,只需着缌麻守三月,不過二房姐妹還有母孝在身,須得三年。
關于小輩滿孝之後怎麽辦,長輩們讨論了一陣。
結論是長房三兄弟都回鎮國公府,他們都在十歲以上,又是男孩,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況且有姜劭勤在,長輩們很是放心。姜瑤光則是送到長公主府去。
三夫人梁氏娘家非京城人士,索性除了讓嫡長子六少爺随姜劭勤回府,剩下稚子稚女依舊留在身邊照顧。
四房姐弟尚且年幼,也送到被侯府外家去。
丹桂飄香時,姜瑤光出孝。不想,當天來接她的卻是九公主。上了馬車,九公主就将她抱到懷裏親了一口,然後讨好的蹭了蹭她粉嘟嘟的臉頰,“小乖乖,跟你說個事,你回去在姑母面前給我說個情。”
姜瑤光誇張的抖了抖,順便一抹臉,看着手上粉紅的唇脂,無奈,“您又怎麽惹外祖母生氣了。”
九公主唉聲嘆氣,也沒什麽,就是把相親對象吓跑了!哪知道這回姑母氣性那麽大,都不讓她進門了。
不久後,別業門前又來了一波人,道奉長公主之命來接人。姜家人糊塗了,不是已經接走了。
來接人的婆子一問,又好氣又好笑,九公主倒機靈,來這搬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