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遇見不順的路途或是事情。

連着幾日并沒有碰見多少坎坷,只是第三日之時,碰見了零零散散的小股流民,卻因着陳馬幾人的兇神惡煞,大路朝天,也各走了一邊。

蔣瑤笙終于琢磨出與陳馬同行的好處來了。

要說她們運道好,一出門便碰見了好人,她不太相信。

她留意了幾天,并沒有發現破綻,只能又問她娘。

趁了夜間在肖鎮投宿,沒了旁人的時候,蔣瑤笙小聲問:“娘,你說陳馬會不會是專門來護着咱們的人?”

徐昭星正在泡腳,講真,連續奔波了這些天,每天就指着泡腳活了。

她一聽,本閉着的眼睛睜開了。

出來歷練了幾日,蔣瑤笙也學會了自己動手做事,如今鋪好了床,正趿拉着繡鞋,坐在床邊,仰着一張滿是疑惑的小臉,臉上還明顯地寫着求解。

徐昭星看了她一眼,沒急着承認,也不急着否認,反問道:“你是打什麽地方看出來的?說給我聽聽。”

蔣瑤笙猶豫了,要說确鑿的證據,還真是沒有,只好道:“娘,我就是這麽感覺的。你看我們幾個扮作男子,沒有一個粗犷的大漢,他們那行人居然從不懷疑。還有,我們讓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面上沒有一絲難色。怎麽看怎麽不像是客商,倒像是護衛似的!”

陳馬身上挂着的青玉符早就收起來了,想來并不是輕易可以露在人前的東西,那一日挂在身前,就是為了讓她打消防備之心。

蔣瑤笙雖說沒有拿出确鑿的證據,但分析的很對。

陳馬幾個,在她面前,也就只差跪着說話了。

這讓她也很不适應,都想給他們頒個金掃帚演技獎。

還是說她可不是逞能的個性。走了幾日,這路上的狀況她也瞧見了,沒了陳馬他們,會不會出點兒什麽事情,她也不敢肯定。

Advertisement

是以,陳馬想怎樣就怎樣吧,依靠人家的武力,還挑三揀四,說不過去。

徐昭星還是不急着承認,又問了:“那你說他們是誰的人?”

“難不成是那個樊爺?”蔣瑤笙的眼睛就沒離開過她娘的臉。

她娘的臉也太騙人了,她都這麽大了,她娘居然還像個新婚的夫人。

且,想從她娘的臉上窺透點兒什麽,幾乎是不可能的。

倒是她,情緒洩露的很快。

其實,她原本是想猜,會不會是姜高良。

她不過才垂了下眼眉,便只聽她娘道:“不是你說的,也不是你想的。你說的那個,沒在半道把咱們截回去就算不錯了。你想的那個,和你差不多,還沒到真正主事的年紀呢。”

蔣瑤笙紅了臉,半天說不出來話。

她心裏有點兒難受,說不想了,哪能真的就不想。

徐昭星泡了個舒坦,把自己的那盆洗腳水放在了門邊,蔣瑤笙的那盆放在了窗下。

她打了個呵欠,吹滅了油燈道:“睡吧,明天一早還要趕路。”

什麽年紀有什麽年紀的煩惱,就算她現在告訴蔣瑤笙,別急,時間會解決一切的。

說不定,蔣瑤笙還以為她在敷衍呢!

那是一句實話,也是一句廢話,聽起來空泛又心酸。

當下沒法解決的事情,除了交給時間,便只能交給命運了。

她們能做的只有一件,努力地将事情的發展方向扭正到她們想要的地方。

躺下了之後,徐昭星想了想,還是道:“我猜,或許那姜高良很快也會離開長安。”

“那他會去哪兒?”

“回家。”

蔣瑤笙便又不吭氣了,他回了家,她去了洛陽,此生估計難有再見的時候了。

幾乎是與此同時,十餘匹快馬出了長安。

等那沉重的城門“咣”的一聲合上,馬兒便嘶鳴着向前飛奔着。

一個白衣的少年追着一個玄衣的男人,道:“爹,咱們還會回來嗎?”

“會。”玄衣的男人斬釘截鐵地道。

只是誰也不知,他們會是以什麽樣的狀态再回到這個地方。

或者是率兵十萬,或者是押解回京,也說不定呢!

馬蹄的聲音并沒有飄出去很遠,“踏踏踏”,時候就快到了。

——

白日裏累,只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夜間睡的香。失眠那個病,自從出了長安,便不藥而愈了。

臨出發之前,徐昭星在屋裏看了她帶來的地圖。

那地圖應當是蔣福手繪的,雖比不上後世的精準,但好歹能夠看的懂。

按照地圖所标,她們已經走了一多半。

争取今日多走個十來裏路,看能不能在日落前趕到峽州。

徐昭星小心翼翼地将地圖收在了包袱裏,如是想。

和前幾日一樣,她上半日仍舊會騎馬。

馬上就是四月了,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官道兩旁的風景也一日比一日好。

或許當真是為了看風景,蔣瑤笙也不肯再坐馬車,非要騎馬。

蔣陸便将多出來的那匹小白馬給了她。

說的是小白馬,體型的大小和成年馬無異。

蔣瑤笙的騎馬技術并不好,尤其是控馬技術很糟糕,可不練,永遠都不會好。

再說了,還有馬車帶着家當,這一路行的相當的慢,比步行就沒快多少。

雪剎扶着蔣瑤笙上了馬,緊張地叮囑了又叮囑,“公子,慢着些。”

再慢,日落前就別想到峽州了。

徐昭星控着馬到了她的跟前兒,叮囑了一句其他的:“上半身挺直,兩腿夾緊了馬肚子,別慌。”

蔣瑤笙點了點頭,誰知道馬才一走,她便身子往後一仰。

“別慌。”

“好好……啊!”

這對白,一上午重複了無數次。

走了約有二十裏,蔣瑤笙也可以像她娘那樣控馬自如了,高興的連腿根兒疼也不在乎了。

午時的太陽,照的人昏昏欲睡。

路過了一小塊開滿了梨花的梨樹林,徐昭星叫了聲:“休息。”

衆人不再趕路,将馬紛紛栓到了梨樹邊。

不用人吩咐,慧潤幾個就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幹糧和一些熟制的風幹肉,分給了衆人。

這個“衆人”,自然也包含陳馬那十七人。

裝風幹肉的包袱基本見了底,慧潤将空包袱抖給了徐昭星看。

誰能知道憑空多出了十七人,又全是男人,一個一個就好似跟肉有仇,吃的那叫一個多。

将她們準備的一月都夠吃的風幹肉,不到七天便吃光。

這也是徐昭星為什麽想在峽州休整的原因了,休息其實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補給。

大家都抓緊了時間休息,陳馬帶來的十七人,有意無意地将徐昭星幾個圍在了內裏。

憑心而論,單憑這一防禦的陣型,也不能斷了那些人的肉。

徐昭星靠在一棵歪脖子梨樹邊,蔣瑤笙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撿着地上的梨花。

一陣風吹來,送來了遠處的馬蹄聲音。

陳馬手按在腰間,明顯的戒備動作。

蔣瑤笙下意識盯着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片刻間,一身白衣的少年映入了眼簾。

蔣瑤笙驚訝,手裏的梨花随風飄落了。

待徐昭星看見了那少年的模樣,又見他跳下了馬,緩緩向這廂走來了,她閉上了眼睛,只當沒有看見蔣瑤笙的癡傻模樣。

這是人生難得幾回癡啊!

那小子別看人長的乖巧,卻生了一雙漂亮的雙眼皮,還有一雙桃花眼睛,也怪不得蔣瑤笙迷的不要不要的。

姜高良到底沒敢直直走到蔣瑤笙的身旁,癡癡看了幾眼,向着徐昭星行禮道:“徐先生!”

徐昭星半眯着眼睛,看他:“你去哪兒?”

“陳留。”姜高良如實道。

和她的猜測一樣,只不過沒猜到這麽快,還能碰到。徐昭星索性說:“那咱們不一道,你可騎快馬,先行一步。”

“不忙,學生要去峽州休整。”姜高良又偷眼看了蔣瑤笙,還微微點了下頭。

這是當她真瞎啊!關鍵是,徐昭星還很配合地又裝了一次沒看到。

她帶口問:“你爹呢?”

姜高良微微一笑:“我爹說若徐先生問起他的行蹤,只讓學生告訴夫人,或許夫人不日就能見到他。”

這話說的,徐昭星怎麽看見很多人在偷笑。

就連蔣瑤笙愣了一下,也笑了笑。

行,她就不該問的,便只當剛才的沒有聽見,什麽都不問了,只道:“我們也要去峽州,既然你也去,那就一道吧!”

“是。”

姜高良又恭敬地行了一禮,擡起頭來,沖着蔣瑤笙傻笑。

蔣瑤笙想是害臊,轉了下身子,別過了臉,想看又不敢看的模樣。

徐昭星嘆了口氣,也別過了臉,主要是沒眼看,更不想承認太虐狗。

一盞茶的功夫過後,再一次啓程了。

緊趕慢趕,倒是終于在日落時分,入了峽州。

峽州東與洛陽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卧龍相接,西望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是長安至洛陽之間的唯一大城鎮。

城裏的繁華雖說不能和長安相比,但比之前幾天投宿的小鎮,已經像樣太多。

徐昭星讓蔣陸去打聽城中最好的客棧。

姜高良卻道:“先生,學生來過峽州,不如讓學生做個向導。”

如此更好,徐昭星當然沒有異議。

姜高良便将她們帶到了春來客棧,要下了二樓所有的上房。

吃了熱飯,泡了熱水澡,徐昭星覺得自己終于活了過來。

她披散着頭發,推開了雕花的窗戶,對着月光深吸了口氣,這時,她聽見從樓下傳來了細碎的說話聲音。

那聲兒好像還有些熟,徐昭星踮着腳,伸頭往下看,一眼就認出了兩人中有一人是姜高良,他穿的那身白衣,在夜色裏格外的好辨認,而與他說話那人的背影…也很熟。

她還來不及多想,就見有人牽來了馬,背對着她的那人翻身上馬,一行十數人,飛馳着離開了。

她探回了頭,記起了今日已是四月初一,想着府中留下的那些人,也該全部走光。又想着,不知慧珠會去哪裏。

她把玩着青玉符,除此之外,再不願多想。

第二日,姜高良自告奮勇要帶她們出門看風光。

話是對着徐昭星說的,眼神還是和昨日一樣,時不時偷眼看一下蔣瑤笙。

估計他心裏是這樣想的:我想帶三姑娘去看風景,我想和三姑娘一道,你們都是電燈泡。

不知是不是他的怨念太深,連徐昭星都被影響,她擺了擺手道:“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

二人獨處什麽的,還是別想了。

徐昭星讓蔣瑤笙帶走了“剎那芳華”,還帶走了蔣陸。

又讓慧圓、慧潤帶着蔣肆去買補給。

她自己獨留在客棧裏,想吃就吃,想睡便睡,落了個清靜和逍遙。

自打來了這兒,就沒獨處過,都快忘記了獨處是啥樣了。

卻沒有清靜多久,陳馬便來敲門。

徐昭星請了他到屋裏坐。

他怎麽都不肯坐,垂了首道:“兄臺,我們是明日啓程,還是後日?”

嘴裏叫着兄臺,卻仍舊是一副奴才樣。

徐昭星想了一會子,笑道:“承蒙兄臺送我等到峽州,兄臺若有事,無需等我。”

陳馬糾結了一會兒,索性直接說了:“夫人,小的是個粗人,不懂假裝,也不會說話。小的一共二十七人,先生說了,以後都歸夫人差遣了。”

“二十七人?”徐昭星懷疑自己不識數。

“另有十人,負責掃清沿途的障礙。出城之時,為了攔住慶福樓的樊爺,落下了些腳程,如今已經到了咱們前頭。”

怪不得,走的時候,沒看見樊星漢去送行。

敢情,是被拖住了。

章得之辦事,還算靠譜,值得表揚。

徐昭星沒說“無功不受祿”這樣的廢話,畢竟連青玉符她也坦然收下了。

反正,她會還的。

甚至還在想,章得之這筆“生意”只有掙的,絕不會賠本。

只是她沒想到自己沒想到的還有很多。

到了日快落的時候,雪剎回來報信說,姜公子帶了三姑娘去城外的古濟道觀求簽,明日才能回轉。

嚇,她倒是小看了姜高良。這蹬鼻子上臉的功力一點兒都不比他親爹差,給他個機會,他就敢帶着人夜不歸宿!

徐昭星的臉都氣綠了,可這會兒城門已經關閉了。

還能怎麽辦?

她在想,等他們回來了,是打死姜高良啊?還是打死姜高良?

閨女肯定也得罰,但肯定不能打死啊。

——

其實古濟道觀就在峽州的東面,去往洛陽的必經之路上。

姜高良帶着蔣瑤笙在城裏轉了一日,把想說的話說了個遍,別提有多痛快了。

兩人都穿着男裝,顧及也就不像往日那麽多。

姜高良還記着他爹讓他拖時間的囑咐,告訴蔣瑤笙那古濟道觀的古濟真人是個能通陰陽的。

旁的事情蔣瑤笙可能不在乎,但姜高良說的有鼻子有眼,說古濟真人能幫陽間的人傳話給陰間的鬼,她怎能不動心呢!

她想托古濟真人問一問,她爹在那邊可還好!

這就不管不顧不聽勸,随着姜高良出了城。

哪知,古濟真人正在閉關。

小童說:“真人後日出關。”

蔣瑤笙正猶豫要不要等。

小童又說:“公子真是好運道,我師傅一年中不閉關的時間,也就只有兩三日罷了。”

蔣瑤笙便想,錯過了這一朝,不知又要等到何時了!

一咬牙,一跺腳,等!

說什麽都要等。

徐昭星一覺睡醒,又等到下午,還不見人回轉,急了。

她叫陳馬套了馬,親自去古濟道觀逮那個蹬鼻子上臉的小子。

姜高良一見了徐昭星,還不等她發難,直接下跪行大禮,把頭磕的咚咚響。

蔣瑤笙在一旁怯怯地看她,解釋道:“娘,聽說這兒的古濟真人能通陰陽,我想托他,托他……”

後面的話她沒有說出口,但她想她娘肯定知道。

徐昭星擡了擡腳,到底沒有踹出去,冷了聲和姜高良道:“當真是好算計,我且問你,是你爹教你這麽做的,還是你自己為之?”

姜高良不能賣爹,只好一聲不響。

徐昭星又道:“你今日便和我說明白了,你爹還讓你幹什麽?他到底意欲何為,咱們敞開了天窗說亮話。”

被逼問的急了,姜高良又叩了頭道:“夫人息怒,此事與我爹無關,是學生,學生就是想……”他轉頭看了蔣瑤笙,便垂頭又不說話了。

他爹交代的事情一定不能辦砸了,他爹可是說了,夫人不僅狡猾,還擅推測。若她猜對了一,二一定不能講。

他爹還說了,若事情辦的好,他的好處自然少不了。

想想可不是,若是能把夫人诓到陳留,他和三姑娘自是能日日見面的。

姜高良打定了主意,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反正,口風一點兒都不露就對了。

他本就生的乖巧,再擺出一副“我錯了”的呆萌模樣。

別說徐昭星壓根兒就沒準備将他怎麽樣,就是準備怎麽樣了,看他的态度,也下不了手。

還能怎麽辦呢?

天晚了,就連她也得在道觀住下。

還有那個什麽能通陰陽的真人,還別說,她也想見一見。

确切地說,她就是好奇,想讓他看一看她,可與常人有異樣。

若那真人是個眼拙的,她再與姜高良算一算總賬。

作者有話要說: 大姨媽來了,思維短路,卡到現在才寫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