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蔣威其實是想反抗的。

可反抗要有用的話,他早就反抗了。

他将餘宏信罵了一路,卻在城門邊收了聲,無他,有人扶他下馬,他斜了一眼,正對上那人怨怒的眼睛。

那人生得極好,英俊的面容,桃花的眼睛,若那眼裏流露出的是情,一定能晃動人心。

可那雙眼睛裏露出來的哪有絲毫的情分,倒是像恨不得砍了他似的。

蔣威一驚,“你,你是……”餘家的崽子!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拉下了馬,一個踉跄,摔的不輕。

他終于明白過來是怎麽回事了,蔣瑤笙不過是在明,而那餘良策卻是在暗。

什麽被俘!什麽要贖金!

全部都是假的。

蔣威倒是想再吆喝幾聲,表示自己寧死不屈。

可他怕死啊,死了就不能花天酒地睡女人了,他還想,這不丢人,沒人不怕死。

是以,蔣瑤笙從馬車上下來,他還往前湊了幾步,喊:“侄女,瑤笙侄女!”

蔣瑤笙聽見了,也沒有回頭,倒是瞧了瞧餘良策。

餘良策知道她是什麽意思,道了句:“放心,你先回吧!我明兒一早再去見幹娘。”

原想着一日是怎麽也回不來的,哪知,晨起走,日落歸,倒是一日打了個來回。

Advertisement

蔣瑤笙回到府的時候,徐昭星剛用過晚飯,小菜還沒有撤下,見她回來,便又叫人擺了上來。

蓮子粥還是溫的,蔣瑤笙吃了兩口小菜,喝了一碗粥,和她娘道:“娘,我把蔣威帶回來了。”

“那是你三叔。”徐昭星哭笑不得。

蔣瑤笙撇了撇嘴:“反正,他又不認我。”

“人呢?”徐昭星問。

“咱這宅子又住不下,他罵了餘家一路,餘哥哥心裏有一股子氣沒處出,八成要把他下到大獄了。”

仿佛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蔣瑤笙說完,還嘿嘿一笑。

徐昭星也不是要管蔣威死活,不過是按照血緣來說,蔣瑤笙跟蔣威近,可瞧蔣瑤笙那反應,還不如沒反應。

不過,她說的對,別說宅子裏住不下,就是住的下,蔣威也不配住進來。

還是大獄适合他。

第二日一早,餘良策來見。

其實頭天晚上,章得之把該說的已經說給她聽了。

餘宏信那廂本就是個不堅定的,自然會衡量哪邊更容易得到好處。

孫子确定就是反賊了,兒子明顯向着孫子,祖父該怎麽辦,還得老頭兒自己衡量。

不過,最好的辦法還得數她給的那條“兵分兩路”的路。

一路圍攻洛陽城,可以替章得之引來薛先。

另一路去攻打峽州,可以替姜舍之立下戰功。

而兩路人馬,雙管齊下,誰也不能說餘家不賣力。

如此,一石三鳥。

——

餘宏信是怎麽和餘季同說的,只有他父子二人知曉。

其實餘季同也有被逼上梁山的意思,誰讓他兒子把女婿送進了洛陽城。

想想這一幫孩子,就沒一個叫人省心的。

女兒自打見了那蔣威一面,就誤了終身。

還以為最小的孫兒會是最好的一個,誰知道,是最不省心的。

對于餘季同來說,他需要考量的僅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做一個眼光銳利的投機分子,還是死守原則?

餘家本就不是世家,而是草莽起家。

不是不講忠義,只是那些個忠君思想到底不如世家根深蒂固。

其實就是那些個從前朝就有的世家,不照樣也歷經了改朝換代,若他們忠君的話,還不得全家一塊兒去死,哪裏還會繁盛到如今。

說起來,餘季同要想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他要怎麽更好地保全餘家,甚至是如何讓餘家出頭!

這就簡單了,有時候危險與機遇并存。

餘季同帶來的兵,果然兵分了兩路。

餘宏信帶領了八萬人,改道去了峽州。

餘季同便領着剩下的人,直接圍了洛陽城,卻是圍而不攻。

先和城裏的人通上了信。

餘季同在信上說了,他要見餘良策。

餘良策還是很怕他這祖父的,蔣瑤笙倒是義氣,同他道:“沒關系,要不我再陪你走一趟。”

徐昭星卻說不行,“你去會讓他誤會我們還在防備。”

這個時候能代表章得之和信任的唯有姜高良。

章得之自然也知曉,他觀察了一日,選定了日落時分,對方正在換防的時間點,讓他倆出城。

也不是出城那麽簡單,餘季同亮了亮手腕,他自然也得有個下馬威讓餘季同看一看。

兩個功夫都還不錯的小子,選了個防備薄弱的地兒,帶了二十三人直接沖出了餘季同的包圍圈。

餘季同派人追了半宿,人沒有追上,回到大帳卻見帳前的守衛都不見了。

他離開大帳,不過一刻鐘的功夫。

餘良策的耳朵靈敏,這時候掀了帳帷,探出了頭。

餘季同一看臉都綠了,轉頭就問跟了自己十幾年的老部将:“打城裏一共出來了多少人?”

“二十三騎。”

“我問你多少人?”餘季同氣急敗壞。

“沒看清。”

這就怨不得人了。

餘季同黑着臉進帳。

餘良策知道自己和姜高良一塊兒掉了祖父的臉面,老早就跪好了,等罵的姿勢簡直是專業。

餘季同哭笑不得,準備開罵,卻又礙于坐在了主位上的姜高良。

這孩子,他是頭一回見。

與他孫兒年歲相當,長相也還不差,比起他孫兒,還多了些許的福相。

他坐在主位上不是不對,不是如今餘季同的心情很不美妙。

該有的勢得有,該有的下馬威也不能少,但該恭敬的時候還是得恭敬。

姜高良站了起來,先行拱手行禮:“餘将軍,晚輩若有冒犯的地方,還請見諒。”

餘季同嘆了口氣,終是一笑。

若說先前,他還有什麽想法,如今那些想法都不敢想。

二十三騎二十五人不止闖出了他的天羅地網,還有兩個神不知鬼不覺潛入了他的大帳,另外的那些個帶着他的五百精兵兜了半夜的圈子。

除了說自愧不如,他還真沒有別的話好講。

不能自己太弱,就不承認對手的強大。

這不是一時疏忽,确實是計不如人。

他道:“公子當真是好計謀,又藝高人膽大,僅兩人就能深入我大營,潛入我大帳。”

誇別人,也順帶誇一誇自己的孫子。

氣歸氣,可再一想,自己敗在自己孫子的手下,這證明了餘家有希望。

姜高良謙道:“哪裏,如何出城,出城了又該如何,全是我爹提前交代好。混進大營之後,也是良策帶着我行走。”

餘季同一聽,臉色好看許多。

敗在章先生手裏,總好過敗在他兒子手裏。

他就說嘛,小的就算争氣,也不至于能有碾壓他的本領。

老的就不一樣了,他有幸聽過章先生講《史》,他确實服氣。

多虧了下馬威,關鍵時刻能讓人變得不太虛僞,能省好多力氣。

接下來,幾乎不費口舌,就是敲定了接下來的戲該怎麽演。

臨別的時候,餘季同說了句大實話:“公子,餘家可是冒着天下大不韪,很可能世世代代都得背負着罵名……”

這一回,姜高良行了大禮,和餘良策一塊兒跪下,道:“餘将軍,我代我爹以及洛陽的百姓謝過你。餘将軍且放心,多的不說,我爹并不是個糊塗人。”

豈止不糊塗,還是個明白人。

既然決定這麽幹了。再多說了,就是矯情。

餘季同到了跟前,去把兩人扶起,還特地拍了拍餘良策的肩膀。

餘良策會意,和姜高良一道,趁着月色出了大營。

出去比進來容易,沒花一刻鐘的時間就摸到了北城門。

守城的正是徐鷹,夜視的眼力也是厲害的不行。

站在城門上遠遠一看,便下令打開了城門。

城門邊早就備好了駿馬,兩個人快馬加鞭趕回府,正是雞鳴時分。

等了不到一刻,章得之便從後院出來。

事情的經過無需多說,結果也是一眼即明,只需等……等薛先到來。

這還得有一出戲,只不過得在府裏演。

這就無需章得之多操心了。

是夜,慧圓和徐鹿在花園裏幽會。

兩個人親親我我了一會兒,說起了洛陽城被圍的事情。

徐鹿嘆氣,悄聲說了句:“你把貼身的細軟放在一個包袱裏。”

“為何?”慧圓緊張地問。

“軍中都在說先生請不來天雷了,若不然怎麽被圍了兩日,還不見動靜。”

慧圓:“就是請不來天雷,也無需收拾細軟啊!”

“你懂什麽!糧倉裏的糧草不多了,不攻自破是遲早的事情。到時你跟着我走,天涯海角,也總好過給人為奴為婢。”

二人竊竊私語了好一陣子,直到那老桂樹後的身影一步一步後退,最後沒了蹤影。

徐鹿這才貼着慧圓的耳朵嘟囔了一句:“真當老子傻了,老子自打會走路,就成了光衛。就她這水平還不如老子五歲的時候。”

說着,還想抱着慧圓親一口,慧圓推開了他,“你快去跟先生複命。”

徐鹿嘿嘿一笑,“我這會兒去找先生不是觸黴頭!我可是瞧見先生到了後院。要知道,先生最煩的是誰到夫人那兒找他。再說了,這光景,也不合适啊!”

慧圓還能不知他說的是什麽,狠狠拍了一下他又伸來的手,身子一扭,轉身離去。

她特地去了一趟後院,收拾了幾件衣裳,還将十幾兩銀子和值錢的珠釵裹到了衣物裏。

薛玲已經從原先的雜物間挪了出來,徐昭星依舊不讓她踏及後院,而是将先前樊星漢和慧珠住過的小院,收拾了一下,讓她住了進去。

慧圓一踏進小院,只見薛玲房間的燈還在亮,她正要回房,卻聽道:“你去哪兒了?”

慧圓轉身,福了一福:“去後院拿了兩件換洗衣裳。”她的手裏拎着個小包袱。

倚在門邊的薛玲沒再說話,冷哼了一聲回了裏屋。

慧圓沒敢再停留,也推了房門,進了屋裏。

心裏想着,也不知道那薛玲有沒有完全相信。

又想着,這幾日且得小心行事,一定不能壞了先生和夫人的事情。

她沒點油燈,摸索着将包袱收進了櫃子裏,還特意上了鎖,将鑰匙放在了陣線籃裏。

經常守夜的大丫頭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睡不踏實。

也不知到沒到四更,慧圓就聽見了房門“吱溜”一聲,很快就聽見有人在她房中摸索東西。

她翻了個身,估計吓了那人一跳。

停了許久,見她不動,那人已經找到了她的鑰匙。

悉悉索索一陣,開了她的箱子,又合上,緊接着摸了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 國慶節暫時加不了更,我本來以為孩子爹國慶節會放假的,誰知道人家不放假,國慶節還得帶孩子,等過完了國慶節恢複日更六千,然後再說加更的事情。

祝大家,國慶快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