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章
演武結束,亢奮不已的皇帝立刻就快步走下了高臺,蕭永和蕭澤緊随其後,蕭羽卻是慢悠悠地走在後頭,跟扶着皇後的段子卿走到一起去了。
“殿下當心,校場的高臺簡陋,您當心腳下。”護在皇後的另一邊,蕭羽貼心地提醒一句。
皇後笑吟吟地看了蕭羽一眼,然後轉頭對另一邊的段子卿說道:“咱們寧海郡王瞧着粗枝大葉的,實則是皇子中最為貼心的。”
“臣媳也是這麽覺得的,”段子卿附和道,“旁的人都是假正經,偏咱們寧海郡王是假不正經。”
“說得是什麽啊,”皇後又對蕭羽說道,“如今吳王不在京中,吳王府裏只剩下幾個弱質女流和不懂事的稚童,可有勞寧海郡王幫忙照顧着些。”
蕭羽忙應道:“殿下放心,兒臣平日裏多得大皇兄照顧,這話就算殿下不說,兒臣也會做到的。”
皇後感嘆道:“有寧海郡王這樣的弟弟,是吳王的福氣。”
“殿下言重了,”蕭羽忙向皇後拱手,“有吳王這樣的哥哥,是兒臣三生修來的福分。”
皇後欣慰地笑着,不再說話。
另一邊,皇帝一踏下高臺,就紮進了一群兵将之中,興奮地尋到灰頭土臉的段子鳴,擡手就在段子鳴的背上拍了一巴掌。
“好小子!”皇帝哈哈大笑,“不辱段毅之名啊!”
段子鳴先是被皇帝唐突的舉動給吓了一跳,當聽到這一句稱贊之後,段子鳴的心頭一熱,連眼眶都紅了。
“陛下謬贊,臣尚且不及先父的萬分之一。”
“那是你不知道,”皇帝笑道,“段毅在你這麽大的時候,連兵法是什麽都不知道呢,打架他會,打仗他哪兒懂?”
段子鳴憨笑着撓撓頭。
“去換身衣裳,随朕進宮參宴。”
Advertisement
“是!謝陛下!”
段子鳴喜笑顏開地應下,轉頭看了田冠一眼,見田冠點頭,便飛速地跑開,瞧見迎面走來的段子卿、蕭羽和皇後時,先匆忙地給皇後和蕭羽行了禮,而後就舉起了右手,笑嘻嘻地看着段子卿。
“這孩子幹什麽呢?”
皇後這話才剛出口,就見身旁的段子卿也舉起一只手,姐弟倆錯身而過的瞬間兩掌相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一個字的言語交流都沒有,段子鳴就快速地跑開了。
皇後眉梢一挑,輕笑道:“你們姐弟倆倒是有意思。”
段子卿赧然微笑:“小時候的游戲一直玩到現在,叫母後見笑了。”
皇後拍了拍段子卿的手,溫聲道:“挺好的,姐弟之間,本就不該因為成長而生分了。”
與皇帝彙合後,段子卿又聽了一通皇帝對段子鳴的誇贊,等段子鳴換好了衣裳回來,一行人才往皇宮麟德殿去。
去往麟德殿的路上,皇帝和皇後共乘禦辇,其餘人便都跟在旁邊步行,左右麟德殿與右羽林軍的營地相隔不遠,若不是被一道宮牆隔開,直行過去會更近。
段子卿跟在皇後身側,時不時地陪皇後說兩句話,蕭永就陪在皇帝那側,與皇帝聊着方才的演武,蕭澤沉默不語地跟在蕭永身後,瞧那笑容滿面的模樣好像是在旁聽皇帝與蕭永的對話,可實際上他只是在神游太虛,而被皇帝欽點伴駕的段子鳴此時卻是跟蕭羽玩兒一起去了。
自從段子卿嫁給蕭誠之後,蕭羽就三不五時地跑去找段子鳴玩,不是去靈韻樂坊就是去湖上觀景。段子鳴原本就正值好動的年紀,念及蕭羽的身份就更加不會拒絕的蕭羽的邀約,于是一來二去的,這兩個人倒是混熟了。後來段子鳴開始去羽林軍訓練,就将田行林也扯進了這個游玩的小幫派裏。
偶然間瞥見哥倆好似的段子鳴和蕭羽,皇帝暗贊蕭羽聰明。
他的這幾個兒子,他其實沒約束過,只要不是什麽擾亂朝綱、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想做什麽,他都不幹預,只在一旁暗暗地觀察他們的成長。
長子蕭誠打小就跟在他身邊,因而最了解他的志向和抱負,并且一直緊跟在他身側全力協助,歷練多年,蕭誠無論是心性還是能力都最合他的心意。可只有忠心的人不适合為君,他一直在等蕭誠生出貪念和野心,若能有那一日,蕭誠必将勢不可擋。
與蕭誠截然不同,次子蕭永從小是在長安長大,看慣了長安城裏的勾心鬥角,亦從中學得一二,有貪念,有野心,只可惜胸襟不夠,能力不足,行事作風總有些小家子氣,還愛走偏門捷徑,不管是在朝堂還是民間,蕭永的風評都不太好。
三子蕭澤像極了他的母妃,生來就帶着一股子自卑和怯懦,因為覺得自己不如旁人,所以也不去争搶,只縮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心度日。可出身皇室,哪裏有明哲保身的可能?
最為聰明的便是四子蕭羽,這孩子瞧着率真,整日都沒心沒肺似的到處玩鬧,從子卿那裏得了一把簫之後更是要把平康坊裏的靈韻樂坊當成自己家了,可該做的事情蕭羽卻一件都沒少做。
他跟上頭的三個哥哥從不結怨,跟蕭誠的關系尤為親近,他的郡王妃是尚書令最疼愛的孫女,他跟朝中許多重臣都是朋友,跟年邁的能一起喝酒,跟年輕的能一起聽曲,能與文人一起吟詩作對,也能與武夫騎馬狩獵,雖說每一項技藝都不出衆,可他卻憑着這些不出衆的技藝混了個八面玲珑,而如今,他又搶得先機跟段子鳴成了朋友,據說最近也跟田行林玩到了一起。
越想越覺得有意思,皇帝忍不住輕笑一聲。
突然聽到笑聲,蕭永狐疑地瞄向皇帝,可見皇帝的神色并沒有什麽變化,似乎也沒有什麽話要說,蕭永蹙眉,暗想他是不是聽錯了。
等一行人到了麟德殿,距離壽宴開始卻還有一個多時辰,機靈的趙康早就在偏殿準備好了的茶點,于是便引着皇帝一行去了偏殿,留下口風緊的宮女在一旁伺候,關緊了偏殿的門,将空間留給這一大家子人。
皇帝對段子鳴的興趣正濃,于是理所當然地拉着段子鳴閑聊起來。
“子鳴現在除了去羽林軍受訓,還做些什麽?”
段子鳴朗聲道:“啓禀陛下,臣每日清早依照羽林軍的作息趕往營地受訓,通常都在午時回府,晌午過後便要開始學習。”
“學習?”皇帝好奇地問道,“都學些什麽?”
段子鳴掰着手指頭數道:“要看兵法、地方志,有關律法和歷史的書也看一些。”
“你看得還真是不少,”皇帝笑笑,“就自己悶着頭看?”
段子鳴搖頭道:“倒也不是,府中主簿博學多才,也有姐姐聘回的客卿給臣答疑解惑,只是臣資質愚鈍,實在是羞愧。”
“客卿?”皇帝看向皇後身邊的段子卿,“是什麽樣的人?”
段子卿忙回答道:“回父皇的話,只是過去三年在外遇到的一位賢士,聊過幾次覺得是個有見識的人,便邀請對方到楚國公府裏做客,陪舍弟多聊聊,總是能叫舍弟長些見識。”
“恩……”皇帝沉吟片刻,又道,“尋個日子,将這賢士帶進宮來給朕瞧瞧,朕幫你們評判評判,若當真是個賢士,就養在府裏,若只是個舌燦蓮花之人,還是早些打發走的好。”
聞言,段子卿姐弟齊聲謝了恩。
皇後瞄了段子卿一眼,柔聲開口道:“孔府的孔九先生不是回京了嗎?”
皇帝一怔,繼而撫掌大笑:“對了對了,孔九回京了!那老頭的性情是怪了些,可若論及學識和見識,那長安城中無人能出其右。等朕與他說說這事兒,他若應了,你們就都去孔府走動走動。尤其是老四,你也到了該長長腦子的年紀了。”
蕭羽咧咧嘴,跟其他人一起應下。
說到學習這事兒,皇帝又想起了蕭誠的兒子,便問段子卿道:“誠兒的長子今年多大了?”
段子卿不慌不忙地答道:“回父皇,大郎君今年六歲了。”
“給那孩子請了先生嗎?”
不管怎麽說,那都是誠兒的長子,得好生教養,這樣日後才能成為弟弟們的榜樣,小孩子最是容易跟家裏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學樣子,長子若能樹好典範,那下面的小不點大多也不會走太偏。
“最近正琢磨着給大郎君換個先生。”段子卿如實答道。
皇帝關切地問道:“可有人選?”
段子卿點點頭:“倒是有,王爺和臣媳都看中了府裏的一個客卿,覺得府裏的人知根知底,其才學也足以教導一個六歲的孩子,就不從外面請了。只是王爺突然離開,倒是沒來得及說這事兒,臣媳正打算尋個日子去找那客卿聊一聊。”
皇帝眯起眼睛,點頭道:“誠兒府裏的客卿朕都認得,都是有見識的人,且品行端正,讓他們去教導一個六歲的孩子正合适。恩,不錯。子鳴也該多去吳王府找他們聊聊,會有所收獲。”
“多謝陛下關心,臣謹記。”段子鳴一邊應着皇帝的話,一邊得意地瞥了段子卿一眼。
這下他可以随意去吳王府裏拜訪了吧?他這也算是得了聖人口谕,看姐姐還有沒有理由限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