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來意

日僞安裝手榴彈的速度快,拆手榴彈的速度也不慢。

每個據點都分配了任務,必須在規定時間,把轄區內的手榴彈全部拆完。

日僞興師動衆,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幾乎出動了沿線所有軍隊。

幾天時間,手榴彈全部拆完,游擊隊也沒出來割電話線。

只是,不能為保護電話線,投入所有部隊吧。

日軍為了守住公路和電話線,想出一個卑鄙無恥的辦法,讓沿村的村民協助聯防。

如果哪個村子的電話線出了問題,馬上槍斃負責看守電話線的村民。

八路軍不是宣布,他們跟老百姓是軍民魚水情嗎?看他們還講不講魚水情?

不得不說,日本人的辦法很惡毒。

割電話線,百姓死,不割電話線,日軍通訊方便,全縣所有的日軍,有如一個整體。

張曉儒接到李國新轉達的命令,區分委決定,暫停對臨雙公路電話線破壞。

張曉儒一臉不甘,他在得知日本人的辦法後,也一直在想解決之道:“老李,真要停?”

李國新篤定地說:“當然,不能因為割電話線,而讓老百姓丢了命。我黨的原則是什麽?全心全意為老百姓做事。暫且讓他們得意一段時間吧,等秋收入冬後,日僞放松警惕再說。”

張曉儒堅持着說:“我覺得,一定有辦法解決的。日本人越卑鄙無恥,越不能讓他們得逞。”

李國新正色地說:“張曉儒同志,這是區裏的決議,必須無條件執行!”

他知道張曉儒鬼主意多,可正因為如此,才擔心張曉儒會亂來。

Advertisement

我黨歷來将群衆的利益擺在首位,如果為了電話線,而導致群衆犧牲,嚴重違背了黨的原則。

此次區裏同意淘沙村搞手榴彈,是因為這個計劃,不僅能破壞日軍的電話線,還能解決其他游擊隊或民兵隊的手榴彈短缺。

但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就另當別論了。

張曉儒還是不甘心:“好吧。如果找到了解決辦法呢?既能保護群衆生命,又能破壞日軍電話線。”

李國新鄭重其事地說:“破壞了電話線,日僞就要拿老百姓出氣,保護了群衆,就不能破壞電話線。就算找到了解決辦法,也要先彙報,等上級研究後才能實施。”

而且,他也覺得,張曉儒不可能找到辦法。

目前,上級首長,都在想着如何解決呢。

既然上級有命令,張曉儒自然不能違反。

組織上的決定,等于暫時放了張曉儒的假。

接下來,張曉儒全身投入到了自衛團和雜貨鋪的事務上。

張曉儒借着維持會長的身份,命令淘沙村十八至四十五周歲的男子,必須接受自衛團的訓練。

魏雨田承諾的十條槍已經到了,雖然都是那種“老套筒”,瞠線都快磨平。

但用來訓練,還是可以的。

初加入自衛團的人,只練習立正、稍息、卧倒、刺槍、劈刀、沖鋒,這些最基本的動作。

這些動作看起來沒什麽用,可一旦遇到打仗,能讓人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并且進行反擊。

自衛團輪訓一百來人,不可能讓他們開槍,但掌握基本的射擊要領還是沒問題的。

魏雨田既然兌現承諾,張曉儒自然也不會失信,槍到的當天,他就正式宣布,王雙善擔任自衛團副團長。

同時,自衛團分為兩個小隊,一小隊的隊長為關興文,二小隊的隊長是張達堯。

王雙善雖然當了副團長,但在自衛團,依然還是光杆司令一個。

自衛團除了王雙善外,其餘全是淘沙村人,他們自然更願意聽張曉儒。

至少,張曉儒不會與土匪勾結。

原本張曉儒考慮,是不是讓王雙善當個小隊長,讓張達堯或關興文當副團長。

後來想了想,覺得給王雙善一個副職更好。

在張家大院,張曉儒有時間,也會跟大家一起訓練。

同時,他還是自衛團當之無愧的教官。

正當張曉儒在教大家如何瞄準時,關巧芸氣喘籲籲地跑到張家大院,找到張曉儒,說:“三哥,有人找你。”

張曉儒心裏一動,不會是李國新吧?

他把槍交給旁邊的關興文,跟着關巧芸往回走。

擡頭看了看天色,現在還是下午,李國新沒道理這個時候來啊。

他們約好傍晚接頭,一來傍晚天色較暗,二來正是家家戶戶吃飯,準備睡覺的時間。

李國新從外地回大雲村,也需要路過淘沙村的。

真被人發現,也不容易惹人懷疑。

如果真是李國新的話,一準是出了大事。

不管如何忐忑,張曉儒臉上顯得很平靜,随口問了一句:“誰啊?”

關巧芸說:“鎮公所的。”

張曉儒心裏的石頭落了地,鎮公所的人來找他,肯定是因為蔣思源的事。

搞不好,是因為狗皮的事。

之前蔣思源讓他收購狗皮,還給了一塊半銀元的“高價”。

回村後,張曉儒将價格改動了,小狗一塊半,中狗一塊六,大狗一塊七。

同時硬性規定,淘沙村不能養狗,必須全力以赴支持蔣思源的生意。

為此,張曉儒第一個帶頭,請張達堯和關興文兄妹吃了頓狗肉。

張曉儒迅速跑回家,看到鎮公所的交通員王樸堂,馬上笑吟吟地迎了上去,順手還拿出一包煙,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支,笑吟吟地說:“王兄弟,辛苦了,抽煙。”

如果李國新在的話,一定會覺得這煙眼熟,因為還是那半包。

王樸堂接過煙,捋了捋煙身,說:“蔣鎮長讓你馬上去趟鎮公所。”

王樸堂個頭不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

但他有個特長,記憶力比較好,而且腿好,一天跑十個村子,什麽事都沒有。

張曉儒連忙掏出火柴,劃燃後護着火苗送到對方面前,随口問:“知道什麽事嗎?”

王樸堂吸了口煙,随口說:“警備隊的常大隊長和新民會的顧問川夜濑不逢來了,好像是為了老軍莊的事。”

張曉儒忙不疊地說:“我收拾一下,馬上走。”

王樸堂突然說:“張會長,蔣鎮長說了,你家醬菜不錯,讓再帶點去。”

張曉儒微笑着說:“沒問題,等會也給王兄弟帶點嘗嘗鮮。”

喬子清做的醬菜,陸續可以開賣了。

農村人一般都會做醬菜,但有條件做,并且做得這麽好吃的,并不多。

喬子清做的醬小菜甜、鹹、嫩、脆,醬香濃郁,味道鮮美,吃過的人都說好。

現在,淘沙村的醬菜,已經小有名氣。

很多人特意跑來淘沙村,就是想買點醬菜。

原本容易爛掉,甚至得喂雞喂鴨的蔬菜,經過喬子清一加工,群衆争着要,搶着買,價格自然也很好。

如今張曉儒的雜貨鋪,醬菜收入,占到全部利潤的三成。

張曉儒特意買了十幾個大缸,一字擺在院子裏,畢竟醬菜的品種很多,農村裏的黃瓜、白菜、蒜、蘿蔔、辣椒、豆腐,都可以腌。

他的要求是,醬菜的利潤,要占到雜貨鋪的七成以上。

王樸堂聽說自己也有份,臉上露出了笑容:“多謝。”

王樸堂是鎮公所的交通員,接觸蔣思源較多,對鎮上的情況很了解。

畢竟,很多事情,都需要王樸堂傳遞消息。

而傳遞的消息,全部得記在腦子裏,時間一長,王樸堂自然而然掌握了很多信息。

“王兄弟是蔣會長的心腹,以後多多關照。”

王樸堂自謙地說:“我算什麽心腹啊,就是個遞話的。但淘沙村的事情,一定放在心上。”

張曉儒微笑着說:“多謝王兄弟。鎮公所的事情,全得你傳遞,交通員非常重要。蔣會長能處理全鎮的事情,多包你這雙快腿。”

王樸堂面帶得色地說:“我沒什麽特長,全靠跑得快,不敢耽誤蔣會長的事。”

張曉儒的話,聽在耳裏很是舒服。

到鎮公所前,張曉儒已經知道了常建有和川夜濑不逢的來意,提前作好了心理準備。

常建有并沒有帶日軍來,而是帶着原來的宣撫班長,現在的新民會顧問川夜濑不逢。

可見,日軍對老軍莊的态度。

如果日軍不使用武力的話,要如何才能收服老軍莊呢?

或許,這就是常建有來三塘鎮的用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