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事件
姚志華掩飾地咳嗽兩聲:“下周我請假去滬城, 連來帶去,大概要一星期左右, 考完試我就回來,你們娘兒倆自己在家好好的。”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他先沒說明, 是以事假的理由請假去滬城,參加研究生考試。江滿了然點點頭:“知道了, 你走你的。”
他一走,江滿帶着暢暢, 每天除了弄點吃吃喝喝,便閑得去樓下跟鄰居們聊大天。
晚飯後散步遇上劉副局長的老婆張大姐,關切問了一句:“小江啊,你們家小姚這幾天請假幹嘛去了,沒什麽事兒吧?”
“沒。”江滿說,“去滬城一趟,說是學校有啥事兒。”
張大姐搞婦聯工作的,特別喜歡關心人, 繼續問道:“大學都畢業了,回學校還有什麽事兒啊?”
“不太清楚。他們教授打電話叫去的,不知道什麽事兒。”江滿道,“反正他們教授老想着把他弄回去搞學術, 說他可以給人民群衆寫出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
張大姐便接了一句:“對對對, 我們家老劉還說呢, 小姚是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作家。”
“姚志華也說呢, 說整個局裏,就劉副局長最能理解他了。”江滿笑。
遇上周局長的老婆,姓王,是個老師。江滿領着暢暢散步遇上了,主動打個招呼。王老師過來逗逗暢暢,江滿就跟人家聊上了。
“王大姐,你說現在小孩幾歲上學好啊?六歲還是七歲呢,我們家暢暢六月底生的,要是六歲上學是不是有點小了?”
“那是小了,肯定班裏頂小的。”王老師看着暢暢,“你們暢暢這才幾歲呀,幼兒園都還沒上,小江你真重視教育,這就盤算上小學的事兒了。”
“那是,快四歲了,我盤算給她上幼兒園呢。”這年代幼兒園也沒有規定年限,反正就是玩,江滿說,上兩年幼兒園就入學小學,怕她太小了跟不上。
王老師:“那不一定,年齡小也不一定跟不上,年齡小不是關鍵,小孩聰明好管就行。我以前也教過六歲上學的孩子,人家那小孩聰明,比好多大的都強多了……”
王老師果然對這個話題很有心得,剛吃過晚飯也沒啥事,搖着蒲扇在樓下院子裏乘涼,就旁征博引,經驗說法,跟江滿聊了半天孩子上學的事兒。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王大姐您果然是搞教育的。”江滿真心恭維道,“看您家裏孩子也争氣,等趕明兒您有了孫子孫女,肯定都能教育得特別好。”
“哪裏哪裏。”王老師笑得開懷。
江滿話題一轉問:“我聽說您兒子找對象了?打算啥時候結婚呢?”
然後兩人就從兒子找對象聊起,聊到兒媳婦,一路聊到結婚新三大件,縫紉機,收錄機,黑白電視機。
這年代誰家有臺電視機就是土豪了。
“王大姐,您買個黑白電視機也不少錢呢,幹嘛不買個彩色的,我瞧着,黑白的過幾年怕要落後了。”
“不好買啊,國産的也一千多呢,有票也得等個小半年,進口的就更別說了,還得托關系、有渠道。”王老師道。
東拉西扯聊了半天,臨走時江滿忽然說:“王大姐,其實您真要打算買彩電,我倒是有個路子,進口的,日本索尼,14寸您看行不?我估摸着也就一千來塊錢。”
王老師睜大眼:“真的假的?進口的不可能這麽便宜。”
江滿笑笑:“王大姐,我拿這事忽悠您幹嘛呀,您不信那就算了。”
王老師一把拉住她:“真的假的?哎小江你別忙走,你跟我仔細說說。”
“是這樣的。”江滿說,“我家有個親戚,是在滬城跟日本人做進出口生意的,他能拿到,而且不用等那麽久。他呢倒不是做家電進口的,是做出口的,所以您要是要,就一臺的話不難辦,讓日本客商以自用的名義帶過來,手續就簡便了,很快的,跟日本國內一個價。”
“哎呀,小江你還有這樣管用的親戚呀。”王老師頓了頓,“這……能行嗎?那人家真能弄來,一轉手就得賺不少錢呢。”
江滿笑道:“瞧您說的,我們家挺好一親戚,關系很近的,她還能加我的錢嗎。”
像姚志華自己說的一樣,他考這個研究生幾乎毫無懸念。
考完試他就回來了,照舊上班。一個月後,第一手拿到分數的老教授等不及他打電話去問,直接給他拍了個電報,趕緊來吧,你考上了。
“英語57。算你們娘兒倆一功。”姚志華回來跟江滿說。
“這麽少?”江滿咋舌,“還沒及格呢,白瞎了我們娘兒倆教你。”
“你知足吧。”姚志華白眼,“我這就是多的了,有個跟我一起考上的,英語考了9分。”
“……”江滿有點無語,“9分也能考上?”
“那沒辦法,專業課考得多。”姚志華得意洋洋,他高考時都不算英語成績的。“我是今年報考我們學校研究生的總分第一。”
兩口子也不着急,也不張揚,沒事人似的又上了一個多月的班。
一直等到了七月份,周局長家的進口彩電都到了,江滿沒去,讓王老師自己去取貨。王老師歡歡喜喜跑了一趟滬城拿回來,還專門給暢暢送了一大兜子水果點心來。
當然這事誰也不會聲張。這要聲張出去,江滿也不用幹別的了,找她托關系買彩電的人能排隊。
七月底,安心領完了七月份的工資,姚志華拿着正式的錄取通知,去找局長簽字。
據說局裏幾個主要領導還開了個小會,讨論放不放人。放人吧,其實有點沒面子,咱們一個市人事局,分來個大學生,結果才不到半年人家就不幹了,走人了。
而且在不少人眼裏,姚志華這小子簡直是自毀前程。哪裏想不開呀,考個什麽研究生,再耽誤三年,大半是畢業後在哪個高校當個老師之類的,能比在他們局裏有前程?
姚志華去找局長簽字,江滿就在家裏開始收拾行李,打算再一次展示她高超的搬家技能。
姚志華回來一進門,就抱着閨女舉高高,轉了一圈。
“爸爸,局長簽字了嗎?”
“嘿,小人精,你也知道簽字?瞧把你能耐的。”姚志華好笑地捏捏她可愛的嘟嘟臉,伸頭到卧室看看江滿,便笑道:“簽了。”
拿了簽字的手續給她看,“江滿同志,挺厲害啊,局裏幾個領導專門開了個小會,讨論決定放人,支持我去繼續學習深造。”
“我看看,我看看。”暢暢踮着腳,扒着爸爸的胳膊。姚志華于是蹲下來,把文件展開給她看。
小姑娘根本不認字,偏還挺認真的,裝模作樣看了一下,看不懂也傻樂呵。
“你們爺兒倆,別傻樂了。”江滿推推姚志華,“趕緊收拾東西,盡早過去也好早做安排。”指指書房,“你那些書,你負責收拾好。”然後拍拍暢暢的小腦袋,“暢暢,媽媽在客廳放了個大紙箱子,你的玩具你自己管,都收進去,放好了。”
☆☆☆☆☆☆☆☆
82年8月初,一家三口又搬了一次家,租了個石庫門房子,在滬城安頓下來。
房子不大,應該是民國時建的“新式石庫門”,讓江滿一眼看上的是它有衛生間,不像老式石庫門,一般都沒有衛生間,還得考慮每天倒馬桶的問題。
然後安排暢暢上幼兒園的事情。
暢暢四歲了,這個年代讀幼兒園正好。這年代幼兒園本身沒那麽受重視,也就沒那麽正規,一般是企業、街道自己辦的,收職工的子女。姚志華跑了一趟,教授出面給聯系了一下,暢暢就順利進了他們大學的附屬幼兒園。
趁着還沒開學,江滿馬不停蹄開始找店面。她把範圍劃定在幼兒園附近,最好就在幼兒園對門,結果跑了一趟,有點失望。
“我看了一圈,幼兒園對門沒有空着出租的店面。”她一邊洗菜,一邊抱怨道,“往東是哪個單位的圍牆和大門,往西一溜兒店面,開的都是什麽店呀,鹵味店,豆腐店,一家書店,兩家小吃店,居然還有理發鋪,這些人也太不會做生意了,這麽好的地段,不做小孩生意,浪費地方,轉給我多好呀。”
然後說,她在幼兒園那條街拐角,找了個還算合适的招租店面,下午再去看看,合适就租下來了。
“離幼兒園其實也不遠,出了幼兒園大門往西走,兩百米的樣子,正好又在花園小學放學的路上了。”
“做小孩生意,賣童裝?”姚志華把切好的肉絲裝進盤子裏。
“不賣童裝。賣童裝我原先是就想着掙錢,再說以前暢暢不是還沒上幼兒園嗎。”江滿關上水龍頭,把洗好的茄子遞給姚志華切,然後伸頭看看坐在餐桌旁邊偷吃糖拌西紅柿的閨女,“暢暢,別吃太多了,留點肚子吃飯。”
小姑娘先吃被媽媽發現了,也不着急,笑嘻嘻滑下椅子,聽話地去玩了。
江滿回過頭來,頗為得意地宣布:“我要開個面包店。”
姚志華側頭看看她:“你會烤面包?”滿滿的懷疑語氣。
“會一點兒。你看我以前給小孩蒸的生日蛋糕,不是挺好的?”江滿眼神睃着他,“不會也可以學啊,我以前在面包店打過工的,多少會一點,學起來也快。”
“……”姚志華頓了頓,也不追問,拿了菜刀切茄子,切滾刀塊。
江滿便開始刮土豆皮,打算做個土豆燒茄子,炒個豆角炒肉,粉皮湯,三口人兩菜一湯,再給暢暢蒸個雞蛋羹,足夠了。
“小孩多,賣面包應該生意不錯。”姚志華問,“怎麽想起來開面包店了?”
“我在周圍看過了,轉完了前後兩條街都沒看到有面包店。”江滿看看暢暢,頓了頓,停下手裏的菜刀,“我喜歡烘焙店,一直很想開個面包店來着。你想想,就在幼兒園旁邊,等我們暢暢放了學,她就可以一路跑回店裏來,看着滿屋子面包甜點,多幸福啊。”
她上一世,沒有父母,從小是個孤兒,在福利院長大。小時候倒不會挨餓,能吃飽,只是福利院很少有零食。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對面開着兩家烘焙店,其中一家是她同學家裏開的,每次放了學,那個同學就小鳥兒一樣跑回面包店,門外都能聞到烘焙的奶油香味,那時候特別羨慕她。
不光孩子,她覺得開個面包店,投資不大,掙錢不少,每天泡在烘焙的甜香裏,又不會太忙,想想就挺惬意的。
江滿停了停,把削好皮的土豆沖洗一下,伸頭沖客廳喊了一聲:“暢暢,想不想上幼兒園?”
“想啊。”小姑娘慢慢悠悠、甜甜軟軟的腔調。
怕小孩入園難,江滿每次領着她經過幼兒園門口,就指着跟她說,看見沒,幼兒園多好玩啊,有很多小朋友,還有滑滑梯。所以小姑娘一直對上幼兒園不光不怕,還挺期待的。
“等你上幼兒園了,媽媽就在幼兒園門口開個面包店,每天烤各種好吃的面包和甜點,你放了學就可以來店裏找媽媽,好不好?”
停了停,小姑娘咕咚咕咚跑進來,黑眼睛亮閃閃的:“媽媽,真的嗎?”
“當然真的。”江滿說,“媽媽從來不騙人。”
小姑娘歡呼雀躍地跳了一圈,伸個大拇指:“媽媽你太厲害了。”再來一句,“媽媽,我長大了也要烤面包。”
江滿撲哧一笑,忍不住逗她:“你前天在街上玩的時候還說,長大了要賣氣球呢。”
“有嗎?”小姑娘眨眨眼睛,睫毛撲閃撲閃的,嘻嘻嘻笑得眯起了眼睛,“我現在又想烤面包了,長大了跟媽媽烤面包。”
“不跟爸爸上大學呀?”姚志華覺得應該給小孩一個更高大的目标。
果然,小姑娘為難了一下下:“那我……那我先上大學,上完大學再烤面包。”
反正是離不了烤面包了,三口人笑鬧着,收拾吃晚飯。
要說搬來滬城有什麽遺憾,大概就是海鮮沒有在藍城吃得那麽方便便宜了,江滿喝着粉皮湯,懷念了一下藍城一毛錢一斤的蛤蜊。
附近沒有特別近的公園,三口人晚飯後就去姚志華的大學校園散步。還在暑假,校園裏挺安靜的,偶爾有本校的教職工,或者附近的居民來散步。
拐進大門沒走多遠,姚志華努努嘴:“喏,我同學,孟學春。”
江滿打量了一眼,瘦瘦的一個年輕人,跟姚志華年紀相仿,中等個,戴個眼鏡,騎個自行車,老遠看到他們,就騎車往這邊來了。
江滿心說,這就是搶了姚志華留校名額那位呀。
“哎呀,姚志華,又看見你了。”孟學春主動打着招呼,挺熱情地把車騎了過來,“嫂子好。志華,你女兒都這麽大了呀。”
江滿以前到姚志華學校來過不止一次,還在食堂吃過好幾次飯,他同學不少都見過的,但叫不出名字。看看這個孟學春,不記得,感覺對方應該認識她的。
“四歲了。”姚志華笑道,“這方面你落後了吧,準備啥時候結婚呀?”
“哎,要準備結婚的,也不急。”孟學春問道,“志華,我聽說,你考研究生回來了?哎,你說你怎麽想的啊。一開始聽說你分配去藍城,又聽說進了市人事局,大家都替你高興,我還跟幾個同學說呢,你文筆好,腦子好,那麽有才華,往後肯定是仕途得意,再見面大概得叫你領導了。多好的工作啊,你怎麽又忽然考研究生了?”
“想再多學習深造一下。”姚志華笑笑,“工作幾個月,覺得還要再學習,就回來了。”
“嗐,真不知道你怎麽想的,你都不知道大家多羨慕你。”孟學春一副推心置腹的口氣,“你說你,再讀三年研究生,也未必能有這麽好的單位,還少拿三年工資呢,你從農村出來容易嗎,圖的什麽呀。早知道這樣,我真該跟你換換才對,我是更願意去機關單位呀,沒進去,倒讓學校硬留下了。”
“人各有志。我這人胸無大志,喜歡簡單的生活。”姚志華笑笑,“沒法子,我媳婦現在開進出口公司,眼下又籌備開店,經濟上我不愁,三年工資我無所謂,人生一世,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這不是就任性了一回嗎?”
孟學春噎了一下,看看江滿:“嫂子還開公司?”頓了頓,神色将信将疑,“我記得……嫂子你跟志華是一個村的?”
江滿秒懂他的潛臺詞,便笑笑:“一個村的,我們公司,就是做當地農村特色産品出口的。”
孟學春:“嫂子挺厲害的。”
“一般般。”江滿笑了下。
“學春,你這是要幹嗎去呀?”姚志華開始趕人。
“我,出去買個東西。”孟學春推着自行車,揮揮手,“那什麽,改天有空找你,咱們幾個在滬的同學聚聚。”
“你趕緊忙去。”姚志華揮揮手,便自顧自跑去領暢暢。
大人說話,小姑娘大概不耐煩聽,這會兒已經跑去旁邊花壇采花去了。姚志華過去一看,小姑娘揪了幾片月季花瓣,仰着臉放在鼻子上,用鼻子吸住,自己樂得咯咯笑,一臉的憨态可掬。
“嗬,暢暢,咱這嘴巴再撅,就跟小豬一樣了。”江滿逗她。
小姑娘噗地吹起幾片花瓣,自己哈哈笑着,跑開了。
“慢點兒。”江滿喊了一聲,扭頭看看姚志華,卻見這哥們一臉得瑟。
“媳婦兒我跟你說,這個孟學春,你往後遇見了不用理他,這個人說話,你聽着可好了,你越琢磨越不知道幾個意思。”
他鼻子裏哼哼兩聲:“跟我比,上大學時候就喜歡跟我比,他跟我比什麽呀,拿什麽跟我比?他怎麽留的校,當誰不知道呢,他未婚妻的姑父給他出的力,市裏一個什麽幹部,你是沒見過他那個未婚妻,麻紡廠的,你看他人長得也不醜吧,找那麽一個未婚妻,大.麻袋包一個,他還真敢來跟我嘚啵?扒眼照鏡子。”
完了又不放心地交代:“往後一個學校,很容易就遇見了,你不用理他。”
“有什麽好在乎的。”江滿道,“三年後你研究生畢業,碩士,跟他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我才沒在乎他呢。”姚志華說,“誰叫他先來招我。”
“這人一聽就很事兒。”江滿笑道,“那你就不怕他到處跟人講,說你靠媳婦養,吃軟飯?”
實際上姚志華稿費養家也綽綽有餘了。
“愛講使勁講。”姚志華毫不為意,“我怕他說?娶個漂亮能幹還會掙錢的媳婦,那也是我能耐。有本事他也找一個?”
聽起來小孩子賭氣似的,實則姚志華這家夥肚子裏的彎彎繞也不少。
他故意跟孟學春嘚瑟,當然就不怕他到處說,盡管說出去,省得老有人明裏暗裏議論他,說他一個本科大學生,如今都研究生了,娶了個農村媳婦沒文化。
三口人溜達一圈回來,江滿就問暢暢,喜歡什麽顏色的小包包。
“媽媽給你做一個小書包。”她拉着暢暢比劃了一下,這年代小孩的書包都是黃帆布包居多,街上根本見不到雙肩包,江滿也不想自家孩子太出風頭,糾結了一下,是給閨女做個單肩包,還是斜挎包。黃帆布包不光不好看,小姑娘用也太大了。
“幼兒園小孩,又不上課學文化,不用帶書包。”姚志華說。
“要準備的,小孩小,我都打聽過了,人家老師會讓多帶一條褲子,提防尿濕了沒得換,還可以帶小手絹什麽的。”
她比劃一下,暢暢自己選擇了斜挎包,還指明了要藍色的,這麽點小孩也會挑顏色了啊。
江滿就去裁縫店買了些合适的碎布頭,給她做了一個小小的藍色斜挎包,看看街上的流行趨勢,便縫上了一圈白色小荷葉邊,中間用白色布料貼了個花朵圖案,一角用藍色絲線繡了“姚暢”的名字。
縫好了小姑娘背上試試,自己背着美了半天,去把她的小人書拿了幾本裝進去,跑出來給姚志華看:“爸爸爸爸,看看,我也要上學了。”
“嗯,是個上學的樣子了。”姚志華誇了一句,“我們爺兒倆一起去上學,讓媽媽開店給我們掙錢花。”
“我還沒有本子,還沒有鋼筆。”暢暢拉着他,“爸爸,把你的鋼筆給我。”
姚志華不禁失笑,這小人精,忙蹲下來跟她說:“你去上幼兒園,唱歌,跳舞,玩,不用寫字的,也不用鋼筆本子。”
江滿收拾好針線從房間出來:“暢暢,去吧你的小手絹找一條帶着。”
都給收拾好了,江滿跟姚志華說:“明天你跟着送去。”
“行啊。”暢暢倒比姚志華先開學了,姚志華答應着,“你明天要忙什麽?烤箱什麽的到貨了?等我送完暢暢去幫你搬。”
“不去店裏。我也一起送暢暢。”江滿說,“我們閨女上幼兒園了,多大的事情啊。”
她記得擱在她前世生活的年代,小朋友入園,入學,都是大事情,好多學校還要舉行隆重儀式呢。生活要有儀式感。
于是兩口子收拾得漂亮點兒,小姑娘更得收拾得漂漂亮亮,手拉手一起送去幼兒園。到了一看,好家夥,哭的哭,鬧的鬧,很多孩子不願意呆裏邊的,各種哭鬧賴皮,賴在地上打滾的,不願意離開大人。
再看看他們家小姑娘,好奇地東張西望,瞅着別人一臉納悶,這些小孩哭什麽呀,發生什麽事了嗎?
兩口子把暢暢交給老師,也不黏糊,就準備走人了。
江滿蹲下來囑咐暢暢:“我們暢暢最棒了,才不哭鬧呢,好好上幼兒園,聽老師的話,放學媽媽就來接你了。”
小姑娘點點頭,揮揮手,坐在小椅子上沒事人似的。于是江滿拉着還有點不放心的姚志華,當機立斷趕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