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孩子的想法

姚志華“什麽饑餓營銷”

“顧客來晚了買不到, 就會覺得我這裏東西好吃,生意好不夠賣, 就是緊俏商品。”江滿道,“哎你先別管這個, 還是先關心一下咱們的午飯吧。”

“下館子啊。”姚志華理所當然地說, “不然怎麽弄這都快十二點了,我們再買菜, 再回家做飯,再等吃完, 得什麽時候了別說你店裏還得有人。”

話音剛落,就像為了給他證明似的,進來一對拎着菜籃子的老夫妻,互相攙扶着,頭發都白了。老奶奶進來問道“你們家賣面包的”

“哎喲阿姨,真對不住,我們家面包賣光了。”江滿抱歉地迎上去,“我沒以為這麽好賣, 昨天烤了兩爐,放學小孩多,剛才都賣光了。要不”她轉頭看了看,“還有點月餅, 要不您嘗嘗”

免費品嘗盤子裏的早讓一波小孩吃光了, 江滿說着, 便随手拿了一塊五仁月餅, 一掰兩半,遞給老奶奶一半,又遞給老爺子一半。

“年紀大了,吃不了太甜的。”老奶奶擺擺手。

“那您嘗嘗這個,椒鹽五仁的,裏邊花生核桃都是弄碎的,沒有糖。”江滿随手又掰了一塊椒鹽月餅。

老奶奶大約有些不好意思了,便接過來咬了一口,吃完跟老爺子品評道“還真不甜,挺香的,不硬,你能咬動。”

老爺子聽了,便也吃了一口,細細品了品,指着叫老奶奶“買兩斤,買兩斤。”

江滿便主動拿托盤幫老奶奶夾了月餅,五塊一包,包成兩包,又把三塊随手包成一小包,給老奶奶放進籃子裏。

“就要兩斤,別給多了。”老爺子說。

“買兩斤送半斤。”門口寫着呢,估摸着老兩口也沒注意看,江滿笑道,“五塊一斤,我還能掰下來一半嗎,送您三塊。”

“這姑娘會做生意。”老奶奶拎着籃子,一手扶着老爺子往外走,回頭問了一句,“姑娘,你明天還烤面包嗎”

江滿說烤。老奶奶便說“那我們早點兒來,老頭子牙口不好,就吃點松軟的。”

“說的好像你牙口好似的。”老爺子嘀咕一句,老夫妻倆便相互攙扶着走了。

“瞧見沒,這就是饑餓營銷。”江滿跟姚志華示意了一下,當然人家營銷是故意制造“饑餓”,她這是真賣光了。

“江老板是挺精的啊。”姚志華揶揄道,“而且這老公母倆,穿着打扮看着經濟條件不差,你這又拉了個老主顧。”

“估計有退休金的,老爺子那派頭像個老幹部,口音北方。”江滿笑着擡擡下巴示意,站在店門口瞧着慢悠悠走遠的老夫妻倆。

“得有八九十歲了吧。”姚志華也走過來,站在她身後看,“希望等我們老了也能這樣,八九老十了還能走得動。”

“所以好好活,過好每一天。”江滿說,“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老了也不缺錢,有錢花,出門散個步都有保姆和狗狗跟着。”

“”姚志華不滿地瞥了她一眼,好好的溫馨話題,怎麽就一下子扯到了保姆和狗了,老伴兒和孝順兒女她丢哪去了

兩口子站在門口看,暢暢就跑了過來,從爸爸媽媽腿中間擠進來個小腦袋“我看看,我看看。”

“不看了,老奶奶走遠了。”江滿拍拍閨女的小腦袋,重新回到重要話題,“吃什麽再磨叽一會我都餓了。”

暢暢“下館子,吃小雞。”

“你還有肚子吃小雞你剛才吃了一肚子面包月餅。”江滿無奈搖頭,她忙得分身乏術,一不留神小姑娘就只管吃,其實有點擔心她吃多甜品不消化。

“暢暢,不能一下子吃太多面包點心,會肚子疼的。” 江滿囑咐道。

“哦。”小姑娘漫不經心答應一聲。

于是江滿加大了告誡力度“吃太多甜食最容易長醜了,還會長小黑牙,又胖又醜,記住了哦”

“記住啦。”小姑娘慢條斯理的。

“自家開店,她也就剛開始吃個新鮮,估計不用幾天,你叫她吃都沒這胃口了。”

姚志華不以為然,他其實一直覺得小孩子胖胖的才好看。

可江滿主張健康均衡,為了鼓勵小姑娘多吃青菜水果,就喜歡跟她說“光吃肉長胖長醜”之類的,偏偏他們家小姑娘愛漂亮,最怕長醜。

姚志華一直覺得好笑,這麽點小孩,怎麽這麽愛漂亮。這年代樸素為美,瞧她這個媽怎麽教的。

這麽一說江滿就有點冤枉了,其實她也沒刻意教過啊。他們兩口子,都是衣着整潔的人,經濟條件好一些,給孩子買衣服就舍得,也講究一些,再說小姑娘天生愛漂亮,哪裏是誰教的。

三口人擠在門口商量了一會兒吃什麽,娘兒倆繼續看店,姚志華便去幼兒園對過的一家小吃店,點了一個炒小雞,一個青椒土豆絲,叫老板先給炒菜。

這年代也不擔心地溝油,小館子味道還不錯,對付了一頓午飯,姚志華回學校,江滿把暢暢送去幼兒園。

回到店裏,再來幾個顧客,下午三點鐘不到,月餅也全都賣光了。

江滿只好認命地去和面揉面,拌餡料,争取今天晚上多做點兒。

一邊烤月餅,一邊還得應付顧客,再有人來,她也只好抱歉地跟人家說賣光了,想吃明天早來。

當天下午,剛出爐的月餅,帶着溫熱又賣了一些。有的顧客買回去嘗過了,還跟別人推薦,說這家月餅現烤現賣,用料實在,味道真不錯,反正比商場裏好吃也劃算。

沒辦法,經濟剛剛搞活開放,用比較正式的話說,就是人民群衆日益發展的物質需求還得不到充分滿足,月餅這樣節日應景的東西,江滿做不上賣的了。

等姚志華下課來到,江滿開始跟他嘆氣“晚飯你想法子解決,暢暢交給你,我得加班。”

“這就是你選的比較清閑自在的店。”姚志華笑,“算了吧,橫豎你一個人,烤多少咱賣多少呗,一天到晚的還不回家歇歇去。”

“我剛開業,總不能讓貨架空着吧”江滿哎了一聲,“臨時也不好招工找人,找人一下子也不上手啊,我估摸着等過了中秋節,不賣月餅就不能那麽忙了。”

“到中秋節還有大半個月呢,你真能行”姚志華看看江滿,“這麽着吧,我去買點飯,我們就在店裏吃吧,吃完了你忙你的,我帶暢暢。”停了停,“我恐怕也沒法給你幫忙,我今晚事兒也不少呢,還有個約稿,再拖人家編輯該催了。”

“那行,你去買飯。”江滿揮揮手,看看自家小姑娘,安靜地趴在桌子上,自己拿彩色鉛筆畫着玩,便走過去,“暢暢,你畫什麽呢”

“喇叭花。”小姑娘說。

江滿看了又看,一大一小兩個套着的紅色圓圈,是有點像啊,旁邊這一片藍色看樣子就是葉子了,便囑咐了一句,叫她別亂跑,也不多管她,自己趕緊進去忙。

小街賣吃的不少,姚志華很快去買了饅頭和兩樣菜來,一個鹵口條,一個清炒空心菜,用人家店裏的盤子端來的。兩人收拾了一個小桌子放在裏間,擺上了吃飯。

江滿忙了一天,烤了一天好吃的,烘焙的香味弄得不飽不餓的感覺,對鹵肉沒多大興趣,就着炒空心菜吃了一個饅頭,暢暢反正也不餓了,吃了幾塊鹵肉,喝了點水,說飽了。

“這陣子到中秋節前,估計我們家吃飯沒法正常了。”江滿一邊咬着饅頭,一邊開始琢磨安排家庭生活,“要不然,以後中午我就準備點飯,你過來,我跟暢暢就不用跑回家了,直接跟那邊小飯店老張師傅說一下,我們定菜,叫他每天中午小孩一放學,就給我們炒倆菜,一葷一素就行,不然再叫他燒個湯,你順路拿過來,我們就在店裏吃。”

“你準備飯”姚志華問,“你怎麽弄”

“我這邊現成的烤箱,現成的面粉,你要吃什麽弄不出來”江滿說,“就是米飯不方便做,想吃米飯還是去店裏買。面餅什麽的都能用烤的,烤無糖的面包當饅頭吃正好,還有酥餅。武大郎燒餅吃過沒”

姚志華停下筷子“什麽武大郎燒餅”

暢暢一聽,眼睛一亮“媽媽媽媽,什麽五個啷咯燒餅,好吃嗎”

“就是中國式披薩。餅子上有菜有肉,我們晚飯吃合适,省事還好吃。”江滿說。

擡頭對上姚志華面無表情的目光,她想起來,笑笑“嗯披薩就是,有點像中國的餡餅。改天閑着了,咱們找個西餐廳,吃披薩去。其實這些也就是個名字,你見過就一點不新鮮了。”

她想了想,“有烤箱自家都能做。明天晚飯給你們做武大郎燒餅,其實材料齊全,披薩我也能做出來,就是有些材料不容易買到。”

比如芝士奶酪,一般的商場還沒見過有,真要想做披薩,改天打聽打聽。盡管八十年代初,滬城這樣的地方,西餐廳也不稀奇,總有賣原材料的地方。

“瞧見沒,可把你媽能死了。”姚志華指着江滿,對暢暢笑道,“讓你媽給咱們做。”

“媽媽做。”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最關心好吃的。

“明天晚飯做。”江滿放下筷子,喝了半碗水,“好歹湊合這一陣子,等過了中秋節再看看吧,不然我真得招工了。”

“這小日子,天天下館子,還吃武大郎和西餐,可相當湊合了。”姚志華笑起來,說就這麽定了。

吃過晚飯,姚志華先帶着暢暢回家,等江滿又烤好四爐月餅和兩爐面包,便已經很晚了。

她關好店門,穿過一條亮着燈的小街,街邊納涼的老人還在聊着天,街道大媽帶着紅袖章晚間巡視,提防有人趁着晚上亂倒垃圾。

走到自家租住的房子門口,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回來這麽晚”姚志華從稿紙上擡頭。

“将就把準備的餡料都烤完了。”江滿問,“暢暢睡了”

“睡了。”姚志華伸個懶腰,“你說咱倆,忙的跟兔子似的,趕緊洗洗睡覺。”

江滿進門換鞋,問了一句“我怎麽覺得,你讀了研究生比本科時候還忙了,上課那麽忙”

姚志華一聽就笑,感嘆說還真是上課忙,不是人家給他上課,是他給別人上課。

他擔着個研究生的名頭,自己的課程其實挺輕松,每天除了跟着教授搞搞學術,得空爬爬格子、寫點東西,大部分時間就是給別人上課了,給本科生上課。

江滿啧了一聲“你們教授,這是直接拿你當老師使啊。”

“研究生給本科生上課,這不都這樣嗎。”人才缺乏的年代,姚志華道,“別說我,孟學春那個二把刀,本科生吧,留校就直接上講臺了,給本科的上課,當輔導員。”

“這也能行”

“有什麽行不行的”

兩人洗漱收拾,上床躺下,習慣性地就靠在床頭聊幾句。

姚志華胳膊給江滿枕着,摟着她猶豫了一下,問“江滿,你有沒有想過,等暢暢長大了,她會不會覺得自己的媽媽有些事情奇怪,解釋不通,會不會覺得困惑費解”

江滿停了停“那你是怎麽解釋的尊重科學,存在即合理,是你說的。”

“別杠。”姚志華胳膊摟着她動了下,示意她,“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他停了停,“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麽,孩子大了,她自己就會有想法了。”

“所以我才更願意來滬城生活。”江滿看看旁邊小床上熟睡的小姑娘,側着身子,睡得可真香。

她身子往下溜,拉着他的胳膊當枕頭,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她是我女兒,從小她就習慣了的一切,習以為常,有什麽好困惑的滬城這地方,擱在解放前,賣菜阿姨都會說幾句洋泾浜英語,十年大革命都還保留了好幾家老字號西餐廳呢。”

姚志華想想,也是,停了停輕聲笑道“哪天閑着了,還真得去吃個西餐,我們就找個老字號,我都還沒吃過呢。”

入園一周後,“吱哇亂哭”的小朋友終于沒了,小孩也不傻,你瞧瞧,哭也沒用,再怎麽可勁哭,大人還得把咱們送來,老師也不兇,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還有滑滑梯和秋千架。

于是哭夠了的小朋友們,在認清事實之後,也就開始“既來之則安之”了。

然後兩個有經驗的老師才開始整理隊伍,一前一後照應着,帶着一隊手拉手的小朋友們,去校園裏散步,熟悉校園,排着隊玩滑滑梯。

時下的幼兒園,一般不午飯和點心,全托的幼兒園少之又少,單位和街道辦幼兒園,一般就是個福利性質,也不用交多少錢。

暢暢上的附屬幼兒園也這樣,中午家長把孩子接回去就餐。小朋友們剛開始上幼兒園,習慣還沒太養成,在家總有零食,早飯也未必吃的好了,于是玩了會兒,就有小朋友喊餓了。

一個喊餓,像積極響應似的,很快就一堆小朋友圍着老師喊餓。

江滿對此倒是有預料,這陣子早飯都準備的格外精心。來到滬城後,她給孩子定了牛奶,暢暢今早喝了一杯熱牛奶、一個雞蛋,還吃了一個芹菜肉的包子,倒是不怎麽餓。

金老師“餓了呀,再過一會兒就放學吃午飯了,小朋友們以後早飯要好好吃哦。”

暢暢小姑娘坐在秋千上,乖巧地舉起小手“老師,我早飯吃飽飽的,我不餓。”邊說還搖搖小腦袋。

金老師比了個大拇哥“暢暢小朋友真棒”

暢暢“吃大肉包子,還有雞蛋。”

看看一堆喊餓的小朋友,金老師臉色微妙了一下下,呵呵笑“對對對,以後小朋友們都要像暢暢這樣,好好吃早飯,才能長高長胖。”

暢暢“餓了沒關系,我們家有好多好吃的,一屋子面包,還有月餅。”

這小孩說話又慢,慢言細語的,甜甜軟軟像摻了糖,小孩們本來就喊餓,一聽她說,消化腺條件反射,差不多就開始吞口水了。有的孩子眼睛眨巴眨巴,看樣子又打算哭了。

金老師憋着笑,趕緊轉移話題“暢暢真聰明。暢暢,你爸爸媽媽是幹什麽的呀”

“爸爸上學,媽媽烤面包。”暢暢說,“烤滿滿一屋子面包,可好吃了。”

金老師“”

想說咱能不提好吃的了嗎

正好李園長走過來,站在一旁笑吟吟看着小朋友們玩,金老師和尹老師便站起來說話。

尹老師問“園長,小孩子們剛入園,平常在家餓了就吃,一下子不習慣呀。能不能允許家長們給帶點兒零食點心之類的”

“那不行。”李園長說,“孩子小,你允許帶了,吃得到處都是,弄髒了先不說,小孩子打打鬧鬧的,萬一糖果之類的卡到,可就危險了。你們呀年紀輕,是沒經歷過。”

說完了搖搖頭,嘆氣“其實你不允許帶,也有孩子偷偷帶,所以我們老師一定得細心,跟家長交代好了,尤其糖果之類的,可不能随便帶進來,出了事我們誰也賠不起。”

尹老師“我聽說人家機關幼兒園給小孩加餐吃點心呢。”

李園長“那得讓家長交錢的,也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啊。”

兩個老師只好再接再厲,鼓勵“小朋友們,好好玩,中午回家好好吃飯,以後好飽早餐,看看誰最棒。”

而小朋友也有小朋友的交際方式,一個蘋果臉的小姑娘笑拽拽暢暢“暢暢,你們家真的有很多面包嗎我也想吃。”

“叫你媽媽買。”暢暢想了想,“媽媽有切在盤子裏,給小孩吃的,那個不用給錢。”

旁邊的小男孩忙問“那給我吃嗎”

暢暢說“可以吃盤子裏的,不可以吃櫃子裏的。櫃子裏是媽媽賣的。”

于是中午,江滿再去接暢暢的時候,便看到好多小朋友圍着暢暢,家長哄都哄不走。

問清楚原委,大人便紛紛好笑,于是大人孩子,好大一隊人馬,一路說笑着開赴面包店來了。

既然要招待女兒的同學,江滿就專門去切了滿滿兩盤子現烤的面包和月餅,放上牙簽,讓小朋友們自己吃。有些家長忙表示不好意思,江滿則笑稱,本來就是準備給大家吃的。

免費試吃的牌子還挂在門口呢,她開店做生意,很樂意招待這些小客人,別說還都是女兒的小夥伴們。

店裏靠牆放了兩張給客人小坐的小桌子,小朋友們就圍着小桌子,坐的坐,站的站,叽叽喳喳擠成一堆,正好剛放學餓着呢,兩大盤子,一會兒工夫就吃光了。

孩子吃,家長既然來了,就順便買了些面包、月餅,江滿也有意跟同班家長們打好關系,忙着招待,還要多送點兒什麽,比如買五仁月餅,她就多送兩塊豆沙月餅。

江滿的原則,家長們初次來,多送一些可以,價錢是不會讓的。

然後家長們連哄帶勸,連拉帶拽,拉着自家的孩子告辭離開。臨走的時候,小朋友們一個個都挺樂呵,跟暢暢再見,才依依不舍被家長帶走了。

一個蘋果臉的小姑娘臨走揮揮手“暢暢,阿拉搖遮啦。”

暢暢揮揮手“侬遮吧,下回再玩兒。”

隔壁小書店的老板這兩天看着江滿家生意興隆,兩家門挨着門,連帶着好像來他家逛店買書的小朋友也變多了。

這會兒看見一放學來了這麽多人,伸頭看了兩遍,等小客人們都走了,過來笑道“大妹子,我看你這麽個試吃法,一天到晚也得不少吧,這條街靠近幼兒園和小學,小孩子多着呢,小孩子不是大人,試吃一塊就算了。”

還有放了學專門跑來“試吃”的呢。

“進店都是客。”江滿笑道,“這不是開業期間嗎。”

其實她這麽個性情,開這個店本身也不完全是為了掙錢,只為掙錢她就不開面包店了,所以免費試吃應該會一直有,只不過這幾天新開業,準備的比較多,品種比較齊全罷了。

“暢暢,你挺厲害啊,認識這麽多小夥伴了。”江滿坐下來,見暢暢吃着面包,小嘴一動一動像個小松鼠似的。她起身進去,很快拿了一杯溫水給她。

“暢暢,別吃太多面包,爸爸該來了,我們馬上要吃飯了。”

話音剛落,姚志華推門進來,巧得讓娘兒倆一起笑起來。

“笑什麽”姚志華不明所以,下意識地看看自己身上。

江滿說“你閨女,認識新朋友了,請了好多小朋友來我們店裏玩呢。”然後憋不住捂嘴笑道,“我聽見她還跟人家小孩學說方言呢,阿拉呀侬呀的。”

“真噠”姚志華看看自家閨女,有點驚奇,忍不住也偷笑。

姚志華來時,先去訂餐的小吃店拿了午飯,這次用小吃店的提盒拎着,一碟茭白肉片,一碟燒茄子,還有西紅柿蛋湯和米飯。

江滿便跟姚志華開玩笑,說得虧閨女幫她拉了好多小客人來,生意好,不然一家人這麽一天兩頓在外面吃,都不知道掙錢夠不夠吃飯了。

姚志華把提盒遞給江滿,便忙着抱抱閨女,問她認識哪些小夥伴了。

其實小孩子剛開始在一起玩,好多都還不知道對方名字的,只管玩就是了。暢暢想了想,跟爸爸說了幾個名字“陳彎彎、何東雷,還有馬秋汝”

剛吃完飯休息了會兒,蘋果臉小姑娘又來了,蹦蹦跳跳跑進店裏“暢暢,侬反切了伐阿拉又雷咯。”

“你來玩吧,馬秋汝。”暢暢丢下玩具,從小椅子上滑下來。

江滿和姚志華忙出來看,小姑娘的家長跟着進來,一個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斯文白淨,頗有點文人氣質。上午跟來的是小姑娘的媽媽,江滿有點印象,這個看來是馬秋汝爸爸了。

她剛想打招呼,誰知道姚志華一看,忙笑着迎上去“哎,馬老師,怎麽是你呀,快請進。”

“志華”對方明顯也有點意外,看看姚志華看看江滿,再看看旁邊倆小姑娘,恍然明白過來,笑道,“原來這是你們家開的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