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準備
他用空閑的一只手,拉住陳末想要來抓米袋的手,“可快住手吧,這點東西,哪裏用的着你受累。”
孟言無奈的看着陳末,眼睛裏帶着寵溺,耳朵有一點兒羞澀的紅。“你看這山花爛漫的,就不想和我多待一會兒嗎?”
陳末瞬間目瞪口呆,跟個受驚的兔子似的,收回了手。
陳末這個時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她和孟言都已經安全了。這時候正好的正午,太陽大的有點晃眼睛。
整個出城的路上只有她和孟言兩個人。
剛剛定親的孤男寡女。
陳末那消失了不知道多久的少女心,突然有了複蘇的苗頭。
她抿着嘴角低着頭,手指亂七八糟的攪在一起,腳尖踢着地上的土塊,腳步躊躇。
說實話,孟言這樣突如其來的直白,讓陳末有些措手不及。
自重生以來,他們之間,一直都是她主動接觸孟言。陳末總是覺得孟言是內斂端方的君子,應該是不懂兒女情長的。
昨日孟言送了禮物,許了共度一生的諾言。陳末就以為,那是孟言能做到的極限了。
可是,現在看,事情好像不是她想的那個樣子,她好像對孟言這個人存在什麽根本上的誤解。
孟言他好像根本就不是不解風情的書呆子!
陳末躊躇良久,想着反正是孟言先起的頭,她怕什麽!于是,陳末幹脆心一橫,瞪大眼睛,盯着孟言大聲說:
“這天怪熱的,要不我們在樹蔭下歇了晌午再走吧?”
眼看着孟言似笑非笑的眼神,陳末的臉瞬間燒紅,不管她吼的多大聲,也只是虛張聲勢罷了。
Advertisement
說到底,她也是個情窦初開的小姑娘,她也怕心上人會拆臺,會拒絕。陳末假裝很熱的,用雙手在臉頰兩邊扇起了風。
孟言看着陳末紅撲撲的小臉,水汪汪的雙眼,還有鼻尖上的小汗珠。他只覺得陳末可愛的不得了。
孟言一想到這個絕色的小姑娘是因為他,才變得這樣異常招人喜歡。他就也覺得太陽有點大。
可是時間地點都不湊巧。這荒郊野嶺的,四周哪來的樹蔭,哪裏有地方給他們歇腳?他們早點回家,才是正經。
于是,孟言把陳末拉到他的左手邊,舉起手臂,用寬大的袖子給陳末遮陽。
“時辰不早了,我們不好耽擱,不然家裏人該惦記了。你怕熱,我這樣幫你擋着好不好?”
孟言的聲音低沉溫柔,還帶着淺淺的笑。聽在陳末耳中,她就好似吃了一口蜜,一下子甜到了心裏。
她一個農村長大的鄉下丫頭,風裏來雨裏去,哪裏會怕太陽曬?比這更熱的太陽,她又不是沒見過。
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人像孟言這樣,對她這麽的體貼。沒人關心陳末是冷是熱,沒人能給她遮風擋雨。
以前沒人管,沒人問,陳末也不覺得難,不覺得委屈。可是,今日被孟言這樣的寵着,縱着,陳末一下子就覺得很委屈。
她怎麽就沒有早點遇見他呢?
他們上輩子怎麽就錯過了呢?
還好時光倒流,還好他們相遇又相知。這輩子,他們一定會幸福。
下午孟言和陳末回到了孟家的時候,孟母和孟輕輕正好也剛剛忙完地裏的活回家。
因為她們,陳末就是再舍不得分開,也不好一直粘着孟言。為了讓孟母的臉不要拉那麽長,陳末很有眼色的主動去廚房幫忙了。
吃飯的時候,聽說陳末要跟着孟言一起進京,孟母有些吃驚。她雖然希望能有個在孟言身邊照顧,但她更怕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把持不住,鑄下大錯。
孟母有心寄希望于陳氏,希望她能把陳末攔在家裏。但看陳末這個自己找婆家的勁兒,孟母也不确定陳末能不能把陳氏的話聽進去。
于是孟母躊躇再三,還是猶猶豫豫的說道:“這個,末兒啊,這個事情還是再考慮考慮吧。娘不同意也是為了你好。”
“你一個為出閣的大姑娘,跟着孟言去趕考,不太合适。這傳出去對你的名聲有損的。而且,咳,你們,嗯,這孤男寡女的要是,咳,也不好。”
陳末略微一思索就懂了孟母的未盡之言,她應該是怕她和孟言初嘗禁果,把持不住,誤了正事。
這樣想着,陳末臉上一紅,有些不知道怎麽接話。她上輩子雖然嫁過人,但她那只是個擺設,對于男女之事,她也是一知半解。
“伯母,放心。這種事情,末兒知道分寸的。我只是怕呆在家裏,陳氏等不及孟大哥,随便找個人把我嫁了。那時候,我一個弱女子,哪裏扛得住父母之命。”
“而且,兩百兩銀子看着多,但上京城的花銷肯定也大,這仔細算起來,應該也不夠。我和孟大哥一起去,不但能照顧他,還能去賺點盤纏。”
果然,錢這個問題一出來,孟母一下就閉嘴,什麽毛病都沒有了。
別說以後的錢夠不夠,就現在的錢都是陳末賺的,她也不好說陳末什麽。別看孟母有些不太樂意陳末抛頭露面,但她還是打心裏佩服陳末賺錢的本事的。
她這樣的反對一方面是為了兒子,一方面也是因為她不能跟着一起去,而陳末可以去罷了。
孟母只是是農家婦人,在她心裏,女人就該在家裏相夫教子。陳末這樣時時刻刻都要粘着孟言,她當然不樂意。
可惜,形勢比人強。她終究拿陳末沒有辦法。
解決了孟母,陳末又和孟輕輕交代了讓她和應谷一起出攤的事情。孟輕輕很好說話,沒有孟母那樣多事,她這會兒看着陳末既感激,又因為昨天嫉妒她而愧疚。
可以說是陳末說什麽,她就幹什麽,一點兒不帶猶豫的。
孟輕輕這會兒就覺得,她昨天那樣眼氣陳末,說到底還是窮鬧的。
她家要是還是以前那樣的條件,她哪裏會眼紅孟言送陳末那點兒東西。
一塊兒花布,一個木頭簪子而已。哪裏值得她那樣沒有風度?
陳末今天不說,孟輕輕也是打算過幾天就去找個事情賺錢的。她昨天晚上就想明白了,她于孟言來說只是妹妹,不管孟言以後是發達了還是怎樣,都和她關系不大。
她想要新衣裳,新首飾,那要麽自己買,要麽就嫁人之後讓她的另一半買。
只是經歷的趙齊的事情,孟輕輕現在更想靠自己罷了。倒不是說她現在見了男人就讨厭、惡心,但除了孟言,短時間之內,她也不想多接觸就是了。
孟家的事情安排妥當,陳末和孟言約好後天出發的時間,陳末就識趣的先回家了。
不管孟母有沒有什麽悄悄話要對孟言交代,反正她現在看着陳末不太順眼。本來陳末用錢來壓她,讓她不得不妥協,她就不高興。
現在陳末還撺掇着讓她的寶貝女兒去抛頭露面,賺辛苦錢,她就更不高興了。
要不是剛剛被陳末噎的沒話說,要不是孟言緊着給她夾菜,她才不會這麽輕易的放過陳末。
陳末也知道孟母護犢子的很,所以在孟言追出來的時候,她根本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就跑遠了。
孟母雖然這樣對她,但說真的,陳末其實不但不生氣,反而有點羨慕,有點開心。
這樣的母愛是她不曾擁有的,她希望孟言能一直有。如果可以,她希望她能夠和孟母親如母女。
這樣不但不會讓孟言夾在她們之間難做,她也能體會一下這兩輩子都不曾擁有的母愛。
陳末本以為孟言會盡快動身,沒沒想到他居然為了孟輕輕的生意又耽誤了一天。
同時因為孟母的提醒,陳末也知道,她需要為同孟言上京的事情,找一個合理的理由。
陳末本想着等陳氏回來,再揍她一頓,讓陳氏配合着演一出戲,這樣她就能順理成章的跟孟言離開了。只是沒想到,陳氏居然徹夜未歸。
據說,有人看到陳氏在陳紹越來越不好之後,居然又有幾個壯漢來圍她。她在和壯漢們大鬧一場之後,她居然連夜買了馬車,帶着重傷的陳紹跑了。
此傳言一出,陳末什麽都不用說,她只需要在別人問她陳氏去哪了的時候,含混不清的暗示陳氏去上京投奔親戚。
她跟着孟言一起進京,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不少不明真相的鄉親,看她可憐,還給她送來了不少吃的用的。
陳末對此沒什麽感覺。剛重生的那會,她看這個世界都是髒的。對于鄉親們上輩子的冷眼旁觀,她當然也是恨的。只是有陳家和趙家在前邊擋着,她才沒發作。
如今陳末大仇報了一半,她整個人都平和的很多,她也就明白這些鄉親們和上輩子的她一樣都只是愚昧。他們的是非觀,就是誰強聽誰的。
與其說她們上輩子要害陳末,倒不如說她們也只是随波逐流,被強權裹挾不能反抗。
這樣想着,陳末雖然還不能釋懷,但她也懶得和這些俗人計較了。
上輩子的是是非非,說到底和他們關系不大。這輩子只是他們不來招惹她,她也樂的和他們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