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道成

三星洞大殿,須菩提祖師如一尊雕塑般靜坐不動,偶爾門外微風襲來,手中的拂塵絲飄動幾下,更顯仙風道骨,大覺妙相。

慧能自門外急匆匆走了進來,後面跟着一群道童,他們面上表情各異,或一臉焦躁,或一臉茫然不知所以,或幸災樂禍。

門下弟子都知,須菩提祖師禦下甚嚴,戒嗔戒怒,慧能這般神态,眼看便要受罰。

果然須菩提祖師微垂的雙目睜開,慧能一衆便覺面前有如一陣冷風吹過,心中生寒,盡皆跪倒在地。

“何事如此慌張?”須菩提祖師淡淡道。

慧能道:“請祖師恕罪,此事實在蹊跷,弟子便急着禀告祖師,因此快走了幾步。”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慌的是心。”祖師指點道。

慧能連連稱是,祖師頗有深意地看了慧能一眼道:“随我到後殿來。”說完轉身便自後門出去,慧能忙趨步跟上。

到了後殿,慧能将悟空在後院所說自己夢中之事重複了一遍,祖師聽過之後沉吟不語,只問慧能有幾人聽到此事,便揮手教慧能出去。

丈六金身的佛陀,此事當真有趣,難道真的是那‘一切義成,一切事成’的當今治世之尊如來佛祖?石猴之事,知者甚少,唯老君、真武與我而已,莫非竟是那大聖國師王菩薩走漏了消息?須菩提祖師微閉的眼簾一動,竟閃出一絲淩厲的光芒。

若果真如此,此事還真不能耽擱了,本想消磨石猴野性,免得他太過冒進,壞了我大事。如今這石猴靈智早開,竟是超出我所料,謀事在佛,成事在天,且行且看吧。

“來人!”須菩提祖師輕喚一聲,一個道童不知自何處現出身形,對祖師深鞠一躬。“将那石猴領來!”祖師深吸一口氣道。

石猴此時正于後院盤算。他使出此招實屬無奈,即便是後世穿越而來,也摸不清須菩提祖師的性子,雖然他知須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傳他武藝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究竟要等待多久才肯傳功,卻未可知。若真如書中所寫,等上七年,那可苦煞自己了。

他故布疑雲,搬出一個形容相貌與如來相近的托夢者,此事必将傳至須菩提祖師耳中,若須菩提祖師篤定要收自己為徒,那便容不得他人插手。此時的他聽聞如來居然對石猴有所關注,心中必然生疑,而最可能的結果便是——提前傳授石猴神通,釀成師徒之實。待到生米煮成熟飯,憑着石猴剛直不阿的秉性,自然不會生出反骨。

石猴知道,他在西游中從始至終扮演的都只是一個棋子的角色。這枚棋子握在誰手裏,根本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自己只有順其自然,逐漸壯大自己的實力,才能有希望去揭開籠在仙佛妖面上的那塊幕布,尋一個真相,探一個究竟出來。

須菩提祖師啊,你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Advertisement

他正暗自盤算,自院門走進來一個道童,喚道:“悟空師弟,師父喚你過去。”悟空點點頭,便跟在這道童身後。

到得後殿,見祖師容止威儀安坐于榻上,道童将悟空帶到便自行出去了。悟空做出一副誠惶誠恐姿态,給祖師請了安。

祖師和顏悅色道:“悟空這兩月可住的習慣?”

悟空道:“住得好,住得好,只是太閑了。”

“呵呵,俗語道,閑人多夢,今日起,為師便要傳授你修仙得道之法,你可願意學。”

悟空心道,我就是為這個來的,傻子才不學。“要學要學。”

“我有道術三百六十門,你要學哪種?”

“這……”悟空心裏犯起了合計。

《西游記》中,那祖師列出“術”“流”“靜”“動”四字門中大道,皆雲不得長生,悟空自然不學,其真相果真如此嗎?又或者,祖師根本沒想将這些道術傳給悟空?

想到這裏,悟空道:“弟子初入此門,不知有何奧妙,還請祖師指教一二。”

祖師于是娓娓道來,将那術流靜動四門大道都逐個解釋一遍,而後悟空便陷入了沉思:術字一門,專講請仙扶鸾,問蔔揲蓍,能知趨吉避兇之理;流字一門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看經念佛之道;靜字一門,講的是參禪打坐、入定坐關之術;動字一門倒熟悉些,專修采陰補陽,摩臍過氣,用方炮制,燒茅打鼎之術。

悟空思來想去,實在拿捏不準,這幾般大道均有學問,既然從祖師口中說出,應非旁門左道,他偷眼望去,只見祖師毫無表情,一點端倪也不見,亦不着急催促。

悟空故作抓耳撓腮一陣,然後道:“難得長生,不學不學。”

祖師呵呵笑道:“若為長生而來,那倒簡單得很了,給你幾粒丹丸,服下便可延年益壽。只是沒有本事,将來若遭那刀砍斧斫,雷轟電打,又當如何?”

悟空突然領悟,這祖師原本便沒打算教自己長生之道,他的目的便是傳授自己七十二般變化和一身武藝。

悟空當下拜倒:“祖師,弟子也知,服了丹丸長生,雖有了命,卻也怕沒有保命的本事。求祖師教弟子個長久之法,教弟子得那長生妙道。”

須菩提祖師颔首道:“你倒領悟得快,須知你天生地長,與旁類不同,我傳你個速成法,教你免去那打坐煉氣之苦,也好成就一番事業。”

呵呵,終于到了戲肉了,悟空心裏暗自歡喜。

只見祖師教悟空平躺在地上,手中拂塵一揮,悟空便睡了過去。

“九轉內還,管教你造化生生不息,可莫要辜負了我。”祖師口中念咒,悟空身周便起了一陣氣流,絲絲縷縷的乳白色氣息由內而生,自九竅而出,循環往複,皆從囟門鑽了進去。“果然造化不凡!”祖師贊了一句,那拂塵上的銀絲抖得筆直,虛空點去。

那乳白色氣息在悟空體內游走全身,越來越濃,越來越快,最後全部彙聚丹田,結成一粒金燦燦的丹丸。

祖師施法完畢,心中暗贊一聲“造化!”虧的是這老君的金丹,否則至少也要二三年方能紮下根基。須知悟空體內雖有許多造化,但他絲毫不懂運用,老君金丹之妙,自然将他體內造化歸入丹田,如同百川彙海一般聚流。

須菩提祖師将這石猴弄醒,又傳他一篇煉氣的法決,此法決高深玄妙,若能參透自然造化無窮,但能悟得幾分,卻要憑個人資質了。

這口訣與《西游》原著中一般無二,正是這篇: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

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

休漏洩,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

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

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裏種金蓮。

攢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悟空早已将這篇法決熟記在心,不因有他,只因須菩提此人實在太過神秘,他所言所行,每一件都不可輕視。只聽一遍,悟空便将此決背誦出來,祖師見他伶俐善記,心下歡喜,又将這口訣詳解與他聽。

所謂:“顯密圓通”,乃是顯教和密教兩邊要通。光走密教這條路是外道,光走顯教這條路成就太慢。而究竟何謂顯教與密教,祖師語焉不詳,只輕描淡寫略過。

他哪知悟空前世早已細查過,顯教就是顯明易懂的教法,指大小乘佛法各個宗派,都依衆生的根機,顯了斷惑證理、修因證果的理論方法,是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顯然可知,故雲顯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