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人無信而不立

因之前兩邊宅分別住着馮家兄弟和他們的家眷,兩家共用的那道院牆上便開了個門,平常兩家串串門都是從那個門走,劉雙喜和鄭三娘想着往後串門方便沒将門砌上。

雲珞也知道這個門,但他卻是走的正門,劉雙喜剛想喊他告訴他有門走,卻突然明白了他的用意,大概是怕被人閑話,怎麽鄭三娘家都是只有她一個女主。

因之前鄭三娘家請客用的桌椅都是從劉雙喜家借的,鄭三娘家的丫鬟婆收拾桌碗筷,又給劉雙喜送回去。

晚上,鄭三娘留劉四喜在家裏住,張羅着讓丫鬟婆給劉四喜收拾出來的屋,鋪蓋擺設一應都是好的,劉四喜長這麽大頭一回感受到有娘疼的滋味,便有些樂不知返,連着兩日都住在鄭三娘家裏。

第三日,一早劉雙喜過來逮人,手裏還拎着之前給劉四喜買的書袋,裏面紙筆墨硯書本一應俱全,劉四喜才記起,在鄭三娘這裏的日太歡樂,竟忘了要去學堂了。

臨出門前對鄭三娘道:“幹娘,我去念書了,等将來給你掙個诰命哦!”

鄭三娘喜得見眉不見眼,“嗯,幹娘等着,我們四喜最棒!”

有了鄭三娘的鼓勵,劉四喜雄糾糾、氣昂昂地随着劉雙喜,帶着書童得財去了臨縣城外青山腳下那間最大的學堂——青山學堂。

早幾日前劉雙喜就來學堂裏給劉四喜報了名,束修銀都交了,比起一些的只教學生寫寫畫畫的私墪學堂,青山學堂不但有教文的先生,也有教武的師父,可以是天文地理、禮樂禦射書術無一不教,只是因學生的資質,讀書兩年後還會分班而授。

而青山學堂依山傍水而設,規模很大,內部環境也好,很利于讀書和培養才思。

當然,青山學堂的束修也不便宜,每月就是十兩,這還不包括學生們在學堂裏吃住的花費。

在如今這世道,十兩銀差不多已經是普通五口之家一年的花用,在這裏卻只夠每月學習所用。

頭些日劉雙喜把給劉四喜準備的書童得財和丫鬟喜悅都送到城裏有名的人牙那裏,讓她幫着教規矩。算着時候人牙昨日把人送回來,雖然只幾日的時間,兩個孩學得都不錯,站在劉雙喜面前眼睛也不會亂看,話雖不多,做事卻很勤快,劉雙喜看着很滿意。

讓喜悅留在家裏侍候劉四喜的起居飲食,得財則跟着劉四喜到學堂做些研墨跑腿的活兒。

劉四喜之前跟劉雙喜來過青山學堂,這次再來看着高大的學堂大門就忍不住唠叨,“劉雙喜,你真不會過日,不就是讀書嘛,用得着到這麽大的學堂?我看縣城那幾家私墪就不錯。”

劉雙喜白了他一眼:“你不是還要給三娘掙個诰命嗎?那幾家私塾教個文書和管賬的先生還成,還能教出狀元嗎?”

Advertisement

劉四喜一縮脖,“還狀元呢?你真是瞧得起我!我那話就是哄哄三娘開心嘛,就我這也不是讀書的料,咱們劉家啥時候出過做官兒的?就大娘的娘家哥哥讀書讀得還好,可你看看都讀成啥樣了?看着一身官儀威風八面,實則一肚都是壞水!”

劉雙喜沉下臉:“做人就要講個信字,到就要做到才是男漢。今日你為了哄三娘開心就撒謊,那往後你還會為了再哄別人開心撒謊,謊話多了就會成為習慣,往後誰還會信你的話?”

的得財很認真地點頭,“姐的對,戚大娘這叫人無信而不立,做生意如此,做人也要如此。做官的若是沒有信用就是昏官!就是因為昏官多了,才會民不聊生,少爺往後一定要做為民做主的好官。”

劉雙喜和劉四喜面面相觑,這人真是三歲看到老,得財才六歲,嘴一張就都是道理,還人無信而不立,這話他明白是啥意思不?

戚大娘就是劉雙喜讓得財和喜悅去學習規矩的牙婆,想不到這人還挺實在,教的也不單單是讓他們怎麽侍候好主,看來往後再用人時可以去找戚大娘,三觀如此之正的牙婆,帶出的人大概也比別人帶出的用着放心。

劉四喜逗得財,“得財,戚大娘還教了你什麽?跟少爺我。”

得財只當劉四喜覺得他的話有理,嘴一張,巴巴地了起來,“戚大娘,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做人要有遠大的目标,不能安于眼前一點利而沾沾自喜。戚大娘還,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論是什麽身份,做什麽事,只要肯下功夫就有出息,戚大娘還……”

聽着得財一張嘴就一套一套的,劉雙喜和劉四喜都對這位戚大娘深感佩服,這可不是普通婦人能出的話,比一般讀書人的都好。

而得財這嘴一套一套地往外扔,話也的嘎嘣脆,真心覺得讓他當個書童屈才了。

劉四喜讓得財先一邊站着,拉着劉雙喜到一邊,讓劉雙喜彎下腰,貼在她耳邊道:“我覺得得財比我這個少爺還像讀書人,你就讓他做個書僮可惜不?”

劉雙喜眯着眼,“那你是啥意思?”

劉四喜的本意是讓劉雙喜也拿些束修把得財也送進學堂裏跟他一塊兒讀書,可一想到他一個月的束修就是十兩,兩個人就是二十兩,雖然他們的甜食鋪開起來後每個月肯定不差這二十兩銀,可有銀也不是這樣舍的,如今看得財有才就送學堂裏,那明兒再看誰也有才,也送進來?再多的銀都得破産了。

劉四喜猶豫道:“要不你把得財送哪個私墪裏讀書吧,我自個兒也能照顧自個兒,也不是那麽缺書童。”

*v本文*/來自 . . ]更s新更q快無彈*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