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念頭
第二日,闵蘅和闵馨果然都來了。
二人在外間淨手,桃葉和桃花在內室仔仔細細地給延湄遮裹身子,——上身只穿肚兜那定是不行的,桃葉幫她在前面裹了條寬大的暗色綢巾反系在腰後,又給她塞個碩大的抱枕,肋處以下都用錦被嚴嚴蓋住,來回瞧了好幾次才将人請進來。
延湄心裏頭雖知道闵蘅是大夫,但等人臨近時,仍下意識皺了皺眉,身子也稍稍往裏靠了一下。
蕭瀾瞧見,便過來坐到床邊,以便她能抓着自己的袖子。
延湄擡眼沖他一笑,也不覺有外人在場該害羞一下,一手抓着,乖乖閉上眼。闵蘅氣度溫和,通身一股藥味,延湄鼻端嗅到倒不覺反感,肩膀慢慢松下來。
“行針大約得一個時辰,夫人中途若是困了,睡一覺便可。”
延湄半邊臉埋在抱枕裏,似有似無地應了一聲。
闵蘅開始施針,他的手很穩,面上也一片沉靜,闵馨在一旁瞧着,有點兒無聊,可她功夫不到家,不敢在這個時候說話,只好在蕭瀾和延湄之間瞄來瞄去。
——看今天的樣子,這位侯爺對自己的小夫人似也不十分冷淡,不至于寵妾滅妻,那八成就是不行。
唉,真白瞎了副好皮囊,頂什麽用?
闵馨心思亂轉,想着回頭要問問闵蘅,但問了估摸要挨訓。
過了兩刻多鐘,延湄果然睡着了,只是抓着袖子還沒松,蕭瀾的手離得近,感覺她細細的呼吸一下下拂過自己的手背,有點兒癢。
闵蘅紮完針便背過身去,桌上備了茶點,他也不用,只靜靜候着。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他取針,取針時會疼,第一下延湄便醒了,闵蘅手下頓了頓,等她緩了會兒神才将餘下的針取完。
桃葉趕緊給延湄把肩背蓋上。
“夜裏會發汗”,闵蘅交代道:“無需擔心,讓它發就是。”
Advertisement
延湄這時才松了手,蕭瀾晃晃袖中的腕子,麻了。
兄妹二人出了侯府,闵蘅一路無話,闵馨肚裏轉腸子,快到藥鋪時忍不住跑到闵蘅前面,神神秘秘地問他:“哥,穎陰侯的病……重不重?能醫的好麽?”
闵蘅略有些心不在焉,皺眉道:“穎陰侯?他什麽病?”
闵馨寡着臉看他,闵蘅反應過來了,冷笑一聲:“他的病,怕不在身上。”說完,繞過她往前走,嘴裏道:“你問他作甚?”
闵馨皮慣了,嘴裏長腔長調:“醫者父母心啊。”
闵蘅搖搖頭,徑自進了家門,沒走幾步,驀地轉過身來,臉沉似水:“你該不會是對那穎陰侯……?”
闵馨挺坦然地攤着手道:“我就是看侯府裏診金給的大方,若是哥哥能治,再賺他一大筆自然更好。”
闵蘅不說話,闵馨只得嘆了口氣又說:“是,我這不是頭回見着個侯爺嘛,多瞧兩眼。不過也沒用,有病在身不說,還娶了正房,就小夫人這一番,可見侯府裏也不消停。”
闵蘅臉色頗是難看,他簡直拿這個妹妹沒法子。
闵馨打生下來便跟着他和母親四處流離,他們投靠過親戚,受過冷眼、挨過餓,之後母親故去,只剩他兄妹二人,闵蘅那時還小,自己尚跟着師傅學醫,無法帶着年幼的妹妹,闵馨便在嬸娘家寄養了幾年,之後接出來倆人也沒少吃苦,不過相依為命總好過寄人籬下。
這幾年南南北北走了不少地方,闵馨跟着他進過富貴堆起來的深宅大院,也去過一個籬笆紮不起的貧家,見的好的壞的要比一般閨中女子多些。
她愛財,當然闵蘅也愛,錢財總能讓他們多些保障。
但這并不足夠,闵馨心裏頭比誰都清楚,醫術再高,錢財再多,他們仍舊只是尋常小民,萬一有事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她得給自己尋個倚靠。
她今年已然十七歲。
闵蘅籲口氣,道:“你已到了出閣年紀,嬸娘開春時來過信兒,說給你瞧了人家,只等着我去相看。”
闵馨笑着哼哼兩聲,說:“嬸娘那人你又不是不曉得,她房裏兩個女兒,一個做了繼室,一個嫁了屠戶,嬸娘能讓我比堂姐嫁得好?那她心裏頭得酸成什麽樣兒。”
闵蘅知道她不樂意,将她拎進堂屋,厲色道:“那我便推了,咱們托人再瞧。可無論怎樣,這穎陰侯絕對不成!”
“我曉得啊”,闵馨倒也不失落,“我又不做妾,自然進不了這等府第,可我也沒有害人的心,只是想多識得個人罷了。”
實要說她一丁點兒心思沒動也是不可能,不過她正如她自己所說,她不做妾不害人,尤其不能用自個兒的醫術害人,這是她爹生前的訓示,盡管她都沒見過父親。是以這念頭也就在她知道城中有位穎陰侯時轉了那麽一圈兒,等她在侯府裏走一趟出來,那念頭就已經飄沒了。
闵蘅盯了她一陣兒,說:“明日你留在家裏,莫去了。”
闵馨垮下臉,“說了我沒那個心思。”
“那也不準去”,闵蘅沒得商量。
“不去就不去”,闵馨挺好說話,“正落得睡個好覺。”
隔天施針時,果然只有闵蘅自己,延湄沒見闵馨還往他身後看了看,不過也沒問,反是闵蘅對着她的目光略微心虛,說:“舍妹今兒早起時頭疼,不方便來。”
延湄也就是那麽一看,闵馨來不來她并不在意,不過還是禮節性地嗯了聲。
施了五天針,延湄夜裏發汗漸漸厲害,蕭瀾每每得等她睡熟了再走,——這幾日,開始有匈奴兵時不時在城下搦戰,應該是試探濮陽兵力,等待時機發起猛攻。
這夜剛要出去,耿娘子等在二門處禀說:“侯爺,那允大娘已餓得快不成了,您要審麽?”
蕭瀾往外院走,“她這幾日有沒有叫屈?”
“有”,耿娘子說:“剛開始還不知為甚關她,一個勁兒地要見侯爺和夫人,後頭多半心虛,也是沒力氣,才不叫了。”
蕭瀾點頭,到了外院,徑直去了柴房,允大娘形容枯槁,歪在柴垛上,見他進來,眼睛稍稍大睜,但已沒氣力起來,只能瞅着蕭瀾幹喘氣。
蕭瀾不欲在她這多耽誤工夫,沒有立時殺她,是因想着金陵與颍川相距甚遠,皇後既然下了手,應需要一個報信兒的人,他把允大娘關在外院,府裏的随從自然多多少少也聽到些,他等着看在不在這些人裏。
不過這五天,馮添以及他手下的人裏,并無一人私自離府,更無人出濮陽,——看來,那人多半已死在了他們頭一天到濮陽時與匈奴人的厮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