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禀賦

濮陽城中與金陵大不相同,金陵因有運渎、潮溝、東渠三條水道,是以城內多橋,路也頗多彎繞,而濮陽方方正正,前朝時道路便修的寬,打馬而行實比坐車惬意的多。

延湄出了府便如一只小鳥,馬鞭揮得比蕭瀾還爽利,蕭瀾原本是想帶她到城中買些女兒家的小玩意兒,結果看延湄對這些并不很心紅,便由着她往西邊去了。

城西有幾座山林,遙望着不遠,實則真不近,延湄跟着蕭瀾打馬跑了半個時辰,到山下時已有點兒氣喘了,蕭瀾慢悠悠笑道:“還逞不逞厲害了?”

延湄下馬喘了口氣,今兒得以出府,她心裏頭歡喜,也不在意蕭瀾的調侃,眼睛裏頭閃着亮亮的光,蕭瀾見她還有進山的意思,阻道:“今兒看看就成了,過些天身子全好了再來。”

“嗯”,延湄嘴裏答應,卻還忍不住又爬上馬去,往山上走了一段兒。

這山也不高,估麽以前是城裏哪個大戶包下的,種了一山的李子樹,後來大戶遷走了,這山就落在了前前任太守手裏,那太守悄悄昧了,暗裏賣了三年李子,應也落了筆銀子。走前覺着這山移不走挺可惜,又不樂意後面的人也能賺這筆錢,因叫人将李子樹砍了不少,剩下寥寥幾棵結的李子還都是酸的。

劉太守到任時,這片山已經荒得七七八八,他鑽在裏頭吃了幾個歪歪腚的酸李子,倒牙抹淚地把前幾任官員的祖宗都罵了一通,無奈只得任它荒下來。

——沒法子,任期就那麽幾年,誰也不願做自個兒栽樹旁人乘涼的買賣。

蕭瀾之前帶着程邕等人在城裏摸地形時早就留意過,與之差不離的在城東也有兩個山頭,他前些天尋劉太守問了一嘴,劉太守含含糊糊的,既大不好意思說租契都在自己手裏,又想得幾個銀錢,只能先說回去問問,蕭瀾猜的明白他那點兒小九九,也不道破,只叫他回去慢慢問。

陪着延湄走了一段,二人下馬,蕭瀾搓了把土在手裏,這裏的土不錯,将這些李子樹全拔了,翻土晾上一個秋冬,若能蓋上兩場大雪,來年種什麽應都不賴。

延湄前後左右繞着他走了一圈,站在半腰處往下眺望,說:“太荒了。”

“是啊”,蕭瀾也往下望,他們爬的不高,遠看不到濮陽城的全貌,然就目光所及,仍有大片的農田荒置,眼下時節正是該收秋的日子,但地裏并沒有多少人。

“人少”,蕭瀾随口道:“得想法子讓人多起來才成。”

延湄看着他,過一會兒說:“難民很多。”

蕭瀾瞅她一眼,笑起來,越笑越厲害,最後抱着胳膊倚在李子樹上,延湄不知他笑什麽,皺皺眉自顧自往前走。

日頭打他身後映過來,發冠上閃着金色,蕭瀾邊笑邊問:“這片山上種什麽好?”

Advertisement

他心裏想着延湄定然會說“種桃子”,他也覺得種桃子挺好,桃樹好活,招人,結了桃子也好販賣,桃木還能做物件辟邪,就是挂果的年頭稍長,卻也無妨。

蕭瀾等着她說,結果見延湄在前頭使勁兒招手,對他盎然道:“種這個!”

“……”

他幾大步過去,見延湄一手環着棵半懷粗的樹,樹幹烏黑,葉子似楓葉般染着紅,蕭瀾問:“什麽樹?”

“桕子樹”,延湄摸摸樹幹,另一手也環過去,将樹合身抱住。

蕭瀾把她拉開,看樹上挂着一串串像春天裏柳絮子似的東西,摘了一串捏開,有籽,聞起來一股酸澀的味道。

“做什麽用?”他狐疑地問。

延湄想了想,指着他手裏的籽說:“有油”,又拍拍樹幹,“木頭好。”

蕭瀾沒怎麽聽過這種樹,打眼看了看,就這有兩棵,要不是這山沒人租種,八成早被砍了。他琢磨一下猜多半是延湄跟曾在山野裏見過,不是甚名貴的樹種,遂将那一串紅籽捏在手裏道:“先回府罷。”

延湄戀戀不舍地又看兩眼,蕭瀾只得說:“這兩棵給你留着。”

回去時延湄有些累,騎的沒有來時快,到了城中日頭已轉到正西邊,蕭瀾看到一家買點心的鋪子,便勒停了馬,說:“下來,咱們進去看看。”

延湄乖乖跟着他,可還沒進鋪子的門就見程邕打南面急馳過來,馬還沒停穩便旋身下來,“侯爺,匈奴攻城了!”

“選了個好時候”,蕭瀾說了句,倒不意外,畢竟他和常敘都知道總有一場硬仗得打,這半個月無論匈奴在城外如何挑釁,他們就是一兵不出,為的就是不叫匈奴摸着底細。

只是來不及送延湄回府了,他反身直接将延湄往自己馬上一拎,“走。”

還沒到城門處便已聽到城外打着哨子的吶喊。

匈奴人向來野性,鼓聲擂得響,嘴裏的野哨也一聲高過一聲,後陣裏有人操着口慘不忍睹地漢話嗷嗷喊:“小子們!攻進去!放火吃飯!女人可勁兒睡!”

蕭瀾快步踏上城牆,相比外頭的匈奴人,城牆上安靜得多。

城下搭了梯子,匈奴兵悍氣,一個接一個地往上頂,城牆上的箭像雪花一樣往下落,他們不畏,死一個上一個,踩着屍體往上攻。

蕭瀾直接将延湄塞到城樓裏:“呆在這裏,莫出來。”

常敘快步過來點個頭,延湄穿着胡服,他看了兩眼才認出來,蕭瀾與他邊走邊道:“熱水和鐵水燒好了?”

“好了”,常敘說:“就等着他們再上來些。”

“桐油呢?”

“備了二十桶”,常敘道:“這玩意兒不多,主要是制兵器的工匠們用。”

“夠了”,蕭瀾道。

他兩個到了牆垛旁,下面屍體已經遍地,箭矢雖多但抵不住匈奴人的攻勢猛,蕭瀾當即力斷地一揮手:“把開水擡上去!”

幾十個早就準備好的土兵兩人一組,把燒得滾開的大鐵鍋擡上來,常敘舉旗,一聲令下:“倒!”

十幾鍋滾燙的開水嘩啦一下齊齊從城牆上扣下來,外面登時嚎聲四起,匈奴兵連人帶梯翻下去,城牆上得了個機會士氣一震,緊随着又是一波滾水澆下來,城外四處都是殺豬般的嚎叫。

匈奴後陣裏指着城牆上叽裏呱啦一通亂罵,顯然覺得他們的招數很卑鄙。匈奴人是不服輸的,畢竟水燙也就那一下,咬死了牙忍住也就過去了,幾乎沒有停頓,後陣裏下令繼續攻城。

常敘哈了一聲,揮旗。

這回齊齊澆下去的是燒開的鐵水。

城外一片血腥氣漫開,有的聲都沒出直接便被燙死了。

匈奴人氣炸了,不得不先暫停攻占城牆的方式。

日頭已落,天色漸暗下來,常敘喘了口氣道:“匈奴人腦子轉的也快,不會叫咱們喘息太久。”

蕭瀾點頭,鐵水畢竟有限,況且用完了這幾鍋想要再等燒開費時的很,根本來不及,他道:“等餘下的鐵水用完,立即将所有的桐油倒在城牆上。”

“嘿!”常敘一拍大腿,想明白了他的意思,叫道:“我咋沒想到這法子呢!”

城外匈奴果然很快有了法子,他們爬牆的兵每人頭上披了條火浣布,防火隔熱,剩餘的鐵水再澆下去傷亡便沒那麽大。

常敘這邊一刻不停地下令:“把桐油潑在城牆上!”

二十桶桐油油叽叽地沿着城牆淌下來,城牆上一下變得滑不溜秋,頂在城牆上的木梯直接滑倒開去,砸在匈奴兵身上,城牆上爆出聲轟然大笑,跟着用狼牙拍砸下去,匈奴兵躲閃不及,直接被紮穿,根本無處着手。

蕭瀾絲毫沒有放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和常敘都深知這個道理,他本來還想用火把點了牆外的桐油,然而匈奴人早備了火浣布,估計不太頂用,現趁着這次打擊敵軍士氣時出戰,城內八萬守軍,此刻也在士氣高昂之際。

他轉身着甲,卻見延湄就在他身後,“怎麽出來了?回城樓裏去!”蕭瀾眼下沒有功夫與她多說。

延湄臉色有些發白,城牆上血氣太重,她不可能一點兒不怕,但還是站得直直的,這會兒倒是韓邕派來保護延湄的人先禀道:“侯爺,是這工匠剛剛非要求見夫人,屬下不敢僭越。”

蕭瀾看了一眼,是軍中的工匠,剛剛準備桐油的,他問:“何事?說。”

那工匠肩上扛了塊大木板,聞言趕緊放倒在地上道:“小的冒犯了,實在是……”

蕭瀾:“說緊要的。”

那工匠将木板翻了個,一臉激動地說:“敢問這圖可是夫人剛剛畫的?”

蕭瀾轉臉看延湄,延湄皺眉說:“是我。”

工匠登時大喜:“侯爺請看……”

蕭瀾沒用他說完,自己已經看明白了,——木板上,用碳條畫了輛,床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