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些她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民間百味。
臭得人要捂鼻子的臭豆腐,生意極其興隆的馄饨攤,店面裝飾得特別好看的點心鋪子,賊眉鼠眼的潑皮無賴,還有攬着嬌客打馬而過的公子哥,坐着轎子橫沖直撞的京城小吏……
這些,都是她在宮中不曾見過的。光是隔得遠遠地看着,便覺有趣極了。
蹲在那裏等啊等,又等了一小會兒還是不見小魏公公找到她,她被頭頂上火辣辣的大太陽曬得有點生氣,可喬裝跟着侍衛叔叔各個都是遲鈍腦子,悄無聲息制住了上前搭話的猥瑣大漢,不聲不響帶走了想偷她錢袋的小賊,就原地幹站着等了。根本不知道小公主被灼辣辣的太陽曬得腦袋發暈,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于是這時候就碰到了江俨。江俨站在她面前,那一小片遮陽的陰影就在她左邊一點的位置,小公主挪動了兩步,挪到了那一小塊陰影下,讓這個小哥哥的身軀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霎那便覺得涼爽不少。
江俨卻以為是自己嚴肅的表情吓到她了,湊她近了些,于是那一小片遮陽的陰影又跳到她左邊了。
小公主抿抿唇,看他扛着一個草靶子,上面紮滿了紅豔豔的串串,草靶子上面還挂着一塊木牌子,上面寫着四個紅豔豔的大字——冰糖葫蘆。
——哦,原來這個小哥哥是賣冰糖葫蘆的。
見他摘了一串下來遞給她,她鬼使神差地咬了一口,并不怎麽好吃。
可別人給的東西總不好意思當面扔掉,于是就這樣一只手抓着糖葫蘆,又挪動兩步,挪到了糖葫蘆小哥的陰影下。
江俨又走近了些,叢草靶子上又取了串糖葫蘆自己咬了一個,酸得咂舌,不由有點臉熱。
他個子太高了,這樣站着說話只能看到她頭頂,于是也撩起袍子蹲在這小姑娘旁邊,特意擠出了一個僵硬的笑,幹巴巴問她:“你爹娘呢?他們不要你了麽?”
在江俨的心中,像她這個年齡的小姑娘上街都是緊緊牽着父母的手的,這樣可憐兮兮蹲在街邊一幅沒人要的樣子,應該是被家人遺棄了。像他們府裏的貴子啊、大牛啊,都是在她這個年紀被賣進府的。
小公主瞅他一眼,聽不懂他說什麽,沒吱聲。
——真可憐,這麽好看的小姑娘都被父母抛棄了。
江俨心軟得一塌糊塗,拍拍小姑娘的肩膀正要憋兩句安慰的話,轉瞬間就想:要不要帶她回家呀?要不要要不要?
Advertisement
江俨心中糾結——平白無故撿個小姑娘帶回家去好像不太好……可是她好看呀……祖父和爹娘不知道會不會怪罪自己……可是她真的好好看呀……妹妹那麽多玩具分她一些也沒什麽的……畢竟她這麽好看……
所有的顧慮都被打消,江俨彎下身子開開心心抱起了小姑娘。啊,跟棉花糖一樣,軟綿綿一團輕飄飄的。
正打算帶她回家,一個不留神,懷中的小姑娘就被人搶了去,還被身後人推了一個跟頭。
江俨猛的轉頭看去,便見小姑娘被一個中年男子抱了起來,一疊聲地喚道:“哎喲我的小主子喂,你怎麽一個人亂跑喲!可急死奴才了!奴才一錯眼的功夫,怎麽人都沒了!”
小魏公公急得臉上都沒了血色,想着出宮前陛下和娘娘千叮萬囑,要把小公主看顧好,可自己居然把公主給弄丢了。這次回宮後自己一定得被打死,可看着小公主天真爛漫的樣子又舍不得沖她發火。
——唉,自己一條賤命,沒了也就沒了吧,可千萬別吓着小公主了!
江俨從小學武,從這人的眼裏看不出分毫惡意,小姑娘也淺淺笑了,一改剛才對江俨無動于衷的模樣,一看就知道她是認得這人的。
江俨內心一陣失落——原來是哪家的小姐迷路了啊,這樣的話,他就不能帶她回家了。
小魏公公看小公主拿着根糖葫蘆,趕緊拿過來丢一邊,小公主脾胃弱,怎麽能吃外邊的髒兮兮的東西?“這是誰給買的糖葫蘆?”
小公主白嫩嫩的手指頭朝着江俨指過來,拉着魏公公的袖口說:“那個賣糖葫蘆的小哥哥給的。”
江俨一愣,微微扁着嘴巴有點委屈——他不過是想要逗她開心,怎麽就成了“賣糖葫蘆的小哥哥”了?
小魏公公打眼看過來,見這小男孩一身華服,扛着個比他個頭還高的草靶子,路邊的小孩甚至踮起腳來偷偷摸摸摘走插在靶子上的糖葫蘆,他也絲毫不介意。
他可不像小公主一樣見識淺,這明顯是哪家的公子哥,怎麽可能會是個“賣糖葫蘆的小哥哥”?
小魏公公右手背在身後悄悄做了個手勢,立馬就有喬裝打扮的暗衛下去調查江俨的身份了。
☆、情不知所起(中)
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又看天色不早了,小魏公公牽着小公主的手回宮。他們出來的時候怕引人注意,特意把馬車停得遠遠的,保管不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于是這個“賣糖葫蘆的小哥哥”跟在他們後面,偷偷摸摸地跟了一路。
身邊喬裝護衛的侍衛們看他到處都是破綻的跟蹤,肩背肌肉繃得緊繃繃的,絲毫不敢放松。心裏默默吐槽:這誰家的倒黴孩子,吃了雄心豹子膽了居然敢跟蹤公主?可看着不像壞人,直接殺了好像不太好吧?莫非他背後還有什麽大人物有所圖謀?
江俨自以為機靈地跟了一路,就想看看這萌得他心都軟成一汪水的小姑娘家住在哪。殊不知短短一刻鐘的功夫,侍衛頭子就知道了他的身份,連着江家往上倒三代都調查得清楚明白了。
等小公主上了馬車,看江俨還要繼續跟的樣子,侍衛頭子總算不能忍了,把江俨拎到了巷子口讓他不許跟了。
看她乘上馬車走遠了,江俨一着急,扯着侍衛頭子的衣裳不讓他走,急赤白臉地問:“那怎麽才能再見到她呀?”
聽了這話侍衛頭子一愣,樂了,以為是小屁孩兒不懂事,本想打趣他兩句,話到嘴邊卻突然說不出來——這小男孩面上青青白白,似乎都快急得哭了,他突然有點不忍心再打趣他。
于是這侍衛頭子拎着江俨上攀上了牆,搖搖指了下宮城的方向,笑道:“等你小子能進了那裏頭以後,總會知道她是誰的!”
侍衛頭子本想着小孩子不懂事,反正看他的身份穿着華貴,身邊卻連個家丁護衛都沒有跟着,想來應該并非官家,除了做官一途也進不去宮城。而等他能入朝為官還不知道得多少年,到那時候他哪還能記得大馬路上碰到的一個小姑娘?他這說法就當糊弄下小孩兒了。
誰知這小男孩還挺認真,恭恭敬敬朝他抱了下拳,大聲道:“謝謝大叔!”然後咯噔咯噔跑遠了。
侍衛頭子愣了會兒,噗嗤一聲把自己逗樂了——真是個倒黴孩子!
江俨從小就機明,畢竟江家可是世代經商,江家的孩子自打會走路起就耳濡目染,知道做事前要想想如何讨巧,怎麽會有呆子一樣的後代?
只不過江俨常常板着張小臉,性子也不讨喜,從小又不愛跟同齡人嬉鬧,所以越長大,性子就越呆板嚴肅。
那天他看到的宮城高大巍峨,僅僅一道高高的紅磚牆,就能隔斷裏頭所有的景致。
可江俨知道那是什麽地方,或者說,身在京城的人,怎麽可能會不知道皇宮是什麽人呆的地方?
而宮裏頭尚年幼的女童,随便一打聽就能知道這是誰。畢竟文宣帝膝下只有兩子一女,宮裏身份貴重的女童怕是只有承熹公主一人,別的女童出行哪還能随身帶着這許多的護衛呢?
江俨一陣恍惚——原來她是從皇宮裏面出來的,原來她的身份那樣高貴……
自那天江俨眼巴巴地看着他們走遠後,一連好幾天都不開心。可他從小慣愛冷着個臉,就連他爹娘也沒發覺他的心思。
他身邊的親人唯一注意到的,是江俨最近習武努力了好多,常常天還沒亮就起身練武,力竭後吃頓飯;下午跟府裏的侍衛對打,晚上手掌與肌肉腫得不能屈伸,就連握着筷子的時候都龇牙咧嘴的。
實在是疼啊,天天拿着兵器跟人對打,掌心都磨得血肉模糊的。
吃過晚飯還要再讀兩個時辰的兵書,光寫下的注解就堆了高高一摞。他爹沉着臉告誡他:“欲速則不達。”
江夫人則以為兒子最近看了坊間的什麽武俠話本子,揶揄道:“俨兒是不是長大了想當大俠呀?”
江俨不言語,任他們說什麽都只管沉默着點頭。他爹娘想破了天都想不到,他最近這麽努力的原因,僅僅是為了一個僅有一面之緣的小姑娘。
江俨從小習武,在和小承熹初遇之前,夢想是做個大将軍戎馬倥偬,或者做個大俠行俠仗義。至不濟,也要開個天下第一镖局走南闖北。
每一個學武的小男孩心裏都做着差不多的英雄夢。
可自打十二歲見到那個小姑娘以後,他整個人整顆心滿腦子想得都是怎麽離她更近一點。
在見到她之前,江俨無論學文還是學武都不認真,他又實在不怎麽喜歡古玩,每天跟着祖父學習古玩知識也不過敷衍;在那天之後,江俨暗下決心,一定要進宮。
這男子若想進宮,只有兩種門路。其一是進宮做太監,待江俨向父親問清楚、知道這太監到底是什麽以後,就往第二條路上想了。
聽人說皇宮裏每年都要招百餘名侍衛入宮,武功次一些的負責宮中守衛巡警,武功好一些的做随駕儀衛。只有武功頂頂好的那些才能做宮中貴人的近侍。
江俨自小習武,知道自己的武藝在同輩人中十分出衆,只是京城能人衆多,若想入宮做公主近侍,還得下一些功夫。
京城皇商江家的嫡公子,古玩世家預定的下一任家主,一輩子不愁吃穿就算混吃等死也能榮華富貴一生的富家公子,人生定下的第一個遠大目标就是進宮去給人為奴,不得不說有點心酸。
可江俨從不覺得委屈。
就連她臨走前指着自己向那中年男子叫他“賣糖葫蘆的小哥哥”,光是想起這句,都要開心極了,覺得渾身上下都是勁。
兩年後,他又見到了小公主一次。
這次是在江家的古玩樓裏,江俨本是去找祖父的,誰知到了卻發現祖父平日裏呆的頂層門外卻站了許多人守着。
大敞的房門似乎是特意被人開着的,也不知是為了避嫌還是別的什麽。
江俨知道裏面的人身份非同一般,試着走近了兩步,果然被人攔下了。可他走得近了,立馬發覺守門的其中一個男子極為熟悉,像是他在兩年前見過的那個侍衛頭子!
江俨的心一陣狂跳,瞬間福至心靈,按捺下蠢蠢欲動的雙腿沒敢硬闖,他揚聲喊了一句:“祖父?祖父你在裏面嗎?”
江老頭兒聽出來人是誰,笑着應道:“俨兒來了?快進來吧。”
門口的一衆侍衛目光灼灼地瞪着他,江俨被他們瞪得一個激靈,龇牙得意一笑,目不斜視地跨進了門。
滿室檀香缭繞,有位小姑娘從容坐在椅上,見生人進來也不慌張,反而朝他微微一笑,然後垂下了頭欣賞手中的珍貴古玩。
明明她個子那麽矮,坐在高大的紅木椅上連雙腳都夠不着地,若是旁的孩子這樣只會讓人覺得逗趣,偏偏年幼的公主能教人看出那通體的貴氣。
江俨怔怔看着移不開眼——她好像長高了一些,也變得更好看了,膚白無暇如明珠生暈,就連一個淡淡的笑容都滿溢貴氣。
江俨看着她就覺得熟悉,這兩年他無數次地想過,再遇到她的時候會是什麽時候?她會變成什麽樣子?見到他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會不會認出這就是那個“賣糖葫蘆的小哥哥”?
失眠的時候他想,失意的時候他想,練武受了傷胸骨骨折,疼得睡不着的時候他也在想。
雖然兩年未見,可似乎在他心目中,她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和記憶中那個沉默寡言又清冷的小姑娘疊合起來,仿佛如在夢中一般,他一觸手就能摸得到。
江俨魂不守舍地坐下,心裏頭一陣失落——可她好像,已經不認識自己了。
小公主挑了幾樣小巧卻貴重的古玩,就起身禮貌地跟江老頭兒告辭,小魏公公付好賬後接過了古玩。
看她要走了,江俨趕緊追出了門,當着小魏公公和幾個侍衛的面堵在了她面前,神情極為認真地憋出了三個字:“你等我。”
小公主一愣,臉上的微笑頓了下,詫異問道:“恩?等你什麽?”
江俨膚色比較黑,這是她第一次跟自己說話,心中緊張得要命,也不知道臉上悄悄浮上的那抹薄紅有沒有被她看到。
——等我兩年?等我練好武功進宮?等我去做你的侍衛?
江俨本來就嘴笨,這時候也沒來什麽急中生智,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說好,僵着身子冥思苦想了半天。
小公主輕悄悄地繞過他,走了。
江俨站在後頭呆呆地看她走遠,也不知怎地,眼眶微微發熱。他瞪大了眼盯着那個已經走遠的小小背影,只覺心裏面難受極了。
江老頭兒走上前來,看孫兒在發呆,拍拍他肩膀笑問道:“俨兒怎麽啦?剛才賣出去的東西裏頭有你喜歡的?”
江俨緊緊抿着唇不說話。
江俨這時候個子已經挺高了,江老頭兒稍稍低下頭就能湊到他耳邊,壓低了聲音眯眼笑說:“俨兒莫氣,放在店裏賣的東西都是雙件成套的,爺爺私底下都留了一件,要是孤品我可舍不得賣。你要是喜歡,回頭從我這裏拿就是了。”
難過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忍忍也就過去了,最怕有人在身邊說話。江老頭兒不說還好,這句話說得江俨鼻頭一酸,差點掉了眼淚——可不是嗎?他這麽些年最喜歡的東西走掉了!沒回頭看他一眼,從頭到尾不過沖他笑了一下,說了五個字!
那之後他更加沉默寡言,學武也更用功了。
江老頭兒看孫兒這麽努力,以為他有心入仕,花了大價錢給兒子——江家大爺捐了個六品小官。畢竟商人之子入仕得少,孫兒要是入朝為官難免被人說閑話,江家大爺有個官之後就沒了這層顧忌。
直到江俨十五歲的那年,正好趕上了三年一屆的武舉。江俨每場比試都跟拼命一樣,看得好些比他年長許多的應試武人都有點發憷,于是江俨就這樣順順當當進了宮。
萬幸命運眷顧,那一年又正好逢上小公主從坤寧宮搬出來,離開皇後娘娘搬到了長樂宮去住。
江俨雖然年少,可在新入宮的侍衛中武功最好,性子冷淡呆板,做事妥帖,又因為是富商之子有一定眼界,初初進宮故而背後沒有任何的勢力支使。這樣的人自然理所應當地被選做了小公主的近身侍衛。
他跪在長樂宮前的青磚地上,聽到車辇吱呀行來,停在不遠處。淡紫色的繁複裙擺曳地,從他眼前逶迤而過,小小繡鞋上墜着的明珠光暈灼眼。
小公主多年儀态修養行過無聲,可她行過的時候,江俨仿佛真真切切地聽到了繁花盛開的聲音,聽到了雀鳥啼鳴的聲音……
甚至,能聽得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那一瞬間,江俨忍不住擡眼去看她。長樂宮新挑出的數十個宮人都哆哆嗦嗦深深埋頭跪着,只有他一人敢擡眼去看她。小公主察覺了也并沒有生氣,微微一笑寬容大度,美玉瑩光白璧無瑕。
仿佛這大千世界都
作者有話要說: 仿佛這大千世界都只剩下一片灰黑茫白,而世間所有極致顏色都只在她身側綻開。
只有她,是江俨眼中唯一的顏色。
于是江俨在那一瞬間,忽然福至心靈——原來他所求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能夠跪在她腳下,一擡頭就能看得到她的機會。
三年起早貪黑苦練武功熟讀兵書,想方設法的進宮,也不過為了能天天看着她。
年少時候最怕遇到太驚豔的人,在還不知道情之一字到底為何的時候,便常常一眼定了終生。
此後用多年坎坷折磨,才能一點點醒悟——
世間最大苦,謂之求不得。
☆、情不知所起(下)
在承熹公主的心中,江俨是最最特殊的人。
江俨是她身邊武功最高強的侍衛;宮裏除了父皇和承昭,他是離她最近的男子,也是最護着她的人。
公主私底下喜歡鐘鼓司新譜的曲子,可那些都是不入流的東西。堂堂公主喜歡這些,被人知道了難免贻笑大方,江俨卻會去樂坊替她把譜子抄來,任憑那些年輕女琴師打趣;
她寫字寫到夜深人靜,實在困得不行,又怕完不成課業受女夫子批評,都是江俨模仿了她的字寫完的;
她深夜着了夢魇被驚醒、心悸失眠的每一次,都是江俨在寝宮外間給她講故事。就算夜裏口渴醒了,起身喝水的時候看到屋外廊柱下的影子,江俨都會低聲輕喚一聲,讓她不必害怕。
她身邊有無數宮人,許多人都打心眼裏對她好。
卻也只有江俨會偷偷把宮外的小吃帶進來給她吃,給她講民間小孩的玩樂,鬥蛐蛐啊鬥雞啊……那許許多多的故事從他口中聽到,雖然語氣平板僵硬,可她從來都不覺得膩煩。
只有江俨知她在宮中沉悶,春天會給她紮風筝,天暖和的時候為她挂秋千。
就連她初次的月事,都是江俨第一個知道的。那天她正在書房看書,肚子隐隐作痛,便在書桌上趴了片刻,忍了一炷香的時間終是覺得不妥,起身的時候卻覺得雙腿發軟。回頭一看,椅子上居然有黏濕的血跡。
她心中怕得厲害,看着那團鮮紅血跡只覺頭暈目眩。一個不慎,就蹭倒了桌上的墨盒,江俨立馬發現了異常。
可江俨從小接觸得最多的女孩子就是自己的妹妹,他進宮的時候年紀尚輕,又怎麽可能懂這些?當下吓得不知所措,打橫抱起公主去找太醫了。
從沒人跟公主講過這些,她心中怕得厲害;江俨比她還要害怕,生怕公主得了什麽不治之症,只覺自己全身都在抖,連帶着懷中的公主也晃晃悠悠的。
紅素幾人火急火燎的,跟在江俨和公主後頭一路跑,縱然跑得再快又怎麽能追得上江俨?她們幾個是近身丫鬟,主子大大小小的事哪裏有不清楚的,早幾年的時候就被皇後身邊人叮囑過這事。卻不想公主身子差,比常人晚了兩年。
江俨若是發現了不對,知會她們一聲也就是了,偏偏這個愣頭青着急上火,直接帶着公主去找太醫了,太醫只好無奈地開了個“紅糖紅棗姜茶”的方子。
那以後,江俨尋空從宮中帶下醫的嘴裏問到了好些關于女子養生的道理,認認真真寫下,又跟那些眼神揶揄的女醫挨個确認無誤,連着幾天沒睡,通通背了下來。
從那以後公主的信期,江俨都比紅素絮晚幾個大丫鬟更在意,提前好幾天就處處謹慎,哪怕在大熱天都要限制公主用冰。注意保暖、不能吃鹹、不要喝茶、多飲熱水、少走動。
……
從她九歲離開母後、住到長樂宮開始,江俨就一直陪着她,整整陪了她八年。那時年少無知,從來沒想過他會離開。
直到她十七歲的那一年,文宣帝和皇後開始着手為她挑驸馬。江俨還是每天僵着一張臉,似乎無動于衷的樣子。直到那個時候她才驚覺,她從來都不知道江俨的心情,也從不确定自己的心意。
這宮中足有幾千人,卻從未有一人給她講過:動心是什麽?情深是什麽?夫妻又是什麽?
只聽母後握了她的手說——驸馬就是一輩子愛重你、能與你白頭偕老的人。
她曾經想過那個場景,那時腦子裏能想到的,沒有別人,只有他。而她也從不會懷疑江俨會一輩子對她好。
想要跟他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光想想就覺得滿心歡喜。
直到她打定主意去找江俨,想要問問他願不願意做驸馬的時候。聽到一個二等的小丫鬟跟江俨說:“奴婢心慕公子。”
公子?聽那丫鬟這樣叫,江俨竟有些微的恍惚——多久沒人這樣喊過他了?好像自從十五歲入宮那年後,除了每月回江家的那半天,別的時候都沒聽人叫他“公子”了。
宮裏人喊他“江侍衛”,手下人喊他“隊長”,公主喊他“江俨”。
“公子?公子?”那丫鬟見他久久不應,反而在走神,心裏頭有點慌,忙喊了兩聲。
江俨面上無甚表情,沒有分毫欣喜也沒有半點厭惡,沉聲婉拒道:“江某既已入宮,做好分內事才是本分,成家立業的事暫時并無打算。”
那丫鬟一急,脫口而出道:“奴婢與公子同年入宮,只比您小兩歲,明年到了年紀,就可以禀明主子出宮去了。”看江俨眉尖微颦,那丫鬟娓娓道來:“奴婢跟如嬷嬷打聽過了,明年公主出嫁,宮裏頭的侍衛可以跟主子求求情自請離宮的。那時候您正好是成家立業的年紀,江家也需要一個兒媳……”
丫鬟咬着粉唇,神情羞澀臉頰飄紅,卻能鎮定自若娓娓道來,明顯來之前做了不少準備,連宮外的江家是做什麽的都打問清楚了。
江俨多看了她兩眼,神色微冷——一個丫鬟不好好做事,居然連他的家境身份都打聽得清清楚楚的,就連他離宮後的退路都想好了。
這可真是……有心了。
“姑娘自重,我已有心儀之人。”
那丫鬟瞪大眼睛,嘴唇微微顫了兩下,無力反駁道:“可我分明沒有看到……您與別的女子親近……”
江俨不想跟她歪纏,果斷道:“她是宮外之人。”一句假話,打消了這婢子的所有猜疑。
丫鬟眼睫微顫,什麽也說不出去,掩着面嘤嘤跑了。
這世間有的人天生不會說謊,如江俨。活了二十三年唯一一次說謊,便生生釀成大錯。
花籬後恰巧聽到兩人談話的公主微微一笑,心頭卻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酸澀。原來……他已經有心儀之人了。
被他拒絕了的那丫鬟心神恍惚,沒兩日便在整理舊書時扯壞了極珍貴的一冊孤本,管事嬷嬷擔不起這責,把她提溜了過來聽憑公主處置。
公主的脾氣軟和在宮裏是出了名的,那丫鬟初時還抱着一絲僥幸,直到聽到公主輕輕說:“遣回內務府吧。”那丫鬟愣了一下白了臉,這才慌了神,忙痛哭着求饒。
那丫鬟哭得慘兮兮的,才求了兩句情,公主便又心軟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明知道被主子遣返回內務府的奴才都得受好一番磋磨,要麽是被重教一遍規矩送到別的主子宮裏;要麽是被打一頓板子直接直接攆出宮去。無論哪條路都是折磨。就算這丫鬟宮外頭仍有家人,聽到了她是被主子攆出了宮的,誰不揣測個一二?還能有什麽前程?
不過是個心有所屬的姑娘,自己又何必這般苛責?要把她一輩子都生生毀了?
公主笑容微苦,閉上眼緩了緩心頭的澀意,改成了罰俸三月,貶為了三等丫鬟,讓她退下了。
怎麽能不喜歡呢?
那樣眉眼沉俊,穩重清冷卻溫柔細致的人,與她在這宮中相伴八年的人,她怎麽能不喜歡?
她沒有與別的男子相處過,也不知道尋常官家的主子與侍衛是什麽樣的。她卻只知道——這天下除了父皇母後,再不會有人能這樣掏心掏肺地對她好了。
她不像承昭,從小把揣摩人心當作樂趣,她自小性情寡淡,對所有生人都沒辦法撤下心防。
只有在江俨面前,她能徹徹底底地放松下來,可以把心事說與他聽,可以坦言自己一切不喜歡的人和事。不必在意皇家儀态,不必時刻微笑示人,不必恪守男女大防。只需一個眼神江俨就能懂,甚至有的時候連眼神都不需要,他都能知道她是怎麽想的。
這樣的人……她怎麽能不動心?
可惜在她還不明白何為情深的時候,江俨早已有心儀之人了。
她曾經還奢望過,等自己的病徹徹底底地好了,等自己的身體養好,就跟着他出宮好好去看看宮外面的世界,再不用偷偷摸摸地溜出宮去,看他受罰卻無能為力。
可惜……他已經有心儀之人了。
————————————
驸馬大選,百餘位京城适齡優秀男兒的畫像與介紹送到了文宣帝和皇後的桌案上,挑挑揀揀,到了公主手上,所餘不過三十。
文宣帝挑中了一位,私下裏問了問那人的意思,人家言明要為家中病重的老父侍疾,無暇顧及婚事——文宣帝暗自點頭,家中老父病重做兒子的卻要娶親,确實是不孝;
皇後也看中了一位,文宣帝又喊來人問了問,對方坦言已有青梅竹馬,感情深厚不忍辜負于她——文宣帝有點不高興,卻十分滿意他的耿直與坦蕩。
連着看中的兩位都含蓄委婉地辭了,文宣帝索性把剩下的畫像都給了女兒,讓她自己挑個合眼緣的。
公主翻着看了許久也拿不定主意,這些人她都不曾見過一面,卻要她選出一位在未來的幾十年裏,與她朝夕相處同床共枕?多可笑的事呵!
江俨看她眼神中似有淡淡譏嘲,猶豫許久,再三斟酌,總算鼓起勇氣開口道:“公主不要為難,若是實在選不出合适的人選……”
容婉玗翻着畫冊,聽到這話停下手上動作,許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歡悅湧上心間,她強作鎮定地問:“選不出,然後怎麽辦?”
她眸中的光太清亮,一瞬間霞光映在她側臉上如玉雕琢,仙姿佚貌似鍍上一層燦燦的光,直讓人不敢直視。
江俨微微錯開視線,話音不穩道:“公主若是實在為難,便是……嫁給屬下也是可以的。”
——公主若是實在為難。
——便是嫁給屬下也是可以的。
這話中兩個轉折,聽得公主心一酸,怔怔看了他半晌,差點掉下淚來。
她忍不住自嘲,連着兩個備選驸馬都拒絕了娶她,這事江俨也是知道的。她心裏明白:這兩位的借口或許是真的,但也或許,是真的不想娶自己這般高高在上的貴妻。
可她不知道,原來自己在江俨心中是這樣廉價,縱有公主的貴重身份也是別人都不想娶的、是挑不到合心合意夫君的可憐姑娘。
明明江俨語氣平靜冷淡,像往常一樣的面無表情。可公主心事太重,又知他早已心有所屬,偏偏從這話中聽出了滿滿的同情。
于是她忍不住鑽了牛角尖——江俨已有心儀之人,卻因為不想看她為難偏偏要這麽說,寧願委屈了他自己和他心愛的姑娘,只是覺得她無人可嫁實在可憐,便決定娶她。
他一向對她好,不想讓她難過,便連委屈自己都不顧。
公主沒敢擡頭,眨眨眼,憋回了眼眶裏的濕意。她勉強擠出一個笑,輕輕嗔道:“說什麽胡話!你怎麽能娶我?”你明明在宮外頭有了心愛之人,又怎麽能娶我?
而江俨聽懂的卻是——你一介布衣入宮為奴,怎麽能娶我?
公主把手中的備選驸馬圖冊翻得飛快,來掩飾內心發酵膨脹的委屈,可她卻沒看到江俨一下子煞白的臉。
她也不會知道,江俨身無官職敢于這樣開口,究竟做了多少心理準備,才有勇氣這樣對她說?
她也不會明白,兩個總是不善言辭不訴真心的人,究竟能有多少錯過?
——————————————
針工局的老尚宮手太巧了,穿在她身上那嫁衣還未做成,僅僅為一試。正紅緞彩上綴有無數真石美玉,繡了赤金鴛鴦的霞帔熠熠生輝,更襯她面如美玉光華內蘊。
江俨遠遠看了一眼,只覺此生能得見這一眼,也是上天賞他的。
入宮這八年來,看着她一點點變得更好,琴棋書畫、詩書禮儀樣樣都好到極致,這才一點點懂得,雲泥異路、天壤之別,究竟是多麽讓人絕望的難過。
這才一點點懂得,他一介布衣能入得宮來,并非是為能追上她的腳步,而且要守着她變得更好,護着她走得更遠。這八年傾心相護,只是上天為圓他此生最大的執念。
整整八年,日日夜夜,能跪在她腳下,能仰頭便得見,能護着她走遠,已是此生最大幸事,再不敢有半分奢望。
——————————————
後來,江俨離開了,沒與公主告別。就連他調到了太子身邊做了儀衛隊長,這事公主還是聽別人說的。
而江俨,沒留給她只言片語的交待。他們八年朝夕相處,他都不願留下一個完完整整的辭別。
整個長樂宮全是江俨的影子,無論睜眼閉眼,無論用膳看書,無論清醒安眠,似乎他都在咫尺之地。他離開後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硬生生捱過去的。
從那時起,才明白一個詞的意思,什麽叫心如刀絞。
除了他,驸馬是何人,又有什麽區別呢?總歸是父皇與母後過了眼的,長相身份又怎麽會差?
徐肅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