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1)
“這夥子馬賊也真是膽大,他們準備得倒是周全!”舒雲看着下面人送過來的卷宗,差點沒笑出聲來。
那個使節團的确是假的,真的使節半路上被一幫子馬賊給幹掉了,原本他們想着劫了這些使節帶着的賀禮也就可以了,但是後來,馬賊中的狗頭軍師忽然說,他聽說一般給中原皇帝進貢,皇帝會賜下珍貴十倍甚至是更多的回禮,頓時,這些馬賊心動了。
元廷退回草原之後,這些馬賊的日子也不怎麽好過,以前元廷為了防止草原上會有新的部族冒出來,占領他們的草場,甚至會故意放縱馬賊劫掠一些小部族,但是如今元廷退回草原了,這些馬賊就變成威脅了,所以肯定是要清洗的。
這些馬賊不得不流竄到西域那邊,藏身沙丘大漠之中,像是能劫一次使臣,已經算是比較大的買賣了。
這些馬賊尋思着,真要是得了中原皇帝的賞賜,回頭将那些珍寶一出手,他們完全可以改頭換面,往西找個小國,做個富家翁。西邊的小國那邊常有戰亂,就沒所謂的戶籍管理一說,胡亂找個差不多的人的身份頂替一下,說不定他們還能弄個貴族做做呢!所以,雖說這事有點冒險,但是做馬賊嘛,本來就是腦袋別在褲腰上的勾當,所以一番合計之後,他們一拍巴掌,幹了!
進入大明境內之後,他們感覺這簡直是他們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确的決定!大明果然如同天堂一樣!不要把馬賊的生活想象得有多麽刺激,實際上,大多數馬賊的日子都過得很糟糕,他們就算是搶到了什麽寶貴的東西,銷贓卻很不容易,價值起碼要縮水大半,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價格卻很貴,另外,他們這種人,也壓根沒有存錢的意識,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上一票之後,潇灑一陣子之後,就不得不再想辦法幹一票,要不然日子就要過不下去了!
可是大明這邊呢,拿着國書,不管到哪一家的驿館,都能得到妥善的招待,酒肉管夠,若是他們肯額外出點錢,還可以請來青樓裏的姐兒伺候,弄得他們真是樂不思蜀。
當然,為了能夠繼續這樣享受下去,他們還是下了功夫的,他們原本也不是天生就做馬賊的,一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個小部族裏的高層,也是念過幾本書的,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知道那個使節團是怎麽回事,畢竟,不是誰都看得懂國書的!因此,這些日子以來,他們也算是努力收斂了身上的煞氣匪氣,看起來也有模有樣了!
正常情況下,這種事情幾乎不會被發現,這些日子以來,來自一些聽都沒聽說過的小國的使節多得是,弄得鴻胪寺附近的驿館都不夠住了,後來不得不掏錢臨時征用了一些民房用來安置這些使節。
那些名頭稍微大一點,跟大明有些往來的小國也就罷了,像是這種本來就只有彈丸大的地方,鴻胪寺這邊壓根不記得這些地方,看着國書沒問題,上面的印玺沒問題,自然也就不多管了,橫豎這樣小國的使節團,也就十幾二十個人左右,就算天天大魚大肉,又吃得了多少。如今大明是真的不差錢!
所以,這個冒充的使節團就這麽在鴻胪寺的眼皮子底下大吃大喝,甚至還按照慣例給了一筆錢,供他們在京城花銷。
如今被寧國公主揪出來是假冒的,頓時,整個鴻胪寺那裏簡直像是被迎面甩了個響脆的,一個個都要擡不起頭來了!他們自诩是精英,經驗豐富,結果呢,一幫子小女孩能發現的事情,他們愣是沒發現!
看着朱元璋那張黑臉,鴻胪寺這邊的官員一個個腿肚子都開始哆嗦起來。現在想想,寧國公主簡直是個災星啊,她之前一出手,京兆尹就落馬了,連同跟他有牽連的官員,一個個也跟着倒了黴,最輕的也被貶了一級,比較嚴重的,就等着過了太子大婚,然後就可以“咔嚓”一刀去望鄉臺上逛一逛了!
朱元璋是真的惱火,要不是朱樨她們發現了異常,回頭讓這些假冒的使節真的得逞了,帶着賞賜大搖大擺走人了,說不定回頭還要寫個什麽回憶錄之類的記錄一下自己的傳奇人生,朱元璋在後世豈不是要變成一個笑料?
好在這年頭,比較專業的對外人才,是真的不多,鴻胪寺的這些官員,好歹還會一些其他國家的語言,一時半會兒還真找不到幾個替代的,總不能臨時從人家商隊裏面找幾個通譯出來當官吧!
朱元璋一邊不爽地削了他們一個品級,但是還暫代如今的職位,要是這次的事情做不好,那麽,就數罪并罰。
Advertisement
之前舒雲就提過科舉出來的進士做官之前要先培訓,之前培訓的不過就是最基礎的一些行政能力,遇到這件事之後,朱元璋已經有了一個超前的想法,那就是定崗培訓。
舒雲卻是想到後世的公務員考試,琢磨了一番,幹脆表示,那就幹脆将科舉也細分開來吧,和唐朝的時候一樣,什麽明經,明法,明算之類的都用上,以後,科舉不光要學四書五經,這些雜學也得學!
反正大明剛剛建國沒多久,這個時候改革其實是最容易的,說白了,三年一次科舉,到今天也才出了不到一千的進士,看起來挺多,實際上放到整個大明的官場,連朵水花都濺不起來。
朱元璋又是一個非常獨斷專行的皇帝,他要做的事情,下面的人就算是死谏,他也是無動于衷的!何況,科舉多考幾門雜學,其實也給了一些讀書人出路,尤其,這也是增加了考試名額的,因此,下面的人要是極力反對,反而要得罪了不少讀書人。
改革制度這種事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接連出了幾件事,還都是朱樨捅破的,倒是叫朝堂上聞寧國公主而色變,覺得這位跟朝中官員只怕是八字不合,根本就是個煞星。因此,在朱元璋琢磨着讓朱樨再去哪一部溜達一下的時候,一個個簡直是快要哭出來了。
好在朱元璋也覺得朱樨年紀小了點,應該玩不過那些老狐貍,琢磨了一番之後,幹脆讓朱樨去內務府歷練一下。
內務府是舒雲為了統合皇家的財政,設立的一個機構,要說職權,有點類似于秦漢時候的少府,當然,其實權力比起那時候的少府還是縮水了不少的,不過真要說起來,如今也算是龐然大物了。
從後世而來的舒雲比起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有着太多的優勢了!別的不說,後世學過歷史地理的人都可以大致知道什麽地方有什麽礦産,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舒雲為了确保皇族的經濟健康,可是大手筆的購置了大量的優質礦産,當然,舒雲做事還是很講規矩的,礦産這玩意,最好還是不要吃獨食。舒雲直接利用皇家的礦産立下了規矩,最主要的是礦稅的問題!哪怕是皇家的礦産,也要按照每年的産出交稅。
開礦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目前來說,科技樹還沒有攀登到可以借助于機器開礦的程度,無非就是用火藥炸,但是相應的,這個污染也比較嚴重。所以,舒雲幹脆将一部分礦産直接封存,另外的呢,就可以安置不少人了!危險性不大的礦,可以直接在當地招工,而危險性比較大的那種,每年明軍對外作戰都會有許多俘虜,這些俘虜裏頭很大一部分,就被送到這些礦上去了!
舒雲制定了一個勞動改造條例,只要勞動改造達到一定的年份,一定的工作量,就可以獲得自由,拿到戶籍,如同大明治下百姓一般,如果表現比較好的,還可以提前得到戶籍。便是那些監工,其實也是這些俘虜裏頭表現最出挑的人,這樣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這些俘虜鬧事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勞作辛苦,沒多餘的力氣,另一方面呢,就是前面有個盼頭,有個希望,大家也就不會去冒險了!
草原上的生活本來就很殘酷,勝利者通吃,而失敗者被殺,或者是淪為奴隸是正常的事情,而在大明這邊,雖說要開礦勞作,但是起碼吃得飽,穿得暖,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暴風雪或者是其他的什麽緣故,導致丢掉性命!因此,除了那些頭人之外,底層的牧民其實對這種生活甚至是非常感恩的。要知道,在草原上,底層的牧民日子是真不好過,只有從來沒有去過草原的人,才會覺得這些游牧民族天天吃肉,所以強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麽回事,草原上大多數人正常吃的就是各種奶制品,而這些奶制品也是不能全部自個保留的,大部分要上交給上面的頭人,小的部族還得上供給大部族,遇上王廷那邊征兵,不光要帶着男丁去打仗,連同部族積攢下來的這些奶酪奶幹什麽的都要搜刮走!
所以,到目前為止,內務府光是每年各類礦山礦洞就能給皇家提供一大筆的錢財。另外,內務府還有許多別的産業,各種工坊就有許多,這兩年流行的毛呢,羊毛線,羊絨之類的,就是內務府下面的工坊研究出來的。
北元那邊如今對草原上各個部族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差,一些被元廷壓榨的部族已經受不了要內附,他們要內附,自然是不能讓他們繼續之前的游牧生活的,因此,幹脆就讓他們定居下來,暫時先過那種半放牧,半農耕的生活做過渡。所謂的放牧,自然就是圈養了,就像是後世的農場一樣,專門種植牧草進行養殖。羊毛就是這樣的産物,先用梳子将羊絨梳出來,然後剪去羊毛,用堿水漂洗之後,就可以紡成毛線,織成毛呢了!
內務府這邊也沒能壟斷多久的技術,很快技術就被洩露出去了!這也導致了如今即便是一幹文官,也在那裏整天鼓動着打下草原,草原上別的不說,那些羊毛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誰都跟銀子沒仇不是!其實私底下,已經有商人開始進入草原,偷偷摸摸跟北元的那些部族交易羊毛了!估摸着,一些窮瘋了的部族大概已經不想養什麽牛馬了,牛馬有個毛用,能換糧食,能換鐵鍋,能換茶磚嗎?
總之,內務府控制的行業,可以動用的錢財,是許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可以這樣說,國庫都沒有皇家的內帑有錢。
舒雲還琢磨着,日後一幫皇子,嗯,估計像是朱樨這樣的公主也是有幾個的,想要出去打仗,錢不夠的話,他們這邊還可以借貸,這也算是一種投資了!
內務府如今的章程,都是舒雲搞出來的,舒雲做這些事,也沒瞞着朱元璋乃至自己的兒女,朱元璋也就算了,他只會對國內那些商人更加警惕,恨不得再找出幾種名目來加稅,以前的時候,一些文官說什麽商人低賤,當任其自甘堕落的時候,朱元璋還覺得挺有道理!現在呢,見鬼的有道理,真要是不管這些商人,一個個都要翻天了!商人低賤不假,人家有錢啊!尋常的小商販也就罷了,一般也就是賺個辛苦錢,但是那等大商人,手裏流動的錢財,簡直能将一般人吓死,想都想不出來,這些人要是有什麽歹心,不知道有多少小民要破産。尤其,做了幾年皇帝之後,朱元璋可發現了,這些商人一個個跟那些文官幾乎可以說就是一夥的。許多文官看起來不貪,實際上,光是那些商人的孝敬,就足夠他們吃得盆滿缽盈了!簡直是都該殺!
殺人雖說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在朱元璋看來,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
不過,在舒雲看來,人也是一個寶貴的資源,與其殺了,不如讓他們廢物利用一下,發揮一下剩餘價值呢!
別的不說,現在大明也就是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地方識字率還看得過去,還有一些地方還都是窮山惡水呢,這些地方因為各種緣故,比如說土地貧瘠,還有就是交通不便什麽的,所以,想要發展起來真的不容易。就算是放到那個社會已經比較發達的時代,那些地方脫貧依舊是難題,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才能擺脫貧困的處境。放到現在,這些只會更加不方便。
舒雲不是神仙,沒法做到讓這些地方一下子就變得四通八達起來。她能做的,不過就是播撒下種子而已。而教育顯然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途徑。
所以,那些犯了罪的文官,如果不想死的話,就幹脆去那些地方做教育吧,他們可以帶上自家的家仆,而這些人或許就掌握着一定的技術,能夠給那些地方帶來真正的一些改變。
而內務府呢,會跟一些偏僻地方的官府合作,招攬當地貧苦的百姓,修築道路,然後呢,可以向過往的客商收過路費。老實說,這個年代,在那些地方修路其實是不劃算的,因為那種地方,過往的客商其實也不多,除非那邊有什麽重要的礦産,僅僅是農産品的話,因為這玩意要看天時,而且保存也需要花費不少心力,所以并不适合長途運輸。
而有礦産的地方,舒雲卻是琢磨着看看能不能鋪設鐵軌,哪怕是如今還沒有什麽蒸汽機,用牛馬拉車,其實通過鐵軌也是會省掉很多力氣的。在秦代的時候,先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軌道運輸軍需用品了,只是秦朝滅亡之後,許多工藝和技術也跟着消亡了而已。
至于蒸汽機什麽的,其實現在內務府那邊的工匠已經制造出了原型機,實在是非常龐大笨重,而且成本也很高,密封暫時用的還是杜仲膠,這個是真不容易。至于橡膠樹什麽的,本來也是一種熱帶樹種,暫時在南方那邊也就是剛剛才移栽成功,只是當地的農戶并不願意種植這個,舒雲不得不在南方專門搞了幾個黃莊用于種植橡膠樹,不過估計也就是這些年還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再過一些年,還是需要從南洋那邊進口。不過,那時候也不知道會是什麽情況了!
內務府如今就是個近乎像是怪物一樣的龐然大物,因為拆分了不少部門,所以,即便是內務府內部的人,很多也搞不清楚內務府如今究竟是個什麽情況。而朱元璋呢,他大概是對舒雲太放心了,除了偶爾問一問內帑有多少錢,其他的,還真是不怎麽多管。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樨自然搞不清楚內務府到底是個什麽章程,還覺得朱元璋讓她參與內務府的管理純粹是敷衍她,畢竟,在朱樨看來,內務府管着的無非就是皇宮裏頭的那點事,實在沒什麽意思,就在她打算軟磨硬泡,想要求朱元璋換個差事的時候,朱元璋卻是笑道:“你這丫頭,你要是能把內務府的事情理順了,朕能讓你去做戶部尚書!所以啊,你也別在我這裏歪纏了,去找你娘去,看看她怎麽安排你?”
朱樨又不是傻瓜,朱元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自然明白,內務府只怕真的不簡單,她立馬興奮起來,就準備去找舒雲了。
剛剛從朱元璋那裏出來,迎面就遇上了朱标。
朱标笑着問道:“樨兒妹妹,你這是去哪兒啊?”
朱樨随口說道:“爹讓我去找娘,讨個內務府的差事呢!”
朱标一聽,便笑了起來:“果然爹更疼你這丫頭一點,之前你三哥說要去內務府,爹都沒答應呢!”
朱樨頓時眼睛一亮:“大哥,看樣子內務府是真的不簡單啊,大哥你跟我說說呗!”
朱标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可說不好,內務府是娘一手建立起來的,知道得最清楚的也是娘,我知道得也不多,所以,你還是去問問娘吧!”
其實比起其他人來,朱标知道得已經很多了,他畢竟是未來的皇帝,內務府将來也是要交到他手上的。最多朱标未來的皇後可以接手一部分內務府的權力,但是不可能是全部。一方面,是能力問題,另一方面,主要還是擔心皇後的私心,還有外戚的問題。
內務府所代表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幾乎沒有人能夠不被內務府所代表的利益所誘惑!就算是朱元璋這樣的皇帝,每每想到自個內帑裏面的錢所代表的財富也要激動一下下呢!
雖說有句話叫做夫妻一體,但是同樣也有一句話,叫做至親至疏夫妻,再者說了,內務府已經不僅僅是幫着皇家解決日常用度的機構了,某種意義上,這已經是一個皇家用來調節大明經濟的機構,甚至比戶部更重要,因為戶部只是用來分配財富的,并不直接産生財富。
所以,這就要求将來主掌內務府的人要有開闊的眼界,有那等将錢財視作是數字的心,要懂得取舍,別的不說,起碼要能把持得住自己的心!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兒,舒雲見過幾次,是個好姑娘,朱标也沒有不相信常家的教養,但是老實說,這個姑娘如果是作為一個太子妃,或者是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皇後,那是沒什麽問題的,但是真要是接手舒雲手上的攤子,那就差得太遠了!
總要等到朱标大婚之後,舒雲要在确認了這個姑娘的品格能力之後,再看看應該将哪些事情交給她,而将來,內務府會如同秦漢時候的少府一樣,擔任更加重要的職責,所以,即便皇後有能力,但是如果私心太重的話,還是做不了這個的。
最重要的是,在另一條時間線的歷史上,常氏雖說有孩子,卻有着先天的不足,而朱允炆,卻是側妃呂氏所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不能指望常氏站在朱标這一方了。
哪怕現在民間識字率越來越高,女子受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但是,皇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夫一妻,因此,這就很難确保下一任的皇帝是皇後所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讓皇後沒有太多的私心,堅決站在皇帝的立場,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明朝的歷史上,應該是因為後妃都是在民間選出來的緣故,這些後妃或許在某些方面具備着不錯的品格,但是作為政治人物,幾乎沒一個是合格的,再有一幫簡直可以說是愚蠢的外戚,這對皇帝來說,并不是什麽好事。
什麽宦官擅權,外戚當權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一個僞命題,實際上,因為無論是宦官,還是外戚,他們的權力都來源于皇帝,沒有皇帝,他們所謂的權勢就像是泡沫一樣,一戳就破,所以,他們天然是皇帝的幫手,用來制衡朝臣。明朝到了後期,朝堂上就是出現了明顯的失衡,皇帝能用好宦官的還好,還能夠跟那些朝臣達成一定的平衡,真正發出自己的聲音,要是用不好的,那就呵呵了,後期什麽移宮案,紅丸案怎麽回事?稍微陰謀論一點,還是內外勾結的後果。
內務府如果落到無法掌控它的人手裏,說不定回頭就會脫離皇帝的控制,反而成為別人要挾皇室的工具了,所以,由不得舒雲不謹慎。
而朱标呢,也不是什麽傻白甜,在他了解到內務府的運作模式之後,他就明白,日後的皇帝,內務府是一定要攥在自己手裏的,執掌內務府的,一定要是自己信任的人。
實際上,舒雲已經琢磨着,從內務府中剝離出一部分出來,以後就交給日後的皇帝執掌,讓他們可以利用內務府,歷練出幾個能幹忠心的臣子出來。
像是如今內務府裏頭的官員,幾乎沒有科舉出身的,大多數是當年曾經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或者是他們的後代,皇宮中的二十四衙門,實際上只是接觸到了內務府的冰山一角而已。
朱标一想到內務府,就有點頭大,朱标論起精力,是真有些不如朱元璋這個工作狂,在這一點上,朱棣的确是更像朱元璋一些。就算是這樣,內務府的事情,朱元璋也是很少插手的,朱标琢磨着,自家老爹有自家老娘管着內務府,還整天忙得團團轉,要是自個将來沒個合适的人接手內務府的事情,那真是要累死了!想到這裏,朱标是真覺得有些前途無亮。
實際上,舒雲所謂的管着內務府,不過就是層層放權,互相監督而已,舒雲自個其實只是做決策,然後呢,就是查看各個機要部門的彙總消息,真要是讓她事無巨細,什麽都管,早就累死了!
舒雲也曾經勸說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天生就是這個性子,他根本就不放心下面的臣子,所以什麽都要自個過目,偏偏他又是個精力過人的,那種足以讓後世的年輕人猝死的工作量,對于朱元璋來說,簡直就像是CHUN藥一樣,反而讓他更加精神十足!
朱标呢,倒是想要學着舒雲一樣放權,可惜的是,他上頭有強勢的老爹,下頭呢,也沒有太多忠心能幹的人,這也是二把手的壞處了!從東漢的時候開始,皇太子的權力就開始縮水了,如果說,一開始的太子會有自個的班底,老皇帝過世,立馬就能帶着自己的班底順利過渡,接掌朝政的話,等到了後來的時候,皇帝與太子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微妙起來,是父子,是君臣,也是競争者。太子的權力越來越小,原本應該作為太子班底的東宮詹士府,裏頭的成員到了後來,反而就像是變成了皇帝派出來監視太子的一樣。
朱元璋是個掌控欲非常強烈的人,雖說他堅定的認為朱标就是他未來的繼承人,并沒有将朱标當做是自己的威脅,可是呢,他信不過下面的大臣啊!他總是擔心朱标會被下面的人教壞了,哄騙了,因此,自己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也要求朱标這麽做!
攤上這樣的老爹,朱标還能怎麽樣呢?他也很絕望啊!為了不至于被老爹從二把手的位置上掀下去,也只能硬着頭皮向一把手靠攏了!
朱标內心的複雜對于朱樨來說,是半點也體會不到的,很多人都覺得朱樨這個太子當得挺容易,畢竟早早就确定了繼承人的位置,為此,還準備将其他有競争力的兒子将來都送出去,到了這種情況,還有什麽好說的,只要朱标不在原則性的問題上掉鏈子,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二代目了!
朱樨這個年紀,更是理解不了朱标的許多無奈,因此,從朱标那裏确認了內務府是個可以讓她大展拳腳的好地方之後,她就急不可耐地去坤寧宮找舒雲去了。
舒雲一向很會統籌規劃,将自個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朱标大婚,她該安排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該誰負責的環節,誰就要負責任,哪個環節掉了鏈子,哪個環節承擔!所以,到了舒雲這裏,她只需要看一看最後的成品就可以了。
舒雲午睡剛剛醒來,這會兒一邊喝着茶,一邊聽兩個宮人在那裏說書,說得是如今市面上最流行的話本,不是什麽才子佳人,而是狐仙龍女的故事,雖說許多地方依舊是套路,不過卻也有了幾分新意了!
朱樨跑過來,跟舒雲問了安,就親親熱熱地在舒雲旁邊坐了下來,然後也跟着聽那兩個宮人說什麽狐仙報恩,龍女複仇什麽的,聽完了才意猶未盡地說道:“娘,你這邊的宮女可比我那邊的有趣多了!”
舒雲笑眯眯地說道:“你整天想着往外跑,從來沒表現過自己對這些的興趣,她們怎麽會想到用這些來讨好你!”
朱樨聽得若有所思,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大家都覺得寧國公主是個一心向皇子靠攏的巾帼英雌,誰會想到她也喜歡話本傳奇這類的東西呢!
舒雲也沒有再繼續多說什麽,只是笑道:“你不是去找你爹讨差事去了嗎?怎麽這個點跑我這裏來了?”
朱樨吐了吐舌頭,宮裏的規矩,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過了六歲都要自個單獨住了,朱樨呢,從小是個膽子比較大,性格也比較獨立的,一點都沒有表現出對舒雲的戀戀不舍來,一聽說可以搬出去自個住,幾乎是忙不疊地就開始收拾東西,那種期待之情,就算是朱梧這個小丫頭都看得出來。
朱樨從小野慣了的,雖說有的時候對舒雲還有些依賴,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喜歡自個折騰,平常的時候,她就算是到舒雲這裏來,一般也是挑了差不多吃晚飯的時候過來,不像是朱梧,恨不得從早到晚,都賴在舒雲這裏,也就是如今開始上學了,才算是好了一點。
朱樨也沒真的有什麽不好意思,自家母女,也沒什麽需要客氣的,因此,朱樨很是自然地說道:“娘,爹讓我來找你,說是想讓我在內務府歷練一下呢!”
舒雲琢磨了一下,問道:“內務府的事情啊,讓娘先想想!”
想了一會兒,舒雲問道:“你現在呢,最多的也就是管了幾百個人,所以,現在娘有兩條路給你選!”
朱樨趕緊說道:“那娘你先跟我說說,到底是哪兩條路?”
舒雲直接說道:“一條路呢,是我将內務府在京中的一處産業給你,這處産業如今也算是成熟了,你直接過去做個管事,将裏頭的流程搞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
朱樨頓時有些失望,她想了想,問道:“那另外一條路呢?”
舒雲笑了笑,說道:“另一條路就比較困難了,娘之前剛剛有了個想法,正愁沒人來幫着實行呢!娘現在也就是只有一個想法,另外會給你一筆啓動資金,你呢,要是選這個,就需要将這個架子從頭到腳搭建起來,之後的事情,你也得自個好好摸索,稍微有個行差出錯,這事也就黃了!你覺得呢?”
朱樨幾乎是想也沒想,就直接說道:“我選第二個!”
舒雲對于朱樨的選擇一點也不意外,朱樨是真的很有冒險精神,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是膽大妄為,放在尋常的人家,她這個性子真的要吃不少苦頭,也就是在皇家,家大業大,可以随便她如何折騰!
舒雲的這個新想法其實說穿了,就是她想要在京城新建一個開發區出來,将一些産業轉移到開發區那邊去。
京城當初規劃的時候,因為朱元璋想要省錢,所以呢,規劃的時候,皇城和內城修建得都不算多大,而且很多就是依托于當年元廷留下來的基礎設施。
只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原本作為京城,就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如今工商業變得發達起來之後,京城需要容納的人口自然變得更多起來。
京城各種各樣的作坊很多,在經濟的刺激下,一些新技術也被發明了出來,相應的,對環境的影響也變得很大了。
舒雲對工商業一直是持鼓勵态度的,也并不要求什麽都是朝廷專營,因此,許多行業,都有一些商人介入其中,這也導致了許多問題。畢竟,跟舒雲不同,商人們追求的是更多的利潤,更低的成本,為此,他們幾乎什麽招數都使得出來!這也導致了出現了一些比較集中的類似于工業區的地方,相應的,工業污染也出現了!
沒錯,即便大多數都是手工業,也是存在工業污染的,尤其是在大規模生産的背景下,自然已經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污染問題,這已經影響到了京城相當一部分居民的建康,畢竟,這些都是放在外城,或者說是貧民集中居住的地方的。
或許有的人覺得,這是在發展過程中在所難免的陣痛,不過,舒雲覺得,許多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就要将規矩定下來。
解決工業污染這種事情,放在後世都是個大問題,別說是放在這個時代了,舒雲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工業園區遠離生活區!然後,這裏頭就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問題了!
舒雲将自個的想法細細跟朱樨說了起來,朱樨一開始的時候還聽得一頭霧水,最後總算是弄明白了舒雲的意圖:“娘,你的意思是,想要再建新城,然後配套的設施還要跟上!”
舒雲點了點頭,說道:“沒錯,現在,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朱樨一下子興奮起來了,這聽起來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當下,她就帶着剛剛記下來的舒雲的要求,連蹦帶跳地跑了!
等到晚上的時候,朱元璋過來,聽說了舒雲交給朱樨做的事情,差點沒目瞪口呆,覺得舒雲簡直是胡鬧,這等大事,能交給一個小丫頭嗎?萬一出了什麽岔子,就是勞民傷財的事情了!
舒雲搖了搖頭,說道:“京城人口越來越多,本來就是要擴建的,所以,就算是樨兒那邊出了什麽岔子,其實補救起來也容易!”
說到這裏,舒雲嘆了口氣,說道:“樨兒的想法,我就不信國瑞你看不出來,她是不甘心按部就班地做個公主的,雖說這也是我希望她走的路,可是終究,這條路實在是太苦了,所以,現在讓她多走點彎路,也是為了讓她積累足夠的經驗,讓她将來少走彎路!她以後不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就算是想要幫她解決問題,我們也是鞭長莫及的!”
朱元璋聽着,頓時沉默了一下,最後他嘆了口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