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辨
當今皇帝将近知非之年,不過他膝下皇子年紀都不是很大。皇帝成親較晚,年輕的時候二十歲才成親,成親五年沒有子嗣,在此之前,家中妾室沒有一個懷有身孕。直到二十五歲的年紀,皇帝登基為帝後才生下長子睿王。
不幸的是,生産的時候難産,生下孩子以後身子敗壞,活了兩年就去世了。何皇後去世後一年,皇帝娶了繼皇後是何皇後娘家表妹賈氏為皇後。
賈皇後入宮後沒多久就懷有身孕,次年就生下皇帝次子康王。賈皇後懷孕沒有多久,朝中大臣就建議皇帝選納後妃,皇帝還是王爺的時候後院就沒有幾人伺候。王爺伺候的人少沒什麽,當了皇帝就有點不夠看。
大臣提議之時,皇帝在朝堂上不過推脫一兩句就通過了大臣的建議。于是皇後懷孕期間,大量妃子入宮,有人運氣好,皇帝只臨幸一次就懷有身孕,和皇後一前一後,中間只差了幾個月的時間。
畢竟皇帝已經有了嫡子,且嫡子睿王自幼聰慧,三歲就熟讀三字經,習千字文。他是嫡子出生,将來只要不出意外,皇位必定是由他來繼承。
可惜意外就是發生了,睿王三歲那年,在皇後懷孕生産坐月子期間發了一場高燒,病了好幾個月,等皇後出月子睿王的病也好了。
睿王只有三歲,孩子發高燒最容易留下病症,尤其是三歲孩童。睿王高燒退了,卻留了些後遺症,首先就是不會說話了,說話模模糊糊表達的不大清楚,緊接着就是反應遲鈍。太傅給他上課的時,考他問題,總是要問他好幾遍他才聽懂問題意思。
皇上才剛剛登基,還未給睿王冊封太子,不過太子冊封之事已經被提上了日程,結果睿王一場高燒燒成了半傻。
現在不是以前,就算是傻子也可以繼承皇位。今朝注重更多的是皇子的才學與賢德,還有外表。要一個說話不清楚,反應慢半拍的人繼承皇位,就算皇帝想要這樣做,下面的大臣也不會願意。
于是冊封太子之事就這樣耽擱了下來,睿王畢竟是皇帝的第一個孩子,是嫡長子。他将來當皇帝是不可能了,冊封為王倒是可以,秉承皇帝美好的期待,在冊封太子不成的情況下,他幹脆給他冊封為睿王。
這個冊封一下來,大家就知道,睿王這輩子都是和皇位無緣。
何皇後生的嫡子沒用了,賈皇後也給皇帝生了一個嫡子,只是剛剛出生,年紀尚小,将來怎麽樣也不清楚。
就有人想要皇帝冊封賈皇後生的次子為太子,還一呼百應朝中大臣都很贊同,皇帝被弄得不勝其煩,恰巧入宮的林美人也生了一個皇子。
皇帝很幹脆,在冊封睿王以後,又給皇後生的次子,林美人生的三子分別冊封康王和梁王。還給林美人提了位份,成了昭儀。
林昭儀一生下兒子就被冊封為王,又被提了位份,自然喜不自勝,歡歡喜喜的謝了恩。
皇帝此舉,朝中大半朝臣都沒了聲音,皇帝這樣做很明顯,他不想現在就立太子。林昭儀娘家在朝中極有地位,皇子年紀尚小,将來發生什麽事情都還不一定,萬一她生的梁王有機會登上皇位,前面被立為太子的人豈不是很礙事。
Advertisement
林昭儀娘家的人稍稍一合計就下了決定,幫着皇帝壓下朝中那些想要立康王為太子的大臣。
往後過去十幾年,皇帝的皇子漸漸長大成人,大多都到了成親的年齡。
睿王今年已經二十,二十弱冠,按照常理,這個時候睿王應該已經成親。奈何他出生太高,是皇帝的嫡長子,自身又有缺陷,經過十幾年的鍛煉,比年幼時已經好了很多,只是多數時候都不願意說話,喜歡把自己關在睿王府中不願意出門。
早幾年皇後想為他找個王妃跟在他身邊伺候,高不成低不就,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睿王,這邊剛提出意願就被人家隐晦找出理由拒絕,拒絕後沒有多久,皇後看中的那戶人家的姑娘就選好了婆家,很快就嫁了出去。
高一點的人家不行,皇後就想要從低一點的人家中選,選好人選後和皇帝一說,皇帝又不願意了。睿王是他的第一個兒子,是嫡長子,當年要不是那場高燒,他怎麽可能會變成今日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皇後只在皇帝面前一提,就被斷然拒絕,連帶着皇帝都沒給她一個好臉,整的皇後尴尬了好幾日。
再後來她就不願意再多管睿王的婚事了,睿王的婚事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她做什麽都是錯的,倒不如不去管。
睿王的婚事沒有人管,就這樣耽擱了下來,直耽擱到康王到了該娶妻的年齡,宮中大半皇子都到了該選妃的年齡,才再次被人提起。
這個時候皇帝也看出來了,睿王的婚事實在是個難題,幹脆讓皇後辦個宴會,将京中大半貴女請入宮中挑選,順便給睿王選個王妃。
如錦淑希望的那樣,在入宮這一天兩人穿了一模一樣的衣服,都是一身粉衫,只在頭發上做了區別,錦淑是姐姐,一樣的發髻上只帶着一朵絹花,錦端帶了兩朵,擠在一起。
姐妹兩人一出場就吸引了大半人的目光,本來衆人分辨兩姐妹特征很明顯,從衣服就能認出來,這會兒兩人穿着一模一樣的衣服,又沒人介紹,兩人長得又實在是太像,就算是身邊親近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将兩人分辨。
迎着衆人驚訝的目光,兩姐妹并排走在一起目不斜視。這場宴會将京中大半官員家女兒都請了過來,包括宋小雙,之前說過宋小雙的父親宋将軍此次在邊關立了大功,又是皇帝的親信大臣,此次等戰事平定回京,皇帝給他的獎賞肯定不會少,極大的可能會讓他官升一級,這樣一來,宋小雙的身價肯定會因此水漲船高。所以此次宴會自然有宋小雙的位置。
宋老夫人這輩子就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從軍,次子走了文官的路子,且常年外放在外面除了過年過節很少回家。宋家在京中的宅子裏面也就宋老夫人這一個女眷,此次宮中宴會,各家姑娘都是由家中長輩帶着進宮,宋小雙也不能例外。
即便宋老夫人人老體弱,也還是強打着精神仔細收拾一番,臨走之前把宋小雙叫到跟前檢查一下她的妝容穿着,見沒什麽大錯就點頭放過了宋小雙。
等快出門的時候,宋老夫人走到門口時目光落在站在角落的魏靜怡身上。魏靜怡孤零零的站在角落裏面,正一臉可憐的看着宋老夫人,像一條快要被人遺棄的小狗。
宋老夫人看着心疼,想着魏靜怡在她身邊貼心伺候的種種,招手讓魏靜怡到她身邊,想着這次宮宴去的姑娘家多,魏靜怡不怎麽出彩,到時候和宋小雙走在一起,若是能認識幾個姑娘也好,就幹脆将魏靜怡也帶上,氣的宋小雙都不想去了。
進宮的時候,宋小雙的臉色很不好看,虎着一張臉連個眼角都不願意給魏靜怡,魏靜怡扶着宋老夫人,眼睛裏面全是笑意,她就知道,她用那樣可憐兮兮的樣子看着宋老夫人,宋老夫人肯定會心軟,這招她百試不爽。
連氏帶着一雙女兒成功吸引了大半人的目光,不禁洋洋得意,整個京中又有誰能夠生出這麽漂亮的一對女兒,不管是禮儀還是才華樣樣都是上等。她常年混跡在貴婦圈子裏面,各家貴女她都看過不少,容貌好的,才華比不上她的女兒,才華好的,容貌比不上她的女兒,怎麽看都是她的女兒最好。
今日宮宴,是為王爺選王妃,她的女兒肯定會成為王妃人選,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在入宮之前,皇後就已經給她遞話,她有意替康王求娶她的女兒為康王妃,還送上了信物,此次宮宴不過是走了一個過場罷了。
有和安平侯夫人相處好的夫人走過來,打量跟在她身邊的兩個女兒,奈何實在是分不清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幹脆問道:“連姐姐的這雙女兒長得可真是越發漂亮了,乍一看都分不清楚誰是姐姐誰是妹妹,連姐姐趕緊說說,好解了我們的疑惑。”
果然沒有人能夠分得清楚她們姐妹,安平侯夫人作為在場唯一一個能夠将姐妹兩人分出來的人不禁有點得意,她牽過錦淑的手說:“這是我的長女錦淑。”
錦淑對着那個夫人行禮,溫順地說:“見過夫人。”
這下也就明了,誰是姐姐誰是妹妹。錦淑剛剛被牽出來,榮安郡主就過來拉着錦淑的手說:“你今日怎麽和你妹妹穿着一樣的衣服,害的我都認不出來你了。”
榮安郡主是福慧長公主的獨女,長得和福慧長公主一模一樣,深得福慧長公主的喜愛。福慧長公主又是當今皇帝的親姐姐,姐弟兩人關系極好,皇帝對榮安郡主這個外甥女也很喜歡。這樣就養成了榮安郡主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平日裏想要做什麽就做什麽,旁人除了巴結她也不會說什麽不是。
榮安郡主性子孤傲,很難和京中的大家閨秀玩的好,唯有錦淑這一個好姐妹。她和錦淑關系好,經常下帖子讓錦淑去長公主府找她玩,兩人走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榮安郡主可以什麽都不管不顧,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錦淑不可以,她在外人面前一直都是知書達理的形象,榮安郡主将她牽過來動作太過突兀,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她不好意思的對看着她的那些貴婦人笑了笑,轉頭柔着聲音對榮安郡主說:“我和妹妹長得一模一樣,卻從來都沒有穿過一樣的衣服出現在人前,心裏委實遺憾。我和妹妹一合計,不如今日宴會我和妹妹穿一樣的衣服出來。”
榮安郡主目光從錦端臉上掃過:“行了你,總是有那麽多鬼主意,我們走。”說完,她拉着錦淑離開,錦淑臨走前不好意思的對着那些夫人一笑,又對上錦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