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多嘴

當天蘇蜀就吩咐下人當月的月錢翻一倍,當天晚上錦端懷孕的消息就傳到皇帝的耳中。

皇帝得知錦端懷有身孕,喜不自勝,高興的對身邊的貼身太監說:“寧生這個王妃還真是沒有選錯,一進門就懷有身孕,實在是個有福氣的人。”

何公公附和說:“可不是,睿王妃是雙生子,奴婢聽說有生雙生子先列的人家,後人也會生下雙生子。說不定睿王妃腹中懷的是兩個孩子。”

皇帝擺手說:“不,只要睿王妃能給寧生生一個健康的小世子就好。”

何公公說:“皇上說的是。”

“睿王妃懷有身孕,又是朕的第一個孫子,怎麽也要好好地獎勵一番,何崇書你覺得朕應該給睿王妃什麽賞賜。”

“不管皇上給睿王妃什麽樣的賞賜,睿王妃都會喜歡的。”

皇帝笑呵呵道:“就你最會說話。”

宮裏面從來都沒有什麽秘密可言,早在錦端确認懷有身孕的時候宮裏面的皇後就已經知道錦端懷孕的消息,皇後得知錦端懷孕,恨得咬碎了一口銀牙,她的兒子還沒有從囚禁中放出來,睿王不僅娶了妻子,連孩子都這麽快的懷上了。

皇上的第一個孫子,将來這個孩子生下來,皇上還指不定怎麽高興。

而且自從成親以後,睿王在皇帝面前表現的越來越好,處理事情來殺伐果斷,她好幾次聽皇帝在她面前說蘇蜀有他年輕時候的影子。

有一件事她可沒有忘記,蘇蜀現在在朝堂上說話的次數越來越多,多到大家都快忘記他以前說話模糊的事情。事出反常既為妖,蘇蜀表現的越好,皇後就越不放心,當年那場高燒沒能把他燒成傻子實在是太可惜了。

皇後不高興歸不高興,表面樣子還是要去做的,在皇帝下旨賞賜以後,她很快拟定好一系列的賞賜送到了錦端面前,多是布料首飾等物,将來一年,錦端做衣服的料子都被皇後解決了。

次日下朝後,睿王留下來單獨和皇帝說話,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錦端腹中孩子剛剛上身,大夫說需要好好地養着,希望錦端可以不用進宮。

皇帝聽完蘇蜀的話笑着說:“難得你在朕面前說這麽多的話,由此看來你那個王妃還真是沒有娶錯,江氏倒是有旺夫的運氣。”

蘇蜀聽着只是笑笑沉默不語。皇帝這話傳到皇後耳中又是一陣官司,因為皇後想多了,她想到她為康王定下江大姑娘後沒多久,康王就在花燈會上惹出大事,被皇帝囚禁一年到現在還沒有被放出來,難道那位江大姑娘克到了她的兒子。

Advertisement

皇後越想越不對,将心中想法告訴身邊伺候的老嬷嬷,老嬷嬷和皇後一條心,多年來她伺候在皇後身邊,為了奉承皇後性子漸漸與皇後同化,皇後這樣說,老嬷嬷也跟着這樣想,主仆兩人說了一通後,發現好像真的是這樣,康王自從定親後經常出事,反觀睿王做事頻頻得到皇帝誇獎,才成親兩個月,睿王妃就懷有身孕,進門就懷孕這樣的喜事雖有,卻不多見。

老嬷嬷想起家鄉關于雙生子的一件事,趕緊告訴皇後,她說在她老家雙生子有一個說法,雙生姐妹或者雙生兄弟其實都是相生相克的,在娘胎裏面他們就都互不相讓,出生後兩個孩子一強一弱,是因為弱的那個孩子在娘腹裏面沒能鬥得過強的那個。

朱嬷嬷又說,兩個孩子出生後,氣運也是截然相反,一個能旺家,一個專門敗家。老嬷嬷說的有理有據,聯想到睿王和康王的事,越發覺得就是如此,說的也越來越肯定,唬的皇後一愣一愣的,深深後悔自己給康王定了錦淑,而不是錦端。

皇後着急問老嬷嬷:“現在婚事都已經定下來了,這可如何是好。”

老嬷嬷說:“為今之計,只有讓王爺離江大姑娘遠一點比較好。”

“這夫妻兩人過日子,怎麽可能離得遠,況且璧兒還要嫡子繼承。”皇後越想越是着急,一時半會兒竟然有點亂了分寸,她關顧着江大姑娘聲名顯赫,她身後的安平侯府,就着急的将她定了下來,哪裏想到江大姑娘的氣運全都被她妹妹給奪了去,還未成親就把她的璧兒害的這麽慘。

皇後着急,老嬷嬷也跟着着急,不過她沒有像皇後那樣亂了分寸,她想了想,靠近皇後耳邊小聲說:“娘娘,老奴說句大不敬的話,将來王爺肯定是要繼承大統的,歷代皇帝繼位鮮少會有嫡子,娘娘何必在意這些。回頭王妃進門後給王爺納身份高一點的側妃,讓她們為王爺生孩子好了,橫豎側妃生的孩子也算半個嫡子。”

皇後亂掉的心頓時穩定下來,她轉頭看着老嬷嬷說:“你說的有理,本宮就璧兒這一個兒子,将來全都壓在他的身上,無論如何本宮都不會眼睜睜的看着璧兒出事。”

老嬷嬷點頭說:“皇後能夠想通就好。”

皇後穩定下來,又忍不住的問:“你說這雙生子的運氣真的是被睿王妃給帶走了嗎?”

老嬷嬷說:“很有可能,睿王妃尚在娘家的時候,聲名不顯,處處被江大姑娘壓制,現在睿王妃出嫁,上面沒有了江大姑娘壓制,運氣自然就顯出來了。”

皇後後悔說:“早知如此,當初我就應該定下江二姑娘。”

想到這些已經晚了,誰讓當初在京城貴女中,江大姑娘的名聲比江二姑娘的大呢。

皇後想通這些沒多久,皇帝被蘇蜀說服,傳旨到了後宮,明确的表示睿王妃懷孕期間不用入宮。皇後聽着更是六神無主,為康王的未來感到擔憂。

錦端身懷有孕,身邊多數都是年輕不知事的丫鬟,至于朱嬷嬷一輩子都沒有嫁過人,更別說生過孩子錦端懷孕她想要幫忙都幫不上。光靠花雨一個未出閣的丫鬟去找生過孩子的婦人打聽懷孕的人應該注意點什麽實在是難為她了。

有好幾次,錦端都想阻止花雨不要再出去打聽,花雨都笑着和她說沒有關系,她是錦端身邊的大丫鬟,為錦端這樣做都是值得的,花雨如此,錦端更是感動不已。

沉寂一段時間的朱嬷嬷在錦端懷孕之後就蹦跶了出來,她先是對着錦端說了一連串的恭喜之言,随後又說錦端有孕,不應該再和蘇蜀同房,理應和蘇蜀分開,再派個丫鬟過去伺候比較好。

錦端懷孕當天晚上就和蘇蜀說過這話,蘇蜀果斷無視錦端提出的話茬,只一個勁的說孩子出生以後會怎麽樣怎麽樣,錦端好幾次開口都被蘇蜀打斷了。

錦端不是個傻子,蘇蜀幾次打斷她的話,就說明他不想和錦端分房睡覺,錦端已經習慣蘇蜀每天晚上陪在她的身邊,蘇蜀要是離開,她總是會不适應。

于是錦端就不再提起這話,這會兒朱嬷嬷找到她和她說這個,又說起納妾之事,錦端沒來由的就感覺到一陣厭煩,朱嬷嬷管的似乎太多了,她來睿王府本來是幫忙管家,不是讓她管主人的事情。

在這順風順水的兩個月裏面,錦端的心性已經不再是在閨閣中那樣事不關己的态度,觸犯到她的利益,只要不嚴重她就懶得理會。以前她事事謙讓,是因為沒有人會為她做主,現在有人為她做主了,她就不想再忍讓了,況且她不喜歡她的家室有外人插手,還一臉為你好的樣子。

錦端此時心性,委實有點狐假虎威的感覺。

等朱嬷嬷滔滔不絕的說完,錦端道:“這些都要看王爺的意思。”

朱嬷嬷不知道錦端心情不耐煩,錦端此言無疑是在顧左右而言她,朱嬷嬷的本來目的是一點都沒有達到,她锲而不舍地說:“王妃您是王爺的妻子,王爺的一切都應該由你打點好才是,就算是王爺不要,你也應該給王爺備好。”

錦端問她:“那嬷嬷的意思是說,我一定要給王爺準備好通房丫鬟了?”

朱嬷嬷以為自己已經說動了錦端,點頭道:“老奴就是這麽個意思,不過不僅僅要準備好通房丫鬟,還要為王爺好好地物色一下側妃妾室。”朱嬷嬷的話說完後,又添上一句說,“不過這側妃妾室可以等王妃生完孩子以後再挑選。”

錦端放在桌子上的手臂一動,桌上的茶杯落在地上碎了一地,些許茶水濺到了錦端的裙擺上。

錦端現在是個金貴人,茶杯一落地花雨就趕緊蹲在錦端面前,即便她知道錦端茶杯裏面的水是溫水,也還是擔心錦端會被水燙傷。

花雨細細檢查後,确定錦端沒事,就松了口氣,身上的裙子濺上了水,就算只有一點那也是濕了,花雨提議說:“王妃還是進屋換件衣服吧。”

從茶杯落地那一刻起,朱嬷嬷就不敢再多說話,茶杯落地的聲音太過突然,朱嬷嬷都沒有看見,這會兒還有一副被吓到的樣子。

錦端聽從花雨的話,起身進屋換一身衣服,過程中沒有理睬坐在旁邊的朱嬷嬷。

朱嬷嬷年老成精,錦端态度太過明顯,她也知道了錦端不高興她說納妾的那一番話。平白的被落了面子,讓自從來了王妃一直都是意氣風發的朱嬷嬷臉色有點難看,臉上滾燙的覺得站在屋裏面的丫鬟都在心裏偷偷地嘲笑她,說她多管閑事。

她坐不下去,也沒有和錦端告辭,起身就走了出去。邊走邊在心中憤憤的想,虧得王妃平時看上去柔柔弱弱以夫為天的樣子,實際上和那些妒婦也沒什麽區別,誰家正室不在懷孕的時候給丈夫安排好通房,她好心好意的想要提醒她在這個時候應該把身邊的人送到睿王身邊伺候,省的被外面莫名其妙的小妖精迷了心智,她倒好,竟然給她一個下馬威,簡直矯情。

朱嬷嬷走的很快,轉眼就走出了院子,不想聽她說話她就不說好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