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香消玉殒
七日後,蜀國先帝喪期的頭一個月過去了,數十日來忙于喪事的太子殿下終是從中抽出身來,将忙活的重點放在登基大事上。
天子更替,瑣事頗多。是以,厲無刃沒顧得上去留意,有一則前一陣不怎麽厲害的謠言,這些天突然就在整個宮裏流傳開來。
等到稍作休整并驚聞某個噩耗時,他才禁不住目瞪口呆。
自東贊國遠道而來的明寧公主,不堪忍受說她克死蜀國先帝的謠言,一怒之下,竟是服毒自盡!
“那人現在怎麽樣了?!”從震驚中稍稍緩過勁兒來,早已霍然起身的厲無刃盯着前來禀報的小太監道。
“回、回殿下的話,公主她……她已經……薨逝了。”小太監戰戰兢兢地回話,連眼皮子都不敢掀一下。
誠然,友國的公主才剛送過來滿一個月,這皇宮還沒待熱乎呢,人就沒了——而且還是因為宮中的蜚短流長而亡——這叫自家主子如何向東贊國交代!?
果不其然,聽了他的回答,男子立馬就衣袍一掀,腳底生風地往少女的寝殿那兒去。想來,這位未來的九五之尊也是極其重視此事的——雖然,人去得委實晚了些。
厲無刃風風火火地來到那座他只造訪過一回的宮殿,先前一時發懵的腦袋此刻業已清明了許多。
奇怪,真是奇怪。雖說自己曾親眼見識她因思念故鄉而淚水漣漣的畫面,卻也看到過她理直氣壯、不甘示弱的模樣啊?那樣一個女子,當真會因為那等謠傳而想不開?
更叫人納悶的是,那些“吃人”的流言,怎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傳了開來?就因為他這些時日忙于政務,疏于防範?
思及此,厲無刃眉心一擰。
不得不承認,他對那個少女的關心,實在是少得可憐。
只是,事情尚有疑點,他不會輕而易舉就被表象蒙蔽了雙眼。
也不知是太過冷靜、太過理智還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男子大步流星地走進了并不熟悉的屋子,遠遠地就聽見了女人壓抑的哭聲。他眉頭一皺,加快腳步入了裏屋,在目睹榻上之人的一剎那,他才真是不能不相信一個事實。
她,是真的死了。
Advertisement
一條年輕而鮮活的生命,就這麽香消玉殒。
如果說,之前他的腦海中還能浮現種種疑惑、種種猜測——乃至是種種僥幸,那麽這一瞬,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已因那張面無血色的容顏而蕩然無存。
他步伐微沉地走近了,餘光瞥見一名跪在最近處啜泣的女子,發現自個兒認得這身打扮和這張臉。
“怎麽回事?”他沉聲問着,卻見女子驀地擡起頭來,眼眶通紅地瞪視于他。
緋雪是真心氣憤,氣這個男人惺惺作态,分明連日來對公主殿下不聞不問,等到人出事了,他才裝腔作勢地跑來問她“怎麽回事”。
她情不自禁地咬緊了嘴唇,把唇瓣咬得發白,卻始終不言不語。
本宮在問你話!
心急火燎之下,這六個字險些就要脫口而出,可對着女子敢怒不敢言的神情,厲無刃卻慢慢地消了火。
這種眼神,他看得懂——是在對他進行無聲的譴責。
是啊,他這個人,總是這樣,不懂得如何去叫一個女子舒心、開心,甚至都沒法傾心去照顧她們,所以,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面對如此怨恨的眼神。
他眸光一轉,看向那沉如死水的睡顏,沒有靠近去碰碰少女的臉抑或她的手,只兀自沉着嗓子詢問:“你們公主走之前,可有留下什麽話?”
短短一言,卻叫緋雪聽得兩手都握成了拳。然緘默了一小會兒後,她還是繃着臉站起身來,取來了一封薄薄的書信。
約莫是沒想到肖涵玉會留下一封信來給他,厲無刃不自覺地愣了愣,而後才從女子手中接過信封。他将信的封口揭開,從中取出一張輕飄飄的紙來,卻恍惚覺着它似有千斤之重。
随後,他看清了紙上的寥寥數語:人言可畏,不如魂歸故裏。還望殿下莫要追究涵玉不告而別之罪,善待無辜宮人,與我東贊永修兩國之好。
她的字,頗為娟秀,倒是像極了一個久居深宮的金枝玉葉。可是,這樣一個尚不與他稔熟的少女,就這麽放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還不忘在離世之前,請求他不要因此而遷怒于人——乃至壞了蜀、贊兩國的情誼。
他真是搞不懂她究竟在想些什麽了。
為什麽?既然受了委屈,為何不來求助于他?難道在她的眼裏,他待她不熱絡,就會連青紅皂白都分不清楚嗎?
況且……況且他不是已然承諾了她,等到登基大典一過,他定會抽出時間來好好地陪她,以助她一解鄉愁。為何她偏要以這等極端的方式,來反抗她的命運?
厲無人拿着那封尚留有墨香的書信,不徐不疾地別過頭去。
“傳本宮旨意,着玉貴妃……風光大葬。”
未來帝王親口道出這一近乎聖旨的命令,底下人不敢不從。
是了,說到底,他厲無刃都還沒有正式繼承大統,提前給了一個未過門的側妃以皇妃的稱號,于宮規、禮法皆有不合。
不過,此情此景下,沒人會也沒人敢同他計較這個。是以,當消息傳出宮去,一些墨守成規的老臣們雖然象征性地蹦跶了幾下,但仍是如同秋後的螞蚱一般,不久便銷聲匿跡了。
是夜,乃是發喪的第一夜,厲無刃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的偏殿內,看似一如往常地批閱奏本。孰料在擺放一本折子的時候,他的胳膊一不小心碰掉了一份閉合着的聖旨。他彎下腰去,将掉落的卷軸撿起,卻鬼使神差地開始對着它出神。
這道聖旨,是禮部昨日剛剛拟好的,內容,大抵是在新帝登基的同時,冊封東贊的第十八公主為玉妃。
然天有不測風雲,還未出世的聖旨尚在,它所惠及的人,卻已與世長辭。
惠及?
厲無刃啞然失笑。
也許,不光是他不願意接收這樣一名少女,就是那明寧公主本人,也對和親一事極不樂意吧。
他忽然開始胡思亂想,倘若今後他有幸得個一男半女,便決計不會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沖突,而将他的孩子送到千裏之外——不論是做那可憐的質子,還是當什麽所謂的和親公主。
不過,他大概沒這個機會作這種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