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工蜂

一切都猶如機械廠中的齒輪一樣轉動着。

掩蓋在六大生産廠之後,高端材料加工廠、無線電技術研究部以及超微型無人撲翼機研制廠都在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着。

雖然它們的規模遠遠比不上那幾家早已公之于衆的廠子,每家廠子的參與者只有幾人到十幾人不等,但恰恰是這三家秘密廠家,掌握着如今國內外最為尖端的技術。

如今,就連柏家都不知道這三家工廠——或者說是科研部的存在。也許在得知顧氏工廠研究出“喜鵲”之後,柏家能夠猜到顧舒晗的手中還有更深層次的技術,但具體的情況,除了這三家工廠的參與者以外,不會有人知道。

“顧小姐,‘工蜂’計劃有進展了。”在顧舒晗與柏煜的談話結束後不久,超微型無人撲翼機研制廠的負責人鐘易然來到了顧舒晗的面前,四十出頭的他滿臉疲憊,可臉上卻是止不住的興奮,他獻寶似的将自己等人的作品遞到了顧舒晗的面前。

顧舒晗仔細地打量了那只外形看上去與蜜蜂相差無幾的、只是比普通蜜蜂大了一號的‘工蜂’,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好,你們能夠這麽快就突破瓶頸,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到了這種體型,想要在不影響實際功能的情況下進一步縮小撲翼機的體積,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不僅對材料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加工處理這一塊,也很有難度。

在顧舒晗最初的設想裏,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是制造出與普通體型的小鳥相仿的無人撲翼機,接着再不斷改進技術,縮小這些“監控器”的體型,讓它們變得像昆蟲一樣大,最後,生産出螞蟻那樣的“監控器”。

體型越小,意味着目标越小,越容易躲藏。

日後若是發射了人造衛星,也可以通過衛星監測獲得一些信息。不過,這将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先不說顧舒晗對于這些不是事事皆精,就算她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原理和理論,想要把這些理論化為現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前也只能做好當前能做的事。

“這只‘工蜂’雖然大體上制作成功了,可細節上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需要進一步地研究和改進,比如說它的體型,是不是還可以再縮小一些?我知道,能夠做到目前這種程度,對于大家而言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如果想要正式把‘工蜂’投入使用,這種體型是不可行的。除了監視監聽、收發信號的功能之外,這些仿真生物最重要的就是‘仿真’,以此來确保其隐蔽性。如果不能夠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入侵敵營,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還有,這種構造的‘工蜂’,信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由于體型的縮小,為其帶來了許多弊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仍需要繼續努力……”

說完問題之後,顧舒晗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鐘易然認真地聽着,邊聽邊在随身攜帶的本子上做着筆記,越聽,他的眼神就越亮:“好的,我明白了……原來這一塊還可以這樣弄……”

這場談話下來,鐘易然的腦海中又冒出了許多新的想法,現在,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驗證一下這些想法了。

對于創新者而言,最難的就是抓住那一瞬而逝的靈感和想象,他們就如同在荒漠中旅行的旅人一般,最怕找不到行進的方向。而一旦找準了方向,就算路上有再多的困難,也困不住他們的腳步。

目前,在微型無人撲翼機制造廠呆着的幾個人,都是研究狂人,他們自身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與顧舒晗配合的相當默契,也因此,才能創造出一個個“奇跡”——在華國現在連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都沒有的現在,這些人居然能夠在顧舒晗的指點下制造出微型撲翼機,除了奇跡,難以找到其他用來形容這一切的詞彙!

作為當事人的顧舒晗和鐘易然卻仿佛察覺不到這一點,他們一心只沉浸在繼續革新技術當中。

在跟顧舒晗交換了想法并讨論完諸多事宜之後,鐘易然就帶着‘工蜂’的半成品,緊趕慢趕地趕回了廠子。有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他也就有了動力。

在‘工蜂’計劃有所進展之後,緊接着,無線電研究廠也拿出了最新的研制成果。

在作戰過程中,通訊這一塊非常重要,無線電的進步,能夠極大程度地改進作戰的質量。顧舒晗會對這項技術有所了解,是因為航空器在飛行過程中,機組與塔臺保持無線電通信非常重要,管制員要通過無線電對航空器進行管制,并将收集到的航行情報告知機組。

對于航空航天來說,絕對不是制造出飛機,給它建條跑道,一切就完事兒了。雷達監測系統、通信導航系統、防撞系統、精密或非精密着陸系統等等的研發也必須跟上。在種種研究過程中,顧舒晗接觸到了很多領域的東西,如今,也為她開設一家家工廠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參考。

不了解這一切的人,或許會認為顧舒晗是個全才,只有顧舒晗自己知道,她之所以能夠将這一切處理得游刃有餘,是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

……

在柏煜将有關于“喜鵲”的信息以及收集到的關于韓、張方面的情報帶給柏總理和秦老後,顧舒晗幾乎立刻就收到了柏總理和秦老的回應。

對此,顧舒晗絲毫不感到意外,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夠看到,“喜鵲”這項技術,能夠在戰場上帶來多大的先機,而情報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決定了一場戰争的結果。

即使每年向敵方勢力派去大批的間諜,所獲得的機密情報依然十分有限。而“喜鵲”,卻是個令被監視者難以設防的存在……

政府中,一間保密程度極高的工作室內,顧舒晗、柏總理、柏煜與秦老分坐在圓桌的各方。

應柏總理與秦老的要求,顧舒晗帶來了“喜鵲”實物,除此之外,她的包裏還放了厚厚一沓關于“喜鵲”性能的解說資料。

知道柏總理與秦老最為關心的問題是什麽,顧舒晗以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言語向他們介紹了“喜鵲”的具體功能,監測範圍,以及在使用方面的局限。

柏總理與秦老對視一眼,兩人都有些激動:“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麽,這真是太好了。”

就算“喜鵲”還有些缺陷又怎麽樣?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讓他們倍感驚喜了。這些年,他們派去了不少經過專業訓練的間諜,可由于彼此提防的緣故,傳回來的消息總是真真假假的。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居然能夠用這種方式,這樣的技術來獲取信息。

接着,柏總理和秦老提出用高價收購顧氏工廠生産出來的三只“喜鵲”,顧舒晗略略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從她把這些訊息告訴柏煜開始,她就沒指望這三只“喜鵲”還能夠留在廠裏為自己服務。

以這樣的天價将“喜鵲”賣給政府,以此來換得更多的研究資金和生産費用,倒也不錯。三只“喜鵲”的總體交易價格,甚至能夠抵得上顧氏武器廠幾筆大訂單的利潤了。不過,“喜鵲”的科技含量,與那些武器又有所不同。就目前而言,就算定價再怎麽高,也不為過。

接下來,超微型無人撲翼機的主要研究目标,會放在優化“喜鵲”的性能,以及根據功能需求不同,生産更多種不同型號的“喜鵲”上。繼續研制“工蜂”,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工蜂”的存在,顧舒晗還沒有打算告訴任何人,一是因為工蜂還沒有完全研制好,二是因為“喜鵲”已經足夠應付接下來的許多場面。

顧舒晗準備把“工蜂”當作自己更深層次的殺手锏來使用,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她才會讓“工蜂”亮相。至于現在?實在沒有必要。

“‘喜鵲’真的不能夠擴大生産嗎?”柏總理注視着顧舒晗:“這種類型的産品對于我們而言真的非常有用。如果你在生産方面有任何需求,我們都可以為你大開方便之門。”

“很遺憾,我們很難做到大規模生産。要知道,制造“喜鵲”的原材料,也是十分難得的材料,煉制的過程非常不易。撇開這些不談,制造“喜鵲”的技術,目前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掌握。種種因素,制約着喜鵲的産量。”顧舒晗耐心地跟柏總理和秦老分析着:“不過,有‘喜鵲’的我們,總比那些什麽也沒有的人強,不是嗎?”

柏總理與秦老都笑了:“也罷,是我們太貪心了。你說得沒錯,能夠掌握這項技術,對于我們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了。”

數量不多?那就全部用到刀刃上!

稀缺資源自有稀缺資源的使用方式。

在顧舒晗離開後,秦老對柏總理說道:“我早就說過,那丫頭不是一般人。她給我們帶來的驚喜,一次比一次大。”

“恐怕是驚吓,而不是驚喜吧!”柏總理笑着回了一句。

“你小子,怎麽跟你大哥說話呢!我會被那些東西吓倒?”

柏總理裝模作樣地思考了一陣:“那可說不準。第一次聽說那玩意兒的時候,你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柏煜在一旁靜靜地聽着,對于自家父親和秦老的相互調侃已經習以為常,直到這把火燒到了他的身上。

“小子,你什麽時候能把顧丫頭這座寶山給咱們娶回來?”秦老轉向柏煜,調笑道。

對于顧舒晗,他是真的挺喜歡,不僅因為她掌握着尖端的技術,也因為她的性格對他的胃口。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誰讓這傻小子喜歡上了呢?在秦老看來,顧舒晗是個值得拼盡全力去追求的女孩。

“咳咳!”正在喝水的柏煜嗆了嗆:“您說什麽呢,秦伯伯!”

“別以為我和你父親不知道,你在追顧丫頭。”

柏煜聽了這話,又看見了柏總理了然的表情,不由撫額。他一直以為自己隐藏得很好,卻沒想到,原來這一切早就暴露在他父親和秦老的眼皮子底下了。

睜眼看着兒子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卻無動于衷的柏總理沒有想到,在他家長子正采取“潤物細無聲”策略的時候,他的次子,卻有了動作。

作者有話要說:  又不知道該縮什麽好了,雖然很想賣萌求評,但窩已經沒萌可賣了←_←

泥萌明明辣麽萌,卻總是不喜歡展示!

要不窩去收集點資料,下次做點簡要的介紹?比如扒一扒辣些世界之最的機場之類的。

每次都沒有互動,好尴尬好尴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