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喂,我是李夢芸。”李夢芸接起電話。
“猜猜我是誰?”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年輕的男聲。
“不知道!”李夢芸就奇怪了,這是誰呢?大學剛買的手機,沒幾個知道她新電話號碼的。
“是我,富壕,不會忘記了吧?”電話那頭的人不甘心的問。
原來是他,夢芸心想,初中同學加同桌,關系還不錯。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想起初中開學第一天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富壕。”轟的一聲,班上的同學笑成一團,連老師也忍俊不禁。而他本人卻一本正經的說:“大概,我的名字包含了我爸對我濃濃的期盼吧!”同學又是一陣爆笑。
走到陽臺上,李夢芸臉上帶着笑意說:“原來是你呀,怎麽想起來給我打電話了,我記得你考上軍校了,怎麽樣,還習慣嗎?”
電話裏傳來他痞痞的腔調:“不就那樣嘛,天天軍訓,還得學習文化課。我今天打電話是為了告訴你,王凱問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我給他了。”
瞬間,李夢芸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難過和沉默,良久,說道:“好的,我知道了。”便挂了電話,任由鈴聲多次響起,也一動不動。
黃婷婷好奇的望了過來,卻什麽也沒有說。
王凱,這是李夢芸最不願意提起的名字。光是想一想,眼淚似乎都在眼眶裏打轉。狠狠一閉眼,讓自己不要再想。
不知道在陽臺上站了多久,李夢芸陷入了回憶之中。
小學的時候,李夢芸也只是班級的“隐形人”。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時候,獲得老師關注最多的就是成績最好和成績最不好的學生。而那些聽話,成績卻一般的學生往往就是老師忽略的對象。李夢芸就是其中的一個。
直到上了初中,李夢芸的入學成績是班裏的第十位,不算頂好,但也不差。幸運的是,李夢芸遇到了一個很好的老師,他不以成績論英雄。對班級裏的學生都投以鼓勵的眼神,也很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就這樣,慢慢的,李夢芸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孩子,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去問老師,在學習上也加倍努力。人就是這樣,需要被重視、需要肯定的目光、需要關心和鼓勵。每一個人都蘊藏着無限潛力,等着被激發的那一天。
在第一學期期末,李夢芸的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一躍成為班級裏的第一名,并至此直到初中畢業也從沒考過第二名。難怪古人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随着學習成績的提升,李夢芸也漸漸變得活波開朗。她明白了,人的自信來自內在!直到初二和王凱成為同桌,成為了李夢芸人生的轉折點。
李夢芸一直是個單純善良的女孩,同學們在看偶像劇,在瘋狂地追星的時候。她在看書,她渴望着知識,她看各種名著,雜談、散文、小說、游記等等。她追逐着書本給她帶來的不一樣的世界。
某天,她在課本裏面翻出的情書也沒有讓她心生漣漪,反而是淡淡的看了,悄悄地扔了。她認為,現在談情說愛為時尚早,就像最先開出花朵的枝桠上,結出的必然是青澀的落果兒,等不到成熟的那天。
可能,你不會相信,14、15歲的年紀怎麽會有這樣成熟、理智的想法。
當你的目光不在局限于誰長的漂亮,誰又很帥氣的時候;當你的目光被更感興趣的東西吸引的時候,你就會明白。
這樣的李夢芸在大多數同齡人的眼中是無趣的,卻不包括王凱。
在當時的李夢芸眼中,王凱就是一普通的同學,外加新晉同桌的标簽。而在王凱眼中就不是普通同學那麽簡單了。從初中入學起,他就開始關注李夢芸。
長得不算漂亮,頂多有點可愛,吸引他的目光的是她的沉靜和對喜歡的話題的侃侃而談。比如詩歌,比如歷史。這時的李夢芸渾身散發着美好的光圈,讓人想深入了解。
初中的座位安排,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男女搭配。當安排到和李夢芸同桌時,王凱無疑是班上最興奮的人。或許上天的安排,正好當時老師提出同桌成立互助小組。李夢芸便和王凱有了千絲萬縷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