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
自阿顧那一日目睹姬澤與姚良女的決絕場景,轉眼之中已經過去半個月。這半月時光如水,南風漸熏,桃花洲上的桃花盡皆謝了,陶成園中的杏花卻蔥蔥郁郁的開了起來,轉眼已經到暮春,春未荼蘼。
這一日,阿顧倚在東次間窗下促讀《詩經》,“關關雎鸠,在河之洲。”詩經開篇的第一首便是這首《關雎》,描述着少年男女的感情,風味明朗而美麗。美麗少女戀慕着英俊的郎君,那少年情郎卻終究薄情寡義,辜負了這段深情!世事傷情,莫過于此!
阿顧将手中書卷擲到一旁,擡頭看着窗外,院中春光殘盛,牆上的一架薔薇已經過了極盛之期,次間窗前的幾竿綠竹卻依舊青翠森森,鹦鹉巧巧在懸着的八角金絲籠中上下跳躍,甩了甩神氣活現的綠毛大尾巴,趾高氣昂的念道,“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搖頭晃腦,吟誦不絕,仿佛一個老學究讀到詩中妙處,逗趣非常。
“走的老遠的,巧巧念的詩就傳到耳朵裏了!”十公主歡谑的聲音從軒外傳來,次間猩紅如意雲紋簾被從下頭打開,姬紅萼披着一件玫紅鬥篷從外頭進來,擡起頭來,露出一臉燦爛笑意。
阿顧邀着姬紅萼在羅漢榻上坐下,桃兒奉上了扶芳飲,阿顧端着啜飲了一口,“如今春天快要盡了,夏天就快到了。到了夏天,洛陽卻要比江南熱呢。說起來,巧巧十分有趣,這些日子陪在身邊解了我很多悶,多謝你送了它給我呢!”
姬紅萼擡頭看了巧巧一眼,圓圓的眼睛中閃過一道懷念的光芒,很快掩飾住了,嘻嘻笑道,“妹妹手頭也沒有什麽好東西,只好擇了只扁毛活物送給你。阿顧姐姐你喜歡就好。”
巧巧在金絲籠中跳躍,急促歡快的念道,“開且落!”“開且落!”
姬紅萼撲哧一笑,拾着蘆葦棒子逗弄着籠子中跳躍的巧巧,“巧巧,你只會念這一首詩麽?成天念一樣的,煩不煩啊?我教你念一首新詩吧!”
綠尾鹦鹉歪着一雙綠豆眼睛看了姬紅萼一眼。姬紅萼唇邊綻着笑意道,“來,跟着我念:‘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裏光。’”
巧巧在籠中啪啦啦的張開翅膀,繼續開口,“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哎呀,笨巧巧,”姬紅萼跺了跺腳,抱怨道,“你真是太笨了。是‘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裏光’啦!”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你怎麽這麽笨呀!”姬紅萼摞下手中的蘆葦棒子,急急斥道,“這麽簡單的詩你都學不會。”
巧巧到了鳴岐軒後由軒中上下宮人一起照顧,軒中的大小丫頭都很喜歡這只漂亮伶俐,又會念詩的綠尾鹦鹉,繡春看着姬紅萼這般訓斥它,有些不忍心,便笑着勸道,“公主,您就別為難巧巧了吧!鹦鹉雖然靈巧,但說到底,畢竟只是只扁毛畜生,要馴着說人話,是要費很大功夫調教的。就這兩句詩,要念的這般純熟,怕是要調教兩三個月功夫呢。如今它好容易記住了這兩句,您要它忘記舊的,再學一首新的,哪有那麽簡單呢?”
姬紅萼一怔,手中握着的蘆葦棒子不由一凝。
“我倒是不知道,”阿顧咋舌道,“說是鹦鹉學舌,原來這鹦鹉學舌也是這樣不容易呢!”
Advertisement
“如何不是呢?”繡春沒有注意到面上失神的姬紅萼,繼續笑着說道,“鹦鹉雖然在鳥類中算是靈巧的,可終究只是只扁毛畜生,比之人差着很多呢!”
“說的也是呢。”阿顧應承道,興致勃勃的逗弄着巧巧,笑着對姬紅萼道,“也不知道,當初訓巧巧的那人,究竟費了多少心才教會巧巧念這兩句詩呢!”
姬紅萼似乎有些魂不守舍,點了點頭,道,“是啊。”
正在這時,簾下的兩個小宮人傳來喚禮的聲音,“空雨姐姐,”公主面前的大丫頭空雨從打起的簾子下進了鳴岐軒,對阿顧有禮道,“娘子萬福,”又轉過身子,對十公主道了聲萬福,一襲綠衣系出袅袅身姿,側影纖纖,猶如雨後新荷娟娟可愛。
阿顧道,“空雨姐姐請起。”姬紅萼亦點了點頭。空雨是丹陽公主身邊的服侍人,無論是阿顧還是十公主都對她多了幾分尊敬。阿顧奇道,“空雨姐姐,今兒怎麽是你過來了?阿娘遣你有事麽?”
空雨臉上泛起了微微的紅暈,她勉強抑制住了,開口禀道,“好叫小娘子知道,伽蘭姐姐今兒有事,是奴婢自己求了公主過來的。”空雨是公主四個大丫頭中容貌最盛的一個,管理賬務頗為能幹,性子卻十分膽怯,只在熟人面前能夠放的開來,若見了生人,則讷讷難成于言。因此在和光殿裏守于內務,少見外人。平日裏常來鳴岐軒傳話的是伽蘭和圓秀,但空雨既坐穩了和光殿四個大丫頭的位置,心中終究有些成算,自己也知道,公主雖然對自己很是寬待,顧娘子卻是公主唯一的愛女,公主視若命根子一般,自己若想要守好公主身邊的位置,便必須要和阿顧交好。于是有意壓着自己的性子和阿顧接觸,這才主動要來了這次來鳴岐軒傳話的差事。
“公主命我過來轉告小娘子,她為你擇了一位師傅,明兒個一早帶你過去拜見,小娘子今個兒晚上需好好睡下,明兒好好打扮打扮再過去。”
“拜師傅?”阿顧面上露出一絲訝然之色,随即點了點頭,“勞阿娘費心了,只是不知道阿娘擇的師傅是哪一位?”
空雨道,“這奴婢便不知道了!”抿唇一笑,這般一笑,端的是國色天香,清豔無雙。巧巧仿佛也被空雨的榮光所懾,撲棱棱的張開翅膀從支杆上躍下來,張開口念着自己唯一會的一詩句,“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空雨目光不由投落在金絲籠中的巧巧身上,怔了一怔,閃過一絲喜愛之情。
阿顧瞧着她的目光落過去,抿嘴嘻嘻笑道,“空雨姐姐,我的這只鹦鹉叫巧巧,它還忽念詩,很聰明吧?”
空雨微微一笑,“這只鹦鹉果然很聰明,是十公主送過來的吧?”
阿顧奇道,“空雨姐姐怎麽知道巧巧是阿鹄送給我的?我沒跟姐姐說過啊。”頓了頓,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莫非姐姐是聽伽蘭姐姐說的。”
“那倒沒有,”空雨唇邊綻開一朵清新的笑意,“奴婢是猜的。”她雖性膽怯怕見生人,談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之前的膽怯拘謹慢慢消失不見,整個人也因為這樣幽獨的笑意而顯得煥發自信起來,“‘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是王禪王太丞的《辛夷塢》詩,”
河東王禪乃大周當代有名的詩人,一生中創下很多詩歌脍炙人口,這首《辛夷塢》乃是他十八歲時游覽一座破落古剎時所作,意境清麗,卻沒有太大的知名度。空雨讀詩繁多,曾經習曉,這時候便念解了出來,“這首《辛夷塢》詩中嵌着十公主的閨名,想來這只綠尾鹦鹉的原主自是十公主!”
阿顧目光中閃過奇色,贊道,“空雨姐姐,你知道的真多。”
空雨臉上一紅,忙局促道,“奴婢也不過是偶然讀過,實在不堪娘子誇贊。”
“啪”的一聲,姬紅萼手邊的白瓷蓮花盞落在地上,摔的粉碎。阿顧愕然回頭,喚問,“阿鹄?”
姬紅萼發白的臉蛋慢慢的緩和過來,勉強笑道,“我沒事。”
“那就好,”阿顧道,轉過頭道,“空雨姐姐,我知道了。還請姐姐早些回去,伺候我阿娘吧。”
空雨點了點頭,從之前談詩詞的自信狀态中退出來,又顯得十分拘謹起來,福身道,“奴婢告退。”
待到阿顧送走了空雨,回過頭來,再與姬紅萼說話,姬紅萼卻已經心不在焉,勉強接應了幾句,忽的道,“阿顧,我忽然有些不舒服,先回臨波閣了!”
阿顧看着姬紅萼微微泛白的臉色,有些不放心,“阿鹄,你沒事吧?要不要在我這兒歇一歇再回去?”
“不用了,”姬紅萼搖頭道,“我身子還好,只是忽然有些困了,想來回去睡一會兒就好了。”
阿顧瞧着她的神色,終究道,“那好吧!你若有事,一定要派人和我打個招呼啊!”
蔚藍色的夜幕猶如一張帳子,月亮躲在雲層之後,悄悄的露了小半張臉,碧桐将暗色燈罩罩在床邊的回文長擎宮燈上,擁着被衾躺在腳踏上睡下。阿顧躺在水磨楠木榻上,閉上眼睛,想起今天晚上空雨的話。
阿娘想要給自己請的師傅究竟是誰?
自己就要有師傅了麽?
自己究竟是否能夠學好呢?
阿顧陷入了沉靜的睡眠中,做了一個夢。
夢中散着淡淡的杏花香,杏花灼熱開放,仿佛一路鋪到了天涯,淡淡的霧氣漸漸散開,阿顧看到了一雙美麗的眼睛。這雙眼睛鳳眸微勾,凄涼而又哀婉,這哀婉荼靡在姚良女劍直的眉宇,随着暮風揚起的大紅色鬥篷之間,就分外顯的烈火投珠、猶如仙鶴引頸哀鳴。
“姬澤,”姚良女問着面前的少年,“這麽多年,你到底有沒有喜歡過我呢?”
少年的回答冷淡而無情,“沒有!”
——阿顧從睡夢中猛然醒過來,坐直了身體,看着頭頂的緋色繡梅花羅帳,輕輕籲了口氣。
“娘子,你醒了麽?”簾外的宮人輕輕問道。
阿顧輕輕籲了口氣,覺得身後冷汗直貼肌膚,淡淡應了一聲,“進來吧!”
梅花羅帳被從外頭打起來,碧桐帶着桃兒、菊兒進來,伺候着阿顧盥洗。阿顧披着一頭青絲坐在黑漆描金鏡奁妝臺前,碧桐到鳴岐軒已經有大半個月了,阿顧念着從前的情分,一直很照顧她,金莺和繡春也度着阿顧的意思,将大多貼身伺候的事情都交給了碧桐。只是碧桐雖禀性忠厚,在靈巧上頭卻實是缺乏了一些,到了如今伺候盥洗的動作依舊不夠流暢,掖起阿顧的中衣袖子的時候缺了一角,帕子擦拭的時候染濕了娘子的衣袖。
作者有話要說: 1:“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首詩是王維的《辛夷塢》。巧巧一直吟的是下半首,其實教它吟詩的人的真實意圖是在隐去的上半首詩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暗藏十公主閨名。在此之前,出現詩歌我都會在文下備注,只有這首辛夷塢,我一直沒有備典。其實發表的時候,我一直有點期待有人勘破這首《辛夷塢》的小謎題。可惜直到我自己把它揭開,一直都沒有人發現。
這種手法,其實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常用。紅樓夢裏衆人抽花簽,黛玉抽到的簽是“莫怨東風當自嗟”,其實這首詩隐去的前半句“紅顏勝人多薄命”才是這支花簽的真是意圖。
燕王姬洛出場的時候,有些讀者留言說不喜歡這個驕縱的小皇子。其實,可以設身想一想,他巴巴的尋了一只鹦鹉,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教會鹦鹉念這首詩,将這只鹦鹉送給了十公主。然後回來之後十公主将這只含着他情意(此處指兄妹情份)的鹦鹉轉贈給阿顧。這個年紀的小男孩,難免自然而然的就開始遷怒到阿顧身上去了。會不會覺得這個男孩子的性情真實讨喜些?
當然你們要是說這幹阿顧什麽事,阿顧是無辜的,他憑什麽遷怒到無辜的阿顧身上去。作為女主阿顧的親媽,我也是很開心的。
2:姚良女。
姚良女的問題,其實上章讀者回複中已經有不少人點到實質了。當然,因為信息不完全的緣故,還是有些小細節大家不知道。不過這是因為我沒有寫到的原因,丹園的事情,往後我會慢慢揭開給大家看的。
我對姚良女抱有一定特殊感情,是因為她是天恩十二釵裏最先落幕的女子。這十二個女子,或美麗,或靈巧,每一個人身上我都傾注了一些感情。她們中有些如唐貴妃、如八公主、鳳仙源,掩在我的存稿或是構思中,根本還沒有正式出場;有的如阿顧,十公主,雖然已經出場,但是還在人生的潛伏階段,正在自我修養,自我蓄勢,以期在日後的人生中劃出漂亮的人生曲線,她們的高潮都在往後,她們的精彩發生在未來。只有姚良女,她的高潮已經過去,她的人生到此基本已經定格,日後生活就是平順了。
她美麗,她驕傲,但是她不夠聰明,不夠大氣,有格局。但是我覺得不聰明不是錯誤,因為世間本來就沒有那麽多的聰明人,只要沒有害人,她就是個好姑娘。
這個時候再來重看一次她的判詞,會不會另有感觸?
一朝踏盡長安春,碩女紅鮮慕紫宸。
恨飲丹池花色裏,落英前事自惜人!
我祝福她,她的人生會很好,只是終究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