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火箭升級
因為去年在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馮心怡毫無争議地被分入了第一組。自費關系戶駱羽,則按照年齡被分到了第五組。每組為二十人,但組內的人員并不固定,通過不斷的循環賽确定升班或是降級,競争壓力不可謂不大。
分組訓練前,馮心怡在衆目睽睽下飛奔到第五組的場地,抱了抱駱羽又大喊了“我在第一組等你”雲雲引來諸多人側目。
駱羽在看過指導教練分配表後,并不打算去強手雲集的第一組,而是将目光鎖定在了第二組。原因無他,只是張帆在送行前唠叨過這樣一句——“窦曉康的反手擰拉值得一看。”
這位被大魔王惦記的窦曉康,在多年前曾短暫地入選過國家二隊,目前在西南省隊擔任女隊主管教練,此次被集訓選調擔任第二組的責任教練。
駱羽看了下訓練賽制,小組內單循環賽以兩天為一周期,在第三天進行組別間交流賽,以确定運動員是進入上組、留在本組或是流入下組。遇見窦曉康,最快也要在十天後。雖然大目标是奔着他而去,駱羽卻牢記着張帆的提醒,依舊踏踏實實地訓練,細心觀察每個對手的閃光點。
可惜在第五組的隊員普遍年齡偏小、力量技術都較弱的情況下,駱羽才打完第一天便出名了。比同組人高出許多的意識和技術,雖然駱羽大部分時間都疲于四處撿球,一天下來真正能稱得上回合的沒幾板,但組內的責任教練和觀摩訓練的教練都有着火眼金睛,很快便捕捉到了這小姑娘不同尋常。
第二天,駱羽幹脆地換拍換持拍手又是一整輪碾壓,徹底讓全訓練基地炸開了鍋。左右開弓握拍方式還不同,市隊什麽時候培養了這麽個秘密武器!唯有馮心怡一副我們駱羽世界最牛的心态,簡直比自己得了錦标賽冠軍還興奮,就算見了老冤家——江南省隊的曹瑤都能一臉開懷。
這倒是讓曹瑤疑神疑鬼了好一陣,直到兩人交過了手,确認馮心怡還是那套天馬行空的球路,她才算安下心來。
整整九天時間,近百場比賽全勝的逆天戰績,從開始的震動到後來的麻木,終是讓參與此次冬季集訓的所有人都牢牢記住了名字。處在輿論風暴中心的駱羽卻未理會太多外界的刺探,只是按照自己的規劃有條不紊地準備着升入第二組。
預計要在第二組逗留幾天的決定,駱羽和馮心怡老老實實地交了底。女生的友誼很堅固,卻又很脆弱。雖然馮心怡一度有些失落,轉眼又因駱羽的坦誠而高興了起來。當然,馮大姑娘拒不承認是被好吃的薯片安撫了。
集訓的分組其實十分有講究:第一組是當之無愧的種子小組,彙集着除了已進入國家隊的每年錦标賽、杯總賽及各大全國性賽事前四名以及上一輪集訓的前四名;第二組,則是以上賽事的前八名以及各後備人才基地決賽的前八名;這兩組均為集訓計劃人員,訓練費用由中心承擔;自第三組起,便是各種自費關系人員,由選調||教練或是由各省市體育局推薦,僅以年齡作為分組依據,二十人為一組。前兩支精英組與後面若幹組的教練力量配置自然也有着很大差距。
駱羽對于跻身第二組最直觀的感受是,先前打球過程中的滞澀感消失了,對手的回球變得合理且更好預判。沒頭沒腦的來球少了,接發球對手就直接打飛的情況也少了。事實上每跨越一組的感受變化都很明顯。而駱羽希望掌握窦曉康出色的反手擰拉技術,随心所欲地控制路線,必須盡可能多創造反手擰拉的出現機會。女性選手受自身力量限制,中遠臺對抽幾率很小而是以近臺快攻為主,這就給駱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當駱羽在同一局中第三次反手擰拉時,一直在場內走動指導的窦曉康,終于叫停了駱羽。“來,板子給我。”窦曉康接過駱羽遞來的直拍,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這熊孩子到底是發什麽瘋這麽糾結反手擰拉。全訓練基地的教練都在讨論這小孩兒,窦曉康想不注意她都不可能。
“反手擰拉的關鍵在于腰和腿都要用力,控制身體的打開程度才能保障擰拉的準确性。”窦曉康擺了個正确的姿勢做示範。“來,給我發個長球。”窦曉康向着對面的選手說道,一邊接球一邊解釋着分解動作。“你看,先拉一個斜線。”窦曉康大幅引拍,略微壓拍擡手一個漂亮而利落的斜線擰拉。“球到高點的時候,去拉側面別太急,這樣出去的球很轉才質量高。”窦曉康将球拍還給駱羽。“試試看。來,曾倩再發一個短球。”
駱羽在心裏默默地回憶了下球的運動軌跡和動作技術要領,看準了來球,同樣漂亮地反手臺內擰拉斜線。窦曉康見駱羽如此迅速地掌握了延伸動作,索性再接再厲地伸出手,重新拿過球拍:“再來看一下拉直線。曾倩,麻煩你再發一下。”窦曉康對曾倩招了下手。
“拉直線關鍵在速度,光靠手臂力量是不夠的,要通過步伐借力。身體打開球能走得準。”窦曉康又是反手擰拉了一個速度極快的直線,球以極低弧線飛過了網。“記住手腕一定要放松,調整內曲角度,做好精細控制,這是直拍的優勢。”而這也是張帆在直拍訓練中反複向駱羽強調的。
Advertisement
橫拍幾乎一統職業乒壇的今天,直拍卻仍以它獨特的優勢與傳統為老一輩教練員珍視并傳承着。駱羽閉了閉眼摒除雜念,一氣呵成地爆擰出了直線球。
“其實還會有很多變化,如果在擰的時候手上加力,就是反手挑擰,還可以側擰加大側旋。”窦曉康看了眼駱羽,這小姑娘左手橫拍據說打得也很不錯。側擰技術的誕生便彌補了橫拍正手位小三角區的短板,小三角臺內球可以直接一個跨步上去,側身用反手擰拉上臺發起快攻。
“王指導,不好意思想麻煩您帶一下曾倩。”窦曉康向同組教練打了聲招呼,走到場邊取了自己的球拍回來。“我這兒稍微教個反手擰。”
“反手擰拉上臺後怎麽接?”窦曉康繞到駱羽對面球臺,伸手擦拭了一下臺面上的汗水漬。
“一般快撕直線或斜線。”在張帆磨練下,駱羽已經牢牢地将各種動作銜接融入了意識。
“好,我喂幾個球你試試。”窦曉康從一旁的球筐裏摸了兩顆球握在手中,先發了一個十分具有迷惑性的勾手下旋臺內球。
駱羽一個跨步迅速上前,毫不猶豫地複習了反手臺內擰拉直線,窦曉康中規中矩地搓了個長球,駱羽早已墊步向後,為充分引拍預留了空間,直接快撕了個斜線球,球的落點選得也很巧妙。
預判意識不錯。窦曉康心中暗暗贊道。将直拍反手擰拉練了幾回合,待駱羽已經完全掌握了動作要領及各種後續動作銜接變化,窦曉康示意小姑娘換拍換手,指導她橫拍練了幾次,又一不做二不休地發了幾個球到駱羽的正手小三角,把側擰也好好練了個透。
通過這次的單獨教學,兩人倒似建立起了某種特殊的聯系,但也僅限于此。窦曉康身為西南省隊的主管教練,還有自己的參訓隊員要操心。
當大家都滿心期待着駱羽火速沖入第一組,與目前國內青少年乒乓球最頂尖力量一較高下,小姑娘卻出人意料地放慢步調降低了勝率。球發不過網或是直接往地上打這樣的行為,只要沒瞎都看得出是她自己不想贏。這耿直孩子很逗,每回比賽結束都跟對手打招呼,認真說明自己特別想留在第二組,說她沒認真比賽吧,她每一回合卻又都不敷衍,弄得旁人很是哭笑不得。
這一次的組別間交流賽,因為先前兩天小組循環賽積分不夠而排位第七的駱羽沒有入選,卻也讓大家認清了一個事實,這姑娘明明白白地不想升組。
駱羽踏踏實實地在第二組又練了兩天,窦曉康卻先看不下去了,照這積分形勢下去,駱羽還會繼續留在第二組,而且貌似一點升組的想法也沒有。這小姑娘有着超常的意識和絕佳的手感,卻缺乏一樣最關鍵的東西——對勝利的渴望。
窦曉康雖然不想自吹,但是駱羽會如此積極地升入第二組,十有□□是沖着他來的,不出意外就是張帆出的主意。他在國家二隊的那段時間,曾與當時同在二隊的張帆搭檔練過混雙,卻不料一次訓練中手腕出了問題,這對他反手擰拉這一關鍵技術而言是致命的,輾轉醫治了近一年,最終仍是遺憾地退出了國家隊。駱羽的左手直拍習慣,多多少少有着張帆的影子。
窦曉康在這日上午訓練完畢後,主動喊住了駱羽。“真的不想去第一組看看?”駱羽現在的積分排名在第六,與第五名僅有微弱差距。按上次的情況看駱羽如果還想留在第二組,就會在今天下午的訓練中各種放水。有這樣的天賦,為什麽不拼盡全力?
“第二組挺好的,真的。”駱羽擡頭望向窦曉康,眼神坦蕩而清澈。
毫無掩飾的拒絕讓窦曉康有些愕然。“你打球是為了什麽呢?”如果不是為了追求勝利,那為什麽要從事這項競技,還走上職業的道路呢?
“為了打出最漂亮的球。”駱羽揚起明媚的笑容,黑白分明的眼睛彎彎,所以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精益求精地磨練着自己的技術。
窦曉康已經啞口無言,這小孩兒的追求是不是太純粹太高大上了。為了最完美的技術而打球這聽起來十分荒誕而幼稚的想法,窦曉康看着駱羽堅定的表情,突然覺得并不是不可實現的。
但再放任駱羽這麽呆在第二組,不只他急整個集訓領導團隊都得急瘋了,偏偏這次市隊還沒有教練陪同,窦曉康咬牙切齒地又在心裏把陳銘罵了一百遍。
福至心靈的窦曉康突然靈光一閃:“劉俠的逆下旋轉發球!第一組的薛劍波指導過!”駱羽和同齡人已經拉開了技術差距,所以并不熱衷比賽可以理解,但是第一組還有新技術總有興趣了吧?看着面前小姑娘陡然亮起的雙眼,他知道這事兒算是忽悠成功了。
而駱羽有了激勵的胡蘿蔔,在下午訓練中再度逆天爆發。五場3:0的戰績奮起超越兩人,直接殺至組內積分第四名,從而贏得組別間交流賽的參賽資格,在接下來的交流賽中也再接再厲保持了連勝,終于成功晉升至第一組。
面對這樣的結果,教練組心中卻是不約而同的欣慰——謝天謝地你終于來了。